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天津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汇总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

说明文阅读【2023年天津】阅读《如何给山峰测高》一文,回答下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于先文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
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②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一般来说,是从山脚下一个已知海拔高的点出发,利用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测量相距不远两点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
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③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测量法要简单快捷得多。
我们测量448.9米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在山脚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点上的全站仪,瞄准安置在山顶的棱镜,可测得视线的高度角和距离,利用数学方法就能算出一个垂直高差。
这个垂直高差加上已知点海拔高和全站仪高,再减去山顶棱镜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
这个方法虽然“多快好省”,但仅仅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④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2020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但这个方法测得的是大地高,大地高需要减去一个叫作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
要想得到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需要有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数据,这也是2020年在珠峰测量中开展重力测量的重要原因。
目前,北斗卫星测高误差已可控制在5厘米之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而全面替代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法。
⑤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准确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地理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山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监测,也可用于地壳形变、板块运动等演变机理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
此外,准确了解山峰的高度,还有利于科学家开展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趋势,探索人类家园的未知奥秘。
中考总复习:课外说明文阅读(天津专用)

(4)说明的顺序(2020中考)
(5)“它”和“这”代指的内容(2018、2016中考)。
(6)概括中心内容(2018、2017中考)。
2、应对策略
1、近年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选项,全是正确的,记住这个规律:看似不准确的修饰限制词语,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 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 (列数字)
B. 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举例子)
②其实,鸟本无好坏之分。无论是啄木鸟,还是其他鸟,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往往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将鸟划分为“益鸟”或“害鸟”。然而,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自然环境。
③啄木鸟确实偏好在“生病”的树上觅食,科学工作者野外观察发现,啄木鸟的啄洞虽然会为某些病菌、害虫的滋生提供入口,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导致树木死亡。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C.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答案及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第一讲文体知识类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3.给说明对象下定义:①审题干,明确需下定义的对象及题目要求(如段 落限定等)。②圈画关键词句,筛选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③将提取的 信息整合,用“是”“叫作”等词连接起来。 (答题模板:“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性+是/叫作+被定义对象”或“被定 义对象+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性”) (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改编)本文主要是讲物候现象,请你 结合第1~3段内容给“物候”下定义。 【答案】物候(被定义对象)是指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同气候关系密切、 能指导农事活动的、以年为周期而变化的(本质特征)_自然现象(属性)。
时间 用途: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
顺序
长等。
教材示例:如《中国石拱桥》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采用了从古到
今的时间顺序。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特征: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
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
标志词:表示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词语,如东西南北中、上下
并列式 递进式
总分式
连贯式 (承接式)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说明文的结构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
的结构。多用于采用空间顺序的事物说明文。 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采用逻辑顺序
的事理说明文。 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总—分—总”式常用于采用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 的逻辑顺序的事理说明文中。事物说明文则多用“总—分”
语文
甘肃专版
考点2 说明顺序
1.(2024·广安第16题第2问)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2024·天津第8题D项)本文采用“分—总”结构,以空间顺序重点介绍了 大风车的构造和风力发电的优势。
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解题分析及复习策略(天津专版)

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天津专版)近年常考题型一:“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天津市语文中考第6题)例题1.(2023年天津中考)错误选项原文内容设错分析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
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但水准测量进度慢……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把“较低的山峰”说成“较高的山峰”,故意说反。
例题2.(2022年天津中考)错误选项原文内容设错分析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把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水平降水、垂直降水,说成只影响到水平降水,范围缩小了例题3.(2021年天津中考)错误选项原文内容设错分析具有一定化学毒性的微塑料过于细小,进入海洋生物体后,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
把“造成更大伤害”说成“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故意说反。
例题4.(2020年天津中考)错误选项原文内容设错分析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树莓可分为红树、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
把“红树莓最为常见”说成“黄树莓最为常见”,故意说错。
解题技巧:把选项逐一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句子,看意思是否一致。
错误都是很明显的。
近年常考题型二:“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天津市语文中考第7题)例题1.(2023年天津中考)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至天津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汇总

说明文阅读复习〔2021年〕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答复6~8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局部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似成心防止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设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设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上下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不能..表达“美术画〞特点的一项为哪一项〔〕A.假设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上下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局部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使用分类别、作比拟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拟、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局部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拟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拟、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题(3)

说明文课外阅读(选择题)1、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
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
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
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 9 9 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
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
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
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应。
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
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
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
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当!第Ⅰ卷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
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统筹.(chóu)安静..(tián)无影无踪(ruò)B. 静谧.(mì)禁锢.(gù)开卷.有益(juàn)C. 翘.首(qiáo)渲.染(xuān)气冲斗.牛(dǒu)D. 训诲(huǐ)闲暇.(xiá)不言而喻.(yù)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学问;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才智。
读书还要擅长思索。
擅长思索,才会有_______;擅长思索,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开阔吸取鉴定B. 开拓吸取鉴别C. 开阔吸取鉴别D. 开拓吸取鉴定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实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细心设计的科学试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殊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究宇宙奇妙。
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长在树上的“宝石”》阅读练习及答案6

阅读《长在树上的“宝石”》一文,回答6~8题。
长在树上的“宝石”毛恪成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楼要好得远。
”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
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
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
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
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
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
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梨和柑橘的近30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
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
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
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6.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复习(2011年)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012年)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6.下面对赵州桥说明内容及顺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建造规模和设计者。
B.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结构特征、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
C.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建造规模和结构特征。
D.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地理位置、结构特征和设计者。
7.下面对选文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
,B.选文通过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
C.选文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赞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巧妙绝伦。
D.选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为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援引《水经注》上的记载,令人信服。
B.选文第三段的结构是先分说、后总说,这种结构使文章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C.选文高度肯定了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D.选文中“当时”“可算”等限定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013年)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段。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
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调理清晰。
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
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D.文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2014年)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B.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C.晴天的云光彩富于变化。
D.雨雪天气的云出现的位置较高。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晕和月晕颜色非常美丽,如果出现在卷层云上,往往带来风雨天气。
B.日华与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颜色的排列是里红外紫。
C.作者将晕、华、虹、霞进行了比较说明,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D.选文按照总分的逻辑顺序,分类依次介绍,层次清晰。
(2015年)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1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2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颗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看到美的享受。
○3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7.下面对第○1自然段介绍“花墙和廊子”在园林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向是()A.使亭台与轩榭在布局上显得合理。
B.使景物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花草和树木的配合,使景致更加错落有致。
D.使景物层次变得少了,显得很单调。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自然段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在园林里装上镜子的作用。
B.第○2自然段通过选取的几幅小景,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案美。
C.第○3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D.选文中“大多”“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2016年)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