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中断法)一、课设目的: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知识,了解微机在实时采集数据的应用,学习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的方法。
二、课设内容和要求:用中断法将ADC0809通道0外接0—5V电压,转换成数字量后,在七段数码管LED上显示。
以小数点后两位表示精度,显示模拟电压的十进制;0809通道0的数字量以线性控制方式DAC0832输出,当通道0的电压为5V时,0832的OUT为0V当通道0的电压为0时,0832的OUT为2.5V;此模拟电压再送到ADC0809通道1,转换后的数字量在CRT上以十六进制显示。
ADC0809的采样脉冲CLK由定时器8254的OUT0提供;ADC0809的EOC信号用作8259中断请求信号。
三、总体设计:1)、ADC0809的IN0采集电位器0—5V电压,IN1采集0832输出的模拟量。
2)、DAC0832将ADC0809的IN0数字量重新转换成模拟量输出3)、8259用于检测ADC0809转换是否结束和向CPU发送INTR信号4)8255为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驱动信息5)、七段LED数码管显示ADC0809的IN0的值6)8254提供ADC0809的采样时钟脉冲。
四、硬件设计:因采用PC机和微机实验箱,硬件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利用微机实验箱上的8255并行口,ADC0809,DAC0832,七段数码管LED,8254定时/计数器,74LS574输出接口,电位器等单元(图1: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连接示意图)六、软件设计:本设计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模/数转换,0809分别对IN0 0—5V直流电压的采样和经线性控制后输出电压IN1采样,IN0的值转换成十进制后,在七段数码管LED上显示IN1的值。
CPU根据IN0的值,使八位二极管根据课设要求指示相应的范围。
1、设计思想:数据采集系统分成四个功能模块分别是主程序模块、量纲转换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中断服务子程序模块。
微机原理课设报告

中南大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掌握8088,8255,0809,0832,8279 等多种芯片使用的方法,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加深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相关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法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会利用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及编程。
同时并了解综合问题的程序设计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方法,掌握一般的设计步骤和流程,使我们以后搞设计时逻辑更加清晰。
二、课程设计任务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
根据我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课题应该实现以下的要求:基本要求:1、对模拟电压进行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实时显示。
2、用转换的到的数字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对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拓展要求:1、通过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指示灯,实时的指示直流电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建立报警电路,对电机非正常工作情况以及反转工作情况下进行报警。
三、设计思想与原理1、设计思想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基本分为两大部分:模拟量采集的模数转换部分,以及电机控制中的数模转换部分。
而为了让模拟量的采集结果更加明显可察,将加入数码管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模拟量采集的大小情况。
与此同时,在选题基础上添加了直流电机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和报警电路。
2、设计原理根据试验箱相关配置,取电位器0~5V 可调电压为模拟量输出模块,可线性调节输出。
取芯片ADC 0809 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0~5V 的电压信号转为00~FF 的数字信号,并通过8279 键盘扫描输出模块进行相应的显示输出。
得到转换后的数字量之后,使用DAC0832 数模转换芯片进行数模转换,并将所得模拟量输出到直流电机控制端,进行电机驱动。
对于添加的模块,主要通过8255 芯片来实现,取8255 的PA0 口作为输出端口,连接试验箱上的开关量输入显示区的发光二极管。
对A口分别赋值01H (直流电机正向非正常工作)、02H(直流电机正常工作)、04H(直流电机反向非正常工作)并输入给开关量输入显示区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前三个二极管在电机的三种工作状态下分别发光,从而实现指示灯电路。
华北电力大学_接口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开发器的使用与设计实验实验二中断8259应用、定时/计数器8253应用实验三并行接口8255应用实验四存储器拓展实验实验五A/D转换结果送数码管显示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张少敏实验日期:2013/5实验一、数据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和运行8086/88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2、通过对两个验证性实验的阅读、调试,掌握不同进制数及编码相互转换的程序设计方法。
3、完成程序设计题,加深对数码转换的理解,了解简单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条件一台计算机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设二字节十六进制数存放于起始地址为3500H的内存单元中,把他们转换成ASCII码后,再分别存入起始地址为350AH的四个内存单元。
从书上ASCII码表中可知十六进制数加30H即可得到0H~9H的ASCII码,而要得到AH~FH的ASCII码,则需再加7H。
2)参考程序如下: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MOV CX,0004hMOV DI,3500HMOV AX,0000HMOV DS,AXMOV DX,[DI]A1:MOV AX,DXAND AX,000FHCMP AL,0AHJB A2ADD AL,07HA2:ADD AL,30HMOV[DI+0AH],ALINC DIPUSH CXMOV CL,04HSHR DX,CLPOP CXLOOP A1MOV AH,4CHINT21HCODE ENDSEND START四、实验结论与分析错误分析:在保存文件时,第一步忘了加后缀.ASM,导致打开不了文件。
实验结果:在调试运行后350AH的内存单元中会显示3500H中所转换的对应的ASCII码。
五、实验心得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的收获是很大的。
这次课程设计我主要是应用老师教的相关知识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完成了数据转换问题。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微机硬件结构及其功能;2. 学会分析微机工作原理,了解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3. 掌握微机接口技术,了解常见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机系统的简单设计和调试;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微机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硬件焊接和电路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硬件结构:介绍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系统概述内容列举:CPU结构、存储器分类、I/O接口基础等。
2. 指令系统与编程: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内容列举:基本指令、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循环、分支等编程技巧。
3. 微机接口技术:分析常见接口芯片的原理与应用,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接口技术内容列举: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等。
4.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简单的微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材章节:第四章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内容列举:硬件焊接、电路搭建、程序下载与调试等。
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

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是一门常见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本次我们进行的微机原理实验是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上完成的。
该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仪器:MCS-51单片机开发板、继电器模拟器、拨码开关、LED灯、数码管等。
实验内容:利用MCS-51单片机系统实现简单的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
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根据实验要求,将MCS-51单片机开发板与实验仪器连接,并确认连接正确、稳定。
2. 编写程序:根据实验要求,利用Keil C51或其他编程工具编写程序,完成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的代码编写。
3.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MCS-51单片机开发板中。
4.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和测试,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5.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要求进行结果分析,验证和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要求和实验现象:1.IO控制实验:利用拨码开关进行输入,根据输入的状态控制LED 灯的亮灭。
实验要求:当拨码开关向左拨动时,LED灯亮起;当拨码开关向右拨动时,LED灯熄灭。
实验现象:根据拨码开关的状态,控制LED灯的亮灭。
2.数码管显示实验:将数值输出到数码管进行显示。
实验要求:利用数码管显示0-9的数字,以0.5秒的间隔依次循环显示。
实验现象:数码管上依次显示0、1、2...9,然后再从0开始循环显示。
3.时钟延时实验:利用定时器进行延时操作。
实验要求:利用定时器延时1秒,然后将LED灯进行翻转。
实验现象:LED灯每隔1秒钟反转亮灭一次,周而复始。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三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编写程序,控制IO口和外设,观察不同状态下的现象和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编写的程序可以正确地实现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编写的程序可以准确地控制外部设备,实现预期的功能。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键控音乐播放器班级计科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李云成绩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且实践性较强。
要求学生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内部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常用接口电路的使用,并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开发、调试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训练的较好形式,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有关资料2.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3.按设计要求画出详细的电路接线图,并注名芯片等器件的名称和管脚。
4.做硬件内容的同学必须将所做的课设内容通过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进行接线和调试。
5.写出完整的程序。
1.2.设计并实现一个键控音乐播放器,要求如下:3.①通过计数器8253产生方波信号作为音阶频率发生器,驱动喇叭放音。
4.②由并行接口8255控制扬声器的启停,根据不同按键,播放不同的音乐。
总体设计方案所有音乐都是由各个不同频率的音阶和其延续时间的长短来实现的。
不同的音乐是由各个音阶按某种排列各自播放一定时间形成的,将各音乐音阶和其延续时间存在数据段中,然后根据不同按键值选择不同的音阶和时间表,再使用计数器产生该音阶频率。
而我们学过的有计数器可以产生各种频率,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计数器8253产生各音符,用8255并行接口来控制扬声器的开关,达到播放音乐的功能。
把一个周期的波形分成32份,然后每份给8253一个值让他转换成模拟信号,不同的频率可以用8253计数器控制,比如要产生261Hz的频率,使用1MHz的话,周期就为1/261=3.83ms,分成32份,每份间隔时间就是3.83ms/32=0.12ms,换句话说就是送计数器0的初值为1M/261/32=120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应用实验——(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第一章设计课题概述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课程设计要求 (4)1.3课程设计用途 (4)1.4实现技术指标 (4)第二章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案 (5)2.1功能分析 (5)2.1.1波形产生 (5)2.1.2波形切换 (5)2.1.3 屏幕显示 (5)2.1.4小键盘控制 (5)2.1.5无极调频 (6)2.1.6无极调幅 (6)2.2所需芯片功能简介 (6)2.2.1 8088功能简介 (6)2.2.2 8255A功能简介 (7)2.2.3 A/D0832功能简介 (8)2.2.4 D/A0809功能简介 (9)2.3实施方案 (10)2.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0)2.3.2系统设计方框图 (10)第三章典型程序模块及编程技巧分析 (12)3.1键盘扫描及逻辑判断模块 (12)3.2键盘编码模块 (13)3.3波形产生模块 (14)3.3.1方波 (14)3.3.2 锯齿波 (16)3.3.3 三角波 (18)3.3.4 正弦波 (20)3.4波形切换及基本控制模块 (21)3.5无级调频调幅判断及控制模块 (23)第四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6)第五章程序清单和程序注释 (28)5.1汇编源程序 (28)5.2C语言源程序 (49)第六章课程设计收获与体会 (63)6.1实验收获 (63)6.2心得体会 (63)第七章参考文献 (65)第八章附录 (66)8.18088最小模式的连接图 (66)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应用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设计课题概述1.1 课程设计目的《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实践)》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对典型数字接口电路的应用技术有一个较深入的掌握,并对应用系统进行硬件原理和软件编程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达到基本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 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题目:电子琴及电子播放器院系:自动化系班级:自动化1103学号: 201111010122201109010113201102020331学生姓名:詹文超靳朝阳张晓指导教师:张妍设计周数:一周成绩:日期:2014年1 月10 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微机系统分析和具体设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2.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典型接口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主要内容1. 电子琴及电子播放器2. 系统介绍本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小键盘电子琴演奏,还可以通过拨码开关播放不同的电子音乐,主要有小星星,两只老虎和欢乐颂。
硬件设计用到8253和8255芯片,8253工作在方式3,产生一定的频率方波,同时对应着不同音调;8255为可编程接口芯片,用于整个系统的开关控制功能。
3. 系统实现的功能系统主要实现三个功能:1、自动演奏3首歌曲;2、利用小键盘手动演奏;3、歌曲之间的相互切换。
4.所用芯片的工作原理(1)8253原理8253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每个通道结构相同,例若clk0给定频率,向控制字寄存器写入控制字,并向计数器0写入计数初值,采用不同的方式即可产生不同的频率。
8253的内部结构(1).数据总线缓冲器实现8253与CPU数据总线连接的8位双向三态缓冲器,用以传送CPU向8253的控制信息、数据信息以及CPU从8253读取的状态信息,包括某时刻的实时计数值。
(2).读/写控制逻辑控制8253的片选及对内部相关寄存器的读/写操作,它接收CPU发来的地址信号以实现片选、内部通道选择以及对读/写操作进行控制。
(3).控制字寄存器在8253的初始化编程时,由CPU写入控制字,以决定通道的工作方式,此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4).计数通道0#、1#、2#:这是三个独立的,结构相同的计数器/定时器通道,每一个通道包含一个16位的计数寄存器,用以存放计数初始值,一个16位的减法计数器和一个16位的锁存器,锁存器在计数器工作的过程中,跟随计数值的变化,在接收到CPU发来的读计数值命令时,用以锁存计数值,供CPU读取,读取完毕之后,输出锁存器又跟随减1计数器变化。
(5).8253外部引脚8253芯片是具有24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其引脚分布如图所示。
8253芯片的24个引脚分为两组,一组面向CPU,另一组面向外部设备,各个引脚及其所传送信号的情况,介绍如下:1.D7~D0:双向、三态数据线引脚,与系统的数据线连接,传送控制、数据及状态信息。
2.RD:来自于CPU的读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
3.WR:来自于CPU的写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
4.CS:芯片选择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
(6). 8253端口地址(2)8255原理8255有3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3,本次设计用方式0。
在这种方式下,任何一个端口可以通过方式控制字规定作为输入口,也可作为输出口; 8255A有两个控制字:方式选择控制字和端口C置位/复位控制字。
方式选择控制字的最高位总是1,而端口C置位/复位控制字的最高位总是0,用来区分两个控制字。
8255初始化方式如下图5.系统分析(1)系统原理在了解8253,8255工作原理之后,我们利用2个开关从8255芯片A口输入不同数值,00,01,10,11.利用编程区分4中状态,跳入4个循环,即可演奏3首歌曲和手动电子琴。
8253则是事先算好初值,送如计数器。
每个频率可产生不同的音。
每个音之间停顿相应时间,每个句子之间停顿相应时间,即可演奏完每首歌曲。
每首歌曲和每个句子末尾有数字1,2判断是否停顿或者跳入下一首歌,实现每首歌之间的转换。
小键盘演奏则是利用一些算法得知每个健的值会存入al寄存器中,利用al中的值,判断al大小,设置数据段7个健值,取出响应频率设置循环即可弹奏。
(2)系统思路分析系统从实现一个音开始,到完成一首歌的编曲,之后加入判断语句,进行第二首,第三首歌的编曲即已完成自动播放部分。
之后单独进行小键盘分析,取出主要部分,判断出运作原理利用最终al的值进行频率换算。
融入前一部分完成的歌曲中,反复调试完成。
三.实验总结1.实验要点和问题分析(1)计数值足够,所以只采用1个计数器,计数初值在程序中计算不便,所以定义数据段,根据clk0的频率和要产生的频率,计算初值,写入数据段;(2)改变开关状态,读入数据相应跳转,3首固定歌曲都跳入同一循环W1进行演唱,简短程序;(3)演唱完一首歌曲才可以进入下首歌曲,所以要在这首歌曲演唱完之前,改变开关状态;(4)每首歌曲句末为1,2是判断是否加停顿和换歌;(4)为防止程序太长,超出跳转地址,每次判断都跳到Wo处,简短程序;(6)小键盘的程序需要看懂如何判别是那个健,最终值存入al中,根据al的值为1-7定义数据段1-7的频率,用si+al*2的值作为地址即可取出相应频率。
(7)1-7之外的数据不要等待,1-7的键入后,去掉停顿,按键长按则一直发生,可控制长短调。
2.实验心得本次试验从最开始的尝试到最后全部完成,历经很长时间,做了很多努力,让我们都非常欣慰,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优化,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关键是学和玩相结合,设计的过程虽然有点辛苦,但都很开心,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希望每次的实验都可以从兴趣而发,以乐趣结束,不再为书本而苦恼。
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
另外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本次课设圆满成功。
四.参考文献微机原理及应用马平姚万业王柄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附录程序代码设计DATA SEGMENTTIME_CTR EQU 0A003H ;8253地址TIME_R0 EQU 0A000HTIME_R1 EQU 0A001HOUTBIT equ 09002h ; 位控制口IN_KEY equ 09001h ; 键盘读入口Music dw 0,3816,3401,3030,2865,2551,2273,2024KeyTable: ; 键码定义db 16h, 15h, 14h, 0ffhdb 13h, 12h, 11h, 10hdb 0dh, 0ch, 0bh, 0ahdb 0eh, 03h, 06h, 09hdb 0fh, 02h, 05h, 08hdb 00h, 01h, 04h, 07hFREQ1 DW 2,3816,3816,2551,2551,2273,2273,2551,2 ;小星星DW 2865,2865,3030,3030,3401,3401,3816,2DW 2551,2551,2865,2865,3030,3030,3401,2DW 2551,2551,2865,2865,3030,3030,3401,2DW 3816,3816,2551,2551,2273,2273,2551,2DW 2865,2865,3030,3030,3401,3401,3816,1FREQ2 DW 2,3816,3401,3030,3816,3816,3401,3030,3816,2 ;两只老虎 DW 3030,2865,2551,2,3030,2865,2551,2DW 2551,2273,2551,2865,3030,3816,2DW 2551,2273,2551,2865,3030,3816,1FREQ3 DW 2,3030,3030,2865,2551,2551,2865,3030,3401,3816,3816 ;欢乐颂 DW 3401,3030,3030,3401,3401,2DW 3030,3030,2865,2551,2551,2865,3030,3401,3816,3816DW 3401,3030,3401,3816,3816,1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L,00110111B ;8253初始化MOV DX,TIME_CTROUT DX,ALMOV DX,8003H ;8255初始化MOV AL,90HOUT DX,ALW0: MOV DX,8000H ;开关判断IN AL,DXAND AL,03HCMP AL,0JNA MLoop ;电子琴CMP AL,01HJNA SONG1 ;歌曲1CMP AL,02HJNA SONG2 ;歌曲2JMP SONG3 ;歌曲3SONG1: LEA SI,FREQ1JMP W1SONG2: LEA SI,FREQ2JMP W1SONG3: LEA SI,FREQ3JMP W1W1:MOV AX,[SI] ;取节奏MOV DX,TIME_R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INC SIINC SICALL DELAY1MOV AX,2 ;关扬声器一次MOV DX,TIME_R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CALL DELAY2CMP [SI], 2 ;判断句停顿JZ W2CMP [SI],1 ;判断歌曲是否结束JNZ W1JMP W0 ;若歌曲结束重新判断 W2: CALL DELAY2JMP W1DELAY1 PROC NEAR ;音长MOV BX,400LP1:MOV CX,200LP2:LOOP LP2DEC BXJNZ LP1RETDELAY1 ENDPDELAY2 PROC NEAR ;字间隔MOV BX,100LP11:MOV CX,200LP22:LOOP LP22DEC BXJNZ LP11RETDELAY2 ENDPMLoop:call TestKey ; 有键入?je MLoop ; 无键入, 继续显示 call GetKey ; 读入键码cmp al,1 ;判断键盘是否为1~7 jl MLoopcmp al,7ja MLoopmov si,offset Music ;取键盘节奏首地址mov ah,0mov bx,axadd bx,bx ;dw字mov ax,[bx+si]mov dx,0a000h ;8253计数器0初值 out dx,almov al,ahout dx,alcall delayMOV AX,2 ;关扬声器一次MOV DX,0a000hOUT DX,ALMOV AL,AHOUT DX,ALJMP W0 ;判断开关TestKey proc nearmov dx, OUTBITmov al, 0out dx, al ; 输出线置为0mov dx, IN_KEYin al, dx ; 读入键not aland al, 0fh ; 高四位不用retTestKey endpGetKey proc nearmov ch, 00100000bmov cl, 6KLoop:mov dx, OUTBITmov al, ch ; 找出键所在列not alout dx, alshr ch, 1mov dx, IN_KEYin al, dxnot aland al, 0fhjne Goon_ ; 该列有键入dec cljnz KLoopmov cl, 0ffh ; 没有键按下, 返回 0ffh jmp Exit1Goon_:dec clshl cl, 2 ; 键值 = 列 X 4 + 行mov ch, 4LoopC:test al, 1jnz Exit1shr al, 1inc cldec chjnz LoopCExit1:mov dx, OUTBITmov al, 0out dx,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