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检测和保护间隙(新编版)

合集下载

带电检测和保护间隙

带电检测和保护间隙

带电检测就是带电检查绝缘子的绝缘状况。在等电位作业时,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 入强电场,若组合间隙不满足表 7-4 的规定时,应加装保护间隙。
使用火花间隙检测绝缘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检测前应对检测器进行检测,保证操作灵活、测量准确。
② 针式及少于 3 片的悬式绝缘子不得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进行检测。火花间隙检测 器是一种带电条件下测试线路悬式绝缘子状况的简便测试器具。它是由绝缘杆和装在其顶 端的叉形金属火花间隙组成的。常用的火花间隙检测器有两种,一种是固定间隙式,另一 种是可调间隙式。由于良好绝缘子两端按绝缘子串电压分布规律均有数千伏的分布电压, 当把金属叉形火花间隙的两端与某片绝缘子两端的金属部分接触时,良好绝缘子上的电压 差使间隙击穿发生火花现象或听到“嘶嘶 ” 放电声响。若绝缘子已击穿 (零值绝缘子) 或绝缘电阻很低,则绝缘子
不存在电位差或电位差很小,因而不会有火花和放电响声。由此可知,火花间隙检测 法,实际是用试短接一片绝缘子的方法来判断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少于 3 片的绝缘子串, 如果有一片已成为零值,则进行检测时将直接引起接地短路,并烧坏器具,造成设等级的绝缘子串时,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 到表 7-15 的规定,应立即停止。如果绝缘子串的总片数超过表 7-15 规定时,零值绝缘 子片数可相应增加。

电器产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量

电器产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量

一.名词解释: 1、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 电距离(沿面 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2、 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 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3、 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 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4、 一次电路:一次电路是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5、 二次电路:二次电路是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 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或由电池供 电的一种电路。
爬电距离的测量:主要考虑因素为正常使用中预期会出现的电
压,、污染等级、材料组别
一)X值的选取 1)GB4943,GB19212.1,GB15092.1 中从污染等级的角 度规定了的 X宽度是相同的 污染等级 X宽度 1 0.25mm 2 1.0mm 3 1.5mm 注:如果涉及到的电气间隙小于 3mmm,则沟槽宽度 X最 小可减小到该距离的1/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方法: 电气间隙Clearance 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 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 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 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 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 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 (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 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 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Ⅰ至Ⅳ 四个等级。
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测量路径。 a)所考虑的路径包括一个具有任一深度而宽度≧Xmm的平行边 沟槽。 b)所考虑的V形沟槽路径在 GB4943,GB8898,GB19212.1 包 括内角角度,而宽度大于 Xmm。 在 GB15092.1 开关中路径包括宽度大于 Xmm,对角度没有作 出相关要求。 c)所考虑的路径包括肋。 d)所考虑的路径包括两边沟槽宽度≧Xmm的一个非粘合接缝。 e)所考虑的路径包括一个扩展边的沟槽。 f)在螺钉头与槽壁之间的空隙太窄<Xmm,可不予考虑。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5篇)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5篇)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一、对进行使用的检漏继电器,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维护、检修。

二、检漏继电器在入井前由机厂检修电工进行检查、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下井使用,试验内容:⑴检查爆炸外壳是否符合要求;⑵检查内部接线、元件是否正确完好;⑶检验检漏的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规定;⑷做交流耐压试验;⑸做模拟网络补偿电容电流效果的测定。

三、运转值班员每天应对检漏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试验,并做好记录。

四、运转电工班在瓦斯检查员的配合下,每月至少对检漏继电器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设备检查: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连接线路和接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存在破损、老化等问题。

2. 绝缘电阻测量:使用电阻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确保其绝缘性能良好。

3. 动作试验:通过模拟漏电事故,触发漏电保护器,检测其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切断电路。

4. 整套试验:对漏电保护器所在的电路进行整体性能测试,包括对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延时动作时间等进行检测。

5. 定期检查和试验:根据国家和行业的规定,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试验,通常应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

以上是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执行要求可以根据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来确定。

同时,对于特殊行业和高风险场所,还应制定相应的漏电保护检查和试验制度。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3)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安全运行,防止电击和火灾等事故发生。

以下是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的一般要求:1. 定期检查: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查。

2. 外观检查: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和破裂等情况。

3. 灵敏度试验:使用专门的仪器测试漏电保护器的触发时间和触发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4. 套管试验: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的外壳进行套管试验,以确保外壳没有漏电。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范文(4篇)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范文(4篇)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范文1.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漏电保护设备的检查和试验工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电机、灯具等。

2.检查内容2.1 检查漏电保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固定状况,确保其安装位置正确、连接牢固,并且没有受到外部损坏。

2.2 检查漏电保护设备的标牌和说明书是否完整,内容准确。

如有缺失或错误,应及时更换或更正。

2.3 检查漏电保护设备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氧化,应及时拧紧或更换。

2.4 检查漏电保护设备的功能开关是否正常,是否可靠切断电流。

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5 检查漏电保护设备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值,如不符合,应进行调整或更换。

3.试验方法3.1 准备工作3.1.1 确保漏电保护设备的供电和接地连接正确,并确保试验过程中没有其他人员接触设备或接近危险区域。

3.1.2 确保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3.1.3 根据设备的要求,准备好试验工具和试验图表,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

3.2 动作电流试验3.2.1 将试验仪器连接到漏电保护设备的电源线上,确保仪器的接线正确。

3.2.2 依据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动作电流值。

3.2.3 执行试验,记录漏电保护设备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3.3 绝缘电阻试验3.3.1 将试验仪器的两个探头分别连接到漏电保护设备的相线和地线上,确保仪器的接线正确。

3.3.2 依据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试验电压。

3.3.3 执行试验,记录漏电保护设备的绝缘电阻值。

3.4 动作时间试验3.4.1 将试验仪器连接到漏电保护设备的电源线上,确保仪器的接线正确。

3.4.2 依据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动作时间值。

3.4.3 执行试验,记录漏电保护设备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4.试验结果和处理措施4.1 若漏电保护设备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和绝缘电阻等试验结果符合设备要求,则视为合格。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部分)————————————————————————————————作者:————————————————————————————————日期:B31××(20××)××企业标准Q/CPI 11—2014代替CPI 200010300—201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部分)2014—05—25发布 2014—06—01实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3 定义与术语 (1)4 总体要求 (1)5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条件 (2)5.1电气设备的运行值班工作 (2)5.2高压设备的巡视 (4)5.3电气操作 (5)5.4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分类 (9)6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0)6.1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0)6.2工作票制度 (10)6.3工作许可制度 (15)6.4工作监护制度 (15)6.5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7)7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9)7.1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的技术措施 (19)7.2停电 (19)7.3验电、装设接地线 (21)7.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25)8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的安全措施 (27)9 带电作业 (27)9.1一般规定 (27)9.2两线一地的线路及其电气设备上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27)9.3一般技术措施 (29)9.4等电位作业 (31)9.5带电断、接引线 (33)9.6带电短接设备 (34)9.7带电水冲洗 (35)9.8感应电压防护 (38)9.9高架绝缘斗臂车 (38)9.10带电清扫机械作业 (39)9.11保护间隙 (40)9.12带电检测绝缘子 (40)9.13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与试验 (41)10 发电机、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工作 (45)10.1发电机、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 (45)10.2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工作 (48)11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49)配电装置室设施及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50)11.1SF6设备巡视、检修等工作的基本要求 (51)11.2SF611.3SF气体管理、操作基本要求 (53)612 在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动机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55)12.1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动机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55)12.2低压带电作业 (55)13 在二次系统上的工作 (56)13.1在二次系统上工作填用工作票的规定 (56)13.2在二次系统上工作填用安全措施票的规定 (57)13.3二次系统工作前的准备 (58)13.4二次系统工作中的安全规定 (60)14 电气试验 (62)14.1高压试验 (62)14.2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 (65)14.3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66)14.4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的工作 (67)15 电力电缆工作 (68)16 其他安全措施 (70)附录A(规范性附录)触电急救技术规范 (73)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气操作票格式 (81)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气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82)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气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85)附录E(资料性附录)紧急抢修单 (87)附件F(资料性附录)危害辨识预控措施卡 (88)附录G(资料性附录)检修设备试运行申请单 (89)附录H(资料性附录)检修设备试运行后恢复工作申请单 (91)附录I(规范性附录)标示牌式样 (92)附录J(规范性附录)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93)附录K(资料性附录)电气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 (96)前言为了加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人员的安全工作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电子产品检测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观察

电子产品检测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观察

电子产品检测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观察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在电子产品检测中用于确定线缆、绝缘子和其他电器设备之间所需的最小距离。

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电器设备之间允许的最小距离,以确保在正常操作时不会发生电气弧击或火花放电等危险情况。

如果电气间隙过小,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电弧和火花放电,甚至引发火灾。

合理确定电气间隙对于产品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确定电气间隙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际观察。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根据电压等级、设备类型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使用特定的公式和标准来确定电气间隙。

这些公式通常包括考虑电气弧击和漏电等方面的参数,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实际观察是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际观察,可以检查设备之间的电气间隙是否满足理论计算的结果。

在实际观察中,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高压测试仪,来模拟设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条件。

通过监测设备之间的电气间隙是否出现电弧或火花放电等异常现象,可以确定电气间隙的准确值。

还可以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等设备来检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变化,以评估电气间隙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爬电距离是指电气设备的表面绝缘介质上允许的最小距离,以防止电气干扰或放电。

在确定爬电距离时,同样可以使用理论计算和实际观察的方法。

理论计算通常基于绝缘材料的特性,如介电强度和物料特性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爬电距离。

而实际观察则可以通过模拟设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条件,并观察表面绝缘介质是否出现击穿或放电等异常现象,从而确定准确的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准确测量和确定对于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理论计算和实际观察等方法,可以确保电子产品之间以及表面绝缘介质之间的最小距离符合安全标准,从而保证产品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出现电气危险。

新安规(电子版)

新安规(电子版)

目录1 总则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2.1一般安全要求2.2 高压设备的巡视2.3 倒闸操作2.4 高压设备上工作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3.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3.2 工作票制度3.3 工作许可制度3.4 工作监护制度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2 停电4.3 验电4.4接地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5 线路作业时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安全措施6 带电作业6.1 一般规定6.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6.3 等电位作业6.4 带电断、接引线6.5 带电短接设备6.6 带电水冲洗6.7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6.8 感应电压防护6.9 高架绝缘斗臂车作业6.10 保护间隙6.11 带电检测绝缘子6.12 低压带电作业6.13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7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8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9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10二次系统上的工作11 电气试验11.1 高压试验11.2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11.3 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11.4 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12 电力电缆工作12.1 电力电缆工作的基本要求12.2 电力电缆作业时的安全措施13 一般安全措施附录1 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格式附录2 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格式附录3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格式附录4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格式附录5 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格式附录6 变电站(发电厂)带电作业工作票格式附录7 变电站(发电厂)事故应急抢修单格式附录8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格式附录9 标示牌式样附录10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附录11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附录12 登高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附录13 紧急救护法1 总则1.1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现场组织机构、职责、作业基本要求、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00.51-1998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14286-2002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GB/T2900.55-2002电工术语带电作业能源部电供[1991]31号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华东电管局[84]华东电生字590号华东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3术语和定义GB/T14286-2002《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GB/T2900.55-2002《电工术语带电作业》、GB/T2900.51-1998《电工术语架空线路》规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4带电作业现场组织机构和职责4.1带电作业现场组织机构带电作业现场应明确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材料、工器具、资料管理工作。

4.2职责4.2.1工作负责人职责(持票人)a)根据工作票,全面负责本次工作的现场安全、质量和环境符合有关要求,督促线路带电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得到严格执行,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b)负责核对工作票及作业指导书所列的安全措施的正确性、完备性及是否满足实际工作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c)出工前检查安全用具是否齐备,人员着装是否规范,精神状态是否良好;d)带头遵守现场各项安全规定,不违章指挥;对全体作业人员认真进行监护,及时制止违反安规行为,监督、检查现场危险点预控措施的执行;e)认真履行工作许可手续,每天开工前,组织召开现场班前会,工作负责人应按照工作票内容做好“二交一查”,待全体作业人员清楚并签名后,方可下令开始工作;f)工作负责人对高杆塔及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带电检测和保护间隙(新编版)
带电检测和保护间隙(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带电检测绝缘子
带电检测就是带电检查绝缘子的绝缘状况。

在等电位作业时,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若组合间隙不满足表7-4的规定时,应加装保护间隙。

使用火花间隙检测绝缘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检测前应对检测器进行检测,保证操作灵活、测量准确。

②针式及少于3片的悬式绝缘子不得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进行检测。

火花间隙检测器是一种带电条件下测试线路悬式绝缘子状况的简便测试器具。

它是由绝缘杆和装在其顶端的叉形金属火花间隙组成的。

常用的火花间隙检测器有两种,一种是固定间隙式,另一种是可调间隙式。

由于良好绝缘子两端按绝缘子串电压分布规律均有数千伏的分布电压,当把金属叉形火花间隙的两端与某片绝缘子两端的金属部分接触时,良好绝缘子上的电压差使间隙击穿发生火花现象或听到“嘶嘶”放电声响。

若绝缘子已击穿(零值绝缘子)或绝缘电阻很低,则
绝缘子
不存在电位差或电位差很小,因而不会有火花和放电响声。

由此可知,火花间隙检测法,实际是用试短接一片绝缘子的方法来判断绝缘子的绝缘性能。

少于3片的绝缘子串,如果有一片已成为零值,则进行检测时将直接引起接地短路,并烧坏器具,造成设备事故。

③当检测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时,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到表7-15的规定,应立即停止。

如果绝缘子串的总片数超过表7-15规定时,零值绝缘子片数可相应增加。

各电压级的绝缘子串都按其安全经济设计技术条件规定有相应的片数,各电压级类型的绝缘子也都有其能够耐受的最高工作电压的限制。

当运行中出现内、外过电压时,会使一串绝缘子中的某几片被击穿,剩余完好绝缘子上的电压将重新分布,有的可能已经接近它的极限耐压值,因此,为保证安全,对各电压级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予以规定。

当测试中发现该串绝缘子零值片数已达到表7-15规定的片数时,其他完好绝缘子上的电压分布已经很高,并且未被检测的绝缘子中仍然可能还有零值绝缘子。

如若继续短接测试,就可能引出绝缘子被相继击穿的事故。

所以,当遇一串绝缘子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已达到规定界限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

④带电检测绝缘子应在干燥天气进行。

火花间隙检测器检测绝缘子是靠叉形金属间隙处空气被电离产生的火花或声响来判断的,这与绝缘子的干湿状况关系较大。

如果阴雨天气湿度大,绝缘子泄漏电流必然也较大。

若此时检测绝缘子,即使火花间隙调小,由于火花和声响微弱,不易做出准确判断。

阴雨天气线路发生闪络事故的机会也多。

所以,带电检测绝缘子应选择晴朗干燥天气进行。

二、保护间隙
1.保护间隙及其作用
保护间隙是针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实际需要,采用不同于管型和阀型避雷器等形式的防止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时,过电压造成对作业人员危险伤害的保护装置。

在220kV及以上系统中,由于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人体与导线和人体与大地间必然形成组合间隙。

该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低于剩余完好绝缘子串的工频放电特性,远低于带电作业时相应电压等级安全距离的绝缘水平。

而220kV及以上超高压线路设备的安全距离主要取决于内部过电压,为了防止带电作业中出现超过组合间隙放电电压的内过电压放电,采用了保护间隙,以防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其方法是在作业地点附近的设备或杆塔上与线路并联一个保护
间隙,使它的放电电压低于组合间隙的放电电压,并且两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上下限合理配合,在过电压到来的任何情况下能保证保护间隙先行放电,达到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目的。

2.保护间隙的容量要求
为了保证过电压来到时可靠先行放电,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

其截面应能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在保护间隙放电的情况下,间隙放电电流不会烧断接地线。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不得小于25mm2
3.保护间隙定值的整定
采用圆弧形保护间隙,其间隙距离按表7-16的规定进行整定。

三、保护间隙
1.保护间隙及其作用
保护间隙是针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实际需要,采用不同于管型和阀型避雷器等形式的防止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时,过电压造成对作业人员危险伤害的保护装置。

在220kV及以上系统中,由于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人体与导线和人体与大地间必然形成组合间隙。

该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低于剩余完好绝缘子串的工频放电特性,远低于带电作业时相
应电压等级安全距离的绝缘水平。

而220kV及以上超高压线路设备的安全距离主要取决于内部过电压,为了防止带电作业中出现超过组合间隙放电电压的内过电压放电,采用了保护间隙,以防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其方法是在作业地点附近的设备或杆塔上与线路并联一个保护间隙,使它的放电电压低于组合间隙的放电电压,并且两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上下限合理配合,在过电压到来的任何情况下能保证保护间隙先行放电,达到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目的。

2.保护间隙的容量要求
为了保证过电压来到时可靠先行放电,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

其截面应能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在保护间隙放电的情况下,间隙放电电流不会烧断接地线。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不得小于25mm2
3.保护间隙定值的整定
采用圆弧形保护间隙,其间隙距离按表7-16的规定进行整定。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