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AB 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为测量AB 的高度,小红从建筑物底端B 点出发,沿水平方向行走了52米到达点C ,然后沿斜坡CD 前进,到达坡顶D 点处,DC BC =.在点D 处放置测角仪,测角仪支架DE 高度为0.8米,在E 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点的仰角AEF ∠为27?(点A ,B ,C ,D ,E 在同一平面内).斜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2.4i =,那么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 )

(参考数据sin 270.45?≈,cos270.89?≈,tan 270.51?≈)

A .65.8米

B .71.8米

C .73.8米

D .119.8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EM AB ⊥与点M ,根据斜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2.4i =可设CD x =,则2.4 CG x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出CG 与DG 的长,故可得出EG 的长.由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四边形EGBM 是矩形,故可得出EM BG =,BM EG =,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M 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过点E 作EM AB ⊥与点M ,延长ED 交BC 于G ,

∵斜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2.4i =,52BC CD ==米,

∴设DG x =,则 2.4 CG x =.

在Rt CDG ?中,

∵222DG CG DC +=,即222

(2.4)52x x +=,解得20x =,

∴20DG =米,48CG =米,

∴200.820.8EG =+=米,5248100BG =+=米.

∵EM AB ⊥,AB BG ⊥,EG BG ⊥,

∴四边形EGBM 是矩形,

∴100EM BG ==米,20.8BM EG ==米.

在Rt AEM ?中,

∵27AEM ?∠=,

∴?tan 271000.5151AM EM ?=≈?=米,

∴5120.871.8AB AM BM =+=+=米.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4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己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A 、B 、C 都是格点,则tan ABC ∠=( )

A .3

B .36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F,的长,进而利用EC tan ABC BE

∠=

得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DC ,交AB 于点E . 由题意可得:∠AFC=30°, DC ⊥AF,

设EC=x,则EF=x 3x tan 30?

, ∴BF AF 2EF 23x === EC 3tan ABC BE 923x 3x 33=

===+∠,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得出EF 的长是解题关键.

3.如图,在ABC ?中,4AC =,60ABC ∠=?,45C ∠=?,AD BC ⊥,垂足为D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AE 的长为( )

A .22

B .223

C .23

D .32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DC 中,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D 的长度,在Rt △ADB 中,由AD 的长度及∠ABD 的度数可求出BD 的长度,在Rt △EBD 中,由BD 的长度及∠EBD 的度数可求出DE 的长度,再利用AE=AD?DE 即可求出AE 的长度.

【详解】

∵AD ⊥BC

∴∠ADC=∠ADB=90?

在Rt △ADC 中,AC=4,∠C=45?

∴AD=CD=22在Rt △ADB 中,AD=22ABD=60?

∴326. ∵BE 平分∠ABC ,

∴∠EBD=30°.

在Rt △EBD 中,BD=263

,∠EBD=30° ∴3223 ∴AE=AD ?DE=22223=2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4.在课外实践中,小明为了测量江中信号塔A 离河边的距离AB ,采取了如下措施:如图在江边D 处,测得信号塔A 的俯角为40?,若55DE =米,DE CE ⊥,36CE =米,CE 平行于AB ,BC 的坡度为1:0.75i =,坡长140BC =米,则AB 的长为( )(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 400.64?≈,cos400.77?≈,tan 400.84?≈)

A .78.6米

B .78.7米

C .78.8米

D .78.9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先在Rt △CBF 中求得BF 、CF 的长,再利用Rt △ADG 求AG 的长,进而得到AB 的长度

【详解】

如下图,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AB 延长线于点F ,延长DE 交AB 延长线于点G

∵BC 的坡度为1:0.75

∴设CF 为xm ,则BF 为0.75xm

∵BC=140m

∴在Rt △BCF 中,()2220.75140x x +=,解得:x=112

∴CF=112m ,BF=84m

∵DE ⊥CE ,CE ∥AB ,∴DG ⊥AB ,∴△ADG 是直角三角形

∵DE=55m ,CE=FG=36m

∴DG=167m ,BG=120m

设AB=ym

∵∠DAB=40°

∴tan40°=1670.84120

DG AG y ==+ 解得:y=78.8

故选:C

本题是三角函数的考查,注意题干中的坡度指的是斜边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弦值.

5.如图,△ABC内接于半径为5的⊙O,圆心O到弦BC的距离等于3,则∠A的正切值等于()

A.3

5

B.

4

5

C.

3

4

D.

4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答图,过点O作OD⊥BC,垂足为D,连接OB,OC,∵OB=5,OD=3,∴根据勾股定理得BD=4.

∵∠A=1

2

∠BOC,∴∠A=∠BOD.

∴tanA=tan∠BOD=

4

3 BD

OD

=.

故选D.

考点:1.垂径定理;2.圆周角定理;3.勾股定理;4.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6.如图,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点G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DE GF AB

=<(DE长度不变,F在G上方,D在E左边),当点D到达点B时,点E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

【解析】

连接GE,过点E作EM⊥BC于M,过点G作GN⊥AB于N,设AE=BG=x,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GN和EM,再根据S阴影=S△GDE+S△EGF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GE,过点E作EM⊥BC于M,过点G作GN⊥AB于N

设AE=BG=x,则BE=AB-AE=AB-x

∴GN=BG·sinB=x·sinB,EM=BE·sinB=(AB-x)·sinB

∴S阴影=S△GDE+S△EGF

=1

2

DE·GN+

1

2

GF·EM

=1

2

DE·(x·sinB)+

1

2

DE·[(AB-x)·sinB]

=1

2

DE·[x·sinB+(AB-x)·sinB]

=1

2 DE·AB·sinB

∵DE、AB和∠B都为定值

∴S阴影也为定值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掌握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如图,在△ABC中,AC⊥BC,∠ABC=30°,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B=BD,则tan D的值为()

A.3B.33C.23D.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AC=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BC,B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在Rt △ABC 中,∵∠C =90°,∠ABC =30°,

∴AB =2AC =2m ,BC =3AC =3m ,

∴BD =AB =2m ,DC =2m+3m ,

∴tan ∠ADC =

AC CD =23m m m

+=2﹣3.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如图,从点A 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 ,观测点P 的仰角是45?,向前走6m 到达B 点, 测得顶端点P 和杆底端点Q 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则该电线杆PQ 的高度( )

A .623+

B .63+

C .103-

D .8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延长PQ 交直线AB 于点E ,设PE=x 米,在直角△APE 和直角△BPE 中,根据三角函数利用x 表示出AE 和BE ,列出方程求得x 的值,再在直角△BQE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QE 的长,则问题求解.

【详解】

解:延长PQ 交直线AB 于点E ,设PE=x .

在直角△APE 中,∠A=45°,

AE=PE=x ;

∵∠PBE=60°

∴∠BPE=30°

在直角△BPE中,BE=

3

3

PE=

3

3

x,

∵AB=AE-BE=6米,

则x-3

x=6,

解得:x=9+33.则BE=33+3.

在直角△BEQ中,QE=3

BE=

3

(33+3)=3+3.

∴PQ=PE-QE=9+33-(3+3)=6+23.

答:电线杆PQ的高度是(6+23)米.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答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9.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若∠B=60°,则

c a

a b c b

+

++

的值为

()

A.1

2

B.

2

2

C.1 D2

【答案】C 【解析】【分析】

先过点A作AD⊥BC于D,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B=60°,利用

3

sin60?=cos60°=

1

2

,

可求

13

,,

2

DB c AD

==把这两个表达式代入到另一个Rt△ADC的勾股定理表达式中,

化简可得即a2+c2=b2+ac,再把此式代入通分后所求的分式中,可求其值等于1.【详解】

解:过A点作AD⊥BC于D,在Rt△BDA中,由于∠B=60°,

13

,,

22 DB c AD c ==

在Rt△ADC中,DC2=AC2﹣AD2,

∴2

221324a c b c ??-=- ??

?, 即a 2+c 2=b 2+ac , ∴()()2222222 1.c a c cb a ab a c ab bc b ac ab bc a b c b a b c b ac ab bc b ac ab bc 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注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好方法.

10.某游乐场新推出了一个“极速飞车”的项目.项目有两条斜坡轨道以满足不同的难度需求,游客可以乘坐垂直升降电梯AB 自由上下选择项目难度.其中斜坡轨道BC 的坡度(或坡比)为i =1:2,BC =12米,CD =8米,∠D =36°,(其中点A 、B 、C 、D 均在同一平面内)则垂直升降电梯AB 的高度约为( )米.(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36°≈0.73,cos36°≈0.81,sin36°≈0.59)

A .5.6

B .6.9

C .11.4

D .13.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 ,BE 的长,根据正切函数,可得A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延长DC 、AB 交于点E ,

由斜坡轨道BC 的坡度(或坡比)为i =1:2,得

BE :CE =1:2.

设BE =xm ,CE =2xm .

在Rt △BCE 中,由勾股定理,得

BE2+CE2=BC2,

即x2+(2x)2=(12)2,

解得x=12,

BE=12m,CE=24m,

DE=DC+CE=8+24=32m,

由tan36°≈0.73,得

=0.73,

解得AB=0.73×32=23.36m.

由线段的和差,得

AB=AE﹣BE=23.36﹣12=11.36≈11.4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E,BE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正切函数,线段的和差.

11.如图1,在△ABC中,∠B=90°,∠C=30°,动点P从点B开始沿边BA、A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设△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y与x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的中点时,PQ的长为()

A.2 B.4 C.3D.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点P、Q的速度比为33x=2,y=3P、Q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详解】

解:设AB=a,∠C=30°,则AC=2a,BC3a,

设P、Q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

则点P的速度为3a

T

,点Q

3a

,故点P、Q的速度比为33

故设点P、Q的速度分别为:3v3,

由图2知,当x=2时,y=3P到达点A的位置,即AB=2×3v=6v,

BQ =2×3v =23v , y =12?AB ×BQ =12

?6v ×23v =63,解得:v =1, 故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3,AB =6v =6=a ,

则AC =12,BC =63,

如图当点P 在AC 的中点时,PC =6,

此时点P 运动的距离为AB +AP =12,需要的时间为12÷3=4,

则BQ =3x =43,CQ =BC ﹣BQ =63﹣43=23,

过点P 作PH ⊥BC 于点H ,

PC =6,则PH =PC sin C =6×12

=3,同理CH =33,则HQ =CH ﹣CQ =33﹣23=3,

PQ =22PH HQ +=39+=23,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

12.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CD ,AD 上,BE 与CF 交于点G .若4BC =,1DE AF ==,则GF 的长为( )

A .135

B .125

C .195

D .1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5BE CF ==,证明BCE CDF ???,根据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可得CBE DCF ∠=∠,继而根据cos cos BC CG CBE ECG BE CE

∠=∠=

=,可求得CG 的长,进而根据GF CF CG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4BC =,

∴4BC CD AD ===,90BCE CDF ∠=∠=?,

∵1AF DE ==,

∴3DF CE ==,

∴5BE CF ==,

在BCE ?和CDF ?中, BC CD BCE CDF CE DF =??∠=∠??=?

∴()BCE CDF SAS ???,

∴CBE DCF ∠=∠,

∵90CBE CEB ECG CEB CGE ∠+∠=∠+∠=?=∠,

cos cos BC CG CBE ECG BE CE ∠=∠=

=, ∴453CG =,125

CG =, ∴1213555GF CF CG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13.如图,Rt △AOB 中,∠AOB=90°,AO=3BO ,OB 在x 轴上,将Rt △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RtA'OB',其中点B'落在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上,OA'交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于点C ,且OC=2CA',则k 的值为( )

A.4 B.7

2

C.8 D.7

【答案】C

【解析】

【详解】

解:设将Rt△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Rt△A'OB'的旋转角为α,OB=a,则OA=3a,由题意可得,点B′的坐标为(acosα,﹣asinα),点C的坐标为(2asinα,2acosα),

∵点B'在反比例函数y=﹣2

x

的图象上,

∴﹣asinα=﹣

2

acosα

,得a2sinαcosα=2,

又∵点C在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上,

∴2acosα=

k

2asinα

,得k=4a2sinαcosα=8.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先设旋转角为α,利用旋转的性质和三角函数设出点B'与点C的坐标,再通过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4.如图,在菱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1

2 CD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且MN恰好经过点A,与CD交于点E,连接BE,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0ABC ∠=?

B .2ABE ADE S S ?=V

C .若AB=4,则47BE =

D .21sin 14

CBE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作法得AE 垂直平分CD ,则∠AED=90°,CE=DE ,于是可判断∠DAE=30°,∠D=60°,从而得到∠ABC=60°;利用AB=2DE 得到S △ABE =2S △ADE ;作EH ⊥BC 于H ,如图,若AB=4,则可计算出CH=12

CE=1,EH=3CH=3,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BE=27 ;利用正弦的定义得sin ∠CBE=

2114EH BE =. 【详解】

解:由作法得AE 垂直平分CD ,

∴∠AED=90°,CE=DE ,

∵四边形ABCD 为菱形,

∴AD=2DE ,

∴∠DAE=30°,∠D=60°,

∴∠ABC=60°,所以A 选项的说法正确;

∵AB=2DE ,

∴S △ABE =2S △ADE ,所以B 选项的说法正确;

作EH ⊥BC 于H ,如图,若AB=4,

在Rt △ECH 中,∵∠ECH=60°,

CH=12

CE=1,33,

在Rt △BEH 中,BE=22(3)527+=,所以C 选项的说法错误;

sin ∠CBE=

32114

27EH BE ==,所以D 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M 在CD 的边上,且1DM =,AEM ?与ADM ?关于AM 所在直线对称,将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ABF ?,连接EF ,则cos EFC ∠的值是 ( )

A 171365

B 61365

C 71525

D .6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首先证明

AEH EMG V :V ,则有13

EH AE MG EM == ,设MG x =,则3EH x =,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求

,,,EH BN CG EN 的长度,进而可求FN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度,最后利用cos FN EFC EF

∠=

即可求解. 【详解】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则

90AHG MG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90AD AB ABC C D ==∠=∠=∠=? ,

∴四边形AHGD,BHEN,ENCG 都是矩形.

由折叠可得,90,3,1AEM D AE AD DM EM ∠=∠=?====,

90AEH MEG EMG MEG ∴∠+∠=∠+∠=? ,

AEH EMG ∴∠=∠,

AEH EMG ∴V :V ,

13

EH AE MG EM ∴==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 222AH EH AE +=Q ,

222(1)(3)3x x ∴++= ,

解得45

x =或1x =-(舍去), 125EH BN ∴==,65

CG CD DG EN =-== . 1BF DM ==Q 175FN BF BN ∴=+=

在Rt EFN △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EF EN FN =+= ,

17cos 1365

FN EFC EF ∴∠=

= .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能够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6.定义: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顶角A 的正对记作sadA ,即sadA =底边:腰.如图,在ABC ?中,AB AC =,2A B ∠=∠.则sin B sadA ?=( )

A .12

B 2

C .1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证明△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AB=AC ,

∴∠B=∠C ,

∵∠A=2∠B ,

∴∠B=∠C=45°,∠A=90°,

∴在Rt △ABC 中,BC=

sin AC B ∠2AC , ∴sin ∠B ?sadA=

1AC BC BC AC

=g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的点O 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 =4x -12x 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 =12

x 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斜坡的坡度为1: 2

B .小球距O 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

C .小球落地点距O 点水平距离为7米

D .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 时,小球距O 点水平距离为3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求出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判断A 、C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判断B ;求出当7.5y =时,x 的值,判定D .

【详解】 解:214212

y x x y x ?=-+????=??, 解得,1100x y =??=?,2

2772

x y =???=??, 72

∶7=1∶2,∴A 正确; 小球落地点距O 点水平距离为7米,C 正确;

2142

y x x =- 21(4)82

x =--+, 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4x =,

∴当4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小球距O 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B 正确,

当7.5y =时,217.542

x x =-, 整理得28150x x -+=,

解得,13x =,25x =,

∴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 时,小球水平距O 点水平距离为3m 或5m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坡度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坡度的概念、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点M 是正方形ABCD 边CD 上一点,连接AM ,作DE ⊥AM 于点E ,BF ⊥AM 于点F ,连接BE ,若AF =1,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6,则∠EBF 的余弦值是( )

A .21313

B .31313

C .23

D .13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ABF ≌△DEA 得到BF=AE ;设AE=x ,则BF=x ,DE=AF=1,利用四边形ABED 的面

积等于△ABE 的面积与△ADE 的面积之和得到

12

?x?x+?x×1=6,解方程求出x 得到AE=BF=3,则EF=x-1=2,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E ,最后利用余弦的定义求解.

【详解】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BA =AD ,∠BAD =90°,

∵DE ⊥AM 于点E ,BF ⊥AM 于点F ,

∴∠AFB =90°,∠DEA =90°,

∵∠ABF+∠BAF =90°,∠EAD+∠BAF =90°,

∴∠ABF =∠EAD ,

在△ABF 和△DEA 中 BFA DEA ABF EAD AB DA ∠=∠??∠=??=?

∴△ABF ≌△DEA (AAS ),

∴BF =AE ;

设AE =x ,则BF =x ,DE =AF =1,

∵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6, ∴111622

x x x ??+??=,解得x 1=3,x 2=﹣4(舍去),

∴EF=x﹣1=2,

在Rt△BEF中,22

2313

BE=+=,

313 cos

13

BF

EBF

BE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线段相等的问题.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

19.已知在 Rt ABC 中,∠C = 90°,AC= 8, BC = 15 ,那么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8

sin

17

A=B.cosA=

8

15

C.tan A =

8

17

D.cot A=

8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作答.【详解】

由勾股定理知,AB=17;A.

15

sin

17

BC

A

AB

== ,所以A错误;B.

8

cos

17

AC

A

AB

==,所以,B

错误;C.

15

tan

8

BC

A

AC

==,所以,C错误;D.cot

AC

A

BC

==

8

15

,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

20.如图,在x轴的上方,直角∠B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的两边分别与

函数

1

y

x

=-、

2

y

x

=的图象交于B、A两点,则∠OAB大小的变化趋势为()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时大时小D.保持不变【答案】D

【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