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

甲乙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1)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__学__习__行为。 (2)_丙_的学习能力最强。 (3)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与__遗__传__物__质___有关。
(4)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_越__少___。 (5)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人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的类群,学习行为最为复杂多样,利用人 类复杂的语言文字和第二信号系统,面对新信息时代,多学习, 多历练自己,使自己具有最强的学习和生存能力等。
6.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 )
7.(2015·广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 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都是生来就有 B.都要生活经验 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8.(易错题)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体形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形大的动物 B.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先天性行为 D.“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少只与刺激强度大小有关
由动物体内的 __遗__传__物__质__决定
由_生__活__经__验__和__学__习_获得
母袋鼠哺乳小袋鼠, __小__鸟__喂__鱼___等
蚯蚓走迷宫, ___大__山__雀__喝__牛__奶_____等
___先__天__性__行__为___是__学__习__行__为___的基础
3.动物行为的意义: (1)先天性行为的意义:使动物能__适__应__环__境___,得以生存和 繁衍后代。 (2)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动物更好地适__应__复__杂__环__境___的变化。 4.行为表现: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强___,学习行为越 __复__杂__。 5.研究一种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观__察__法__和__实__验__法___,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结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知识要点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刚生下来的小袋鼠爬到母亲育儿袋中吃奶;小鸟喂食);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取食)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4.“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2.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挂图和视频AV20、21)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情趣铺设:师生交流饲养小动物的体会。

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交流、区分: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

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知识点。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行为实例,如鸟类的迁徙,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特点和区别。
-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某一动物行为的先天性或学习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分析动物行为。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生物学实验器材(如模型动物、视频监控设备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相关生物学视频资料、在线学术文章、生物学教育网站。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互动提问、教学游戏等。
五、教学实施过程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花时间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我会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反应,听他们的提问,看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反馈。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用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用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用真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用真菌》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食用真菌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人类美食的一部分,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用真菌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3.作业讲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分享优秀的作业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食用真菌的图片和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用真菌的知识。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结合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食用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真菌的生殖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冀少儿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4.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品文档23页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品文档23页

0~2岁 肢体动作智能发展关键期 2岁至3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八年级、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青春期 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45岁,养生关键期······
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要自我设限,不要浪费时间;
1.刚孵化出的小蝴蝶,立刻能腾空飞翔,这种行为是( ) A.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行为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 赵晶
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Βιβλιοθήκη 狼孩生活习性:象狼!
四肢爬行,白天睡觉,夜里则 象狼一样嚎叫。怕光、怕水、 怕火。喜欢吃生肉
抚养教育:
4年后:学会直立行走
7年后:掌握45个词, 几句话, 学会了躺着睡觉,用手拿 东西吃,智力只相当3、4 岁的孩子。
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红雀喂幼鸟 B.蜘蛛结网 C.野鸭的迁徙 D.鹦鹉学舌
3.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蝴蝶白天活动,夜间休息 B.变色龙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体色 C.蜘蛛结网捕虫 D.幼猩猩用蘸水的树枝吃洞中白蚁
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它们( ) A.适应复杂环境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找到配偶
END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二、教学策略本节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替换或补充分析材料。

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而且很多行为很难分清究竟属于哪一类,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教师在处理有关教学内容时不应绝对化。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许多行为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使学生陷入对一些枝节问题的讨论中,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

教师应注意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等讨论题,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本节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关于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

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组织好教学也很重要。

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两个探究活动中任选一个,也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替换实验材料或方法,但探究活动一定要做。

要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研究方案,肯定他们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鼓励他们创新。

教师还应组织好交流和讨论。

实验部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

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的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初期,这种观察、记录工作几乎全部由观察者去做。

例如,19世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

通过对比动物先天性行为 和学习行为,人类自己要想提高 自己的生存能力,认识世界,就 必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电极
潮湿的暗室
(内有食物)
蚯蚓
蚯蚓的走迷宫
深化知识
想一想:
比较一下袋鼠和蚯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 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得很不完全,如果 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 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为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以便好 地生存和繁殖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 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 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 为的。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 级的一种行为。
探究方案示例: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
1. 提 出 问 题 : 菜 青 虫 的 取 食 行 为 是 先 天 性 行 为 吗 ? 2、作出假设: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3、制订并实施计划: (1)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将虫卵隔离饲养,孵化 出幼虫。
(2)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取汁液,并将汁液涂在 一小块滤纸上(涂汁液前滤纸要染成与叶片相同的颜色)。 (3)准备一大小与已涂汁液的滤纸相同的薄荷叶或芹 菜叶(也可用空白滤纸),然后将两者放在同一直线上。 (4)将幼虫饿饲一段时间后,放于与已涂汁液的滤纸、 叶片距离相等的地方。 (5)注意观察记录,看幼虫会爬向哪一端取食。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自然过渡
下面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自然过渡
要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可以 用 什么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3.生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地识别这两种行为,尤其是在具体的例子中。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种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从而形成对生命现象的全面认识。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思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生物班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学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密市实验初中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编号:09)
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型:新授主备人:郑炎丽施秀琴徐利敏审核人:时间:2013年10月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学习重点: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学习难点:
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达标】
阅读课本P47-51的内容,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都有哪些行为?
2、依据什么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哪两
类?
3、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合作探究】
1、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
哪些是学习行为?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
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小结收获】
【检测评价】
1.判断下列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婴儿嘴唇碰到母亲乳头,开始吮吸。

(2)燕雀替杜鹃孵卵,并哺育小杜鹃。

(3)小鸡出壳后猫在它身边,以后
(4)手碰到热壶,立即缩回。

(5)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小鸡奔过来
(6)飞蛾扑火,“为光明而死”。

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猴子表演骑车
B.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C.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
D.蚯蚓走“T”字形迷宫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看见人举棒,狗就逃跑
B.鹦鹉跟客人说“你好”
C.动物园的小猴推车
D.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
4. 关于蜘蛛织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先天具有的本能
B.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属于先天性行为
D.是小蜘蛛向大蜘蛛学来的
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6.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鸟筑巢
B.母鸡孵卵
C.公鸡报晓
D.大山雀偷饮牛奶
7.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
B.蚂蚁做巢
C.老马识途
D.鸟类迁徙
8.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C.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
D.马戏团的小狗表演计算是学习行为
9.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的关心
无微不至。

这说明()
A.动物界的所有动物都能和平相处
B.猫于鸡的血液关系很近
C.母鸡的识别能力很差
D.母鸡的育雏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