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文字素材
2023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发言稿

2023年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发言稿一、引言2023年,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备受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我国的经济实力1. 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世界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
2. 我国的全球化战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合作。
我国倡导的“”倡议为全球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跨国贸易和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三、我国的政治地位1.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
2. 我国的外交策略我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国际法治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我国的文化影响1. 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深厚而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绽放着光芒,对全球文化多样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2. 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我国当代文化蓬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我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为世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的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促进文明交流、多元共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在世界上地位和影响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不断崛起和发展。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46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0 10位的国家 图: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
5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二)近年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八五”和“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和8.3%,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和 3.8%,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46 3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表1-1 中国陆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国 名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哈萨克斯坦 沙特阿拉伯 印度尼西亚 法国 日本 英国 陆地面积/ 面积比较(中国为1) 占世界面积的比例/% 陆地面积 km2 面积比较(中国为 ) 占世界面积的比例 17 075 400 9 976 139 9 600 000 9 372 614 8 511 965 7 682 300 2 974 700 2 721 730 2 149 690 1 904 570 551 600 377 750 244 100
数据更新参考: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6
10
图: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46 1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大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国土广阔)主要经济指
标(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外汇储备、吸引 外资总额、国际旅游业收入等)
/s/blog_4a974189010006 zg.html /chinese/huanjing/13041 5.htm 总特点: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总量大,但 人均数量少。 大国,富国、强国乎? 排名与现实 在世界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地位-文档资料

2019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 000×108 kg,2019年粮食总产量为4 526×108 kg。 2019年粮、棉、油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0.62倍、1.1倍和3.1倍;猪牛羊 肉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了4.6倍和6.1倍。 2019年发电量为14 838 ×108 kW·h,居世界第2位。 2000年原油产量1.6×108 t ,列世界第5位;天然气产量277 ×108 m3 ,列 世界第15位。 2019年钢产量达10 124×104 t,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2019年 产量达到15 163×104 t。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第二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1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
(一)人口大国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 达5 000多年,从古代到现代的 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 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 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12 世纪初(北宋)时,人口超过1 亿,18世纪至19世纪初人口连 续突破2亿、3亿和4亿,到 1949年,大陆人口达5.4亿, 2019年突破12亿。2000年第五 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2.95 图: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1%。
“九五”期间,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7 740亿 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2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二)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低 于世界平均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正在逐年 下降。 1970年为22.5%。 2019年为21.0%。 预计2040—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7亿~16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降至16%左右。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当今中国在世界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的第一的人口大国和第三国土大国,他拥有其自身的丰裕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可观的速度持续发展着,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的GDP产量于07年相比依然有所增长。
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上头号大国和强国。
在经济方面,中国依旧潜藏这巨大的消费能力。
中国凭借着人口大国的优势,一直以来是世界上的工厂。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劳动产品从这里输出,送往世界各国。
人口众多,不仅仅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同时也潜藏了巨大的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的经济建设,小康生活水平的普及,庞大的消费需求必然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巨大动力。
在科技方面,中国航天水平又有了新的突破。
首次的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太空站与航天飞船的成功对接。
这意味着,中国的科技水平将在世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才能成功的做到着两步,如今中国成功了。
在国际货币组织当中,中国的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中国人民人民币将逐步逐步的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上所公认的货币。
在2007年往后的18年中,中国人名币的币值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水平。
这说明了中国有能力把握住本国的货币,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在法国、澳大利亚等部分国家分别设立有专属于人民币的取款机。
这些事实正在告诉世界,中国的货币在不久的将来将可以流通于世界的各个国家。
中国一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他的每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
09104205409国贸7班刁惠鹏2011-11-9。
高考地理备考精选素材:《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文字素材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在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全国总人数为11.6亿人,到2001年,不包括港、澳、台中国的人口数接近13亿。
比整个欧洲和北美洲人口的综合还要多。
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
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增长相当缓慢的长过程,在先秦时期的2000多年,全国人口在1000---2000万之间,西汉时期接近6000万,从西汉到清初(17世纪末)的1700多年中,朝代更替,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人口为6000---7000多万,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增长速度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非常快,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人口平均的增长率,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从1949年---1990年净增长的6亿多人中,有2/3以上来自两个生育高峰。
生育高峰出生(二)人口的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基数高,绝对量大。
从49年的5亿多人,到目前的13亿多人,甚至还要多,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绝对量、增长规模很大和控制人口增长比较困难的一个现实问题。
由于人口的基数大,即使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将在2000万以上,其增长的势头仍十分迅猛。
如果50年代采取马寅初先生的计划生育策略,至少现在少3---4亿人,虽然现在城市中基本上实现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但在农村仍有多胎现象,而且比较严重,所以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因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后一种转变(特别是生育率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则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
世界之窗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

世界之窗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世界之窗: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对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次,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对全球能源供应和物资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另外,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重要节点,对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影响1. 经济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成为了其他国家借鉴的对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被广泛效仿,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和互联互通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市场庞大,对全球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提供了巨大推动力,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2. 文化影响中国拥有悠久璀璨的文化传统,在世界历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都为世界所瞩目。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全球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道家、儒家、佛教等思想体系也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政治影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具有重要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通过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外交政策举措,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三、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挑战1. 角色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在国际间经济、政治和环境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致力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必背知识点一、中国的发展成就1. 发展地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改革开放:1978年,我国设立了首批经济特区,包括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 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4. 国际参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二、面临的挑战1.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具体表现为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 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差异,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3. 海洋权益挑战:我国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三、国际责任与贡献1. 粮食安全: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国际理念: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的 “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3. 国际责任:我国积极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如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等,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四、解决措施与未来展望1. 战略决策: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2. 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将继续致力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国际合作:我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大的历史舞台出现在中国面前,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随着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成长为一支世界性的主导军,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
第一,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不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维护者第三世界国家的安全,所以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带领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开国门,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不但引领着发展中国家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在加强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也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在第三世界中起引领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也同样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2)中国是第三世界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
(3)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中国作为代表第三世界的惟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在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一、中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全国总人数为11.6亿人,到2001年,不包括港、澳、台中国的人口数接近13亿。
比整个欧洲和北美洲人口的综合还要多。
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
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增长相当缓慢的长过程,在先秦时期的2000多年,全国人口在1000---2000万之间,西汉时期接近6000万,从西汉到清初(17世纪末)的1700多年中,朝代更替,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人口为6000---7000多万,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增长速度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非常快,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人口平均的增长率,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从1949年---1990年净增长的6亿多人中,有2/3以上来自两个生育高峰。
(二)人口的基数大
我国人口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基数高,绝对量大。
从49年的5亿多人,到目前的13亿多人,甚至还要多,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绝对量、增长规模很大和控制人口增长比较困难的一个现实问题。
由于人口的基数大,即使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将在2000万以上,其增长的势头仍十分迅猛。
如果50年代采取马寅初先生的计划生育策略,至少现在少3---4亿人,虽然现在城市中基本上实现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但在农村仍有多胎现象,而且比较严重,所以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型快
后一种转变(特别是生育率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则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
人口再生产呈现的这种“低、低、低”类型,为今后我国人口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明显
一般情况下,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龄型人口国家。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多年来属于年轻增长型。
1979年底,全国21岁以下的青少年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潜在的婚育夫妇增多,这也是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80年代以后由以前的年轻型、增长型人口转变为壮年型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2%,已进入老龄型人口国家。
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起步晚、来势猛、进程快的特点。
再下去10年,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就进入老龄人口的行列,我国将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最先老龄化的国家。
我国政府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过度的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单从老年人的生活各方面,势必加重年轻人的负担等等。
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一)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大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二)经济增长率从1993年至今,居世界首位。
(三)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我国谷物、棉花、油菜籽、煤、棉布、水泥和电视机产量保持世界首位。
其它的牛羊肉、奶类、钢铁等增长也很快,特别是粮食总产量突破5*108吨。
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说我们对世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外汇储备和吸收外资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
97年以来,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仅香港特区、台湾省居世界第三、四位。
中国吸收外资一直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仅次于美国。
(五)对外贸易居世界第10位。
(六)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