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5 古诗二首—绝句》

合集下载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同步备课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同步备课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教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同步备课【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 学会朗读《绝句》两首古诗。

3.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增强学生的锻炼思维能力。

4. 学会欣赏古代文化,了解古代文学。

【教学重难点】1. 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学生朗读古诗,加深记忆。

【教学准备】1. 课文《绝句》两首。

2. 彩色印刷的古诗合集。

3. 图片或视频介绍古代文化。

4. 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问学生们有没有听过古代的诗歌?2. 老师给学生们朗诵一首古代的诗歌,引出古诗的讨论。

3. 介绍古代文化,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课文(10分钟)1. 让学生先朗读《绝句》两首。

2. 解释古诗的意思,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内容。

3. 引导学生对古诗中的生活哲理进行思考:茶与汤比较,这反映了古代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认识。

三、朗读和练习(2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绝句》两首。

2. 老师进行点拨和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语调。

3.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进一步思考生活哲学,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

四、欣赏古代文化(15分钟)1. 展示古代文化的图片或视频。

2. 老师讲述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氛围。

五、课堂小结(10分钟)1.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特点。

2. 总结生活哲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化内涵。

六、作业(5分钟)1. 让学生课后练习两首诗歌。

2. 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文章或读后感,思考人生道理的内容。

【教学后记】本课将古代文化和古诗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语感与思辨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5《古诗二首:绝句》(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5《古诗二首:绝句》(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7. 古诗的背景知识: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背景知识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历史背景等。
8. 古诗的实践应用:古诗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朗诵、写作、鉴赏等方面。朗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七、课后作业
- 绘制一幅春天景色的图画
- 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小诗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古诗的实践应用
2. 重点知识点:
- 古诗的分类:诗、词、曲、赋
- 古诗的韵律:平仄、对仗、押韵
- 古诗的意境:景象与情感交融的艺术境界
- 古诗的情感表达:抒情、写景、叙事
- 古诗的鉴赏方法:语言、意象、情感、意境
3. 实践活动:
- 仿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绝句
- 分析一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 编写一段关于古代诗人生活场景的对话
5. 古诗的情感表达:古诗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抒情、写景、叙事等手法来实现。抒情是指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写景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叙事是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情感。
6. 古诗的鉴赏方法:鉴赏古诗需要从语言、意象、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语言方面要注意诗的节奏、韵律、对仗等;意象方面要注意诗中的具体形象和象征意义;情感方面要注意诗人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意境方面要注意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境界。
15《古诗二首:绝句》(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古诗二首:绝句》,选自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该课文通过两首绝句,展示了我国古代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课程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意,并学会欣赏古人的诗意生活。同时,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绝句》【教学目标】1.认识“鹂、鸣、岭等7个生字。

会写“绝、含、岭、吴” 4个字及扩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1.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

2.感受诗句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图猜诗句,出示图片问:“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谁来说一说?”学生举手回答或点名回答..........这学期学的《咏柳》,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今天我们学习诗人杜甫一首诗《绝句》,看看他是怎么描写春天的。

2.知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接下来我们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二、讲授新课(一)初读古诗1.出示课件,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给诗文划分小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出示课件,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和技巧,并组词。

鹂(lí):巧记方法—美丽的小鸟组词:黄鹂鸣(mínɡ):巧记方法—小鸟开口叫组词:鸣叫鸟鸣加一加识字:绝(jué)=纟+色组词:绝对绝交含(hán)=今+口组词:包含含有岭(lǐng)=山+令组词:山岭西岭泊(bó)=氵+白组词:停泊泊车3.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xíng (步行)行háng(银行)例:今天早晨,妈妈步行(xíng)去银行(háng)办事。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5.出示课件,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并组词、造句。

15 古诗二首《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绝句教学目标1.学习6个生字,会写”绝“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讲述《绝句》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自然美。

教学重难点1.背诵古诗。

2.体会早春的生机勃勃,感悟自然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知诗人看图片,忆古诗导语:唐宋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大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大家猜猜看,“李”指的是谁?“杜”指的是谁呢?1.出示诗人杜甫头像2. 关于杜甫,你们知道些什么呢?3. 介绍写作背景我们读过《三字经》,知道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伴随的是战争与百姓的流离失所。

杜甫身逢唐朝即将衰亡之际,战乱频繁,一辈子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落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如今的风景名胜——杜甫草堂。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这首《绝句》便是众多精彩之作中的亮晶之笔。

(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写“绝”字。

)二、初读诗歌正字音导语: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歌字字雕琢,美轮美奂,下面我们就赶紧来读一读1.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一读圈生字: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齐读诗歌,圈出生字词;一读正字音: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互相聆听,读准字音;再读重节奏:先试着划分节奏,再齐声读一读。

(重点指导“行”的读音)2. 小组朗读3. 小组展示,师生评议三、再读诗歌明诗意再读诗歌,寻找问题孩子们提出自己朗读时遇到的不懂的问题,集体解决。

导语:杜甫诗歌的魅力就是他写实的方法让我们身临其境。

再读诗歌,说说从《绝句》中,你们看到了什么?1.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联,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 小组交流讨论3. 小组展示汇报4. 教师小结:黄、翠、白、青让我们看到了色彩鲜明的春天,黄莺啼叫,响遏行云,让我们听到了欢快的春天,千年雪,万里船,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绝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绝句
本课有二类字七个,一类字四个,其中“绝,含,岭”既是二类字又是一类字,“鸣,岭,行,泊”的读音容易出错,“岭,鹂,含,泊”等字可以关注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重点指导书写上下结构且含有“口”的一类生字“吴,含”。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登鹳雀楼》、《敕勒歌》等古诗之后,对于古诗学习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够通过诵读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对于前两句诗,学生能够简单构建出诗歌展示出的画面,可以放手让学生想象画面。但是,后两句诗难度较大,学生对于很多词语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尤其是“含”字,必须找到深入浅出的恰当教学方法,既感受出语言的优美,又初步体会情感。
4.有没有同学知道绝句是什么呢?指名尝试回答。
(师出示词典解释)要知道的更清楚准确,我们要求助于——字典老师。师朗读词义。
(出示古诗内容)咱们今天学得是几言绝句?(七言)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的导入,应当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快速引领学生进入古诗情景之中。本课用《春天在哪里》作为暖场音乐,同时为悟诗情环节问题“黄鹂鸟会在唱什么”做出铺垫。“绝”是本课一类生字,又出现在课题中,在导入环节相机学习生字,同时理解诗题《绝句》的含义并引出整首古诗。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学生在理解题目,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意之后,进而进一步感知古诗的语言美和意蕴美。前两句,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构建出春天色彩美,生机美的画面。从两个层次去指导朗读,以读代学,让课堂书声琅琅。后两句,则是借助动态图和补充材料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走入画面,由朗读体会古诗情感的丰富。
(2)预设1:万里船:
小船可是从遥远的东吴漂呀漂,漂到杜甫家门前。(板画)
你来读一读。指导朗读:那么遥远的距离,读得慢一些,稳一些。
预设2:千秋雪:出图看,这就是——雪山!(出动图)杜甫从窗外望去,看,它像什么?——一幅画,一张照片!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绝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四幅图:青菜叶上两蛋黄、熟鸡蛋白切成丁斜放在青菜叶子上、清炒鸡蛋白一撮、清汤上漂四个蛋壳)学生观察菜品,描述菜品,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这四道菜分别可配一句诗,从而引入新课。

2.教师揭题并板书诗题。

(板书:绝句)(1)学习生字“绝”。

加一加识记:纟+色=绝;组词:绝对、绝技、绝活儿。

(2)理解“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

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常见的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比较少见。

3.诗人简介。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出示古诗)学生自主认读。

(2)指名读,教师正音:“鹂、岭”的声母都是“l”;“鸣、岭”是后鼻音;“泊”在本首诗中读“bó”。

(3)学习多音字“行”。

hánɡ(一行)(银行)(行列)运用:每个行业都有大师。

xínɡ(行动)(行走)(行进)运用:元元选择步行上学。

(4)识记字形。

①部件归类:鸟—鹂、鸣;口—鸣、含、吴。

②熟字相加:丽+鸟=鹂;口+鸟=鸣;今+口=含;山+令=岭;口+天=吴。

③创编字谜:美丽小鸟开口叫——鹂(鸣)嘴噘得比天高——吴(5)结合插图,学生认读、识记词语,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绝、含、岭、吴”)引导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引导学生观看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字的间架结构。

(3)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绝第四笔起笔要比“纟”起笔高。

15 古诗二首 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 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绝句教学目标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岭、含、吴”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诗意,说出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猜诗揭题,了解作者1.游戏导入:看图猜诗。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吧!老师出示一幅图,大家根据图画内容猜猜写的是什么诗?2.(出示古诗插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人们经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天,一位诗人坐在屋子里,透过窗户把你们所说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绝句》。

4.生随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5.“绝”是生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6.了解题目和作者。

关于绝句,它除了是这首诗的题目以外,你还了解到了什么?(明确: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

)你还知道杜甫的其他古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积累古诗词。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师:孩子们,古诗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读了1遍的孩子请举手,读了2遍的呢?读了3遍甚至更多的呢?这首诗老师也读了很多遍。

(强调预习课文要多读。

)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古诗,打开书72页,先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3.这首诗里边藏着许多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自由分享:注意:①比较“鹂和鸣”,你发现了什么?“鸟”字旁的还有哪些?②泊:比较识字:泊—拍—伯课件出示“请勿泊车”的牌子。

老师:我们可以留心观察,从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那“泊”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泊”就是停的意思,在这首古诗里指的是停船。

③“行”是多音字,用“háng”和“xíng”分别组词。

4.你们识记生字的方法真多!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检测读诗:(先出示生字再把一句诗连起来读一遍)指名读、齐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精选11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1、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介绍作者,然后,我再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

2、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3、教学时,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学生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音律、节奏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4、由于我在引导学生品赏古诗的美这一环节,用多了一点时间,所以导致这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显得仓促了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