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因素

合集下载

构成个人形象的六大因素

构成个人形象的六大因素

构成个人形象的六大因素
1. 外貌与仪态:个人的外貌和仪态是他人对其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

包括仪容整洁、穿着得体、姿态端庄、举止大方等。

一个人的外貌和仪态能够传达出他们的自信、专业和对自己的尊重。

2. 言辞与沟通:一个人的言辞和沟通能力对于塑造个人形象至关重要。

包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展示出一个人的智慧、教养和亲和力。

3. 个性与态度:个人的个性和态度是构成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开朗的性格、诚实守信的品质等。

一个积极、热情且有诚信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4. 能力与专业:个人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

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工作经验等。

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可以让人对其产生信任感,并提升个人在职场和社交场合的形象。

5. 社交与人际关系: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也是其形象的重要体现。

包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拓展社交圈子、参与社交活动等。

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展示出一个人的亲和力、人脉资源和社交智慧。

6. 个人品牌与声誉:个人品牌和声誉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个人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专业声誉、个人品牌的建设等。

一个拥有良好声誉和个人品牌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个人形象受到外貌与仪态、言辞与沟通、个性与态度、能力与专业、社交与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品牌与声誉等六大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关注和提升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个人塑造积极、专业且有吸引力的形象。

影响个人形象的17个因素

影响个人形象的17个因素

人的形象千差万别。

有的人气质高雅,有的人雍容华贵,有的人举止粗俗,有的人狰狞恐怖;有的人一副教师模样,有的人俨然如江南女子。

为什么人的形象会千差万别?为什么一个人是哪里人、是什么职业会在形象上反映出来?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形象呢?笔者经过思考,觉得形象的形成与以下N种因素有关:一、遗传。

有的人天生丽质,有的人相貌丑陋,有的人皮肤白,有的人黑,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矮,这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二、成长环境。

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优雅气质。

人们常说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就是由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反之,缺乏教养的人必定举止粗俗,让人望而生厌。

三、饮食。

合理的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使人的皮肤光泽有弹性。

否则,饮食无节制,整天大鱼大肉,或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以影响皮肤的弹性或影响体型,从而影响整体形象。

四、职业。

长期从事一种或相关的职业,会形成与职业有关的独特的形象。

比如领导,平时可能会居高临下,会颐指气使,而秘书之类的职业,在工作中可能会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一些,久而久之,就会从形象上反映出来。

五、经济状况。

有着良好经济状况的人,其饮食、着装等都会高档一些,故形象也会好一些,反之亦然。

六、爱情和亲情。

拥有爱情的人通常会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恋爱中的男女是最美的。

离婚的人往往心情沮丧,表情痛苦。

爱情是最好的护肤品、美容剂。

同样,拥有亲情的人也会有一种安全感、幸福感。

一脸幸福的人的形象一定是让人羡慕的。

没有爱情或亲情的人会显得很憔悴、很抑郁。

七、生活态度。

一个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生活充实的人的形象一定是很阳光的,而消极、颓废、空虚、无聊的人或吸毒、淫乱、低级趣味的人,一定是一副痿糜不振的形象,此外,一个自律的人和一个为所欲为的人的形象也会有很大差别。

八、审美能力或审美情趣。

得体的着装,适当的首饰搭配,会使人的形象提升不少,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嘛。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或审美情趣低下的人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

影响人格的因素

影响人格的因素

影响人格的因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样,包括遗传、环境、文化、生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人格的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某些人格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和开放性等,往往会遗传给后代。

2. 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交圈、媒体和文化等。

3. 个体心理学因素:比如自我认知、自我形象、自尊心、心理防御机制等对人的外表和内在的性格特征都有影响。

4. 生理因素:如神经生物学、内分泌系统和脑结构等。

这些生理机制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人格变化。

5. 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的生存环境会对其人格特质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文化、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经验等对人格的塑造均有影响。

总之,人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以及如何更好地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人能成才的因素

人能成才的因素

人能成才的因素
人能成才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因素:
1. 天赋和个人素质:包括智力、创造力、才华、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不同人具备不同的天赋和素质,这些特质将在个人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教育和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教育可以提供知识、技能和学科背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成才提供基础。

3. 经验和实践:经验和实践是个人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人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4. 努力和毅力:努力和毅力是个人成才非常重要的因素。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5. 环境和机遇:环境和机遇是人能成才的重要外因。

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及得到发展的机会,能够帮助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目标和成就。

综上所述,人能成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个人的天赋和素质、教育和培养、经验和实践、努力和毅力,以及环境和机遇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于个人的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类心理学中的人格因素

人类心理学中的人格因素

人类心理学中的人格因素人格因素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指人的特质、性格、态度、价值观等因素。

人格因素对于人类行为的决策、思考和表现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人类心理学中,人格因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重点讨论人类心理学中的人格因素。

一、人格因素的定义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总和。

它包含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倾向。

人格因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因素,它既受到了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人格因素不仅与个人的生命经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被认为是对一个人个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人格因素的分类人格因素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两个方面。

其中,个体差异是指人们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各种倾向;群体差异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差异。

根据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理论模型,人格因素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1、经典理论模型:它包括了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即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五个特质被认为是人格因素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人格在不同方面上的表现和差异。

2、心理动力学模型:这种理论模型把人格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它关注人格构成的内在机制,包括了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摄人机制和人格动力学等。

3、人本主义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认为人格因素主要是由人的内在自我实现和认知过程所决定的。

它关注人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表达等方面的因素,强调人的自由和自主性。

4、性格心理学模型:这种理论模型认为人格因素是由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和个性化的发展所影响的。

它关注人的普遍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类型,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

5、生态学模型:这种理论模型认为人格因素是由人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态适应能力所决定的。

它关注人的生态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调整机制和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等方面。

人的因素第一

人的因素第一

人的因素第一其实,对于古人总结的这命运五要素,要真正做到"辨命改运,趋吉避凶",就应该把五者的排列顺序倒过来,就是一努力,二名字,三风水,四运程,五命理。

不论先天命理如何,个人努力是第一位的。

如果先天命理再好,你整天坐着不干,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名"者命也,一个吉祥的名字,可以祈祥纳福、荣名祥瑞,具有趋吉避凶的内在源动力。

"风水"是环境,是根基,根深才能苗壮。

风水包括办公风水,居家风水,墓地风水。

如果一个人怎么努力奋斗都徒劳无功,甚至损丁败财,则要查找一下是否风水失当。

"命运"是出生时间决定的。

人一出生就秉承了这一时刻天体运行所蕴含的生命信息,准确地分析命理,我们就可以做到"辨命改运",做适合命理要求的工作,到命理适宜的方位去发展,使用命理适宜的颜色,佩戴命理适宜的饰品,等等。

这些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努力,都可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普天之下,谁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谁都想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但是,芸芸众生,命运各异,三六九等,人生轨迹变化莫测。

这升降起伏的命运K线究竟是什么决定的?国际歌唱得好:"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即使不是完全靠自己,至少首先要立足于个人努力。

人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个人奋斗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否则,同一个村、同一个班、同一个家庭甚至双胞胎之间,为什么人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呢?如果完全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先天条件决定的,那么我们就无需在人生的路上忙忙碌碌,只需呆在家里享受冥冥之中造化提供给你的一切。

人的一生绝不是运行一个设定好的程式。

先天因素、社会环境只是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基础和舞台,如何表演,就靠我们自己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而且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俗话说靠爹靠娘不如靠咱,靠天靠地不如靠己。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从1岁起就因病失明失聪,又聋又瞎,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5——教育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

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

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

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

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

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

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桐乡市茅盾中学王嘉德现代教育倡导学生的个性张扬,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人身心发展因人、因环境、因条件而异,可以说,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但也有其共性,准确把握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对学校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粗略地归结了六大因素,,其中相互之间也有交叉和渗透。

因素1:人身心发展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①人的发展既决定于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人是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是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的说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②人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而社会发展能为人的潜能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是有限的,人的潜能在现实中能起到怎样的开发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数量和人的体力素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质量和人的精神素质。

人的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越大,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才可能使社会获得更快、更全面和更健康的发展。

③马克思认为,一个缺乏个性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人;一个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缺乏活力的僵化而单一的社会,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作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原则。

因素2: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①对社会发展而言,教育为社会造就符合一定需要的人;对人的发展来说,教育促进着人的社会化。

教育可以有效地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这同时也就把人的发展水平提高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上。

如果没有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很难有效地和普遍地实现其转化的。

②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只存在于教育真空中的抽象的人,也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可以任意搓捏的泥人,而应尊重和引导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能动性。

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智力才能,思想品德不全是教育注入的结果,而是在教育引导下经过受教育者自己努力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飞行中人的因素1、以下关于酒精对人体影响的陈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酒精使飞行员对缺氧的易患性增强B、少量的酒精不会损害飞行技术C、咖啡有助于酒精新陈代谢,并减轻由过量酒精产生的延续效应2、斯库巴潜水后,接着计划作一次座舱压力高度为8000英尺以上的飞行。

这个人应至少要等A、12小时B、18小时C、24小时3、以下哪一种因素最有可能引起换气过度A、氧气不足B、二氧化碳浓度太高C、二氧化碳不足4、用氧时,快速作深呼吸可能会引起A、缺氧症B、航空性中耳炎C、换气过度5、通过采用以下哪种措施,飞行员可以克服换气过度或避免其发生A、放慢呼吸速度,吸入二氧化碳气体或大声交谈B、加快呼吸速度以便增加肺通气量C、不允许随便买药服用,服用抗阻胺,感冒药片镇痛药等6、飞机突然加速可能飞行员产生A、飞机向左转弯的感觉B、机头处于上仰姿态的感觉C、机头处于下俯姿态的感觉7、以下哪一种情境容易引起飞行员产生飞机比实际位置偏高的错觉A、大气霾B、向上带斜坡的地形C、向下带斜坡的地形8、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人的对暗适应能力会受到损害A、二氧化碳B、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C、座舱压力高度超过5000英尺9、预防或克服空间向障碍最根本的措施是A、避免坡度转弯和粗猛的操纵动作B、坚信飞行仪表的显示信息C、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头部和眼睛的活动范围10、在直线平飞时,应教学生用哪种方法米搜索左,右的飞行器活动A、从右到左地连续扫视风挡B、凝视周甚目视区域内搜索到的相对运动物C、系统地定时扫视空域中不同的扇区11、飞行时,霾对飞行能见度或观察地形地物的能力有影响A、霾使视力集中于远处B、在霾中,眼睛容易疲劳因而不容易发现相对的移动C、所有飞行器的活动或地形地物显得比实际距离远12、以下关于缺氧症的陈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缺氧症是由关节和血液里的氮气泡引起的B、肌肉震颤和虚假的安全感是缺氧症的征候C、强迫自己把精力集中在飞行仪表上有助于克服缺氧症的影响13、在没有氧气补充的非增压座舱里当飞机爬升到2800英尺以上时,会出现A、人体中的气体体积缩小并且阻止氮气逸出血液B、中耳的压力比机舱的人气压力小C、吸入的氧分压下降,不可能保持肺部的氧分压14、提高夜间视力的一种方法是A、真视物体B、眼睛偏离注视物体中心5-10度做缓慢扫视C、提高座舱内部照明的强度15、教员对晕机的学员应作何建议A、建议服药以阻止晕机B、让学员放低脑袋,闭上眼并作深呼吸C、告诉学员避免不必要的头部运动并专心看机外一点16、晕机病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A、控制平衡感觉的内耳前庭感受器兴奋性过高B、影响平衡的大脑细胞兴奋性过高,这种兴奋性通常可凭经验来克服C、飞机的运动使胃产生了一种酸性物质,这种物质使胃部收缩17、为确保飞行安全,需要高质量的飞行操纵技能,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形成这种技能A、飞行训练时利用注意分散B、飞行训练时,用几个不同教员训练该学生C、让学员在飞行训练前,多次在头脑中演练每一新动作18、飞行训练目,教员应适当插入幽默以便A、激发学员的自信兴B、了解学员所处的状态C、集中学员的注意力和保持对飞机的操纵19、在飞行员飞机一环境这一闭环系统中,最基本的原则是A、输入信息B、及时和准确地进行反馈C、准确地做出行动20、起落航线里避免空中相撞危险的一种有效方法是A、下降中进入起落航线B、保持适宜的起落航线高度并不断扫视该区域C、依赖正在起落航线里飞行的飞机的无线电通话21、在觉察视听信息中的微小变化时,人的能力比机器A、强B、弱C、没有差别22、对输入的感觉信息予以解释和命名的过程,可称之为A、感觉B、知觉C、思维23、在众多背景干扰因素条件下识别特定目标时,人的能力比机器A、弱B、一样好C、强24、根据SHEL模型,在民用航空领域里,与飞行员构成界面的四个要素是A、姿态仪,空速表,高度表,燃油表B、操纵杆,仪表,其他机组成员,跑道C、座舱硬件,斩件,航空环境以及其他机组成员,ATC25、对自己信知过程的识别和监控能力称之为A、内省能力B、元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26、按事故发生的频率为序,可将商用飞行员的失误排列为A、不能保持适宜的空速,判断失误,失去对方向的控制B、判断失误,失去对方向的控制,不能保持适宜的空速C、失去对方向的控制,判断失误,不能保持适宜的空速27、在简单重复性任务的操纵中,人类的平均错误率大约为A、1/100——1/1000B、1/10——1/50C、1/10000——1/10000028、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以跑道为中心从地面至2000英尺的高度空间称之为A、复飞高度B、危险地带C、安全窗口29、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态度与不良态度在学习和飞行活动中表现出A、态度的再现B、态度的迁移C、习惯的复制30、飞行员发生行为倒转的两种主要情境是A、处于过度应激状态时,注意涣散时B、新机型不熟悉时,老机型飞的时间太长C、责任心不强时,相应知识缺乏时31、飞行员已经现能见度与ATC报告的气象条件不吻合,但他却错误,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A、知觉错误引起的B、责任心不强引起的C、期望效应引起的32、虚无假象最危险的特点是A、产生严重的防御心理B、当事者一旦陷入便常常很难自拔C、明知错误,但却不愿意改正33、以下哪三种情境最易使飞行员产生虚无假设和错误推论A、期望过高时,处于防御心理状态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段时间后B、情绪紧张时,判断失误时,动机低下时C、人际关系不良时,疲劳时,认知能力降时34、飞行学员能够进行自动注意分配和转移的条件是A、对飞行仪表,飞行程序各个飞行动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B、注意力高度集中时C、重视飞行训练时35、在没有使用供氧设备的情况下使飞机处于太高的高度,由此引起的缺氧症可称之为A、贫血性缺氧症B、循环停滞性缺氧症C、缺氧性缺氧症36、影响有用意识时间的二个主要因素A、身体健康状况,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紧张B、飞机上升的速率,是否进行身体活动,是否吸烟C、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判断能力的强弱37、预防与克服中耳气压性耳压的措施有A、运动软腭法,吞咽法B、憋气法,深呼吸法C、压耳法,运动头部法38、酒精的生物学性质是A、属于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性B、属于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摄制作用C、使人动作敏捷,感到强壮有力39、人类注意最主要的局限是A、转移和分配困难B、具有单通的性质,且容量有限C、没有选择性,难以集中40、驾驶舱适宜的职权梯度应该是A、机长与副驾驶之间在职位,资历及飞行技术等方面差别很大B、机长与副驾驶之间在职位,资历以及飞行技术等方面没有什么差别C、机长在职位,资历以及飞行技术等方面稍高于副驾驶,但不能差别太大,也不能没有差别41、当坚信他人正在以不安全的方式飞行时飞行员应该A、进行更有说服力的劝告B、放弃进一步的劝告C、强制制止42、根据统计学原理,我们可以把通常着陆很准,但偶尔却慕名其妙目测低的学员定义犯了A、离散性错误B、随机性错误C、系统性错误43、大多数飞行事故并不是飞行员的某一次错误所引起,而是由多次错误同时或相继发生所导致这一现象可用A、事故链的概念来表示B、错误累加效应来表示C、错误串联来表示44、夜间飞行和跨时区飞行后,有时难以入睡和过早醒来的主要原因是A、内因性时间表与外因性时间表的不同步B、身体状况不好C、心事重重45、某一次考试或飞行考核前,由于想心而难以入睡以及由于跨时区飞行后难以入睡的现象,属于A、临床性失眠症B、情境性失眠症C、神经衰弱46、睡眠缺失和飞行疲劳都A、具有累积性效应B、不具有累积性效应C、与营养有关47、一般而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关系是A、1小时的睡眠可以维持两小时的觉醒B、1小时的睡眠可以维持3小时的觉醒C、1小时的睡眠可以维持0.5小时的觉醒48、酒精对睡眠的影响是A、具有促进作用B、对快波睡眠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C、延长睡眠时间,加深睡眠深度49、在飞行活动中,导致飞行疲劳的三个主要因素是A、昼夜竹物节律扰乱,睡眠缺失以及工作负荷过大B、工作负荷过大,心理状态差,身体状态不好C、座舱噪音,座舱缺氧,人际关系不良50、根据暗适应的原理,夜航飞行前和飞行期间应该A、避免强光源的照射,提前30分钟进入座舱,根据需要将仪表灯光调节并保持在适宜的亮度范围内B、提前5分钟进入座舱,将仪表灯光调节在最大亮度,尽可能看强光源C、提前15分钟进入座舱,将仪表灯光调到最暗,频繁眨眼51、克服空虚视野近视的方法是A、频繁机关或翼尖与无限远之间来回扫视B、频繁地眨眼C、极目远望52、在对异常和意外情况的感觉能力上,人比机器A、弱B、强C、一样好53、凡是遮挡飞行员视线和视野的飞机部位都可称之为A、飞机盲点B、生理盲点C、夜间盲点54、根据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差异,昼间扫视与夜间扫视技巧的特点是A、昼间扫视的速度和范围相对较协较大,夜间扫视时则应较慢,且范围较小B、昼间扫视的速度和范围与夜间扫视不应有任何区别C、昼间扫视的速度和范围相对较慢,较小,夜间扫视时则应较快,且范围较大55、语言可懂度是指语言信号通过通讯媒介后A、能被正确理解的程度B、语言的清晰度C、语言的逻辑严格性56、训练由小飞机向大飞机改装的飞行员时,这些学员容易出现的视觉问题是A、滑行速度过快B、滑行速度过慢C、滑行方向控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