《书法》10.草书知识与赏析

合集下载

专题06 书法鉴赏-2019年中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解析版)

专题06 书法鉴赏-2019年中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解析版)

【考点讲解】书法鉴赏是北京、山西、湖北等地中考的高频考点,近年来每年必考。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北京、山西、湖北等地《中考说明》明确提出要求孩子们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还要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生必须熟悉五大类书体的知识与特点,这是应试的基础和前提。

学生必须掌握五大类书体各自的风格特点,依据试题进行针对性的鉴赏。

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

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

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

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书体的审美标准主要在“形”与“神”上,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力量感指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硬笔书法》PPT优秀课件

《硬笔书法》PPT优秀课件

《硬笔书法》PPT优秀课件•硬笔书法概述•硬笔书法基础知识•硬笔楷书技法目录•硬笔行书技法•硬笔草书技法•硬笔书法创作与欣赏01硬笔书法概述硬笔书法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质笔尖的书写工具(如钢笔、铅笔、圆珠笔等)进行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硬笔书法具有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字形美观等特点。

与软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更注重笔画的精细和结构的准确。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硬质笔尖的书写工具进行书写,如竹笔、木笔等。

古代硬笔近代硬笔现代硬笔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钢笔、铅笔等硬质笔尖的书写工具逐渐普及,硬笔书法也随之发展。

现代硬笔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030201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硬笔书法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它通过线条、结构、章法等形式美法则,表现出书写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文化价值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教育价值学习硬笔书法不仅可以提高书写技能,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硬笔书法基础知识铅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硬笔宣纸、毛边纸、元书纸等,要求不洇水、有一定吸水性纸张黑墨水、蓝墨水等,要求流动性好、不易干涸墨水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靠在笔杆下方运笔起笔、行笔、收笔,注重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硬笔书法的章法与布局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要协调统一,整体感强根据内容需要,合理安排字形大小,做到疏密有致行距略大于字距,保持整体美观和易读性根据纸张和墨水的特性,控制墨色浓淡,增强层次感篇章结构字形大小行距字距墨色浓淡03硬笔楷书技法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基本笔画及其变化笔画的书写顺序和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笔画间的呼应和连贯,以及笔画的轻重缓急和节奏感硬笔楷书的笔画与笔顺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如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等偏旁部首与字体的关系,以及偏旁部首在字体中的位置和比例偏旁部首的变形和组合,以及其在字体设计中的创意应用硬笔楷书的偏旁部首字体的间架结构类型和特点,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间架结构与字体整体美感的关系,以及其在字体设计中的重要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书法》课程标准

《书法》课程标准

《书法》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书法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前言1.1 课程标准本课程其性质属于艺术门类的知识课,同时,又有工具 课的特点。

作为知识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作为工具课,为未来到幼儿园工作打好基础.。

1.2 设计思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本课程,本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以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实际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教学中以理论结合实践而重实的原则进行,力求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40学时。

2、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2.1 知识目标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书法发展简史,以及对书法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学时1书法概述及学习方法了解书法的分类;理解楷行隶草篆的特点,撑握书法学习的方法学会识别楷行隶草篆五种字体22学会识别楷行隶草篆五种字体掌握楷书的运笔法及基本笔画分类掌握楷书基本笔画书写方法43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掌握偏旁部首的分类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64楷书的结构法掌握楷书的结构法掌握楷书的字体结构65行书的基本笔画与偏旁的写掌握行书的基本笔画分类与偏旁的分类掌握行书的基本笔画与偏旁的写法6常识;熟悉各种字体的特点,撑握书法的学习方法。

2.2 技能目标通过对《书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楷书、行书的书写技巧,书写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达到写出字好辨认、端正、美观、快速、具有一定的艺术美的程度。

2018年秋季《书法鉴赏》期末答案

2018年秋季《书法鉴赏》期末答案
A、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B、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C、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D、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我的答案:
6下列哪几幅作品是王献之用行草书写的?()
A、
《洛神赋》
B、
《鸭头丸帖》
C、
《中秋帖》
D、
《二十九日帖》
我的答案:
7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草书的特点?()
A、
难以辨认
B、
连绵不绝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一、单选题
1用笔多用()是《草书蒲团》的特点。()
A、
藏锋
B、
中锋
C、
侧锋
D、
回锋
我的答案:
2武威汉简中()简牍记载了中国官方最早做出尊老养老规定。
A、
《仪礼》简
B、
我的答案:
10《颜勤礼碑》碑文用的是行草。()
我的答案:
11夸而有节是行书对点画的书写的要求。()
我的答案:
12李斯所创造的小篆呈长方形,并且对长短有着严格的比例要求。()
我的答案:
13《仪礼》不是散乱的残简零礼,而是完整齐全具有页码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
我的答案:
14孙过庭自己撰文并书写的是《书谱》。()
A、
张旭
B、
王献之
C、
智永
D、
孙过庭
我的答案:
29行书一般在转折处采用什么样的写法?()
A、
先横后竖
B、
方折
C、
圆折
D、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

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

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

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关系最为密切。

是书法家对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

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书法虚实美漫谈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

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

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艺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中国书法知识与鉴赏教案

艺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中国书法知识与鉴赏教案
书写为横向或纵向条幅。原碑文为纵向书写,其字形体势是与碑面文字相协调的。我们在临写时要注意做一些调整,比如文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等节奏关系。
此幅是忠实于原帖的临摹作品。由于字的笔画特别多,而其他三个字的笔画较少,为了达成整幅作品的视觉平衡,将“有”字拉长,“芬”字上部加重。
此幅作品是原帖字形的演化,强化了节奏关系,使得整体视觉更为理想。
代表作品:《苦笋帖》《诸上座帖》。
4.楷书
楷书受到隶书简化和草书楷化的影响而逐渐成形。初始于汉末,至三国晚期开始取代隶书成为独立字体。
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定型的关键阶段,南方以钟繇、王蓑之、王献之为代表,风格秀丽、婉转,北方以洛阳龙门石扁等碑刻为代表,称为魏碑,其字形方正,用笔爽利,结构紧凑。
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
代表作品:《荐季直表》《张玄基志》。
唐代是楷书的又一个高峰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欧阳
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名家。
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东方朔画赞》。
楷书的特征笔画在“永字八法”中得到较好体现。
行书
从草书到楷书的区间范围比较大,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在书写中草法多于楷法的称为“行草”,楷法多于草法的称为“行楷”。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用笔与笔画及整个文字形态的互动关系。
解决措施:书法是以用笔为中心的,用笔与笔画及整个文字形态所传达出的意态关系密切。对不熟悉的字形,可让学生用硬笔或手指先写几遍,熟悉字形后再写,这样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用笔的驾驭上。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学生临摹教师要巡回辅导。
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内容,观看微课视频
2.然后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临摹作品,交流临摹感受与心得。(35分钟)

书法常识——精选推荐

书法常识——精选推荐

书法常识⼀、知识点:1.甲⾻⽂: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上⽤于记录占⼘或祭祀活动内容的⽂字。

1899年由王懿荣发现与河南安阳⼩屯村,⼜称为“殷墟⽂字”2.⾦⽂:先秦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边的⽂字叫做⾦⽂,⼜称为“钟⿍⽂”3.盟书:⼜称“载书” 古代记载盟誓各⽅缔约内容的⽂书材料,多为⽟⽯薄⽚制成,盟书⼀式⼆份,⼀份藏于盟府,⼀份埋⼊地下或沉⼊河⾥,以取信于神⿁。

4.侯马盟书:1965年⼭西侯马晋国遗址出⼟了⼤量盟誓辞⽂⽟⽯⽚,称为“侯马盟书”. 共5000余件。

5.《⽯⿎⽂》:⼜称“猎碣⽂”发现于唐代,西周时期刻在⼗个像⿎形柱⼦上边的⽂字,主要记录王公贵族们出去游猎、⾏乐四⾔的诗。

6.⼩篆:《说⽂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字和者。

(李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作(《爰历篇》),太史(胡⽏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篆,获取省改,所谓“⼩篆”也。

7.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裘锡圭著作:《⽂字学概要》9.我国⽯器⽂字系统中最早的代表作《安阳殷墟妇好墓》10.⾦⽂的代表作:《利簋》《⼤盂⿍》《⽑公⿍》《⼩盂⿍》《散⽒盘》《虢(yu)季⼦⽩盘》《墙盘》11.许东汉的经学家、⽂字学家许慎慎著《说⽂解字》,全书共分540部⾸,收字9353个,另有“重⽂”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传为宋代徐铉校订本。

12.说⽂四⼤家:段⽟裁《说⽂解字注》桂馥《说⽂解字义证》王筠《说⽂释例》、《说⽂句读》朱骏声《说⽂通训定声》13.秦汉时期,汉字完成了由(古⽂字)向(今⽂字)的转化。

14.秦代通⾏⽂字的主要书体是:⼩篆(标准官体⽂字)⼤篆(战国遗存⽂字)⾪书(民间通⾏⽂字)三体15.秦⼩篆代表作:《峄⼭刻⽯》《琅琊台刻⽯》《会稽刻⽯》《泰⼭刻⽯》16.秦代⾪书墨迹为标本,当⾸推1975年出⼟于湖北的1100余枚的《云梦睡虎地秦简》17.永字⼋法:侧:(点)勒:(横)啄:(挑)磔:(捺)努:(竖)趯:(钩)策:(提)掠:(撇)18.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第⼆章两汉书法⼀、知识点:1.章草:这种与⾪书同步发展,带有⾪书式的波挑⽤笔的草书,被后⼈称为“章草”2.⾪变:汉字由篆书演变为⾪书的过程。

中国草书(四)

中国草书(四)

中国草书(四)傅山《草书孟浩然诗》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十八首草书赏析《草书孟浩然诗》,明代/清代,傅山,手卷,纸本墨笔,纵28.2厘米,横39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全卷10234x694高清大图《草书孟浩然诗》卷书录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等诗十八首。

全卷凡三接纸,共书114行,此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本卷款署“山”,下钤“傅山私印”。

本幅无藏印,具体书写时间不详。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1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2《草书孟浩然诗》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此卷向被视为傅山草书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书的最高艺术水平。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3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4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5傅山在书法艺术上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草书孟浩然诗》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此卷向被视为傅山草书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书的最高艺术水平。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6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7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8《草书孟浩然诗》释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泼墨泪沾襟。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 绍 彭 《 大 年 帖 》
赵佶《草书千字文》
杨 维 桢 《 草 书 题 钱 谱 》
鲜于枢《论草书帖》
徐渭《草书李太白 诗卷》
秋祝
日允
诗明
》 手 卷 ( 局 部
《 草 书 闲 居

张瑞图《草书后赤壁赋》手卷













书 立

黄慎《草书桃花源记》


于右任《草书八言联》
毛泽东《沁园春·雪》 林散之 草书《卜算子·咏梅》
章草汉简
张芝《知汝帖》
皇象《急就章》
卫瓘《顿首州民帖》
索靖《月仪帖》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瞻近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鸭头丸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
孙过庭《书谱》(局部)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诸上座帖》(局部)
蔡 襄 《 脚 气 帖 》
米 芾 《 论 书 帖 》
草书知识与鉴赏
一、什么是草
书 ►草书:“草”即起草,草稿。“草
书”,原指“草稿书”,追求简捷、 历书史写演变率:意。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章草
草书(今草)
小草
大草
狂草
二、草书的发展
发端:秦朝以前 成熟:两汉、魏晋时期(章草、今草出现) 汉代:张芝(草圣) 。 三国:皇象(吴) 西晋:索靖、卫瓘、陆机 。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 隋唐:智永、孙过庭、怀素、张旭 宋元:黄庭坚、米芾、薛绍彭、宋徽宗、鲜于枢、杨维桢 明清:祝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铎、黄慎 近现代: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 等等
三、草书的基本特征
► (一)点画简。
► (二)结体活。
► (三)章法变。
四、名作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怀素《自叙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