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合集下载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

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

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1、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

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

2.仪器常数的标定2.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体积。

根据在圆筒内装试料之前和装试料之后的水银排开的质量,再除以试验温度下的水银的密度,即为试料层体积V(cm3),计算式:V=(P1-P2)/ρ水银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cm3)P1—未装试料是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ρ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2.2 漏气检查先用橡皮塞将圆筒上口塞紧,然后用抽气泵抽气,使U形压力计上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关闭连接抽气泵的活塞,2~3min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该仪器无漏气现象。

2.3 标准时间的测定采用比表面积和密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来测定透气仪的标准时间,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仪器温度一致,并确保其无结团、块状。

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引言水泥比表面积是指水泥粉末在单位质量下的表面积大小。

它是描述水泥活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比重法、压片法和比表面积仪法。

本文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其在水泥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比表面积的定义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在体积上所占的表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的表面积来描述水泥的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的表面积越大,则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比重法比重法是通过测量水泥粉末在一定体积的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来间接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液体对颗粒的阻力大小,通过测量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来推断颗粒的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个比重瓶,称重并记录空瓶的质量。

2.将一定数量的水泥粉末加入比重瓶中,并记录水泥粉末的质量。

3.加入一定体积的液体,如甘油溶液,并确保水泥粉末完全浸泡在液体中。

4.摇晃比重瓶,使水泥粉末均匀分散在液体中。

5.等待一定时间后,观察水泥粉末的沉降情况,并记录下沉降时间。

6.根据沉降时间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压片法压片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泥粉末制成一定规格的圆片,并测量圆片表面的面积来计算水泥比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台压力机和一定规格的压模。

2.将一定质量的水泥粉末放入压模中,并用压力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泥粉末成型。

3.取出成型的水泥圆片,并使用光学仪器测量圆片的表面积。

4.根据圆片的表面积和水泥的质量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仪法比表面积仪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比表面积仪来测量水泥粉末表面的特性,进而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准备一台比表面积仪和一定质量的水泥粉末。

2.将水泥粉末放入比表面积仪的样品舱中,并根据仪器的设置进行测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4.改变空隙率时规定用2000g的砝码来压实捣器
在此次标准修订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统一压实的 力量,分别做了1 000g、2000g、3000g和 4000g砝码不同力的压实对比研究试验。通 过对比,最终选择了2000g砝码来压实捣器。 这样使水泥比表面积方法标准在操作过程中 实行量化,使测定更加规范化。
二、仪器
1.李氏瓶 容积为250ml,瓶颈由0至24ml 自下而上的容积刻度读数,且 0~1ml和 18~24ml应以刻度。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 李氏瓶是用抗化学侵蚀性强和热阻小的玻璃 制成,并由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良好的耐裂性。
2.无水煤油 要符合GB 253的要求,也可 以用普通煤油用生石灰处理得到
六、透气试验
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 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 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 气。
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端抽出气 体,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分下 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 下降到第一刻线是开始计时(参见图1), 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 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刻线到第二刻线所 需的时间。以秒记录。
3.恒温水槽 温度控制误差≤±0.2℃。
三、测定步骤
1、将无水煤油注入到李氏瓶中使液面至0到 1ml刻度线,(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 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 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 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试验前应将预先通过方孔筛的水泥试样, 放在110±5℃温度下干燥一小时,并在干 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4、称取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用小匙将 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处理过的李氏瓶中, 装毕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直 至没有或很少有气泡排出为止,再次将李 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半小时后读 取第二次液面读数。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摘要:水泥比表面积是水泥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水泥的硬化速率、流动性、耐久性及强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准确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是判断水泥是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重要条件。

本文就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原理;操作要点;影响因素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包括水泥密度测定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两部分,下面结合本人从事建材检测工作多年的经历浅谈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一些个人见解,望能为当前试验人员提供有利参考,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意见。

一、水泥密度的测定1、水泥密度的定义及试验原理水泥密度的定义: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g/cm3。

水泥密度测定的试验原理: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倒入装有足够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液体的体积应可以充分浸润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颗粒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2、水泥密度测定的仪器设备水泥密度测定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烘箱、电子天平、李氏瓶、恒温水槽、水银温度计等,这些仪器设备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3、水泥密度测定的步骤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1mL之间刻度线后,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确保装煤油部分完全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1℃内,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第一次读数(V1),或者调整至0mL。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小药匙将称好的水泥样品一点一点地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浸入恒温水槽,使煤油部分的细颈完全浸在水中。

恒温至少30min,记录第二次读数(V2)。

注意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能大于0.2℃。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勃氏法是一种常用的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用以确定水泥颗粒表面积的大小。

该方法由法国工程师勃氏于1925年提出,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发展,已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标准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水泥粉末颗粒在单位质量内的表面积。

表面积的测定对于水泥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至关重要。

常见的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包括福尔特法、空气比重法和勃氏法等,而勃氏法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而被广泛应用。

在进行勃氏法测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水泥样品、胶粘剂、玻璃板、塑料刮板、丁酮溶液、石英砂、振荡筛和电子天平。

1. 样品的制备首先,我们需要将水泥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将样品研磨至细粉末状,以保证后续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定操作步骤(1)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2)在玻璃板上涂抹一层均匀的胶粘剂,以确保水泥样品能够牢固地附着在上面。

(3)将干燥处理后的水泥样品均匀地撒在胶粘剂涂抹的玻璃板上。

(4)使用塑料刮板将样品表面刮平,使其与玻璃板上的胶粘剂粘结紧密。

(5)将玻璃板放入振荡筛中,并在筛底放置一定量的石英砂。

(6)开启振荡筛,使水泥样品能够均匀地分散在石英砂中。

(7)持续振荡一定时间后,关闭振荡筛,取出玻璃板。

(8)将玻璃板放入丁酮溶液中,用溶液洗净附着在样品颗粒上的石英砂颗粒。

(9)取出玻璃板,将溶液沥干,并迅速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10)将干燥后的玻璃板取出,并用电子天平测定其质量。

3. 数据处理根据勃氏法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泥比表面积:S = (W2/W1) x K其中,S表示水泥比表面积,W1表示石英砂的质量,W2表示水泥表面附着物和石英砂的质量之差,K为常数。

以上就是勃氏法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泥颗粒的表面积,为水泥质量的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的干燥和洁净,避免其他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一、引言在水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水泥比表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品质和使用性能。

对水泥比表面积进行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原始记录,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水泥比表面积测试原理水泥比表面积,通常用比表面积来表示,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外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的大小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有关,也与水泥的研磨程度有关。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通过气体吸附法来测试的,利用氮气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积。

三、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主要包括样品制备、试验仪器校准、试验条件设置、数据采集和结果计算等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 样品制备取水泥样品,研磨成粉末状,并进行筛分,保留所需粒度范围内的水泥颗粒作为试验样品。

2. 试验仪器校准校准试验仪器,包括氮气吸附仪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试验条件设置设置试验条件,包括氮气吸附仪的温度、压力、吸附时间等参数,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4. 数据采集将经过样品制备的水泥样品放入比表面积测试仪中,根据试验条件进行实验,记录吸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和吸附量。

5. 结果计算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斜率来计算水泥比表面积,得出最终的试验结果。

四、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原始记录下面是一组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原始记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试验过程和结果:试验样品: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仪器:Micromeritics比表面积测试仪试验条件:温度:25℃压力:0.1MPa吸附时间:120s样品重量:0.5g试验数据:试验时间(s)压力(MPa)吸附量(cm³/g)0 0.000 0.00020 0.012 0.05040 0.025 0.10560 0.037 0.18080 0.050 0.260100 0.062 0.345120 0.075 0.440计算结果:比表面积:380m²/kg五、总结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泥物理性能指标测试,通过气体吸附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一一、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注意事项水泥比表面积,即表示单位质量下,水泥粉末总表面积,单位为cm2 /g 或 m2 /kg。

而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把控试验操作事项,即首先,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需严格遵从《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704-2008)相关规范,采用自动勃氏仪进行试验,同时,在试验期间,针对试验环境进行控制,如,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应保持试验室湿度≤50%,烘干箱温度灵敏度为1℃,天平分度值为0.001g,秒表精度为0.5s,继而在试验期间,注重将水泥样品置于0.9mm方孔筛表面,待过筛完毕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保持烘干箱温度为110℃±5℃,1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供试验使用。

其次,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若试验室湿度无法满足试验需求,可采用自动抽湿机对试验环境进行处理,最终将环境湿度控制在≤50%,达到高效性试验状态。

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技巧(一)水泥密度测定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把控试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水泥密度测定准备工作中,首先,需将一定量液体倒入到李氏瓶中,然后,将水泥掺入到其中,确保液体介质浸泡水泥颗粒。

同时,基于水泥浸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为了规避水化反应现象,应在试验期间,依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排开液体体积,然后,估算水泥密度,即单位体积的重量,达到试验目的;第二,在水泥密度测定试验中,为了保障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在试验活动开展期间,针对李氏瓶各项参数要求,如,长度、均匀刻度、符号、公差等进行查看,同时,把控试验环境中温度、湿度变化,满足试验条件。

此外,在试验前期,为了规避试验杂质的产生,需针对试验器具,如,长颈漏斗、李氏瓶、铁丝等进行冲洗、烘干,就此规避杂质的产生诱发粘、堵现象;第三,为了防止试验期间热胀冷缩现象的凸显,需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泥样品与无水煤油试验室温度一致性,并实时调整恒温箱参数,控制热胀冷缩现象,且将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1℃状态下。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一、取样1、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袋中取至少6kg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每一标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封存样应密封保存3个月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勃氏法)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一、试验设备及条件1.透气仪:本方法采用的勃氏透气仪,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均应符合JC/T956的要求。

2.烘干箱:控制温度灵敏度±1℃。

3.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1g4.秒表:精确至0.5s。

5.水泥样品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基准材料:GSB14-1511或相同等级的标准物质。

有争议时以GSB14-1511为准。

7.压力计液体:采用带颜色蒸馏水或直接采用无色蒸馏水。

8.滤纸:采用符合GB/T1914的中速定量滤纸。

9.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3.校准周期:至少每年进行校准一次。

仪器设备使用频繁则应半年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二、操作步骤1.测定水泥密度2.漏气检查3.空隙率(ε)的确定PⅠ、PⅡ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调整以2000g砝码将试样压实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不留缝隙为止。

4.确定试样量试样量按式(1)计算:m=ρv(1-ε)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g)ρ—试样密度,(g/cm3)v—试料层体积,(cm3)ε—试料层的空隙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一透气法一、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含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计算而得。

空气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在无数“假想”的毛细管中流动,如图所示。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愈小,则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料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愈多。

毛细管孔道直径愈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愈大,则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

通过实验证明,比表面积与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料层所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仪器构造勃氏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个部分构成。

气体透过粉 Bia ine 透气仪示意图末层的示意图71. 透气圆筒用不锈钢制成内径12.70 ± 0.05mm,圆筒上口 边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 部锥度与压力计上玻璃磨 口内径一致,连接严密。

在 圆筒内壁距离上口边 55± 10mn 处有一突出的宽 度为0.5〜1.0mm 的边缘,以 放置金属穿孔板。

2. 穿孔板内门触.:恭m'j逼乐力d-底僅紧帘连揍\/扁平(\MmnJ Hflnxo±o. 5mm _"Si25m16-^ 20mmH-H捋霧与圆爸何執小于。

一1皿1I .伽55 + lOwnL 5. (J +0. 5mmT 了!°土0- 3m1训鼬林唯附旷与压力计頂端緊瞻連播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 厚 度为1.0 ± 0.1mm 板面上均匀地布有 35个直径 1mn 的小孔。

穿孔板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 两平面应平行。

3.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 于0.1mm 捣器底面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扁 平槽,宽度3.0 ± 0.3mm,顶部有一支持环,当 捣器放人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 这时捣 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为 15.0 ± 0.5mm 4. 压力计習孑L35牛T 小阳W外形尺寸如图所示,由外径9mn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管内装有带色的蒸馏水)。

压力计一个臂的顶部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从压力图8 Bia ine 透气仪结构及主要尺寸图计底部往上280〜300mn处有一出口管,管上装有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5. 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或抽气球。

6. 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7.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img。

8. 秒表:精确到0.5s。

9. 汞:分析纯汞10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原因:(1)受潮水泥表面水化,增大颗粒表面的表面积。

2 )水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是水泥的200 —300 倍。

三、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一)仪器校准1.仪器漏气的检查将透气圆筒下端锥形部分抹上一薄层活塞油或凡士林,并将圆筒插入压力计上口端部,旋转两周,使圆筒与压力计严密接触,然后用橡皮塞塞紧圆筒上口,打开阀门,启动抽气泵抽气,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使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最上刻度线以上,然后关闭阀门和抽气泵,观察是否漏气(3〜5min内压力计液面未下降,即为不漏气)。

若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料层体积。

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无气泡或空洞存在。

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精确至0.05g。

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倒人圆筒,并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后,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水泥层上面,用捣器压实料层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边紧密接触,并旋转两周,取出捣器,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倒出水银称重,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圆筒内水泥料层应捣压坚实,若太松或水泥压不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试用量。

(即保证规定厚度的试料层)试料层体积按下式计算:V= Pl P2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P i—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入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水银一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 cm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

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两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 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因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也应重新校正)。

(二)试样的制备1. 将在110± 5C烘箱内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时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使试样松散。

静置2min 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 水泥试样先通过0.9mm方孔筛预筛,再在110 ± 5C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3. 确定试样量:所需试样量按下式计算:w = ; V 1 -;W —需要的试样量(g)p—试样密度(g/cm3V—圆筒中试料层体积(cm3)& —圆筒内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水泥总体积的比值。

PI、P U型水泥采用0.500土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土0.005按照上述的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到规定的高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克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

4. 水泥试料层的制备:将穿孔板放入圆筒内,上面铺一张圆形滤纸并压紧边缘。

将计算好的水泥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内,并使水泥表面平坦后再在其上面放一层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至支持环紧紧地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

不同温度下的水银密度、空气黏度和...(三)测定方法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

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至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和抽气泵。

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

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记录,精确到0.5s),并记录实验时的温度。

(四)计算1.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w土3 C时,按下式计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C时,按下式计算:算:S s「SJs 、一式中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m2/ kg);T —被测试样试验时, 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m2/ kg);得的时间(s);T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n —被测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n s—标准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

2. 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W土3C时, 按下式计算:S _ S s、、T 1 一;s • ;33. 如试验时温差大于3°c时,按下式计算:士式中:一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4.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w土3 c时,按下式计算:;s • 3二s_ Ss .T 1 -花(1-M氏P如试验时温差大于士3 C时,按下式计算:S s"1 - ;s ' s、T s 1 - 叮;S式中:p—被测试样的密度(g/cm3);p—标准试样的密度(g/ cm3)。

5.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计算精确至1 m2/ kg,1m2/ kg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6.水泥层空隙率和空气流过的时间分别见下表四、注意事项1.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要保证这个试验条件应该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单独设立一个实验室并配置大型的抽湿机。

2. 防止仪器各部分接头处漏气,保证仪器的气密性。

3. 透气仪的U形压力计内颜色水的液面应保持在压力计最下面一条环形刻度线上,如有损失或蒸发应及时补充4. 试验时穿孔板的上下面应与测定料层体积时的方向一致,以防止由于仪器加工精度方面的原因而影响圆筒体积大小,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5. 圆筒内穿孔板上的滤纸应与圆筒内径一致,如滤纸直径太大,则可使滤纸皱曲,影响空气流过;如果直径太小,则会引起一部分水泥外溢,粘附在圆筒壁上,使测定结果发生误差。

6. 捣器捣实时,捣器支持环必须与圆筒上边接触并旋转两周,以保证料层达到一定厚度。

7. 如果使用滤纸品种、质量有变动,或者调换穿孔板时,应重新标定圆筒体积和标准时间(T s)。

&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以防止空气粘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