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班会记录完整版
清明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记录人:XXX一、班会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这是一个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时节。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校于今日下午召开以“清明祭扫,缅怀先烈”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班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清明节的重要意义,并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
2. 清明节知识讲解(1)清明节简介班主任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让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清明节习俗介绍了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传统习俗,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3. 纪念先烈,传承精神(1)观看红色电影片段班主任播放了一段红色电影片段,让同学们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生分享感悟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并表示要传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清明祭扫活动(1)班主任讲解祭扫注意事项班主任向同学们讲解了祭扫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文明等方面,要求同学们在祭扫过程中做到有序、文明。
(2)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5. 互动环节(1)清明节知识问答班主任组织了一场清明节知识问答,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2)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制作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鼓励大家要将先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班会成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班会不足与改进1. 班会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主题班会记录清明(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清明,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祭祀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班开展了以“清明”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4日三、班会地点:教室四、班会主持:班主任五、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个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清明节来历及习俗(1)清明节来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起源于周代的寒食节,后逐渐演变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2)清明节习俗①扫墓: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回到故乡,祭拜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②踏青: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③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寓意着寄托哀思,希望亲人早日升天。
④插柳:古人认为,插柳可以驱邪避疫,因此在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插柳于门上。
3. 清明节故事分享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明节的内涵。
4. 清明节诗歌朗诵同学们纷纷上台,朗诵关于清明节的诗歌,如《清明》、《登高》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清明节手工制作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了清明节的手工艺品,如风筝、柳枝等,展示了同学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班会效果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记录(优秀4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记录(优秀4篇)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篇一一、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英雄故事,培养学生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学生学习烈士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3、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二.活动准备:向爸爸妈妈了解关于清明节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1.有谁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间?指生回答。
2.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板书: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二)简介清明节的来历:师: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在外的随从介子推不惜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要封赏所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而介子推拒绝封赏,带母亲隐居深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便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母子俩都烧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天,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食物。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古人常把其延续到清明,渐渐两节合二为一。
(三)讲讲英雄故事(四)交流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五)、请全班读读清明的诗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班会效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较深的认识,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了要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开创未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清明节主题班会篇二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清明节的班会记录内容(3篇)

班级:高一(2)班日期:2023年4月4日时间:下午2:00-4: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班主任:张老师班会主题:缅怀先烈,传承文明——清明节主题班会---一、班会开场(2:00)张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高一(2)班举行清明节主题班会,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缅怀先烈,传承文明。
”二、清明节知识介绍(2:05)张老师开始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踏青游玩、放风筝等,以此来纪念祖先,祈求平安。
”三、清明节历史故事分享(2:15)张老师讲述了几个与清明节相关的历史故事。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美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同学们,清明节不仅仅是纪念祖先,更是缅怀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缅怀先烈的活动。
”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默哀,以此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共同默哀三分钟,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
”(2:33)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同学们低头默哀,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五、清明节诗歌朗诵(2:36)“接下来,请几位同学上台,为我们朗诵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几位同学走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清明》、《踏莎行》等经典诗作,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六、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2:45)张老师提出了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
“同学们,清明节期间,我们要文明祭扫,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破坏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献花、植树、网上祭扫等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七、清明节实践活动分享(2:50)“有些同学可能参加了清明节实践活动,比如扫墓、参观烈士陵园等。
现在,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他们的实践经历。
关于清明节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一、班会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次班会以“缅怀先烈,传承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清明节期间,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清明节知识讲座张老师以PPT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她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清明节的形成过程,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使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观看清明节相关视频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张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清明节的纪录片,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纷纷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
4.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李明同学表示,清明节是一个缅怀先烈、传承文化的节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5. 诗歌朗诵为了进一步弘扬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分组进行了诗歌朗诵比赛。
参赛作品以清明节为主题,表达了对先烈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
6. 清明节习俗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了家乡的清明节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使大家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7. 班级讨论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班级讨论,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清明节文化。
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8. 班主任总结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珍惜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同时,她希望同学们在清明节期间,能够积极参与祭祖活动,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9. 闭会张老师宣布班会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三、班会总结本次清明节班会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还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祭清明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5日地点:学校会议室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祭祖和扫墓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特举行以“缅怀先烈,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祭清明班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清明节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班会,了解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 清明节知识讲座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张老师邀请了我校历史老师王老师为大家讲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习俗。
王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 先烈事迹介绍接下来,班主任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位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她讲述了烈士们的感人事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4. 祭扫先烈仪式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师生起立,向革命先烈默哀一分钟。
随后,同学们纷纷上台,向先烈们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5. 诗朗诵《清明》为了进一步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同学们还表演了诗朗诵《清明》。
诗朗诵深情地表达了同学们对先烈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清明节期间的经历和感悟。
有的同学讲述了家族中的长辈如何传承清明节习俗,有的同学分享了在清明节期间参观烈士陵园的所见所闻。
7. 总结发言最后,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同时,她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总结本次祭清明班会圆满结束,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清明节班会主会议记录(3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4月5日会议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班主任、各班班长、团支书、学生代表会议主题: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会议开场(时间:9:00-9:10)张老师首先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背景和目的。
张老师强调,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是缅怀先烈、祭奠逝者的日子,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二、清明节历史与意义介绍(时间:9:10-9:30)张老师通过PPT展示了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张老师指出,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祭祀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清明节期间,我们要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清明节习俗与活动(时间:9:30-9:50)张老师介绍了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
张老师强调,这些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清明节期间,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参加祭扫活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
四、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时间:9:50-10:20)各班班长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之意。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间:10:20-10:40)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强调了在清明节期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张老师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六、互动环节(时间:10:40-11:00)为了活跃气氛,主持人组织了互动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抢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清明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七、总结与展望(时间:11:00-11:10)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期望。
开展清明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祭奠先人的重要时刻。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校于2023年4月5日开展了以“清明祭扫,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
三、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清明节是一个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日子,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清明节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 清明节知识讲解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清明节,班主任从节日的来历、习俗、传统美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她还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清明节期间人们祭扫的场景,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3. 先烈事迹分享在了解了清明节的背景后,班主任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先烈事迹。
同学们纷纷讲述了革命先烈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学生们深受感动,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4. 清明祭扫仪式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清明祭扫的过程,班主任组织了一场模拟祭扫仪式。
同学们手持鲜花,向革命先烈表示敬意。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同学们默哀、鞠躬,表达对先烈的哀思。
5. 诗歌朗诵为了进一步弘扬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班主任安排了诗歌朗诵环节。
同学们朗诵了《清明》、《寒食》、《苏堤清明即事》等经典诗作,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6. 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环节,一位同学代表全体同学发表了题为《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演讲。
他号召同学们要以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总结发言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主题班会记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二、介绍清明节: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
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
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
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三、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
扫墓,还有踏青。
荡秋千。
蹴鞠。
打马球。
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讲革命故事
看影片《小兵张嘎》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
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