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正式版
三顾茅庐故事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三顾茅庐故事三顾茅庐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学问、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以下是我整理的.三顾茅庐故事,欢迎大家共享。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有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有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关心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绝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情愿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尊敬和请他出来关心自己挽救国家危急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预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或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见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怪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始终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恳切地请他关心,就出来全力关心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有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仰慕的人出来关心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恳切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的详细故事原文

三顾茅庐的详细故事原文
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故事大意是刘备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最终成功说服诸葛亮出山辅
佐自己的故事。
具体原文如下:
“却说刘备自得了荆州,即日便请孔明商议前事。
孔明曰,
‘今荆州已定,可速取益州。
’备曰,‘益州刘璋势穷,何不就此
乘势而取之?’孔明曰,‘益州刘璋,乃先主之弟也,不可侵犯。
’备曰,‘我欲得益州,汝何如?’孔明曰,‘若要取益州,须得先
主亲自去得之。
’备曰,‘汝可为我图之。
’孔明曰,‘某自有妙计。
’备曰,‘如何?’孔明曰,‘某自往犹豫,不可立即答应。
’”。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原文的一部分。
这
个故事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展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诚
意和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也表现了诸葛亮深藏不露的智慧和谋略。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为传颂。
三顾茅庐的完整故事情节

三顾茅庐的完整故事情节:
三顾茅庐的原因:曹操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以后,使人到刘备处迎接徐庶许昌。
徐庶为人至孝,迫不得已离开刘备往许昌见母亲。
临走时向刘备建议,让刘备去找卧龙先生诸葛亮。
第一次去见诸葛亮:刘备携关羽和张飞前往拜见诸葛亮,但书童说诸葛亮出门远游了。
刘备无奈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留下了拜帖希望与诸葛亮一见。
第二次去见诸葛亮:隆冬时节,刘备又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拜见诸葛亮。
到时闻屋内有人读书,刘备急忙行李拜见。
却不想此人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胞弟诸葛恪,临走时再次向其说明了来意和殷切之情。
刚出院门不远处见一老者,刘备以为是诸葛亮出游归来急忙拜见,却不想又给弄错了,此人确实诸葛亮的岳飞黄承彦。
经历了2次认错人以后,刘备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却也得不情愿的离开。
第三次去见诸葛亮:来年开春,刘备又要去找诸葛亮,关羽和张飞虽然不满却也只得跟随刘备前去。
这一次倒是真的诸葛亮,可是他却正在睡午觉,刘备只得在外等候。
而张飞见此场景,立马到后院放了一把火,此时诸葛亮也刚刚睡醒。
刘备向诸葛亮说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自己要以天下为己任,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最终诸葛亮在刘备的感召之下,出山辅佐刘备以成帝业。
三顾茅庐历史故事简介

《三顾茅庐》历史故事简介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主要讲述了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三次前往拜访诸葛亮,最终成功请他出山为自己的谋士。
刘备在得到荆州后,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有才华的谋士来帮助自己统一天下。
他听闻诸葛亮是当时最为杰出的谋士之一,便派人前去邀请他来。
第一次拜访时,诸葛亮并未出现,只是让童子传话,表示他不想被招揽。
第二次拜访时,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一起前往,但诸葛亮仍然没有出现,只是让童子传话,说自己不想为了名利而出山。
第三次拜访时,刘备再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这次诸葛亮终于出现了。
在刘备的诚心打动下,诸葛亮决定出山为他效力。
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先后攻下了荆州、益州和汉中,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这次成功的合作,使得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主要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建立了蜀汉政权。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被广泛传颂和演绎。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精选10篇)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精选10篇)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篇1三顾茅庐的主要讲的就是刘备经过徐庶的暗示,告诉他在一个地方有个军事人才,但他从来没有出来参加过战争,整天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徐庶说如果大王能够得到这个人才,便能够帮忙大王统一天下。
由此能够看出这个人是有多厉害,哪个大王听了不会动心。
于是刘备第二天便出去前去诸葛亮的家中,不巧的是,诸葛亮恰好出去游山玩水了,刘备问他的童子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来,童子说他也不明白,先生回家没有固定的时间,这次刘备只好遗憾的回去了。
过了几日他又和手下带着礼物前往诸葛亮的茅草屋,这次依旧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正好被朋友约出去了,刘备甚是遗憾,他留下了一封信便走了。
新年很快到了,在过完新年后,刘备又准备出去前去诸葛亮家了,这次但是冒着风雪前往,可见诸葛亮对他是多么的重要,不惜一切。
这次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诸葛亮最后在家中了,然而此时诸葛亮正在睡觉,他只好等着了,不久,诸葛亮醒来了,和刘备进行了一番交谈后,同意跟随刘备前去指导军事策略。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篇2在寒假中,我读过一些书,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记得刚开始寒假时,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它像胶水一样深深地把我吸引了。
我贪婪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看着看着,我被“三顾茅庐”的画面吸引住了。
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
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
于是,刘畚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齐来到了隆中卧龙岗。
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
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
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畚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
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
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
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
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三顾茅庐的课文原文

三顾茅庐的课文原文导语:汉末刘备三次前往襄阳隆中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的课文原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三顾茅庐的课文原文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的,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历史背景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三顾茅庐成语经典故事(通用15篇)

三顾茅庐成语经典故事(通用15篇)三顾茅庐成语经典故事篇1三顾茅庐讲的是关于三国时期刘备的故事。
话说刘备有雄心壮志,但天时地利不够,于是在官渡打战中被曹操打败了。
刘备的手下有个谋士叫徐庶,常常给刘备出谋划策,给他解了不少围。
虽然曹操打赢了刘备也不甘心,想把他的左膀右臂也给折了。
来一个消息骗徐庶,“徐庶你快回来,你那岁数大的娘亲身体不好,恐怕……”徐庶知道这消息心急如焚,但也担心刘备,就跟刘备说,“隆中有个旷世奇才名字叫诸葛亮,他的主意很多,想法很广。
我不在你身边,你要请他下来,这样你打天下的大业就可以实现了!”哎,不得已,刘备打了败仗只能跑去自己的亲戚刘表家投靠他。
天天在刘表家的后院里种菜,实在是闷,什么时候才能得天下。
于是就把这烦心事跟自己的两个兄弟说了。
两个兄弟也赞成他去找诸葛亮。
于是第二天三人捎上礼物就去隆中请诸葛亮下山帮助自己。
但这诸葛亮是不好请的。
第一天去就不巧,门口碰到个书童,“我们家先生出去旅游了,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呢!你们请吧,我就不招呼了。
”三个只能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他们又拎着礼物去了,那天下着鹅毛大雪,上隆中的路不好找。
一瘸一拐终于到了诸葛亮的家了,一到门口就看到里头有个人在读书,于是特别高兴,终于找到诸葛亮了。
于是跑过去,“诸葛先生,可让我见到你了!我是……”这时那个读书人转向他,“不好意思啊,你认错人了,我是他的弟弟。
我哥哥刚刚被朋友叫出去了。
”刘备也没办法,跟他弟弟说,“我来了两次都没碰见,这样,我写封信,麻烦您帮我教给他吧。
”于是,又回去了。
快到新年了,刘备又去隆中。
到的这时候诸葛亮刚好在睡觉。
为表自己的诚心,刘备就让关羽和张飞在门口等着,自己就进去,在诸葛亮的门口等着。
终于诸葛亮醒来了,刘备兴奋地过去,跟他表达自己的心意真诚地希望诸葛亮能够帮助自己得到天下。
被刘备“三顾茅庐”真情实意感动,诸葛亮就成了刘备的军师。
三顾茅庐成语经典故事篇2东汉末年,刘备为了日后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三顾茅庐成语故事三顾茅庐成语故事1元代马致远《荐福碑》。
东汉后期,群雄割据,汉室衰微。
皇族刘备痛感汉室没落,决心兴复汉室。
听说隐居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刘备决定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避而不见。
第二次刘备又去拜访,诸葛亮仍然避而不见。
当时,张飞十分生气,但是刘备仍然不泄气。
第三次,刘备又一次远路而来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打动,亲自出迎。
在诸葛亮的茅草棚中他们畅谈当前时局,探讨夺取天下的`策略。
刘备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所打动。
刘备于是拜孔明为军师,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复兴汉室,消灭曹操。
诸葛亮出山不久后,曹操出兵伐刘备、孙权。
诸葛亮献策联合孙权,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杀得曹操落荒而逃。
不久后,诸葛亮又辅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北向中原,建立了蜀汉*,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刘备去世,刘禅继位。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诸葛亮打算继续伐魏。
在他出师前给刘禅写了一个《出师表》,其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顾茅庐”即源于此表。
释义三顾茅庐原来是指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草舍中拜访。
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诚心诚意地多次专程访问或多次邀请。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2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三顾茅庐: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刘备的简介: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的故事正式版
《三顾茅庐的故事》
总结精选(1):
三顾茅庐的故事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忙,就能够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分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忙,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我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光,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
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分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总结精选(2):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忙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我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忙自我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向站到诸葛亮自我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忙,就出来全力帮忙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忙自我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情绪。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的意思是: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总结精选(3):
三顾茅庐的故事简介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朝廷。
孙权凭借长江天险。
拥兵东吴。
当时刘备驻军新野,在谋士徐庶的帮忙下几次打败曹军。
之后徐庶因为曹操囚禁他的母亲,为了母亲的安危,他含泪辞别刘备,前去曹营。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他说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就能安定天下。
刘备求贤若渴,赶紧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前去隆中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
不巧。
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
书童也不明白诸葛亮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一行只好打道回府。
过了几天。
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刻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来到诸葛亮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但是那青年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弟弟诸葛均。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请走了。
刘备分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让他转交给诸葛亮。
刘备信中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忙。
平定天下。
刘备回到新野之后,光阴在再。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新春。
刘备选取吉日,沐浴更衣,带领关羽、张飞一同前往隆中。
离诸葛亮草庐半里地时,刘备下马步行遇到诸葛均,从他口中得知诸葛亮昨日傍晚回来了。
三人来到诸葛亮的住所叩门拜访。
书童说诸葛亮在草堂中睡觉未醒来。
刘备吩咐书童不要通报。
他和关、张两人站在门外台阶上等候。
张飞大怒,要去吵醒诸葛亮,被关羽劝住。
之后诸葛亮睡醒,听书童说刘备来访,便换了衣服,迎接刘备等人进屋详谈。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曹操拥兵百万,占天时。
孙权借助长江天险,占地利。
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荆州,占领蜀川。
成就大业,和曹操、孙权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分佩服。
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出山。
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无论这是因为他们卓尔不群,或是由于他们卑微无能。
愈是完美的人愈受人尊敬。
如果他人总是遥遥领先,而你只是步其后
尘,如此,即使你赢来人们的尊敬,这种尊敬也不过是残羹剩汁。
月亮独挂天庭时尚可与众星争辉,而骄阳一出,它便光彩顿失不再显赫,甚至干脆消失。
因此,不要接近令你黯然失色的人,而要和那些能映衬你风采的人为伴。
马歇尔诗中聪明的法布拉之所以在她其貌不扬又不修边幅的女仆当中显得美丽不凡、光彩照人,也正是出于这个缘故。
不要自寻烦恼,也不要贬损自己徒增他人荣光。
青少年时须多结俊友高明,成年后则当与凡人为伴。
即使最完美的人也有缺陷。
缺陷为什么与人形影不离呢?才智有其缺陷。
智力非凡的人,缺陷最多或最引人注目。
不是他本人没有察觉这些缺陷,而是因为他喜欢它们。
这是战胜自我的一种勇敢的方式。
人们都善于看见他人的缺点。
他们不会钦佩你的才华,只会注意你的缺陷,并利用它使你其它的资质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