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汇总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
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
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1、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
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
2.仪器常数的标定2.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体积。
根据在圆筒内装试料之前和装试料之后的水银排开的质量,再除以试验温度下的水银的密度,即为试料层体积V(cm3),计算式:V=(P1-P2)/ρ水银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cm3)P1—未装试料是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ρ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2.2 漏气检查先用橡皮塞将圆筒上口塞紧,然后用抽气泵抽气,使U形压力计上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关闭连接抽气泵的活塞,2~3min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该仪器无漏气现象。
2.3 标准时间的测定采用比表面积和密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来测定透气仪的标准时间,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仪器温度一致,并确保其无结团、块状。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汇总

浅谈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摘要: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关键在于对透气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
试料层体积确定后需用标准(校准)试样进行复核试验。
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在高速公路结构物以及桥梁建设中离不开水泥砼,水泥砼中最主要的原材料是“水泥”,水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水泥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1、前言:1.1、定义、原理、方法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面积,以m2/Kg表示。
其原理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1.2、适用范围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2.1 仪器设备2.1.1 FBT-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液晶显示屏、按键、抽气装置等部分组成的一体机。
2.1.2 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mm,由不锈钢制成。
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0.25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1mm的边缘,用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1.3 穿孔板:由黄铜制成,厚度0.10mm。
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
2.1.4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3mm。
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捣器底面与捣器支持环之间的距离是35.03mm,当捣器放入透气圆筒时,支持环与透气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15.12mm (50.25-0.10-35.03)mm。
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引言水泥比表面积是指水泥粉末在单位质量下的表面积大小。
它是描述水泥活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比重法、压片法和比表面积仪法。
本文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其在水泥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比表面积的定义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在体积上所占的表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的表面积来描述水泥的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的表面积越大,则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比重法比重法是通过测量水泥粉末在一定体积的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来间接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液体对颗粒的阻力大小,通过测量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来推断颗粒的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个比重瓶,称重并记录空瓶的质量。
2.将一定数量的水泥粉末加入比重瓶中,并记录水泥粉末的质量。
3.加入一定体积的液体,如甘油溶液,并确保水泥粉末完全浸泡在液体中。
4.摇晃比重瓶,使水泥粉末均匀分散在液体中。
5.等待一定时间后,观察水泥粉末的沉降情况,并记录下沉降时间。
6.根据沉降时间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压片法压片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泥粉末制成一定规格的圆片,并测量圆片表面的面积来计算水泥比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台压力机和一定规格的压模。
2.将一定质量的水泥粉末放入压模中,并用压力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泥粉末成型。
3.取出成型的水泥圆片,并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圆片的表面积。
4.根据圆片的表面积和水泥的质量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仪法比表面积仪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比表面积仪来测量水泥粉末表面的特性,进而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台比表面积仪和一定质量的水泥粉末。
2.将水泥粉末放入比表面积仪的样品舱中,并根据仪器的设置进行测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4.改变空隙率时规定用2000g的砝码来压实捣器
在此次标准修订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统一压实的 力量,分别做了1 000g、2000g、3000g和 4000g砝码不同力的压实对比研究试验。通 过对比,最终选择了2000g砝码来压实捣器。 这样使水泥比表面积方法标准在操作过程中 实行量化,使测定更加规范化。
二、仪器
1.李氏瓶 容积为250ml,瓶颈由0至24ml 自下而上的容积刻度读数,且 0~1ml和 18~24ml应以刻度。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 李氏瓶是用抗化学侵蚀性强和热阻小的玻璃 制成,并由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良好的耐裂性。
2.无水煤油 要符合GB 253的要求,也可 以用普通煤油用生石灰处理得到
六、透气试验
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 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 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 气。
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端抽出气 体,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分下 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 下降到第一刻线是开始计时(参见图1), 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 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刻线到第二刻线所 需的时间。以秒记录。
3.恒温水槽 温度控制误差≤±0.2℃。
三、测定步骤
1、将无水煤油注入到李氏瓶中使液面至0到 1ml刻度线,(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 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 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 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试验前应将预先通过方孔筛的水泥试样, 放在110±5℃温度下干燥一小时,并在干 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4、称取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用小匙将 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处理过的李氏瓶中, 装毕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直 至没有或很少有气泡排出为止,再次将李 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半小时后读 取第二次液面读数。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评估水泥颗粒表面积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颗粒表面积的大小,通常以平方米/千克(㎡/kg)为单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泥颗粒的细度状况、水化活性以及水泥品质的好坏。
试验步骤如下:1.实验设备准备:试验设备包括比表面积仪、电子天平、氮气瓶等。
首先,确保比表面积仪的仪器状态良好并进行校准。
2.样品制备:将水泥样品分散均匀,取约10克的水泥样品加入玻璃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醇胺溶液,搅拌使其均匀分散。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观察浆液是否均匀分散,并确保测量仪器的阀门封闭。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设定合适的测量参数,并进行预热。
进入实验界面后,可以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该仪器通常会记录不同时间点下水泥浆体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情况,可以选择预设不同的测试时间和间隔。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保存。
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数据,如比表面积、Blaine指数等。
以下是一份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原始记录示例:试验对象:水泥样品A试验设备:比表面积仪(Model:ABC123)、电子天平(Model:XYZ789)、氮气瓶、醇胺溶液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校准比表面积仪,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准备好玻璃研钵、水泥样品A、醇胺溶液等试验物品。
2.材料制备:取10g水泥样品A加入研钵中,加入适量醇胺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排除气泡。
封闭比表面积仪的阀门。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并设定测量参数。
进行预热后,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保存实验结果。
根据仪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水泥样品A的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摘要:水泥比表面积是水泥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水泥的硬化速率、流动性、耐久性及强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准确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是判断水泥是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重要条件。
本文就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原理;操作要点;影响因素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包括水泥密度测定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两部分,下面结合本人从事建材检测工作多年的经历浅谈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一些个人见解,望能为当前试验人员提供有利参考,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意见。
一、水泥密度的测定1、水泥密度的定义及试验原理水泥密度的定义: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g/cm3。
水泥密度测定的试验原理: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倒入装有足够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液体的体积应可以充分浸润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颗粒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2、水泥密度测定的仪器设备水泥密度测定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烘箱、电子天平、李氏瓶、恒温水槽、水银温度计等,这些仪器设备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3、水泥密度测定的步骤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1mL之间刻度线后,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确保装煤油部分完全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1℃内,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第一次读数(V1),或者调整至0mL。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小药匙将称好的水泥样品一点一点地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浸入恒温水槽,使煤油部分的细颈完全浸在水中。
恒温至少30min,记录第二次读数(V2)。
注意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能大于0.2℃。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一、引言在水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水泥比表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品质和使用性能。
对水泥比表面积进行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原始记录,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水泥比表面积测试原理水泥比表面积,通常用比表面积来表示,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外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的大小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有关,也与水泥的研磨程度有关。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通过气体吸附法来测试的,利用氮气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积。
三、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主要包括样品制备、试验仪器校准、试验条件设置、数据采集和结果计算等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 样品制备取水泥样品,研磨成粉末状,并进行筛分,保留所需粒度范围内的水泥颗粒作为试验样品。
2. 试验仪器校准校准试验仪器,包括氮气吸附仪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试验条件设置设置试验条件,包括氮气吸附仪的温度、压力、吸附时间等参数,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4. 数据采集将经过样品制备的水泥样品放入比表面积测试仪中,根据试验条件进行实验,记录吸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和吸附量。
5. 结果计算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斜率来计算水泥比表面积,得出最终的试验结果。
四、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原始记录下面是一组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原始记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试验过程和结果:试验样品: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仪器:Micromeritics比表面积测试仪试验条件:温度:25℃压力:0.1MPa吸附时间:120s样品重量:0.5g试验数据:试验时间(s)压力(MPa)吸附量(cm³/g)0 0.000 0.00020 0.012 0.05040 0.025 0.10560 0.037 0.18080 0.050 0.260100 0.062 0.345120 0.075 0.440计算结果:比表面积:380m²/kg五、总结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泥物理性能指标测试,通过气体吸附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泥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1. 测定水泥密度;2. 空隙率的测定(ε):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P·O)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空隙率的调整以2kg砝码将试样压实;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个直径略比透气圆筒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玻璃板轻压水银时,为防止水银漏到桌面上,可将透气圆孔放于铝盒内进行试验)。
从圆筒中到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
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0g的水泥(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水泥太松或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用2kg砝码压实水泥层。
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0.05g为止。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公式(T0504-1)计算,精确至:式中:V——试料层体积(m³);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³),见表在不同温度下水银密度、空气粘度和室温(C°)水银密度(g/cm³)空气粘度和813.580.00017490.01322 1013.570.00017950.01326 1213.570.00017680.01330 1413.560.00017780.01333 1613.560.00017880.01337 1813.550.00017980.01341 2013.550.00018080.01345 2213.540.00018180.013482413.540.00018280.013522613.530.00018370.013552813.530.00018470.013593213.520.00018670.013663413.510.00018760.01370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透气法
一、基本原理
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含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计算而得。
空气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在无数“假想”的毛细管中流动,如图所示。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愈小,则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料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愈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愈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愈大,则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通过实验证明,比表面积与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料层所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仪器构造
勃氏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个部分构成。
气体透过粉末层的示意图 Blaine 透气仪示意图
图 7
1.透气圆筒
用不锈钢制成内径12.70±0.05mm,圆筒上口边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内径一致,连接严密。
在圆
筒内壁距离上口边55±10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
0.5~1.0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穿孔板
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
为1.0±0.1mm。
板面上均匀地布有35个直径1mm
的小孔。
穿孔板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两平面
应平行。
3.捣器
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
0.1mm。
捣器底面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扁平槽,
宽度3.0±0.3mm,顶部有一支持环,当捣器放人
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
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为15.0±0.5mm。
4.压力计
外形尺寸如图所示,由外径9mm的具有标准
厚度的玻璃管制成(管内装有带色的蒸馏水)。
压
力计一个臂的顶部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
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从压力 图 8 Blaine 透气仪结构及主要尺寸图
计底部往上280~300mm 处有一出口管,管上装有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5.抽气装置: 用小型电磁泵或抽气球。
6.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7.分析天平:分度值为lmg 。
8.秒表:精确到0.5s 。
9.汞:分析纯汞
10.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原因:(1)受潮水泥表面水化,增大颗粒表面的表面积。
(2)水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是水泥的200—300倍。
三、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
(一)仪器校准1.仪器漏气的检查
将透气圆筒下端锥形部分抹上一薄层活塞油或凡士林,并将圆筒插入压力计上口端部,旋转两周,使圆筒与压力计严密接触,然后用橡皮塞塞紧圆筒上口,打开阀门,启动抽气泵抽气,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使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最上刻度线以上,然后关闭阀门和抽气泵,观察是否漏气(3~5min 内压力计液面未下降,即为不漏气)。
若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用水银排代法测定料层体积。
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无气泡或空洞存在。
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精确至0.05g 。
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 的水泥倒人圆筒,并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后,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水泥层上面,用捣器压实料层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边紧密接触,并旋转两周,取出捣器,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倒出水银称重,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 为止。
圆筒内水泥料层应捣压坚实,若太松或水泥压不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试用量。
(即保证规定厚度的试料层) 试料层体积按下式计算: V=
水银
ρ2
1P P -
式中 V--试料层体积(cm 3);
P 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 2—装入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 /cm 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
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两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 cm 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因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也应重新校正)。
(二)试样的制备
1.将在110±5℃烘箱内烘干1h ,并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时的标准试样倒入l00ml 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 ,使试样松散。
静置2min 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水泥试样先通过0.9mm 方孔筛预筛,再在110±5℃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3.确定试样量:所需试样量按下式计算:
()ερ-=1V W
W—需要的试样量(g)
ρ—试样密度(g/cm3)
V—圆筒中试料层体积(cm3)
ε—圆筒内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水泥总体积的比值。
PⅠ、PⅡ型水泥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按照上述的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到规定的高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克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
4.水泥试料层的制备:将穿孔板放入圆筒内,上面铺一张圆形滤纸并压紧边缘。
将计
算好的水泥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内,并使水泥表面平坦后再在其上面放一层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至支持环紧紧地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
不同温度下的水银密度、空气黏度和η
(三)测定方法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至扩大部下
端时,关闭阀门和抽气泵。
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
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记录,精确到0.5s),并记录实验时的温度。
(四)计算
1.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土3℃时,按下式计算:
S
S T T S S =
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时,按下式计算:
η
ηS S
S T T S S =
式中 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m 2/kg); S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m 2/kg);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η—被测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 ηs —标准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
2.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土3℃时,按下式计算: ()()33
11S
S S S T T S S ε
εεε--=
3.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时,按下式计算: ()()η
ε
εηεε3311S
S S
S S T T S S --=
式中:—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εS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4.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土3℃时,按下式计算: ()()ρ
εερεε3311S
S S
S S T T S S --=
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时,按下式计算:
()()η
ρεεηρεε3311S
S S
S S S T T S S --=
式中:ρ—被测试样的密度(g /cm 3); ρS —标准试样的密度(g /cm 3)。
5.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计算精确至1 m 2/kg ,1m 2/kg 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
四、注意事项
1.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要保证这个试验条件应该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单独设立一个实验室并配置大型的抽湿机。
2.防止仪器各部分接头处漏气,保证仪器的气密性。
3.透气仪的U形压力计内颜色水的液面应保持在压力计最下面一条环形刻度线上,如有损失或蒸发应及时补充。
4.试验时穿孔板的上下面应与测定料层体积时的方向一致,以防止由于仪器加工精度方面的原因而影响圆筒体积大小,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5.圆筒内穿孔板上的滤纸应与圆筒内径一致,如滤纸直径太大,则可使滤纸皱曲,影响空气流过;如果直径太小,则会引起一部分水泥外溢,粘附在圆筒壁上,使测定结果发生误差。
6.捣器捣实时,捣器支持环必须与圆筒上边接触并旋转两周,以保证料层达到一定厚度。
7.如果使用滤纸品种、质量有变动,或者调换穿孔板时,应重新标定圆筒体积和标准时间(T S)。
8.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以防止空气粘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