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9)《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史练习题

世界经济史练习题

专题十三练习1.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解析】A 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表中1860年时英国的份额最多,A项正确。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1781年,表中1800年时美国份额最低,B不正确;中国在1750—1830年时占的份额最多,此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C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2.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传奇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解析】C 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让人类用上了火,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用普罗米修斯类比工业革命,是为了说明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3. 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

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目的地【解析】B 在古代和近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自然是工业革命。

B项符合题意。

4.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解析】C 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C项正确。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学⽹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0559]《世界经济史》⼀问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1.⼯业⾰命引发了哪些社会变⾰?答:英国⼯业⾰命开启了⼀个世界范围的⼯业化时代。

⼯业⾰命加速了⼈类社会⽣产⼒和经济的发展。

⼯业⾰命还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

机器⼤⼯业不仅⽣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业品,⽽且⽣产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具。

2.⼈类控制和使⽤⽕的意义是什么?答:在⼈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的发现和使⽤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的控制和使⽤,拓宽了⼈类的⾷物领域,促进了⼈类体质的进化和健康。

(2) ⽕的控制和使⽤,使⼈类可以驱除和抵御寒冷,它把⼈类从本⾝能量供应极为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经历冰川时代⽽幸存下来。

3.⽐较英美两国⼯业化发展的共同特点?答:(1)都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量⾃发的发展起来。

英美两国实现⼯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的持续增长,⼟地所有权变⾰等为个⼈⼒量⾃我扩张奠定了基础。

(2)⼯业化发展的直接⽬标是追求利润,在资源配置上,政府⼲预较少。

⼯业化是由私⼈发动,政府的⼲预极少,⽽且政府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励出⼝,促使本国⼯业化顺利进⾏。

4. 促使西欧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多数衰落了。

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的历史过程。

贸易关系的扩⼤和加强产⽣了重⼤影响。

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诸较为⾃给⾃⾜的帝国的经济。

欧洲的消费者和⽣产者变得习惯于并依赖于外国的商品和市场。

随着⼈⼝的增长,交易的规模也增⼤。

⼈⼝压⼒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驱使商⼈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

他们的竞争态度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国⼈;中国⼈虽曾航海数千哩,但完全是出于⾮经济⽅⾯的原因。

(0559)《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0559)《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选择题: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参考答案要点:“世界经济史”(World Economic History)是一门以阐述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各地区经济成长与演变过程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专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参考答案要点:世界经济史虽然以阐述人类在物质文明领域的创造性活动为主要内容,但由于人类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有组织地进行的,因而也就不能不受到各种非物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对这些影响和制约人类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因素的了解,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C)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B)多项选择题: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B)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ABC)判断题: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Y)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N)思考题: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要点: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火的发现和使用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火的控制和使用,拓宽了人类的食物领域,促进了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健康。

(2) 火的控制和使用,使人类可以驱除和抵御寒冷,它把人类从本身能量供应极为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经历冰川时代而幸存下来。

(3) 火的控制和使用,使早期人类有可能冲破温暖大草原这一生存空间的局限,进而迁徙到世界各地。

(4) 火的控制和使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工具的变革和发展,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参考答案要点: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自然环境的变异,给以后的人类生活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这些影响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经济史答案

世界经济史答案

世界经济史答案世界经济史一、名词解释1、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行工程的建设。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

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前的中国等等。

2、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之前,社会必须有75%-80%左右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劳动者平均食物产量除自己消费外,只有20%-30%的剩余,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物质产品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生活水平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着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3、城市化城市化,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1)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2)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且日益提高的过程。

4、价格革命在新大陆被开发以前,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曾因硬币的缺乏陷入窘境。

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贵金属矿之后,将大量的金银送回西班牙,又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购买商品,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贵金属从西班牙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

大量廉价金银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张。

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5、分料到户制分料到户制是家庭工业与市场结合的一种形式。

商人向生产者提供原料,委托加工,包买产品,同时给他们工资。

商人通过原料与成品两个环节,进行产品质量监督,开始涉入生产管理。

6、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7、普鲁士道路在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8、南海泡沫事件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

世界经济史考试题目

世界经济史考试题目

1洋务运动: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分料到户制:将原料送交农民时指明所要求的种类和品质,同时付给他们工钱,并且开始组织家庭手工业者为他们生产商品。

2近代农业革命:表现为农业体制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地重复着。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4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表现.使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化.它同时对英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5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

这一时期,在英国由于技术革命而出现重大变化的产业主要是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

6金银复本位: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7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8封建地主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将土地分租给农民,对他们榨取地租的剥削制度。

9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0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PPT1-6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PPT2-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

PPT2-6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PPT2-9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

PPT3-11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PPT3-47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PPT3-60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点。

PPT4-9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PPT4-13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

PPT4-25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策。

PPT4-32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PPT5-5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PPT5-35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PPT5-42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哪几个贸易圈。

PPT6-4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PPT6-16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PPT7-6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PPT7-820、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PPT8-1021、简述促成近代农业体制变革的原因。

PPT8-1122、为什么说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PPT8-2223、简述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宗教改革的背景。

PPT8-39、4224、简述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

PPT8-5125、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PPT8-5526、为什么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农村。

PPT9-1227、简述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PPT-10-528、英国在16-18世纪期间如何完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PPT11-829、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11-5130、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市场制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PT12-1131、试述美国争取市场主体平等的过程。

PPT12-532、为什么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0559)《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59)《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59]《世界经济史》第一次[单选题]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A:磨制石器B:打制石器C:敲击石器D:青铜器参考答案:B[多选题]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采集B:狩猎C:捕鱼D:种植参考答案:AB[多选题]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中古石器时代参考答案:ABC[判断题]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参考答案:正确[单选题]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B:研究社会经济活动C: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D: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参考答案:A[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畜牧业产生于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青铜时代参考答案:C[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A:锄头的发明B:犁的发明C:镰刀的发明D:水车的发明参考答案:B[单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A:南富北穷B:南穷北富C:东富西穷D:东穷西富参考答案:A[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参考答案:C[单选题]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A:乡镇B:部落C:农村D:城市参考答案:D[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A:美洲B:西亚C: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参考答案:BCD[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C:美洲的玉米区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A:交流B:融合C:冲撞D:排斥参考答案:AC[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参考答案:AD[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世界史经济篇》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世界史经济篇》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世界史经济篇》精练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高三·石家庄调研)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2.下表反映了18、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A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19世纪早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3.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4.在1921年至1927年间,苏联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6.9%的速度递增,到1926~1927年,已经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水平,根本缓解了国家一度面临的粮食困难。

苏联农业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政府()A.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普遍建立集体农庄C.全面推行余粮征集制D.在农村实行粮食税5.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这一法案的通过()A.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B.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C.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D.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6.(2019届高三·安阳摸底)美国学者洛克滕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称:“在三十年代,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不再能像私人俱乐部那样活动,必须受国家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59]《世界经济史》第一次[单选题]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A:磨制石器B:打制石器C:敲击石器D:青铜器参考答案:B[多选题]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采集B:狩猎C:捕鱼D:种植参考答案:AB[多选题]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中古石器时代参考答案:ABC[判断题]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参考答案:正确[单选题]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B:研究社会经济活动C: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D: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参考答案:A[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畜牧业产生于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青铜时代参考答案:C[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A:锄头的发明B:犁的发明C:镰刀的发明D:水车的发明参考答案:B[单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A:南富北穷B:南穷北富C:东富西穷D:东穷西富参考答案:A[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参考答案:C[单选题]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A:乡镇B:部落C:农村D:城市参考答案:D[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A:美洲B:西亚C: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参考答案:BCD[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C:美洲的玉米区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A:交流B:融合C:冲撞D:排斥参考答案:AC[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参考答案:AD[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次[单选题]印度的农业是以种什么为主?A:以种植水稻为主B:以种植小麦为主C:以种植高粱为主D:以种植玉米为主参考答案:A[单选题]古代希腊的农业就其性质而言是A:集约型的农业B:内向型的农业C:外向型的农业D:粗放型的农业参考答案:C[多选题]埃及农业的特点有哪些?A:埃及农业是领先尼罗河水的灌溉农业B:埃及农业受国家政权的控制C:埃及农业的奴隶制不够发达D:埃及农业并不是埃及人的主业参考答案:ABC[多选题]古代西亚降雨稀少,气候干燥,却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区之一,其根本原因是A:他们的生产工具十分先进B:这里有大量的野生农作物,便于人工培植C:这里土质比较疏松,即使用十分原始的工具,也可以种植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给这里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水源参考答案:BCD[多选题]导致罗马小农经济衰落和大地产发展的原因有A:长期战争迫使大批小农长期离开家乡,耽误了农时,致使许多农民破产B:战争对农业的破坏C:在对外战争中,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D:通过多次成功的对外战争,罗马从它的对手那里夺得大片土地。

参考答案:ABCD[判断题]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是部民制。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商业交换发达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A:商品的出现B:货币的出现C:商人的出现D:商铺的出现参考答案:B[多选题]专业手工业者出现所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A:人们制作水平的提高B:社会进入发达阶段C:农产品要有适当的剩余D:农业对手工制品的需求参考答案:CD[多选题]为什么说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的大多数行业中,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A:从规模看,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作坊相对比较少B:从生产成本看,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成本要比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成本低C:从生产目的看,手工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消费和开支D:从经营方式看,农村的手工业几乎不参加生产流通参考答案:ACD[多选题]古代经营商业的不利条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B:商品运输条件恶劣C:人为设置的障碍重重D:技术条件上的限制难以逾越参考答案:BCD[多选题]在古代欧亚大陆的西端,形成了哪些地区性贸易网?A: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B:以北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C: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地区性贸易网D:以黑海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参考答案:AB[判断题]古代东西之间的贸易,主要是采取接力的形式进行。

参考答案:正确[单选题]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什么?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B:手工作坊的出现C:工厂的兴起D:货币地租参考答案:A[单选题]什么标志着人类历史中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A:蒸汽机的发明B:纺织机的发明C:工业革命D:机械生产参考答案:C[单选题]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主要是在哪个行业?A:建筑业B:纺织业C:采矿业D:航运业参考答案:B[单选题]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B:蒸汽船的发明C:蒸汽机车的发明D: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参考答案:A[单选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B:蒸汽船的发明C:蒸汽机车的发明D: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参考答案:D[多选题]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哪些?A:资本家B:资本C:劳动力D:市场参考答案:BCD[多选题]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主要是以哪些方式形成的?A:在行会制度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从原来的行会手工业分化出手工工场B:是资本家通过兼并形成的手工工场C:由商人资本控制独立的小生产者,使之成为雇佣劳动者,从而形成由商业资本掌握的手工工场D:是各手工作坊通过合并形成的工场手工业参考答案:AC[多选题]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内在动因有:A:东方的繁荣富强一直为西方人所羡慕B:西欧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分配制度C:欧洲的文化传统D:中世纪东方和西方之间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参考答案:BCD[判断题]工业革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自然力代替人力,自觉应用自然科学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多选题]地理大发现后,西欧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A:北非B:澳洲C:亚洲D:美洲参考答案:CD[多选题]1700一1900年影响欧美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A:死亡率的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C:移民的大量涌入D: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参考答案:ABC[判断题]“地理大发现”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初,西欧国家为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相继发现美洲大陆和开辟一系列新航路的地理探险和对外扩张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第三次[单选题]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哪个国家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强国?A:荷兰B:美国C:法国D:西班牙参考答案:C[单选题]16―18世纪中叶,跨洋贸易最重要的成果是:A:促进了欧洲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联系B:把欧洲和美洲、亚洲联结起来,突破了欧洲区域性贸易的地理局限,并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早期世界市场C:为欧洲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D:促进了亚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答案:B[单选题]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劳动力输出D:技术输出参考答案:A[多选题]西欧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参考答案:BD[单选题]决定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的是:A:劳动力水平B:工业发展水平C:技术水平D:资本的多少参考答案:B[多选题]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在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B: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交流C:缩小了世界各地区的空间距离,促进了全球性经济的形成D: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和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早期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活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A:为从农业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过渡时期和准备阶段B:为亚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C: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来源D:为后来开展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因而形成了工业革命发生和迅速扩展的动力机制参考答案:ACD[多选题]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使英国获得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三个因素是:A: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B: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因而能为其广泛的国际贸易提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产品,使之在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C:英国的航运业和造船业非常发达D:英国实行有利于贸易发展的自由贸易政策参考答案:BCD[多选题]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A:国际贸易额激增B: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C:开始出现跨洋贸易D: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向发展参考答案:ABD[判断题]所谓跨洋贸易是指西欧与其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

参考答案:正确[单选题]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A:电气技术B:机器大生产C:生物技术D:生化科技参考答案:A[单选题]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是:A: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B:机器大生产的普遍实现C:跨国公司的形成D:金融资本的形成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居于统治地位参考答案:D[单选题]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高利贷帝国主义B:托拉斯帝国主义C:殖民帝国主义D: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参考答案:B[单选题]英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殖民帝国主义B:托拉斯帝国主义C:高利贷帝国主义D: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参考答案:A[单选题]法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高利贷帝国主义B:殖民帝国主义C:托拉斯帝国主义D: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参考答案:A[单选题]德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A:托拉斯帝国主义B:殖民帝国主义C: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D:高利贷帝国主义参考答案:C[多选题]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有:A:石油的开采与利用B:生物技术的运用C:化学材料的开发D:交通、通讯技术的发明参考答案:ACD[多选题]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A: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工业的进步更多地以自然科学实验为基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