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世界经济史第4章 古代世界的贸易活动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概论 课件 马工程第四章

世界经济概论 课件 马工程第四章

世界经济概论课件马工程第四章第四章: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一、概述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趋势。

本章将介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关键时期。

二、农业时代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世界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耕种、畜牧等方式获取食物和生存资料。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劳动力多集中在农田和农场。

农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的增长和定居点的形成。

农业时代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时期。

三、商业时代商业时代是在农业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通过交换和贸易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商业时代,商品的生产开始多样化,人们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取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

这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贸易活动的发展。

商业时代的发展为后来的货币经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人类从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这个时期出现了蒸汽机、纺织机等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生产的兴起。

它也促使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五、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模式。

资本主义强调私有财产、市场竞争和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的自由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性。

在资本主义时代,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这个时期也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

六、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是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它强调社会的公有和公平。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政府对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干预和调控。

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有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和社会市场经济等不同的形式。

社会主义时代也存在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七、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全球化的特点是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各国经济的联系紧密。

第3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第3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2.2 庄园的农民和劳动
农奴劳役的天数:通常是每周 三天,“周工”;
经常性的“周工”和农忙时的 “献工”;
农奴还须向庄园提供各种各样 的生活用品,须使用农场主的 垄断性生产设施,如磨坊,并 缴纳使用费用;
官长与农奴,封建英国,约1310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农奴”词条
对农奴制的反抗
• 农奴制是一个世袭制度,如果一个自由人和一个女农奴 结婚,他将丧失自由,自由租户如果占有一块不自由的 租地满一年零一天,他也将丧失自由。战争、犯罪等其 他途径也可能使人丧失自由而沦为农奴。
3.1 工商业与城市复兴
兴起城市的类型
① 为满足地方市场需要而生产的中小 城市;
② 主要生产和经营某种产品的城市, 受国际贸易影响很大,比如佛罗伦 萨
③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业城市,靠 经营中介贸易起家,如威尼斯、汉 堡等
公元1000年的意大利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中世纪的意大利”词条
3.2 行会制度的演变
② 拓殖运动开展之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刺激了庄园 主消费的多样化和对货币财富的追求。在许多场合, 他们愿意出卖土地和解放农奴,借以换取劳役或固定 租税。
第三节 工商业与城市发展
3.1 工商业与城市的复兴 3.2 行会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3.3 现代经营方式的起源
3.1 工商业与城市复兴
中世纪初期,欧洲的经济生活以农村为主,工商业和城市基 本上处于蛰伏状态。随着战乱的结束和经济的逐渐恢复,从 11世纪起,商品交换重新出现,并刺激了手工业的复兴。
• 此次调查类主要目的是清 查英格兰各地人口和财产 情况,以便征税。调查时 估价员的审核是决定性的, 书上说的“谁拥有财富, 或者财富值多少”,就是 法律。根据调查结果,英 格兰约有150万人口,其 中90%以上是农民。

第1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第1章 《世界经济史》 马工程

• 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古 代东方国家的经济政治体 制,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 为基础的专制主义和普遍 奴隶制。
1.1 农业革命的发生
在大约距今1.1万年,最后 一个冰河期结束,气候逐渐 变暖,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 个重大转折,即人类由狩猎 和采集时代过渡到定居农业 时代。
这一转折在历史上称为农业 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 城市的王家大道将城市区域 分为一个个住宅区,国家机 关集中在一个市区,另有手 工业区、商业区和外国人居 住区。
2.2 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中原地区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 夏王朝吞并了周围的氏族和部落后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被吞
并的各个部落,变成了夏王朝的集体奴隶,世代延续, “子孙为 隶”。以后他们逐渐成为夏代社会中主要的农村居民,被称为 “众”。 • 到了商代,这种农村居民仍被称为 “众”。在奴隶主的统治下,他 们没有任何权利,被迫以大部分时间为奴隶主从事各种农田劳动, 还必须为奴隶主承担各种劳役,有时还被征集入伍,在奴隶主贵族 的带领下征伐周围的方国。但 “众”是本族、本土的奴隶,多年来 世世代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成为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是生活 在奴隶状态下的农民,即 “普遍奴隶”。奴隶除来源于战俘外,也 有一些平民因犯罪而沦为 “罪隶”。
• 僧侣和武士两个高级瓦尔那共同组成孔雀王朝的专制统治支柱。 国王是最高行政代表、最高军事统帅,还亲自处理重大司法案 件,国王开始被神化。
• 国王之下,中央设有负责专门事务的文武大臣,地方则有省长 总督,而且多由王族成员和国王亲信担任。
• 国王从统治阶层选拔官员,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地方官吏, 主管修治河渠、丈量土地、监督灌溉用水的分配,同时管理渔 猎、林木、采矿等;第二类是城市官员,主管工商业、外侨外 商、人口登记、市场交易、产品检查、征收城市的什一税等; 第三类是军事长官,分别掌管海陆部队,以及骑兵、象兵和后 勤辎重等。

中考历史世界的古代经济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历史世界的古代经济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历史世界的古代经济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1. 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古代世界历史中,经济发展具有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是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古代经济的基石,各个古代文明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其次是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丰富了商品种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同时,古代社会还存在奴隶制度,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 古代经济的代表性文明古代世界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文明。

比如,古埃及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的经济体系。

古希腊文明则以手工业为主,在城邦制度下形成了多样化的经济活动。

而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具手工业和商业。

3. 古代经济的贸易活动古代世界的经济交流主要通过贸易活动来实现。

例如,地中海地区的腓尼基人通过长途航海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他们运输和交易各种商品,助推了地中海世界的经济发展。

此外,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得以繁荣。

4. 古代国家的财政与税收古代国家的财政与税收制度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古罗马帝国采取了土地租税和奴隶税等形式,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

而中国古代的税收主要以田赋和商税为主,以维护皇权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5. 古代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古代经济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古埃及的经济繁荣使得科技和文化得以蓬勃发展,建设了众多宏伟的金字塔和庙宇。

另外,古希腊的经济发展也为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的诞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古代经济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古代经济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注:此文仅为示例,具体内容请根据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进行撰写。

)。

世界经济史(第三版)课件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世界经济史(第三版)课件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贸易
四、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1.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贸易,对各国人民的生
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 技术文化交流 。 3.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解体。 4.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5. 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生改变世界的地理大
意义。 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农业发达,已经能把亚麻、大麻、 油类、动物油脂等大量有价值并便于运输的商品拿到市 场上来; 另一方面,也与德国东北部与波罗的海的城市发展有关, 如佛兰德斯是北欧贸易区的经济中心,汉堡、不来梅等 城市在中介贸易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发现 。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三节 中华帝国的开放与封闭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
外向的发展和向外输出文化技术。 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
Hale Waihona Puke 发展概况秦汉时期 唐代和元代
第六章 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
第三节 中华帝国的开放与封闭
二、对中国历史上闭关政策的阐释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从开放到封闭的转折点。明初中国
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 在世界市场形成以前,世界贸易以区域性贸易为主。这
是由于古代世界交通工具不发达,世界各个民族被各种 地理屏障和距离所分割。所以,世界贸易必然首先是区 域性的贸易,即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这种贸易 往往形成一个区域。在古代的世界贸易中,这种区域性 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致使世界形成几个繁荣的贸易圈。
国为中心。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 区和印度支那地区。
中日贸易 中朝贸易 中国与南洋地区的贸易 中国与印度支那地区的贸易

古代世界的经济与贸易

古代世界的经济与贸易

古代世界的经济与贸易古代世界的经济与贸易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通过贸易往来,实现了物质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

本文将就古代世界的经济与贸易展开讨论,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四个古代文明出发,探讨古代世界的经济特点、贸易方式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古埃及的经济与贸易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文明古国之一,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大豆等农作物。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洪水灌溉农田,进行集约化大规模农业生产。

此外,古埃及还是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古埃及的贸易主要是与地中海沿岸和内陆的国家进行,其中与古巴比伦的贸易尤为重要。

古埃及以小麦、黄金、木材和奢侈品等作为贸易品,通过尼罗河和地中海实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古埃及的商人通过航海和陆路贸易,使得贸易活动繁荣起来。

这为古埃及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古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古巴比伦的经济与贸易古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大麦、小麦、豆类等农作物。

古巴比伦人还经营牧业和渔业,利用庞大的灌排系统实现农业的高产。

古巴比伦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城市内发展了繁荣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古巴比伦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通过陆路和海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古巴比伦以粮食、木材、铜器、金属制品等作为贸易品,与古埃及、古印度等国家进行贸易。

古巴比伦的经济和贸易活动对西亚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古印度的经济与贸易古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古国之一,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

古印度人主要种植稻米、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此外还发展了棉花、亚麻等纺织农业。

古印度是航海和海外贸易的重要中心,古印度与古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其中以香料贸易尤为著名。

古印度以象牙、香料、珠宝和纺织品等作为贸易品,通过印度尼西亚群岛和地中海的航线实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世界历史上的经济体系与贸易

世界历史上的经济体系与贸易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通过贸易,各国可 以发挥比较优势, 提高生产效率,促 进经济增长。
推动技术创新:贸 易促进了技术交流 和合作,推动了技 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生活水平:贸 易使得各国消费者 可以享受到更多样 化的商品和服务, 提高了生活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贸 易有助于各国之间 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交流,促进了国 际合作和和平发展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 (WTO)成立,取代了 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代贸 易体系的核心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成为全球贸易 体系的重要成员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 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对当代贸易体 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代贸易的发展趋势:全 球化、自由化、数字化、 绿色化
当代贸易的重要影响
YOUR LOGO
世界历史上的经 济体系与贸易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01 古 代 经 济 体 系 与 贸 易
02 中 世 纪 经 济 体 系 与 贸 易
03 现 代 经 济 体 系 与 贸 易
04 当 代 经 济 体 系 与 贸 易
05
未来经济体系与贸易发展 趋势
古代贸易的主要方 式:陆路贸易、海 路贸易、河路贸易 等
古代贸易的影响: 促进了文化交流、 技术传播和经济发 展
古代贸易的重要影响
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 化交流
推动了技术的传播和革新
促进了城市和商业中心的 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和实力
PART 02
中世纪经济体系与贸易
7
中世纪经济体系的特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不发达

马工程世界经济史第1章 古世界奴隶制经济

马工程世界经济史第1章 古世界奴隶制经济
二、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 奴隶社会。
➢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 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农 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第二节 古代东方奴隶制经济
二、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第二节 古代东方奴隶制经济
二、古代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 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国家把“普天之下”的“王土”,根据 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分隔成方块,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井田”属天子所有,由各诸侯奴隶主管理,组织生产和分配。九块田 地为一井,中间为“公田”,公田处于最好部位,土质优且面积大,所 以也叫“大田”;周边为“私田”,偏远零碎,土质瘠薄,分配给庶民使 用。但无论诸侯还是庶民,均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须向天子交 纳一定的“贡赋”。《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就是说,奴隶主强迫庶民必须先同奴 隶一起在大田上干完活,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的那 一小块土地。夏商周各代,“一井”的土地面积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无 论是由庶民和奴隶一起集体耕种公田,还是后来春秋时期向庶民征收田 赋,都被一些学者视为按一定比例付出的“劳役和实物贡赋”,等同于 “封建地租”,而否定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
➢ 事实上,中国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及“贡赋”,与封建经济制度下的
“地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三节 古代西方的奴隶制经济
一、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本土)、爱琴海上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 地区。气候温和,多山多水,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有海上航行之便, 这些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一般认为公元前11~前 9世纪的 "荷马时代"(又称"英雄时代"),希腊人正处于氏族制度急剧解体的阶 段。当时,青铜器工具已普遍使用,并正在向使用铁器工具过渡;犁耕 农业和畜牧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 已发生,主要是以物易物,或以金属块和牲畜充当等价物。从《荷马 史诗》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已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各地部落 的首领相当富有,他们开始剥削穷困的家族以及从战争中掠夺来的奴 隶。女奴主要用于家务,男奴多用作放牧,直接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的奴隶还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市舶制度
唐代海外贸易繁荣,广州成为阿拉伯、波斯、 南洋等地区来华和中国外贸商船的出入口,商 业十分繁荣。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 广州开始设置市舶使。
北宋自开宝四年(971年)设置了第一个海外 贸易的一级管理机构—广州“市舶司”。市舶 司的主要职责:第一,保护和招徕樊商。第二 ,管理出海华商。第三,管制外货。第四,检 查番舶和实行缉私。第五,管理蕃巷。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一、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古代国际贸易基本上以区域贸易为主,这主要 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交通工具所限。一 方面投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不多,另一方 路途遥远,风险极大。但是,古代的国际贸易 也是获利极大的商业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各国 和各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很大。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贸易,对各国人 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人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取得了对地中海 的统治权,并且建立了一个环地中海的贸易 区域。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一、地中海贸易圈
罗马帝国衰落以后,地中海贸易一度也衰落 下来,但地中海贸易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一方面,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相互贸易式中很 繁荣;另一方面,地中海是东西方贸易枢纽 ,它把西欧各国和东方各地区联系起来。
发展到一个高峰。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二、东海和南海贸易圈
南洋地区是中国与西方贸易通道的必经之地 ,中国很早就与这一地区有贸易往来。
马来半岛很早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地和集 散地。
中国与印度支那地区的贸易起源也很早。中 国出口的主要是丝绸、瓷器、铜铁器皿、文 房四宝等。占城是中国与南洋、印度洋贸易 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贸易
一、东西方贸易早期开拓
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 中国和欧洲地中海国家, 分别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 它们之间隔着辽阔的欧亚 内陆地区,也就是现在中 国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
亚历山大帝国曾势及中亚 和印度,因而间接地和中 国发生了交流。
另一方面,东方的中国, 也很早就开始探索与西 方贸易的通道。早在公 元前10世纪,西周的周 穆王就从中原出发,取 车西游到西北地区,抵 达中亚的一些氏族部落, 以丝绸为国礼,赠送给 这些国家。
古代克里特岛人可能是最早的海上贸易者,他 们往来于地中海两端,一度是这一海域的主人 。真正推进这一区域贸易的是腓尼基人。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一、地中海贸易圈
希腊人在建立城邦的过程中,在地中海地区 进行广泛殖民的同时大力拓展贸易。他们首 先在这些地区设立商业据点,然后再条件许 可地方殖民并发展农业。
罗马帝国灭亡后,在东 西方贸易中起关键作用 的是拜占庭。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贸易
三、“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
阿拉伯人的兴起对东西方 陆上贸易造成了重要影响。 7世纪时,阿拉伯人政府 了整个中东,随后又扩张 并控制了中亚。直到13世 纪蒙古人征服整个欧亚大 陆时,东西方陆上贸易才 重新开通。
11-13世纪,十字军东 征把西欧各国卷入到东 西方贸易中来。十字军 在东征过程中,将欧洲 的物品带到东方,同时 也将大量战利品带回欧 洲,从而加强了东西方 的交流。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贸易
二、“丝绸之路”的形成
公元前139年和前119年, 张赛两次出使西域,把大 量丝绸也带到了西方。此 后,丝绸路基本开通,大 致是从长安出发,经宝鸡、 陇县、固原、武威、张掖、 酒泉、安西、敦煌,出玉 门关,进入新疆分赴各国。
另一方面,罗马帝国也 从海路探索到达东方的 贸易通道。
关键术语和思考题
作业题: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圈主要有哪些?各有什 么特点?
简述东西方贸易的历 史进程。
关键术语:
地中海贸易圈 东亚贸易圈 波罗的海和北海贸 易圈 拜占庭时代 十字军
Thank you
地中海沿岸城市产生了近世界的区域贸易
二、东海和南海贸易圈
东亚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这 个贸易圈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还包括日本 、朝鲜、南洋和印度支那地区,形成一个以 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向外放射的扇形贸易圈
中日之间的交流始于秦汉,隋唐发展到极盛 中国与朝鲜的贸易也可谓源远流长,到唐代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一、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13-14世纪,世界贸易在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 产生和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十字军贸 易开始,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发生了一系列重要 变化,不少近代经营方式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由于贵金属生产的有限性,以及在与东方贸易 中的巨额逆差,大量金银外流,更加剧了金属 货币的不足,并成为整个欧洲经济发展的严重 障碍。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生了改 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三、欧洲海商法和领事制度的起源
首先,古代地中海的海事规则和习惯,被意大 利各城市法院继承借鉴并加以使用,成为审理 有关海上运输和海上贸易纠纷的依据。
其次,中世纪海商法不仅有着继承发展古代海 事法律文化成果的传统,而且具有国际性法律 规范的性质。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领事制度。随着15 世纪以后王权的兴起,自治城市的领事消失了 ,以后的领事由君主任命。
北欧贸易圈还与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地区贸 易关系密切。罗斯地区事实上处于东西方贸 易的第三条商路上。
罗斯地区同西欧贸易交往的基本商路有两条 :一条以基辅为起点,通过摩拉维亚、捷克 、波兰和德意志南部与地中海相连接;另一 条以诺哥罗德和波洛茨克为起点,向南经黑 海到地中海沿岸,或向北沿着波罗的海经北 欧到西欧。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三、欧洲海商法和领事制度的起源
古代中世纪欧洲对贸易制度的贡献主要是海商 法。早在公元前2-3世纪,地中海的罗得岛就产 生了第一部海商法,即《罗得海法》。
中世纪有不少阻碍海上贸易的习惯和法律。 中世纪中期以后,以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 沿岸城市为主的海上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以海事传统习惯和规则为基础的海商法得以逐 渐成熟和完善。
第二节 古代东西方贸易
三、“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
西方人向往东方贸易,除 了追求东方的丝绸和贵金 属外,还被东方的香料所 吸引。香料向来由两条路 线运往欧洲:或经由红海 和埃及,到黑海或地中海 东部各港口;或进低波斯 湾,再由商队将货物运到 这些港口。
第一条路由阿拉伯人和 威尼斯人控制;阿拉伯 人用船将香料运到埃及, 威尼斯人再从亚历山大 港将货物运往欧洲销售。 第二条路由统治西亚的 蒙古人和热那亚人控制; 热那亚人在港口转运站 等候香料。
第四章 古代世界的贸易活动
➢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 第二节 古代西方贸易 ➢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本章重点
古代世界区域贸易的发展 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一、地中海贸易圈
在古代世界真正称得上是“国际贸易”的,应 该是地中海国家之间的贸易。当航海技术有了 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国家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环地中海贸易圈。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 的。9世纪北欧海盗侵入这一地区导致贸易一 度停顿。直到14世纪,北欧贸易发达起来并 具有重要意义。
14世纪中叶,北部地区贸易量的增长导致汉 萨同盟的建立。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第三节 古代世界贸易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市舶制度
元明两代沿袭唐宋的市舶制度。永乐元年( 1403年)又恢复设置。到了明朝末期,进出口 商品经营的职能由广东十三行代替,市舶司制 度基本完结。
清朝初期,为了断绝东南沿海郑成功等抗清武 装的物资供应,清廷实行“海禁”,来华的外 国商船,也只淮驶泊澳门一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