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6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6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做到水池周围无工业,生活污染源,确保水质卫生。

三、二次供水设施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按时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和现场余氯测定,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五、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二次,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确保供水水质安全,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二次供水系统,包括小区、办公楼、商业楼等集中供水的场所。

第三条二次供水系统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第四条二次供水系统运行期间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第五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定期进行卫生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第六条对于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第七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完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供水安全。

第二章供水设施管理第八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清除污垢和细菌。

第十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备维修和更换应遵循相关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施应设立相应的操作记录,记录设施维护和检修情况。

第三章供水水质监测第十二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包括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等指标。

第十三条水质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二次供水负责人,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建立水质检测档案,记录水质检测数据和相关处理措施。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五条二次供水系统应编制应急预案,包括供水中断、供水水质超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版(六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版(六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版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做到水池周围无工业,生活污染源,确保水质卫生。

三、二次供水设施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按时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和现场余氯测定,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五、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二次,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版(二)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做到水池周围无工业,生活污染源,确保水质卫生。

三、二次供水设施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按时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和现场余氯测定,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五、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二次,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版(三)一、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卫生要求按时对《卫生许可证》进行审验和换证。

二、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水箱清洗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三、二次供水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四、二次供水水箱内壁应光滑,便于清洗,顶部有盖并上锁,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揭开顶盖,并设换气孔并套上纱网,周围有防护措施。

水泵房不得堆放杂物,地面及水箱周围应干净、整洁。

五、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转,每年由具有卫生资质的单位定期对水箱进行清洗消毒两次,水质抽样检测由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以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精选5篇)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精选5篇)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精选5篇)二次供水管理制度1为保证二次供水过程中水质的清洁,特制定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1、二次供水水池定期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保持干净无污物;2、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并定期进行体检;3、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进入水池;4、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清洗程序对水池进行消毒清洗,并作相应记录;5、从业人员在水池内工作时着装应符合卫生要求;6、保持水泵房内的整洁,以免灰尘等渗入水池;7、清洗完毕后,由相关负责人取水样送有关政府部门化验,确保水质完全符合要求。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21、每日做好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备余氯比色计,定期对池水进行余氯测定,当池水余氯含量低于0.05mg/L时,应及时投加消毒药物,并做好记录。

2、做好水泵的轮换,每台大泵、小泵分为两组执行每4小时轮换制,每2天定期给电机、水泵添加润滑油。

做好轮换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轮换时间、压力、电压、电机温度、电机水泵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及时向水电科管理人员报告。

3、负责供水管理,定期对设施周围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水池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水池检修入口是否加盖上锁、透气孔、溢水孔是否运转正常等进行巡查,如有异常及时向水电科管理人员报告。

4、严禁闲杂人员进出水厂,做好水厂安全防护工作,如遇重大和突发问题及时向水电科管理人员报告。

5、按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工作。

6、应配合对水池的定期清洗,随时掌握及查询供水设备、仪表运行情况,了解水池(箱)及配套管道、阀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水电科管理人员报告,并协助维修人员维修。

7、水电科管理人员随时抽查各类记录,如发现未按时轮换水泵、为及记录的情况,将给予一定的处罚。

二次供水管理制度3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业主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办法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办法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二次供水的水质、设计、设施、生产、施工和日常管理的卫生要求和水质检验方法。

第三条凡从事二次供水的设计、生产、施工及日常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质卫生要求第五条二次供水水质应感官性状良好,不得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

第六条二次供水的水质指标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 值、总大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

(二)选测项目:由卫生监督监测机构根据二次供水设施所用材质和所用消毒方法选测,项目包括总硬度、硝酸盐氮、氯化物、挥发酚类、砷、六价铬、铁、锰、铅、镍、紫外线强度等。

第七条二次供水必测项目指标的限值:必测项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增加值的限量见表,其它指标的限值见《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表增加值的限量项目增加值 mg/L氨氮≤0.1亚硝酸盐氮≤0.02耗氧量≤1.0 (但其限值最高不能超过《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注:增加值是指检测指标的出水值减去进水值。

第八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指标选测项目的限值:紫外线强度大于70mW/cm2,其它指标限值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相同。

第三章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工程,应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第十条二次供水使用的水箱,净化、软化、消毒、输配水设备与防护涂料等必须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第十一条二次供水设施应运转正常,便于清洗消毒,周围环境整洁。

第四章设计卫生要求第十二条水箱(贮水容器、蓄水池)设计卫生要求:(一)水箱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二次供水是指将自来水厂出厂的自来水再经过加工处理,通过分布管网,分别向各家户再供水。

在节约城市自来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的同时,也要提高对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重视,确保人们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本规章制度为确保城市二次供水卫生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责任和组织管理1. 主管部门本市政府负责城市供水工作,各区县以上政府自来水公司和供水企业负责本地区和企业的供水工作。

2. 相关职责各区县以上政府应加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监督,从源头把关,保障自来水进入二次供水管网的卫生安全。

自来水公司和供水企业要加强自身的二次供水管理能力,安排专人负责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供水标准进行管理。

3. 相关机构各自来水公司和供水企业应设立城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中心,利用现有的人员和管网设施,加强对管网、水质、消毒等工作的管理,实现全过程的卫生保障。

三、二次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1. 管网的清洗二次供水管网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以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卫生。

具体清洗方案根据管网的具体情况性质而定,最好在冬季进行。

清洗的流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管网的消毒二次供水管网应每季度消毒一次,杀灭细菌,消除污染物质。

清洗后,二次供水管网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

3. 管网的检测二次供水管网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检测项目包括: 常规水质项目(如PH值、浑浊度、氯等)、重金属、有机物质等。

检测结果要公布在一个易于查看的区域。

四、水质的监测和检测1. 水质监测为了监控二次供水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应该在水厂出厂处以及二次供水管网进水处、出水处进行,水质监测项目包括: 常规物理和化学检测以及微生物检测。

检测结果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

2. 水质检测为了及时发现管道污染或者出水问题,应该定期对二次供水进行水质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 常规物理和化学检测以及微生物检测。

检测结果由整治微生物污染中心负责记录,并向市政府卫生局报告。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六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六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全体饮用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县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做到不锈钢水箱周围无化学、生活污染,确保水质卫生。

三、二次供水实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四、每天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五、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由工程部负责在每年夏季每月清洗、消毒一次。

其余季节每俩月清洗、消毒一次。

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六、当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七、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对本酒店二次供水设备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五溪山色大酒店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二)二次供水是指自水厂供水管网至终端用户水龙头之间的供水过程,是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是必要的。

下面是关于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的一份详细方案,全文共计____字。

一、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目标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预防和控制水源污染及二次污染,保障居民健康。

2.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责任2.1 水厂:(1)负责水源水质的监测和检测,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2)定期清洗消毒供水管网,确保管网卫生安全。

(3)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提供水质监测报告。

(4)建立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用户用水信息。

2.2 供水企业:(1)负责二次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供水管网完整无漏。

(2)定期清洗消毒二次供水管网,确保供水卫生安全。

(3)建立完善的二次供水管理制度,加强对水厂供水质量的监控。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共14篇)-规章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共14篇)-规章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共14篇)-规章制度篇1: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一、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卫生要求按时对《卫生许可证》进行审验和换证。

二、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水箱清洗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才能上岗,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健康带菌者,均应调离从事管水工作岗位,并做好记录。

三、二次供水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四、二次供水水箱内壁应光滑,便于清洗,顶部有盖,并设换气孔套上纱网,周围有防护措施。

五、二次供水设施能正常运转,设备整洁,地面干净,储水箱应加盖上锁,每年必须用符合标准的消毒药剂彻底清洗消毒一次,水质由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方可饮用。

六、在水箱周围半径10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等存在,不得堆放在毒有害物质,水箱周围应干净。

七、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水箱的溢水管应高于下水道最高水位并有防污染设施。

八、泵房上锁,生活泵房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九、水箱顶盖必须加锁盖好,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揭开顶盖。

十、运行人员随时注意各水箱水位计的显示水位,注意观察各水箱是否有渗漏情况,保证水箱能正常运行。

十一、一旦发现饮用水水质有异常改变,不得隐瞒水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成都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供水行政部门或卫生防疫机构,防止介水传染的流行。

篇2: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障业主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制度:一、认真学习国家对二次供水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供水,卫生许可证悬挂于醒目位置。

三、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二次供水卫生规范二次供水是指将来自自来水厂的原水从水源通过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然后经过供水管网、水池、水箱等设备后供给用户使用。

为了保障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来确保供水质量。

以下是二次供水卫生规范的要点:1. 设立质量监测机构:保证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需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监测机构。

该机构应有合格的监测人员,负责监测二次供水的水质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例如氯含量、浑浊度、菌落总数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用户公布,确保供水质量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 加强供水管网、水池、水箱的清洗与消毒:二次供水的管网、水池和水箱是水质卫生的关键环节。

应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时应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时间和消毒剂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清洗后,应进行充分的冲洗,确保水质卫生达标。

3.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为了保障二次供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检查时要特别关注设备的密封性、防腐蚀措施和消毒剂的储存情况等。

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强化水质监管:对于二次供水的水质,应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水质从源头到用户端的全程监管。

应建立完善的供水质量数据库,定期进行水质抽检,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指导意见和监测要求,对于水质不合格的区域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直到水质达标。

5. 加强用户教育:对于二次供水的用户,应加强对水质卫生的教育。

用户应了解二次供水的特点和卫生要求,如何正确使用水质安全设备,以及如何加强水质卫生管理等。

通过教育,提高用户的水质卫生意识,保证用户从水质角度出发,正确使用二次供水设备,避免水质污染和卫生事故的发生。

6.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二次供水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

应急预案中应包括事前储备的防疫物资和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地采取措施消除危害,保障供水质量和用户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
规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及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二次供水的水质、设计、设施、生产、施工和日常管理的卫生要求和水质检验方法。

第三条凡从事二次供水的设计、生产、施工及日常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质卫生要求
第五条二次供水水质应感官性状良好,不得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

第六条二次供水的水质指标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大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

(二)选测项目:由卫生监督监测机构根据二次供水设施所用材质和所用消毒方法选测,项目包括总硬度、硝酸盐氮、氯化物、挥发酚类、砷、六价铬、铁、锰、铅、镍、紫外线强度等。

第七条二次供水必测项目指标的限值:必测项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增加值的限量见表,其它指标的限值见《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表增加值的限量
项目增加值 mg/L
氨氮≤
亚硝酸盐氮≤
耗氧量≤ (但其限值最高不能超过《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
注:增加值是指检测指标的出水值减去进水值。

第八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指标选测项目的限值:紫外线强度大于70mW/cm2,其它指标限值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相同。

第三章设施的卫生要求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工程,应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第十条二次供水使用的水箱,净化、软化、消毒、输配水设备与防护涂料等必须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第十一条二次供水设施应运转正常,便于清洗消毒,周围环境整洁。

第四章设计卫生要求
第十二条水箱(贮水容器、蓄水池)设计卫生要求:
(一)水箱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

(二)二次供水的水箱应是专用水箱。

特殊情况下与消防用水合用时,合用水箱或蓄水池的设计应保证其中水体不产生死水层,不得渗漏。

(三)水箱应有相应的透气管和罩,人孔的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

人孔或水箱的入口应高出水箱面5cm以上,并有盖(或门),上锁,水箱应设有爬梯,便于水箱卫生清洗、消毒和检查。

(四)水箱必须安装在有排水设施的底盘上,泄水管应设在水箱的底部。

泄水管与溢水管均不得与下水道直接连通。

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顶部与房顶的距离应大于80cm,建筑物的内墙不能作为水箱的箱面。

水箱四壁与建筑物墙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便对水箱的维护和检查。

(五)水箱的材质、内壁涂料和内衬应无毒无害,以防止水质污染和影响水质的感官性状。

(六)室外蓄水池(水箱)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化粪池、垃圾堆和有毒有害物品等污染源,周围2m内不得有污水管道,出口应高出地面20cm~50cm.,并设防护设施。

第十三条供水管线设计卫生要求:
(一)二次供水的输、配水管道不得与市政供水或自建供水管道直接连通,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连通时,必须设置不承压水箱。

二次供水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必须连接时,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二)便池的冲洗管道不得与供水管线直接连接,须设置冲洗水箱或用空气隔断冲洗阀等装置。

(三)供水管线及所用材质应保证在发生间断供水时,不造成水质污染。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应安装消毒设备,或者预留安装消毒设施的位置。

第五章施工卫生要求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必须按上述设计卫生要求进行施工。

第十六条施工选材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并按操作规程施工。

第十七条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清理现场,并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交工。

第十八条竣工后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按本规范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章日常管理的卫生要求第十九条管理部门负责二次供水的日常运转、维护、清洗和消毒工作,制定和落实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应有专职或兼职的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条管理部门每年应对二次供水系统至少进行一到二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二次供水水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凡二次供水水质细菌学指标不合格者,必须进行消毒。

第二十一条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第二十二条对二次供水设施的供水、管水和清洗消毒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十三条发生二次供水污染事故时,管理部门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尽快向用户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日常生活饮用水,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协助调查处理。

第七章二次供水水质检验
第二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水质采样点应包括进水、出水、水箱末梢水(1~2采样点),水质检验每年应做1~2次。

每次清洗消毒后和投入正常使用前应做水质检验。

第二十五条本规范中规定的水质指标的检验方法见《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

第二十六条紫外线强度测定方法见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加压或再处理
(如过滤、软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贮水设备:高位、中位、低位水箱和蓄水池。

水处理设备:消毒,净化,软化等设备。

供水管线:供、输饮用水的管道、管件、阀门,龙头等。

管理部门:指二次供水的日常运转、清洗、消毒、维护和服务的部门,如,物业、使用单位、产权单位、房管部门等具体的管理单位。

第二十八条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