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优.选)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 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 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 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 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主要表现:方向感强、善于 形象思维、有绘画能力 适合职业:画家、航海家、 飞行员、建筑师、室内设计 师、摄影师、越野定向运动 员
概念: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 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 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 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 能力。 主要表现:对数字敏感、抽 象能力强 适合职业:数学家、科学家、 税务、会计,统计学家...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4.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9、存在智力 概念:指的是寻找生命的 重要性、死亡的意义、身体 和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以 及沉浸在艺术领域内的种种 深奥经验中给自己定位的能 力等。 主要表现:思考人为何要 到地球上来、地球是怎样 的.... 适合职业:哲学家...
加德纳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解读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6自知—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概念: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
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 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 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 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 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主要表现:喜欢探索内心世界、 善于描绘心理活动、及时识别自 己的情绪变化 适合职业:哲学家、思想家、心 理学家、小说家等
现实应用
6.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 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 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 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 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 其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多元智力理论资料

“多元智力理论”资料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依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有八个方面的依据。
1.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有与多种不同智力相对应的专门的生理区域来负责不同的智力。
如果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受到伤害,某种特定的智力就会消失,但这不会影响其他的各种智力。
也就是说,某种特定的智力消失了,其他各种智力还能够继续正常发挥其各种功能。
例如,大脑皮层左前叶的布罗卡区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语言智力方面的陷碍,但个体的数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等仍会有正常的表现。
再如,右脑颞叶特定区域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音乐-节奏智力方面的障碍,唱歌、跳舞等能力就会缺乏或消失,而其他能力仍然正常。
又如,大脑额叶的特定区域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方面的障碍,自我反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就会缺乏或消失,而其他能力仍不受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身上确实存在着由特定大脑皮层主管的、相对独立的多种智力。
2.对特殊儿童的研究一般来说,"神童"是在某一或某几个智力领域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体。
然而,世界上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白痴奇才",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但在其他很多方面则根本低能或无能。
3.对智力领域与符号系统关系的研究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抽象之物,而是一个靠符号系统支持和反映出来的实在之物,多元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都是通过一种或几种特定符号系统的支持反映出来的。
例如,言语-语言智力是靠语言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空间-视觉智力是靠图像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画家通过他们的画笔描绘出世界的百态,而我们也是通过他们的画作知道他们对世界的感悟。
不同的智力领域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不同智力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不同符号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每一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接受和传达信息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
4.对某种能力迁移性的研究根据加德纳的研究,人的七种智力之间的相关是很低的,不仅在一般情境下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而且,即使是在不断的教育训练之后,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仍然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得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得病人发觉到她们在学习能力上得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与语文(主要就是读与写)两方面得发展。
但这并不就是人类智能得全部。
不同得人会有不同得智能组合,如:建筑师及雕塑家得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与芭蕾舞演员得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得人际智能较强等。
(一)具体介绍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得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得真实能力。
她认为,人得智力应该就是一个量度她得解题能力得指标、根据这个定义,她在《心智得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得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 (Verbal/Linguistic)2。
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Bodily/Kinesth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这九个范畴得内容如下:1、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就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得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得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得表现。
2.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得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与推理得智能。
她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得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得新发展有兴趣、即使她人得言谈及行为也成了她们寻找逻辑缺陷得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得事物比较容易接受、3.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得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得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与情感得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与空间关系得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与立体造型将她们表现出来得能力。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什么,你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智力的八种形式1.逻辑数学智力:包括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
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语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下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声音、韵律、单词的意义和语言不同功用的敏感能力。
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音乐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
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空间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包括感受、辨别、记忆、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ppt课件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建构了一组智力测验。此测 验中主要以一连串的认知问题测量学生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并且于1905年首度发表,称为「Binet智力测验」。
• 因为Binet测验的结果可以高度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因 此立即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而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Gardner (1999):一种处理讯息的身心潜 能(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这 种潜能是在某种文化情境下能主动地解决 问题或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这种智 能的定义,智能是看不到也无法测量的, 这些潜能能否被引发出来,要视文化所重 视的价值观及所提供的机会而定,以及一 个人自身、家庭、老师或其他人影响下所 作的选择和决定。
作家诗人演说家 数学家工程师 航海家画家 运动员 舞蹈家 作曲家 音乐家 教师 政治家 心理学家哲学家 农夫 植物学家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 语言 数理逻辑 视觉空间 肢体运动
• 数学家、统计学家、会计、电脑程序 员、科学家等是这种智能强的人。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分类 • 感知并理解图形 • 进行系统推理 • 进行抽象推理 • 进行深入的连续推理 • 具体的数学技能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⑴ 构建重点概念的模型。 ⑵ 要求学生用具体物体证明他们的正确。 ⑶ 预测和改变逻辑的结果。 ⑷ 在各种现象中辨认模型和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⑸ 要求学生判断他们陈述和观点。 ⑹ 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 ⑺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构建意义。 ⑻ 把数学概念和程序与其他学科领域和实际联系起来。 ⑼ 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解答。 ⑽ 采用不同的种智能是平等的 智能组合中有强势智能
解决问题和生产产品的能力 实践能力(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 智能取决于个人和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 智能是发展的、可培养的 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 通过智能组合发挥作用 不同领域,学习内容不同 不同学生,学习内容、方法不同 因材施教 智能组合有差异、但无优劣之分 每人都有潜能、有优势领域 多元多维的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 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
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
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
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
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
《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
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队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有什么样的内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具体介绍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
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 (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 (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 (Bodily/Kinesth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
这九个范畴的内容如下:1.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2.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
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内涵:加德纳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多种智力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每一种智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和训练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能的不同组合,一个人有很高的某一种智能,却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受到关注的理由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
因此,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对整个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初中科学教育改革有着诸多的启示。
[自我认识智能的涵义 1.什么是自我认识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所提出,智能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有效产品的能力。
依据智能的历史性、生物性、所具有的特定符号系统和文化作品成果四项指标,可将智能分成8种不同的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MI)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并创立。
经过20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在全世界范围的教育系统内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和深远的影响。
利用其理论设计地理作业,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
智能概念: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针对某以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路线。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它怀疑通用智能的科学性。
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七种以上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的智能(智力)。
每种智能的运作都与大脑的某部位的组织有关,受不同部位神经系统的影响。
这七种智力分别是: (1)语言智力。
(2)音乐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