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教师

合集下载

《光的色散》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物理

《光的色散》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物理

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了解不同颜料混合后得到另一种颜色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揭开光的颜色之迷。

(2)探究色光的温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体验透明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4、光的色散实验演示。

5、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6、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的演示实验。

7、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1、教师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三棱镜、铁架台、光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

2、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彩色电视机,一盒颜料,红色,绿色,蓝色的透明胶片。

●教学过程(一)预学过渡语:沿着水雾的方向我们会看到一条美丽的人造彩虹,绚烂的色彩是如何出现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我们的新课之旅。

首先,请同学们1、阅读教材第51页“色散”,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这种现象叫光的。

(2)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而产生的。

2、阅读教材第52页“色光的混合”,完成下列问题:色光的三原色为、、。

3、阅读教材第52-53页“物体的颜色”,完成下列问题:(1)颜料的三原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二)探究与精导过渡语:不管是美丽的人造彩虹还是雨后的彩虹,这些美丽的色彩都是太阳光的颜色,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五光十色,这些美丽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第二课时
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你是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三棱镜
白纸屏
太阳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光的色散
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形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白光)
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着放一面镜子,然后, 试着把太阳光反射到纸上。不断地调整镜子的角 度,在某一个角度上你可以观察到七色的光。 这是因为水和镜子能把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再 通过镜子反射出去的缘故。
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够产生各种色 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 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 三原色混合而成的。颜料三原色是红、黄、蓝。 植物的叶子看上去大多是绿色的,这是因 为植物叶子中含有的叶绿素对绿光反射能力强, 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大多呈绿色。
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时,遥控器发出一种 人们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 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 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
验钞机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紫外 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使我们辨别真假币。
பைடு நூலகம்
三、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看 不 见 的 光
红 外 线 温 度 表 紫外线验钞机

可见光
紫外线
三棱镜 红外线
太阳光
白纸屏
紫外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 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遥控器
图2-41 太阳 光的色散
为什么在同样的光源下,各种物体 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人教版《2.5光的色散》ppt课件

人教版《2.5光的色散》ppt课件

小练习: 1.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 决定,
有色的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 反射的色光 2.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吸收的物体颜色是 3.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 A.白色. C.黑色. B.无色. D.不存在这种颜色.
黑色).A来自4.一束光照到一张纸上,看到这张纸呈现红色,那么这 束光和这张纸是:( ) A.红色的光,白色的纸
光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 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物体。不 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 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
小练习: 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用三棱镜 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 绿、 蓝 、
光的色散 现象.
、 红
、橙 、

紫 ,这就是 、靛 七色光带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各种色光 混合而成的. 4.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中水滴 的. 而产生 色散
5.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 舞”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光的色散
知识回顾
光 的 色 散
光 的 颜 色 物 体 的 颜 色 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三基色光:红、绿、蓝 光的混合: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透过的光的 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的光 的颜色相同。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色彩的调配:
二、色光的混合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 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比 例混合能得到其他各种 颜色的光。

4.5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新人教版)

4.5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新人教版)

光的色散 现象.
4.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中水滴 色散 而产生 的.
5.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 光的色散 舞”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小结:
• 1、什么是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 后是哪几种颜色? • 2、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 3、看不见的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 特点和作用?
谁先研究光 的色散现象的?
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太阳发出的光,照 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 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 色。直到1666年,英国 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 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 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 谜。
演示
色散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 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作业:完成导学案及学法大视野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
光决定的。
●如果一个物体能让所有色光都能透过,
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应用:小彩灯
展示摄影知识:如何在天气不佳时 拍出蔚蓝的天空?
2.不透明物体的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它的颜色与它反射的颜色相同。
牛刀小试:看小兔的颜色
思考: 透过纯红的玻璃看 到的小兔子会是 什么颜色的?
太 阳 光
一、光的色散: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 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认识了光的色散后,请思考:
1、之前人们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 2、那你认为白光是什么样的光?
光的色散说明: 白光不是单纯的光,它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 光的折射 。

《光的色散》教案2.doc

《光的色散》教案2.doc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用实验让学牛•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

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仑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壯界,使学生对探索白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口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口然现彖的基本方法。

2.难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水杷、平面镜、光碟、两个相同的三棱镜、投影仪、铁架台、光屏。

学生实验:三只聚光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光屏、放大镜、颜料盒、调色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欣赏一幅美术作甜,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牛甲:用柔合的灯光最合适。

生乙:用柔合的白色灯光最合适。

师:对,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

你知道吗?一朵红色的刀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

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和的片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白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导入课前要求你们做课本P60图4-30实验,实验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伤〈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彩色的了。

师:做这个实验,最好在阳光下进行。

纸板离盛水脸盆近了,光斑展不开,现象不够明显,远了,光斑亮度不够,现象也不明显,所以实验时要进行调整,获得较好效果、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H光灯下,你们乂看到了什么现象?弓I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岀的光还是口光吗?有儿种颜色,分别叫什么?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是什么颜色的光?生卬: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分别叫红、橙、黄、绿、蓝、靛、紫。

牛乙: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乂变成…束口光。

师: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利「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一条白色光带, 叫色光的复合。

板书:第四节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

专题06 光的传播、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七年级科学下册(解析版)

专题06 光的传播、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七年级科学下册(解析版)

专题06 光的传播、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一、光的传播与光速①光源:正在发光且能自身发光的物体。

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

②光的传播:光源发出的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里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有: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等。

③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④光的速度:3x108m/s二、光的散射与光的颜色①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过程。

说明: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能使温度计温度上升。

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能使胶卷感光,它也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消毒灭菌。

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即物体的颜色与透过它的 ②物体的颜色 色光的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物体颜色决定,即物体颜色与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③三原色:红、绿、蓝一、光的传播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然后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答案】A【解析】当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应该控制小孔的形状相同而改变小孔的大小,故A 符合要求,而B、C、D不合要求。

故选A。

2.(2022七下·鄞州期中)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天空中的一轮明月B.发光的猫眼C.闪闪发光的红宝石D.点燃的蜡烛【答案】D【解析】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发光的猫眼和闪闪发光的红宝石,都不是自己发光,只有点燃的蜡烛能够自己发光,因此只有蜡烛是光源,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2022七下·鄞州期中)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答案】A【解析】A.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故B正确不合题意;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

光的颜色和色散PPT课件

光的颜色和色散PPT课件
3.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4.正确理解光的色散:
①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在不同介质中,光的频 率不变。
② 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高的折射 率大。
③ 不同频率的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为C= 3×108m/s。但在其它介质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 种介质中,紫光速度最小,红光速度最大。(V=c/n)
物理量 频率 折射率 同种介质中光速 同种介质中波长
红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变化趋势 逐增
逐增 逐增 逐减
5.光谱:复色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波 长(频率)有序排列起来,称为这种复色光的 光谱。
下图是太阳光的光谱。 利用光谱可以知道该光是由哪些波长的光组 成。
回顾:双缝干涉实验:
单缝 双缝
屏幕
二.光的色散
二.光的色散
二.光的色散
二、光的色散
1.太阳光(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 复色光【太阳光(白光)】分解成单色光的 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彩 颜色
不 完 全 燃 烧 的 煤 气 火 焰
物体的颜色
• 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 光。
• 有色的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 决定的。(彩色玻璃)
为什么一般的照相机的镜头成淡紫色?
增透膜只对人眼或感光胶片上最敏感的绿光 起增透作用。当白光照到(垂直)增透膜上,绿 光产生相消干涉,反射光中绿光的强度几乎是 零。这时其他波长的光(如红光和紫光)并没有 被完全抵消。因此,增透膜呈绿光的互补色— —淡紫色。
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薄膜干涉的有: ( )
哪些是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的色彩 颜色
完 全 燃 烧 的 煤 气 火 焰

《光的色散》ppt课件

《光的色散》ppt课件
4.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能使荧光物质_发__光_,适当的紫外 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有__害___。
5.人民币以及某些商标的防伪标记可以用 紫__外__线_____灯识别。
补:穿衣镜,看到人的全身像,条件??
看不见的光
(2)紫外线防护
适当的紫外线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死微生物,用来灭菌; 但是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动植物、人类的生存。
科学家戴着防护眼镜在 紫外线下进行实验。
电焊时发出的弧光含有大量紫外 线,工人戴上特制的防护面罩。
看不见的光
登山运动员都要戴特制的黑色眼镜,炎炎夏日人们撑起遮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 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 解成七色光带
光的色散:



不同的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偏 折不同,红色光的偏折最小,紫色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
]。在光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 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绿 光的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
【知识梳理】
1.光的色散
太阳光束(白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可将太阳光束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

在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中,红光偏折的角度较小而紫光偏折的角度较大。

红光外侧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光外侧的光线称为紫外线。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质的颜色由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由反射光决定的。

例:红色衣服是因为衣服反射红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蓝色的玻璃是因为它能透过蓝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3.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均匀相混可得白色。

4.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者相混可得黑色。

【基础训练】
1.在黑夜作战,用装有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射击时,命中率很高,这是因为( )
A.红外线瞄准器会向敌人发射红外线,从而看清敌人
B.敌人在黑夜时,会向四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瞄准器会捕捉敌人发出的红外线
C.使用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不管向哪个方向射击都会命中目标
D.红外线步枪用红外线射击而不用子弹
【答案】B
【详解】
人体温度比较高,会散发红外线,通过红外线瞄准器可以很清晰的看见黑夜中的人,能发热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温度越高,红外辐射能量越高,用红外瞄准器看的越清晰,命中率很高,红外线步枪用红外线瞄准器瞄准,用子弹射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A.全身呈红色B.上衣呈红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答案】D
【详解】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绿裙子上被吸收,观3.(2020·浙江七年级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引起的
【答案】A
【详解】
A.在三棱镜的折射作用下,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引起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1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再过几天即将在白马湖动漫广场举行,在动漫节上,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漂亮的Cosplay选手,这是因为光发生,当一束温暖的红光照在这个紫发、白长裙、黑靴子的女生身上,我们看到的她是色头发,色裙及色靴子。

【答案】漫反射、黑、红、黑
【详解】
在动漫节上,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Cosplay表演秀,这是因为光线射到上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长裙可以反射红光,白长裙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我们看到白长裙就是红色的;
紫发只能反射紫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紫发上被吸收,我们看到紫发是黑色的。

黑靴子吸收各种色光。

故我们看到的还是黑靴子。

【课后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____首先用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时,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现象,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______光.
【答案】牛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折射红
【详解】
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时,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紫光,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其本质是光的折射;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红光。

2.(2020·浙江七年级月考)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
C.图丙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
D.图丁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D
【分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常见应用进行解答。

【详解】
A.图甲中,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也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
B.图乙中,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故B错误;
C.图丙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图丁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2020·浙江省慈溪市崇寿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果,一束白光A入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1、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则()
A.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B.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
C.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D.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
【答案】C
【详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其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1是红光,3是紫光,2是两者间的任一种,故选C。

4.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绿色光
【答案】B
【分析】
绿色植物是不透明的物体,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可知,绿色植物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其它色光,由此得出结论。

【详解】
因为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黄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并且几乎全部反射,因此人眼所看到的叶片就多为绿色。

据此,说明其它色光对绿色植物有利,而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故选B。

5.在生活中,物体颜色多种多样,共同构成了美丽多姿的生活环境.下面有关物体颜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红色的花瓣能吸收红色的光,因此呈现红色
B.用绿色灯光照着舞台上穿红色裙子的演员,观众看到裙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C.透过蓝色的玻璃窗看外面绿色的树木,所有树木皆变成黑色了
D.电视机里画面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配出来的
【答案】A
【详解】
A. 红色的花瓣能反射红色的光,因此呈现红色。

故A符合题意。

B. 用绿色灯光照着舞台上穿红色裙子的演员,观众看到裙子的颜色是黑色的,因为红色裙子不能反射绿光。

故B不符合题意。

C. 透过蓝色的玻璃窗看外面绿色的树木,所有树木皆变成黑色了,因为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色。

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电视机里画面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基色按一定比例配出来的。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