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解答(123章)
信号与系统123章习题课

十、信号f1(t),f2(t)的波形如图(a)、(b)所示,设f(t)= f1(t)*f2(t),求f(t)分别在t=4,6,8时的数值。
f 1(t) 2 1 2 f 2(t)
0
2
4
6
t
0
1
3
t
十一、某LTI连续系统,初始状态一定,已知当输入f1(t) = (t)时,系统的全响应y1(t)= –e – t(t);当输入f2(t)= (t) 时,系统的全响应y2(t)= (1–5e – t)(t); 求当输入f3(t) = t(t)时,系统的全响应y3(t)。
六、(2)一LTI连续系统,当输入f1(t)时的零状态响应 yzs1(t)如图(a)所示,求输入f2(t)[如图(b)所示]时系统的 零状态响应yzs2(t)(写出表达式或画出图形均可)。
yzs1(t) f1(t) 1 0 2 t 0 (a) 1 2 t -1 0 2 2 1 1 (b) 2 t f2(t)
求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h(k)。
十七、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f(t)与零状态响应y(t)之间 的关系为: t y(t ) e (t ) f ( 2) d
(1)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2)求当f(t)=(t+1)–(t–2)时的零状态响应。
-1 f1(k) 2 1 -2 0 1 (a) 2 3 k -1 0 -1 (b) 1 2 3 k 1 f2(k)
十四、已知某LTI离散系统,当输入为(k–1)时,系统的 零状态响应为 1 k
(k 1) 2
试计算输入为f(k)=2(k)+(k)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k)。
七、一连续LTI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为 2y'(t) + 3y(t) = f'(t) 已知 f(t)=ε(t) ,y(0-) =1,则y(0+)=_______________。 八、(1)试求图示系统的冲激响应h(t)。
《金属学原理》各章习题及解答(晶体的塑性变形)

第8 章晶体的塑性形变题解1. 细铜棒两端固定,从100°C 冷却到0°C,问发生的内应力有多大?铜的热膨胀系数=1.5×10-6/°C,弹性模量E=1.103×1011 Pa)。
解:设棒长为 1 ,热膨胀系数α=1.5×10-6/°C ,从100°C 冷却到0°C 棒收缩量∆L=α∆T=1.5×10-6×100=1.5×10-4,如果棒仍保持弹性范围,根据胡克定律,内应力σ应为:σ=Eε=1 ×11 ××−4 =×7.103 10 1.5 10 Pa 1.65 10 Pa2. 板材轧制时,设弹性变形量从表面到中心是线性的。
(a)压下量不大时,表面仍处在弹性范围,画出加载及卸载时从表面到中心的应力分布;(b)表面发生了塑性形变,但中心仍处于弹性围,画出加载及卸载时从表面到中心的应力分布。
解:(a)当压下量不大表面仍处在弹性范围时,因表面变形量最大,所以整个板处于弹性范围,加载时,应力与应变正比,所以应力从表面到中心亦呈线性分布,如下图(a)所示。
卸载后,弹性应变完全回复,板内无应力存在。
(b)当表面发生了塑性形变但中心仍处于弹性围时,表面层已屈服,它的应力与应变关关系不再符合胡克定律,所以表层应力的增加斜率降低,如下图(b)所示;卸载后,表层的塑性形变不能回复,内部的弹性变形要回复,因此,表层受内部收缩而产生压应力,因表层留下的永久变形不能回复而使内部产生拉伸应力,这些残余应力的分布如下图(c)所示。
3. 体心立方晶体可能的滑移面是{110}、{112}及{123},若滑移方向为[111],具体的滑移系是哪些?解:一个具体的滑移系的滑移方向必在滑移面上,根据晶带定律可知,滑移方向为[111] 时,对于{110}滑移面,可能的滑移面是(110)、(011)和(101 )。
习题解答1-3章

F34 F5 / cos 45 1414 N
Fb
F43
cd ac
1414 0.3535
500N
M b Fb lAB 500 100 50000 N mm
3.3 在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转动副轴颈半径r及当量摩擦 系数fv,滑块与导路的摩擦系数f 。而作用在滑块3上的驱动力为Fd 。试求在图 示位置时,需要作用在曲柄上沿x—x方向的平衡力Fb(不计重力和惯性力)。
aBt A a n2 p' 105.9m / s2
2 aBt A / lAB 105.9 / 0.30165 351rad / s2
aA a pa 171.1m / s2
aS2 a p' s2 98.6m / s2
力分析:
FA
m1aA
2.75171.1
vB3 vB2 vB3B2
大小 ? 方向 ⊥CB
ω1lAB ⊥AB
? ∥ BC
vB2 1 lAB 10 0.03 0.3m / s
v
0.3 / 30
0.01
m/s mm
vD v pd 0.0114.5765 0.146m/ s vE v pe 0.0116.6 0.166m/ s
v=5m/s向上移动,试确定作用在各构件上的惯性力。
速度分析:
vB vA vBA
vBA
2
v ab 6.3685m / s
vBA lAB 6.3685/ 0.30165
21.1rad
/
s
金融风险课后习题整理123章

金融风险课后习题整理123章第一章1.简述金融风险含义的含义、特点和主要类型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正收益也有可能是风险、不确定性即是风险、方差度量法度量)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叠加性和累积性,消极性和积极性并存的特点。
金融风险的类型:按照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按照会计标准,能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
按照驱动因素,能分为市场风险、信用分析、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其他风险(经营、国家、关联风险)等。
2.试对金融风险的诱因和有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进行阐释和分析可能导致的结果:金融风险利弊共存,不良影响有:(1)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
(2)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3)增大了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4)可能会降低部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
(5)可能会引起一国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
(6)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
(7)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部合理,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产生严重破坏。
(8)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产生重大影响。
(4个微观,4个宏观)3.辨析金融风险与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之间的关系金融风险的经济资本是与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并随着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的资本,是由金融机构基于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风险、收益、资本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所确定的。
金融风险的监管资本是指监管部门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备足的资本。
(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预期损失是实现可以预计的平均损失,一般视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之一,以计提准备的名义从净收入中扣除。
与未预期有根本不同。
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都不应小于未预期资本。
未预期损失是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的最低资本要求量。
通常将计算得到的未预期损失直接作为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
监管资本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当地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状况的估计、判断和态度,本质上属于“事后监督”。
第123章习题解答

第123章习题解答第1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分组,加⾸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量数据效率⾼。
(2)报⽂交换:⽆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交换之⾼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路由灵活,⽹络⽣存性能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结论:若数据长度⼤⽽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发送速率⾼,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出现的问题:1 未做完。
2 1-17中的科学计数法不会⽤。
(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部。
再交给⽹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传送,加上⾸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数据加上各种⾸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固体物理学》习题解答( 仅供参考)参加编辑学⽣柯宏伟(第⼀章),李琴(第⼆章),王雯(第三章),陈志⼼(第四章),朱燕(第五章),肖骁(第六章),秦丽丽(第七章)指导教师黄新堂华中师范⼤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级2006年6⽉第⼀章晶体结构1. 氯化钠与⾦刚⽯型结构是复式格⼦还是布拉维格⼦,各⾃的基元为何?写出这两种结构的原胞与晶胞基⽮,设晶格常数为a 。
解:氯化钠与⾦刚⽯型结构都是复式格⼦。
氯化钠的基元为⼀个Na +和⼀个Cl -组成的正负离⼦对。
⾦刚⽯的基元是⼀个⾯⼼⽴⽅上的C原⼦和⼀个体对⾓线上的C原⼦组成的C原⼦对。
由于NaCl 和⾦刚⽯都由⾯⼼⽴⽅结构套构⽽成,所以,其元胞基⽮都为:123()2()2()2a a a ?=+??=+=+a j k a k i a i j 相应的晶胞基⽮都为:,,.a a a =??=??=?a ib jc k2. 六⾓密集结构可取四个原胞基⽮123,,a a a 与4a ,如图所⽰。
试写出13O A A '、1331A A B B 、2255A B B A 、123456A A A A A A 这四个晶⾯所属晶⾯族的晶⾯指数()h k l m 。
解:(1).对于13O A A '⾯,其在四个原胞基⽮上的截矩分别为:1,1,12-,1。
所以,其晶⾯指数为()1121。
(2).对于1331A A B B ⾯,其在四个原胞基⽮上的截矩分别为:1,1,12-,∞。
所以,其晶⾯指数为()1120。
(3).对于2255A B B A ⾯,其在四个原胞基⽮上的截矩分别为:1,1-,∞,∞。
所以,其晶⾯指数为()1100。
(4).对于123456A A A A A A ⾯,其在四个原胞基⽮上的截矩分别为:∞,∞,∞,1。
所以,其晶⾯指数为()0001。
3. 如将等体积的硬球堆成下列结构,求证球体可能占据的最⼤体积与总体积的⽐为:简⽴⽅:6π;六⾓密集:6;⾦刚⽯:。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完整答案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配套教材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胡洪营黄霞张旭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内容提要本书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习题解答、思考题和综合练习题3部分。
习题解答部分对《环境工程原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答,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设计计算能力并为学生自学提供参考;思考题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综合习题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书。
前言《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的配套教材。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新的核心课程。
《环境工程原理》教材是与该课程配套的国内第一本本科教材,由清华大学从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已经于2005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自2003年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以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逐步增加。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是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本教材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相关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研究生参考。
也可作为研究生考试的复习参考资料。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所用符号与《环境工程原理》教材相同:第一篇:《环境工程原理》教材各章后的习题解答(参考答案)第二篇:思考题第三篇:综合练习题本教材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主要编写人员如下: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五章:胡洪营、吴乾元、王丽莎第二章~第五章:张旭、王灿、陆松柳第六章~第十章:黄霞、刘春第三篇的编写人员为:一、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张旭二、分离工程原理:黄霞三、反应工程原理:胡洪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陈文副编审、陈海柳编辑为该教材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高分子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 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
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X表示。
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2. 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l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
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
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
选择其常用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聚氯乙烯-[-CH2CHCl-]- n聚苯乙烯-[-CH2CH(C6H5)-]n涤纶-[-OCH2CH2O OCC6H4CO-]n尼龙66(聚酰胺-66)-[-NH(CH2)6NH CO(CH2)4CO-]n聚丁二烯-[-CH2CH=CHCH2 -]n天然橡胶-[CH2CH=C(CH3)CH2-]n聚合物分子量/万结构单元分子DP=n 特征量/万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5~1510~3062.5104800~2400960~2900(962~2885)足够的聚合度,才能达到一定强度,弱极性要求较高聚合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语法分析(分析句子)P31、P32 P41 23. 设有文法如下: 自顶向下-推导 <目标>::=V1 自底向上-规约 V1::=V2|V1iV2 V2::=V3|V2+V3|iV3 V3::=)V1*|( 试分析句子(, )(*, i(, (+(, (+(i(, (+)(i(*i(。
解 <目标>=> V1=>V2=>V3=>( <目标>=> V1=>V2=>V3=>)V1*=>)V2*=>)V3*=>)(* <目标>=> V1=>V2=>iV3=>i( <目标>=> V1=>V2=>V2+V3=>V3+V3=>(+V3=>(+( <目标>=> V1=>V1iV2=> V1iV3=> V1i(=>V2i(=>V2+V3i( =>V2+( i(=>V3+( i(=>(+(i( <目标>=> V1=>V1iV2=> V2iV2=> V2+V3iV2=> V3+V3iV2 => (+V3iV2=>(+)V1*iV2=>(+) V1iV2*iV2=>(+) V2iV2*iV2 =>(+) V3iV2*iV2=>(+) (iV2*iV2=>(+) (iV2*iV2 =>(+) (iV3*iV2=>(+) (i(*iV2=>(+) (i(*iV3=>(+) (i(*i(
P38 1、设T1={11,010},T2={0,01,1001}, 计算:T2T1,T1*,T2+。 T2T1={011,0010,0111,01010,100111,1001010} T1*={ε,11,010,1111,11010,01011,010010……} T2+={0,01,1001,00,001,01001,010,0101……}
P39 12、试分别构造产生下列语言的文法: (1){ abna | n=0,1,2,3……} (3){ aban | n≥1} (5){ anbmcp | n,m,p≥0}
语言->文法 P25
(1)G={VN,VT,P,S},VN={S,A },VT={a,b}, P:S∷=aAa A∷=bA |ε (3)G={VN,VT,P,S},VN={S,A },VT={a,b}, P:S∷=abA A∷=aA | a (5)G={VN,VT,P,S},VN={S,A ,B,C}, VT={a,b,c}, P:S∷=ABC A∷=aA |ε B∷=bB |ε C∷=cC |ε
P38 7、设有文法G[S]: S∷=A A∷=B | IF A THEN A ELSE A B∷=C | B+C | +C C∷=D | C*D | *D D∷=X | (A) | -D 试写出VN和VT。
文法的形式定义 P22
VN={S,A,B,C,D} VT={IF,THEN,ELSE,+,*,X,(,),-}
P38-39 8、设有文法G[S]: S∷=aAb A∷=BcA | B B∷=idt |ε 试问下列符号串(1)aidtcBcAb (3)ab (5)aidtcidtcidtb 是否为该文法的句型或句子。 S=>aAb=>aBcAb=>aidtcAb=>aidtcBcAb S=>aAb=>aBb=>ab S=>aAb=>aBcAb=>aidtcBcAb=>aidtcidtcBb=>aidtcidtcidtb
《编译原理》习题解答(一)
第二次作业:
P38 1、3、5、7、8(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11(1)(2)、 12(1)(3)(5)、15
第1、3、5题 符号串集合的运算P19 第7题 文法的形式定义 P22 第8题 句型、句子的定义 P23 第10、11题 语言的形式定义,从文法->语言 P24 第12题 语言->文法 P25 第15题 推导语法树、句型短语、简单短语,句柄的概念 P26、P27
句型、句子的定义 P23
语言的形式定义,从文法->语言 P24
P39 10、给定文法: S∷=aB | bA A∷=aS | bAA | a B∷=bS | aBB | b
该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什么?
L(G)={相同个数的a与b以任意次序连接而成的非空符号串}。 P39 11、试分别描述下列文法所产生的语言(文法开始符号为S): 1)S∷=0S | 01 2)S∷=aaS | bc 3) S:: =aSd | aAd A:: =aAc | bc 1)L(G)={0n1| n≥1}; 2)L(G)={a2nbc | n≥0}; 3)L(G)={aibcjdk | i, j, k≥1, i=j+k-1}。
推导语法树、句型短语、简单短语,句柄的 P39 15. 设文法G规则为: 概念 S::=AB P26、P27 B::=a|Sb A::=Aa|bB 对下列句型给出推导语法树,并求出其句型短语,简单短语和 句柄。 (2)baabaab (3)bBABb
S A A b B B aS b A b B S A B S B b
符号串集合的运算P19
P38 3、令A={0,1,2},写出集合A+和A*的七个最短符号串。 A+:0,1,2,00,01,02,10(有多种可能) A*:ε,0,1,2,00,01,02(有多种可能) P38 5、试证明:A+=A A*=A*A。 证明:A+=A1∪A2∪……∪An∪…… A*=A0(即{ε})∪A+ A A*=A(A0∪A+ )=A∪A+=A+=A+∪A =(A0∪A+ )A=A*A(证毕)
A B
a b B a a
2)句型baabaab的短语a, ba, baa, baab, baabaab,简单短语a,句柄 a 3)短语bB, AB, ABb,简单短语bB, AB,句柄bB
第三次作业:
P40 18、19(1)(3)、21、23、24、26、27、29
第18题、第19题 文法二义性的证明 P29 第21题 句子关于文法的最左、最右推导P22P27 第23题 初步语法分析(分析句子)P31、P32 第24题 四种文法的判别P34-P35 第26题 第27题 语言->文法 第29题 文法的其他表示法(扩充的BNF)P36、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