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合集下载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

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

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1、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

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

2.仪器常数的标定2.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体积。

根据在圆筒内装试料之前和装试料之后的水银排开的质量,再除以试验温度下的水银的密度,即为试料层体积V(cm3),计算式:V=(P1-P2)/ρ水银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cm3)P1—未装试料是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ρ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2.2 漏气检查先用橡皮塞将圆筒上口塞紧,然后用抽气泵抽气,使U形压力计上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关闭连接抽气泵的活塞,2~3min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该仪器无漏气现象。

2.3 标准时间的测定采用比表面积和密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来测定透气仪的标准时间,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仪器温度一致,并确保其无结团、块状。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一透气法一、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含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计算而得。

空气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在无数“假想”的毛细管中流动,如图所示。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愈小,则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料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愈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愈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愈大,则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通过实验证明,比表面积与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料层所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个部分构成。

气体透过粉 Bia ine 透气仪示意图末层的示意图71. 透气圆筒用不锈钢制成内径12.70 ± 0.05mm,圆筒上口 边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 部锥度与压力计上玻璃磨 口内径一致,连接严密。

在 圆筒内壁距离上口边 55± 10mn 处有一突出的宽 度为0.5〜1.0mm 的边缘,以 放置金属穿孔板。

2. 穿孔板内门触.:恭m'j逼乐力d-底僅紧帘连揍\/扁平(\MmnJ Hflnxo±o. 5mm _"Si25m16-^ 20mmH-H捋霧与圆爸何執小于。

一1皿1I .伽55 + lOwnL 5. (J +0. 5mmT 了!°土0- 3m1训鼬林唯附旷与压力计頂端緊瞻連播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 厚 度为1.0 ± 0.1mm 板面上均匀地布有 35个直径 1mn 的小孔。

穿孔板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 两平面应平行。

3.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 于0.1mm 捣器底面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扁 平槽,宽度3.0 ± 0.3mm,顶部有一支持环,当 捣器放人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 这时捣 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为 15.0 ± 0.5mm 4. 压力计習孑L35牛T 小阳W外形尺寸如图所示,由外径9mn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管内装有带色的蒸馏水)。

实验7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

实验7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

• 滤纸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 速定量滤纸。 • 分析天平 分度值为1mg。 • 计时秒表 精确读到0.5s: • 烘干箱 • 压力计液体 采用带有颜色的 蒸馏水。 • 基准材料 采用中国水泥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三 仪器校正
• 1. 校准物料:使用比表面积接近280-400m2/kg的标准物料 对实验仪器进行校正,使用前应与室温保持一致。 • 2. 粉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 • (1)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细长棒 按下,直到滤纸平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 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 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无气泡或空洞存在。倒 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测定几次,到数值基本 不变为止,记录水银质量m1。 • (2)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装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 出的滤纸盖在上面,用捣棒压实试样层,压到规定厚度即 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倒出水银 称量,重复几次测定,直到水银称量差值小于50mg为止, 记录水银质量m2 。
仪器常数K值的测定
• 用已知密度、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标准石英粉)测 定,其方法与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相同。见下式:
Se e (1 e ) e
• K=
e3 Te
• 式中Se------标准试样比表面积(cm2/g); • e------标准试样密度( g / cm3); • e------标准试样层的空隙率0.48±0.02; • e------测定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 • Te------测定时间(s); • K------仪器常数
• 5. 比表面积计算 • S=
K

3 (1 ) 2
1

比表面积测定

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1. 测定水泥密度;2. 空隙率的测定(ε):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P·O)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空隙率的调整以2kg砝码将试样压实;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个直径略比透气圆筒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玻璃板轻压水银时,为防止水银漏到桌面上,可将透气圆孔放于铝盒内进行试验)。

从圆筒中到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

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0g的水泥(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水泥太松或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用2kg砝码压实水泥层。

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0.05g为止。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公式(T0504-1)计算,精确至:式中:V——试料层体积(m³);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³),见表在不同温度下水银密度、空气粘度和室温(C°)水银密度(g/cm³)空气粘度和813.580.00017490.01322 1013.570.00017950.01326 1213.570.00017680.01330 1413.560.00017780.01333 1613.560.00017880.01337 1813.550.00017980.01341 2013.550.00018080.01345 2213.540.00018180.013482413.540.00018280.013522613.530.00018370.013552813.530.00018470.013593213.520.00018670.013663413.510.00018760.01370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一一、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注意事项水泥比表面积,即表示单位质量下,水泥粉末总表面积,单位为cm2 /g 或 m2 /kg。

而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把控试验操作事项,即首先,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需严格遵从《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704-2008)相关规范,采用自动勃氏仪进行试验,同时,在试验期间,针对试验环境进行控制,如,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应保持试验室湿度≤50%,烘干箱温度灵敏度为1℃,天平分度值为0.001g,秒表精度为0.5s,继而在试验期间,注重将水泥样品置于0.9mm方孔筛表面,待过筛完毕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保持烘干箱温度为110℃±5℃,1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供试验使用。

其次,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若试验室湿度无法满足试验需求,可采用自动抽湿机对试验环境进行处理,最终将环境湿度控制在≤50%,达到高效性试验状态。

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技巧(一)水泥密度测定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把控试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水泥密度测定准备工作中,首先,需将一定量液体倒入到李氏瓶中,然后,将水泥掺入到其中,确保液体介质浸泡水泥颗粒。

同时,基于水泥浸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为了规避水化反应现象,应在试验期间,依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排开液体体积,然后,估算水泥密度,即单位体积的重量,达到试验目的;第二,在水泥密度测定试验中,为了保障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在试验活动开展期间,针对李氏瓶各项参数要求,如,长度、均匀刻度、符号、公差等进行查看,同时,把控试验环境中温度、湿度变化,满足试验条件。

此外,在试验前期,为了规避试验杂质的产生,需针对试验器具,如,长颈漏斗、李氏瓶、铁丝等进行冲洗、烘干,就此规避杂质的产生诱发粘、堵现象;第三,为了防止试验期间热胀冷缩现象的凸显,需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泥样品与无水煤油试验室温度一致性,并实时调整恒温箱参数,控制热胀冷缩现象,且将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1℃状态下。

水泥比表面积测量(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量(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简介 (勃氏法)1定义、原理及计算方法1.1 水泥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M 2 /Kg)1.2 用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 , 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其比表面积。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S 按下式计算:式中 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M 2 /Kg) S s--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M 2 /Kg)T--被测样试验时液面降落时间(秒) T s--标准粉试验时,液面降落时间(秒)η--被测样试验温度下空气粘度η s--标准粉试验温度下空气粘度(Pa·s)ρ--被测样的密度( g/cm 3 ) ρ s--标准粉的密度( g/cm 3 )ε--被测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ε s--标准粉试料层中的空隙率按国标中的规定,本仪器中ε及ε s 的取值为 0.500设 :由此 :当试验温度≤± 3 ℃时 ,则 :其中: K --本仪器的仪器常数,出厂时标定,或自行标定。

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M 2 /Kg说明 : 自动比面仪自动测量计算 K,S 值 , 而自动计时比面仪需要人工计算 K,S 值2.仪器的标定:2.1 漏气检查:用橡皮塞塞紧料筒 , 联接到压力计上 , 抽出部分气体 , 关闭阀门 ( 自动比面仪自动用电磁阀关闭 ), 观察是否漏气 , 否则用黄油密封。

2.2 料筒体积标定 ( 水银排代法 )2.2.1 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料筒中 ,•用细长棒压平到穿孔板上。

装满水银 , 用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 , 使水银面与料筒口平齐 . 并保证没有气泡空洞存在。

2.2.2 装满水银 ,用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料筒口平齐.并保证没有气泡空洞存在。

2.2.3 倒出水银 ,称量,重复几次,精确至0.05g2.2.4 从料筒中取出一片滤纸 ,试用约3.3g的水泥装入料筒中,再放入一片滤纸,按规定压实料层2.2.5 将料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 ,按上述同样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精确至50mg。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中的比表面积,是水泥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水泥粉末的细度和活性,是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勃氏法是常用的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之一。

勃氏法是根据比表面积的定义,将一定量的水泥粉末在规定条件下分散到一定体积的空气中,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测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水泥粉末体积和质量,从而计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该方法可以测定不同品种的水泥,对水泥的细度和活性的测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勃氏法的测定步骤如下:1. 取1g左右的水泥粉末,加入钢球,放入勃氏比表面积仪中。

2. 开始振动,振动时间为0.5h。

3. 停止振动,待水泥粉末沉降后,将上层空气抽出,使压力降至1/10大气压以下。

4. 继续抽气,直至压力稳定后,记录抽气时间t1和抽气后的压力p1。

5. 用增压泵增加压力至1/3大气压,记录增压后的压力p2和时间t2。

6. 计算水泥比表面积S:S = K / (t2-t1) (p2-p1)其中,K为勃氏比表面积仪的仪器常数。

勃氏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水泥的测定,但对于不同品种的水泥,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常数K。

2. 该方法可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但无法确定水泥的粒径分布情况。

3. 在仪器常数K确定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4. 该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振动时间、振幅、空气压力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水泥比表面积是水泥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勃氏法等测定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为水泥品质的控制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一、取样1、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袋中取至少6kg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每一标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封存样应密封保存3个月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勃氏法)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一、试验设备及条件1.透气仪:本方法采用的勃氏透气仪,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均应符合JC/T956的要求。

2.烘干箱:控制温度灵敏度±1℃。

3.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1g4.秒表:精确至0.5s。

5.水泥样品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基准材料:GSB14-1511或相同等级的标准物质。

有争议时以GSB14-1511为准。

7.压力计液体:采用带颜色蒸馏水或直接采用无色蒸馏水。

8.滤纸:采用符合GB/T1914的中速定量滤纸。

9.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3.校准周期:至少每年进行校准一次。

仪器设备使用频繁则应半年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二、操作步骤1.测定水泥密度2.漏气检查3.空隙率(ε)的确定PⅠ、PⅡ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调整以2000g砝码将试样压实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不留缝隙为止。

4.确定试样量试样量按式(1)计算:m=ρv(1-ε)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g)ρ—试样密度,(g/cm3)v—试料层体积,(cm3)ε—试料层的空隙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一透气法一、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含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计算而得。

空气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在无数“假想”的毛细管中流动,如图所示。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愈小,则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料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愈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愈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愈大,则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通过实验证明,比表面积与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料层所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个部分构成。

1. 透气圆筒用不锈钢制成内径12.70 ± 0.05mm,圆筒上口边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内径一致,连接严密。

在圆筒内壁距离上口边55 ± 10mn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1.0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 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1.0 ±0.1mm。

板面上均匀地布有35个直径1mm 的小孔。

穿孔板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两平面应平行。

3.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 m。

捣器底面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扁平槽,宽度3.0 ± 0.3mm,顶部有一支持环,当捣器放人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为15.0 ± 0.5mm。

4. 压力计外形尺寸如图所示,由外径9mn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管内装有带色的蒸馏水)。

压力计一个臂的顶部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如——U. 70+0 OSwn谢咒Bl綺I- 5nrAS牛l・n 小扎分柑■斬圧快料层r?厦诂一1hV轴I{、椎(HU臂1咖拆5 U-力计厦鵰康箫吃權'iWmtrl 牌门工亦in5?—I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从压力 图8 Biaine 透气仪结构及主要尺寸图计底部往上280〜300mm 处有一出口管,管上装有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5. 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或抽气球。

6. 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7.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img 。

8. 秒表:精确到0.5s 。

9. 汞:分析纯汞10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 50%。

原因:(1)受潮水泥表面水化,增大颗粒表面的表面积。

2)水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是水泥的200 — 300倍。

三、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一)仪器校准 1.仪器漏气的检查将透气圆筒下端锥形部分抹上一薄层活塞油或凡士林,并将圆筒插入压力计上口 端部,旋转两周,使圆筒与压力计严密接触,然后用橡皮塞塞紧圆筒上口,打开阀门, 启动抽气泵抽气,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使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最上刻度线 以上,然后关闭阀门和抽气泵,观察是否漏气 (3〜5min 内压力计液面未下降,即为不 漏气)。

若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料层体积。

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 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 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 表面之间无气泡或空洞存在。

从圆筒中倒出水银, 称重,精确至0.05g 。

重复几次测定, 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 3.3g 的水泥倒人圆筒,并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后,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水泥层上面,用捣器压实料层直至捣器的支 持环与圆筒边紧密接触,并旋转两周,取出捣器,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倒出水银 称重,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 50mg 为止。

圆筒内水泥料层应捣压坚实, 若太松或水泥压不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试用量。

(即保证规定厚度的试料层)试料层体积按下式计算:水银式中V--试料层体积(cm 3); P 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 (g ), P 2—装入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 水银一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 (g / cm 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

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两次数值相差不超过 0.005 cm 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以避免因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也应重新校正 )。

(二)试样的制备1. 将在110 ± 5C 烘箱内烘干1h ,并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时的标准试样倒入 i00mi 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 ,使试样松散。

静置 2min 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 水泥试样先通过 0.9mm 方孔筛预筛,再在110 ± 5 C 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V=P 1 P 23. 确定试样量:所需试样量按下式计算:W—需要的试样量(g)p—试样密度(g/cm 3)V—圆筒中试料层体积(cm3)£—圆筒内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水泥总体积的比值。

P I、P H型水泥采用0.500 ± 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 ± 0.005,按照上述的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到规定的高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克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

4. 水泥试料层的制备:将穿孔板放入圆筒内,上面铺一张圆形滤纸并压紧边缘。

将计算好的水泥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内,并使水泥表面平坦后再在其上面放一层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至支持环紧紧地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

不同温度下的水银密度、空气黏度和(三)测定方法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

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至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和抽气泵。

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

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记录,精确到0.5s ),并记录实验时的温度。

(四)计算1.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w土 3 C时,按下式计算:S s -T—T S _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 C 时,按下式计算:S S S T \ S■J S ;2式中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m / kg); S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m 2/ kg);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T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 n —被测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 s); n s —标准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 s) o2. 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3 C 时,按下式计算:3式中:p —被测试样的密度 (g / cm );p s —标准试样的密度 (g / cm 3) o5.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 2 %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计算精确至 1 m 2/ kg , 1m / kg 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

水泥层空隙率 £厂水泥层空隙率 £厂0.495 0.348 0. 515 0.369 0.4960.349 0.520 0.374 0.4970.3500.5250.380(s); (s);c S s 、T 1..T s 13. 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S3 C 时,按下式计算:S SST 1氏1 怎厂式中:一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 S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4.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W 土 算:3 C 时,按下式计V'T S 1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 C 时,按下式计算:S s 1\T s 1四、注意事项1.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要保证这个试验条件应该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单独设立一个实验室并配置大型的抽湿机。

2. 防止仪器各部分接头处漏气,保证仪器的气密性。

3. 透气仪的U形压力计内颜色水的液面应保持在压力计最下面一条环形刻度线上,如有损失或蒸发应及时补充。

4. 试验时穿孔板的上下面应与测定料层体积时的方向一致,以防止由于仪器加工精度方面的原因而影响圆筒体积大小,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5. 圆筒内穿孔板上的滤纸应与圆筒内径一致,如滤纸直径太大,则可使滤纸皱曲,影响空气流过;如果直径太小,则会引起一部分水泥外溢,粘附在圆筒壁上,使测定结果发生误差。

6. 捣器捣实时,捣器支持环必须与圆筒上边接触并旋转两周,以保证料层达到一定厚度。

7. 如果使用滤纸品种、质量有变动,或者调换穿孔板时,应重新标定圆筒体积和标准时间(T s)。

8. 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以防止空气粘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