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低密度CSD01井压裂工程设计

低密度CSD01井压裂工程设计

CSD01井压裂工程设计书(井段750.0-764.0m,厚度:14.0m)中石油渤海钻探煤层气项目部二○一三年九月二十日压裂工程设计:王鹏涛目录一、基本数据二、套管数据三、煤层射孔数据四、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五、A3煤储层特征及顶底板岩性评价六、压裂施工设计依据七、压裂工程设计方案八、压裂前各项准备九、压裂施工步骤十、压裂后施工步骤十一、安全、质量、环保、井控要求执行标准十二、压裂管柱示意图十三、压裂施工报价一、基本数据:四、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五、煤储层特征及顶底板岩性评价本井煤层m,煤层厚m,夹矸厚m。

本井煤层底板m,厚度m,岩性为砂质泥岩;顶板m,厚度岩性为砂质泥岩,预计压裂后产水量较小。

六、压裂施工设计依据1、压裂目的本区煤储层渗透率低,通过压裂改造,有效沟通煤储层割理裂隙,提高煤储层渗流能力。

2、设计依据根据提供《CSD01井压裂地质方案》编写。

七、压裂工程设计方案1、压裂层段,井段750.0-764.0m,厚度:14.0m。

2、注入方式:套管注入。

3、压裂液:1250m3。

4、施工排量:2.0-10.0m3/min。

5、支撑剂:20/40目低密度支撑剂40m3,12/20目低密度支撑剂20m3。

6、平均砂液比:10~12%。

7、压裂井口:700型压裂井口。

八、压裂前各项准备1、安装700型压裂井口,四角用钢丝绳绷紧并用地锚固定。

2、压裂施工设备4、压裂液准备准备量:1250m3压裂液配方表配液要求:(1)、KCl质量等级为国标一级KCl。

(2)、水质要求:PH值范围7~7.5,水质清洁,机械杂质小于1%,固体颗粒粒径≤50μm。

(3)、加入KCl过程中进行的搅拌,保证KCl充分溶解。

九、压裂施工步骤1、摆车,连接高、低高管线(高压管线接双管线),地面高压管汇及井口试压50MPa,稳压3min不渗漏为合格,施工限压50MPa。

2、按设计泵注程序进行压裂施工,施工过程中相邻井装压力表,随时观察相邻井的压力变化,如有刺漏马上停止施工。

钻井工程设计(石油、煤层气)

钻井工程设计(石油、煤层气)
压漏地层。
地质条件
7)孔隙、裂隙发育地层:孔隙或裂隙大小,是确定堵漏
方法及施工工艺的重要依据。 8)地层温度梯度:高温地层,泥浆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性
能。冻土层或寒冷地区,采用抗低温泥浆,或采取必要的
保温措施。 9)地质年代、地层埋藏深度也是判断复杂情况、进行钻 井液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泥页岩地层,年代古老且埋藏较 深可能已失去水敏特性;石膏地层,200米以浅的石膏含 结晶水的几率很高,200米已深的石膏多不含结晶水。
(8)成本及材料预算;
(9)技术经济指标及时效分析。
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2、钻井工程设计前的基础资料 (设计资料收集)
1.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是钻井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在收集
地质资料时主要收集设计井的地质分层、地层岩
性、可钻性、研磨性、故障提示、地层倾角、地 层压力、破裂压力等。
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
常用参数:
密度
流变参数:漏斗粘度、表观粘度、塑性粘度、
动切力、静切力 滤失量、泥饼厚度 pH值 含砂量、固相含量
(1)密度的确定
钻井液密度是确保安全、快速钻进和保护油
气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利用密度的作用,调节钻井液孔内静液柱压
套管尺寸与井眼尺寸选择及配合
2.套管和井眼尺寸的选择和确定方法
确定井身结构尺寸一般由内向外依次进行,首先确定生产 套管尺寸,再确定下入生产套管的井眼尺寸,然后确定中 层套管尺寸等,依此类推,直到表层套管的井眼尺寸,最 后确定导管尺寸。 生产套管根据采油方面要求来定。勘探井则按照勘探方要 求来定。 套管与井眼之间有一定间隙,间隙过大则不经济,过小会 导致下套管困难及注水泥后水泥过早脱水形成水泥桥。间 隙 值 一 般 最 小 在 9.5~12.7mm(3/8~1/2in) 范 围 , 最 好 为 19mm(3/4in)。

(冶金行业)煤层气井钻井地质设计

(冶金行业)煤层气井钻井地质设计

(冶金行业)煤层气井钻井地质设计引言为了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扩大煤层气勘探成果,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产气突破,同时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云南省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步伐。

按照《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我X公司和云南省143勘探队共同组织人员于2002年3月初进行了现场实地踏勘,搜集有关资料,特编制此《地质设计书》。

1基本数据(1)井名:EH—01(2)井别: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3)设计井位:云南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第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米处。

(4)构造位置: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咱得向斜西翼(5)设计井深:660米(6)设计座标:纵座标(X):2802050横座标(Y):18412825标高(H):+2005米(7)目的煤层:二叠系龙潭组C9、C16和C21b煤层(8)完井层位: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9)完井方式:根据采样、试井、测井等综合勘探手段获得的成果研究、分析,若结论显示本井不具有开发潜力,则分段对含水层及井口封固完井;若分析结论显示本井具有开发潜力,则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完井方式为套管完井。

(10)完钻原则:C21b号煤层底板以下50米完钻。

2部署方案及钻探的目的任务2.1部置方案(见图1)恩洪煤层气勘探项目分为煤层气资源评价,钻井和地震勘探、生产试验三个阶段,为了查清勘探区内煤层赋存状况,根据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往地质勘探成果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踏勘情况,首先在恩洪勘探区南部煤炭勘探区和未勘探区的结合部附近,布置壹口参数井,即EH—01;在勘探区北部煤炭普查勘探区内,布置另壹口参数井,即EH—02井。

以获取不同区域,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应力均条件下有关煤层气地质储层参数。

同时针对该区构造比较复杂的特点,在煤田普查区及预测区,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提高勘探程度和煤层气储量的控制程度,为下壹步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ACE—MY01井钻井技术总结

ACE—MY01井钻井技术总结
贵州保田青山煤层气勘探项目
ACE—MY01井钻井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ACE MY01井钻井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MY01
报告人:邓昌文 报告人: 2006年 2006年6月29日 29日
1.钻井作业概况 1.钻井作业概况
1.1 钻探目的
贵州保田青山煤层气勘探项目是加拿大亚加能源有限公司 与中国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合作开发 的第一批钻井勘探工程,该工程包括6口参数井,其中ACEMY01井、ACE-MY02井和ACE-MY03井通过议标,确定由中 国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承担。 ACE-MY01煤层气参数井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马依镇 波车村北边110m公路边。设计井深780.00m,目的煤层为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的3、5、12、17、19、26、28、 29煤层;试井目的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的17-2、 19煤层。
最大全角变化率
井底位移
设计
实际
井深
设计
≤1.3°/25 ° m
实际
0.52°/2 ° 5m
井深
设计
实际
方位
291°3 ° 6′
≤3° °
2°40′ °
785m
250-275m
≤20m
19.34m
3.1.5井径扩大率 井径扩大率
据井径成果表,503.90m上部非含煤地层井径扩大率 ≤14%;含煤地层除在井深661.85~679.20m井段因19~ 21煤层为厚层粉煤,加上注水试井影响,煤层跨塌严重,井 径扩大率达267%,其余煤系井段井径扩大率≤27%。
表3
井深 (m)
ACE-MY01井钻遇地层取芯情况表 井钻遇地层取芯情况表
伪厚 (m) 13.08 244.00 117.32 129.50 106.87 125.58 采长 (m) 4.10 238.19 117.11 129.35 103.71 122.73 采取率 (%) 31 97.6 俗称紫色层 99.8 99.9 97.0 97.7 俗称绿色层 含煤10层,可采2层 (3、5-2) 含煤11层,可采6层 (12、17-1、17-2、19 、21、23-2) 含煤9层,可采4层 (26、28、29-1、29-2) 揭露不全

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47页PPT

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47页PPT
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L型钻井试验项目方案

L型钻井试验项目方案

L型钻井试验项目方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焦煤集团屯兰矿12408工作面“L”型地面煤层气井抽采试验方案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2015 年 3月目录1 前言项目背景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具有工作面瓦斯治理难度高、治理压力大的困惑,地面煤层气井能缓解煤矿的瓦斯治理压力;经过“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采动影响区井试验的摸索及“十二五”重大专项前期研究成果,基本达到了利用采动影响区地面井治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的目的。

考虑到煤层气采动井直井地面抽采瓦斯范围有限,覆盖的采动区范围较小,为此有必要考虑在竖直地面井的基础上加一段水平孔,形成“L”地面井煤层气抽采方式,通过合理的优化布置,对“L”采动影响区地面井进行研究。

针对当前屯兰矿工作面瓦斯治理难度大和地面垂直预抽井不能短期解决工作面瓦斯大的现状,研究试验“L”型井钻井工艺和瓦斯抽采技术,解决工作面上的瓦斯问题是必要的。

通过合理的优化布置,对“L”型采动影响区地面井进行研究。

以实现覆盖范围广、抽采瓦斯效果优的目的,在竖直采动影响区井的成功试验的基础上,将取得较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方案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依据:1)屯兰矿煤层气抽采数据及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屯兰矿区域地形图(1:10000)。

3)屯兰矿12408工作面掘进地质图。

4)屯兰矿12408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

5)屯兰矿采掘平面图。

2地质概况地层西山煤田位于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块隆的古交掀斜地块,地层出露较齐全(见表2-1)。

自西向东,由西北向东南地层由老到新依次分布,太古界变质岩分布于西山煤田的西部及西北部;上元古界长城系霍山砂岩不整合覆盖其上;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构成煤田基底;石炭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剥蚀面之上;三叠系分布于煤田的中南部;第三系、第四系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及近代沟谷中。

表2-1 区域地层简表界系统组段代号厚度(m) 出露面积(Km2)新生界(Kz)第四系全新统Q40-45中上更新统马离组Q2+30-112 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N20-72中生界(Mz) 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r >325 下统和尚沟组T1h 120-155刘家沟组T1l 432-500古生界(Pz)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上石盒子组上段P2s2119-247下段P2s1105-296 下统下石盒子组上段P1x222-67下段P1x122-84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中统本溪组C2b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二段O2f216-70一段O2f157-92上马家沟组三段O2s353-85二段O2s299-170一段O2s147-85下马家沟组三段O2x332-68二段O2x2一段O2x153-69 下统亮甲山组O1l冶里组O1y寒武系上统凤山组∈3f 40-60长山组∈3c 5-10崮山组∈3g 6-26中统张夏组∈2z 56-140徐庄组∈2x上元古界(Pt) 震旦系长城系霍山群Z Ch20-40 Z Ch1>384太古界Ar 吕梁山群Ar >1500构造根据断块学说,西山煤田位于我国华北断块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块隆的古交掀斜地块,煤田西部边缘为狐堰山山字型褶皱带(见图2-1)。

煤层气参数井设计方案

煤层气参数井设计方案

煤层气参数井设计方案3 煤层气参数井方案 3.1 目的与任务 1 主要目的(1)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评价东升煤田煤层的煤厚、煤质、盖层及含气性。

(2)了解工业产能,进一步评价煤层气勘探前景,为试采和开发试验提供地质数据。

本区煤层气勘探基础资料较少,因此在开展煤层气钻探的同时,必须进行钻探动态跟踪分析和综合研究,深化认识。

2 主要任务获取东升煤田煤层气可靠的评价参数,主要项目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煤体结构、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煤层顶底板岩性、岩石节理/裂隙、结构/构造、成分、岩石力学性质、单井产气量等参数。

3.2 井位部署 1 井位部署原则(1)煤田勘探程度高,地层、构造、煤层厚度、地层倾角比较清楚。

(2)煤层发育,单层厚度大,可采总厚度较大。

(3)煤层气含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其附近构造相对简单或拉张应力场(如向斜翼部和正断层附近等)部位。

(4)煤的渗透性较好,煤层以原生结构、碎裂煤为主,裂隙(煤层割理)较发育,避开构造复杂区和构造煤(碎粒煤、糜粒煤)发育地段。

(5)目标煤层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且埋深300~1000m,并避开采空区。

(6)煤层气含量面积大,资源量较大、资源丰度较高。

(7)地形相对平缓、交通方便、施工条件相对较好等。

按上述条件,可优先考虑在东升井田东部施工1口煤层气参数井,目的层为七2、六2、、四2、二1煤。

东升井田参数井井位部署见图3.1和表3.1六2-300........DS参-01..-123.65..........七2煤层采区回风下山...................................四2-500........七2煤层采区进风下山..................七2煤层上下山保护煤柱线...................图3.1 东升井田地面井位置示意图表3.1 东升井田地面井参数井名 DS参X 377145Y 384260H 设计一开深度 50 设计井深 +260 960 9 39 -01 3.3 井身结构设计井型为垂直井井型。

煤层气L型水平井钻井工艺在山西郑庄区块应用与研究

煤层气L型水平井钻井工艺在山西郑庄区块应用与研究

煤层气L 型水平井钻井工艺在山西郑庄区块应用与研究收稿日期:20230331;修订日期:20230524;编辑:王敏基金项目:山东省地勘项目:透视山东 地质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鲁勘字 2020 13号)作者简介:范伟顺(1984 ),男,山东日照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等研究工作;E m a i l :815063930@q q.c o m *通讯作者:刘元忠(1978 ),男,山东日照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煤层气钻探工作;E m a i l :63301422@q q.c o m 范伟顺1,2,刘元忠2*,马登贤2,郑成光2,张景远2,孙振兴2(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2.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矿局有色金属矿找矿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煤层气L 型水平井能够最大限度的沟通煤层微裂隙和裂隙系统,增加井眼在煤层中的波及面积和泄气面积,较定向井能大幅提高单井煤层气产量㊂在煤层气L 型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涉及钻井工艺较繁琐,通过优化井深结构㊁控制井眼轨迹㊁合理钻具组合㊁改进泥浆性能㊁提升钻井技术等方法,可有效提高了钻进效率,缩短钻进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㊂2022年,通过T S J 3000水源钻机在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L 型水平井钻探实际应用,以钻井周期20.1d ,完井井深2033.94m ,钻机月速2991.67m ,创造了华北油田煤层气该区块同类型井钻井周期和钻机月速的双记录㊂关键词:L 型水平井;水源钻机;钻井技术;煤层气中图分类号:T D 8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28/j.i s s n .16726979.2023.08.006引文格式:范伟顺,刘元忠,马登贤,等.煤层气L 型水平井钻井工艺在山西郑庄区块应用与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2023,39(8):3743.F A N W e i s h u n ,L I U Y u a n z h o n g ,MA D e n g x i a n ,e t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S t u y o fL T y p eC B M H o r i z o n t a lW e l l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Z h e n g z h u a n g B l o c k i n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e [J ].S h a n d o n g La n da n dR e s o u r c e s ,2023,39(8):3743.0 引言煤层气水平井技术是低渗透和超低渗透煤层气经济高效开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利用特殊的井底动力工具与随钻测量仪器,钻成井斜角大于86ʎ,并保持这一角度钻进一定长度井段的定向钻井技术㊂水平井钻井技术包括随钻测量技术㊁井眼轨迹控制技术㊁井壁稳定技术㊁钻井完井液技术等㊂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助力 碳达峰 和 碳中和 目标㊂煤层气资源是不可多得的低碳㊁清洁㊁过渡性气体能源,与煤伴生㊁共生的气体资源,俗称 瓦斯,热值高于通用煤1~4倍[1],1m 3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 g 汽油㊁1.21k g 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其高效利用可有效地减少高碳能源(煤炭)的利用,可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有效利用可使甲烷的温室效应降低近二十倍,可有效地推动 碳达峰 前的高碳能源的过渡性的清洁替代[23]㊂沁水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是我国最大的构造聚煤盆地,也是国家勘探开发煤层气首选的重点地区之一[4]㊂山西郑庄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区内地形为丘陵山地,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地面海拔800~900m ㊂本文以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利用T S J 3000水源钻机在该区块施工的Z S 6153L 型水平井为例论述㊂Z S 6153L 型水平井,着陆点垂深990.01m ,完钻井深2033.94m ,目的层位山西组3#煤,完钻层位山西3#煤,完钻原则钻至靶点,保证煤层进尺850m 左右㊂沁水盆地为中生代末形成的构造盆地[5]:元古界㊁太古界为盆地基底;古生界㊁中生界组成盆地的构造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下㊁中统,石炭㊃73㊃第39卷第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8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系上统,二叠系,三叠系及局部残存的侏罗系;新生界不整合覆盖于盆地之上㊂盆地最深处奥陶系顶面深约2500m㊂1地质概况主要层系以及矿产如下:本溪组:由海陆交替相泥岩㊁砂质泥岩㊁黏土岩㊁石灰岩㊁褐铁矿层夹煤线组成,组厚10~50m㊂太原组由海陆交替相砂岩㊁泥岩㊁石灰岩和煤层组成,组厚50~150m㊂一般含煤层7~10层,其中3~5层可采,可采煤层总厚度4~ 10m,北厚南薄㊂山西组:由陆相及滨海相砂岩㊁泥岩夹煤层及薄层石灰岩组成,组厚40~110m㊂含煤层3~6层,其中2~4层可采,可采煤层总厚度2~7m㊂下石盒子组:由陆相砂岩㊁泥岩,底部夹煤线1~2层缓成,组厚90~214m㊂郑庄区块地层按形成时间由老至新包括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㊁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㊁上统太原组㊁二叠系下统山西组㊁下石盒子组㊁上统上石盒子组㊁石千峰组㊁中生界三叠系㊁新生界第三系㊁第四系㊂依据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近年来在郑庄区块钻资料,区内大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底界深度24m,厚度20.80m,顶部黄色砂质黏土为主㊁中㊁下部含砂砾石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㊂石千峰组,底界深度289m,厚度265m,由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绿色细砂岩,灰白色中砂岩组成,与下伏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㊂上石盒子组,底界深度810m,厚度521m,由灰绿色㊁浅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浅灰色细砂岩,灰白色中砂岩组成,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㊂下石盒子组,底界深度970m,厚度160m,由深灰色泥㊁砂质泥岩,浅灰色粉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㊂山西组,底界深度2016m(未穿),厚度1046m,主要由灰黑色㊁深灰色泥岩㊁粉砂岩,灰色㊁灰白色细砂岩,黑色煤组成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㊂郑庄区块主要开发产气层为山西组3#煤层,该煤层位于地表下500~800m,厚4~5m,厚度稳定,呈现出由南向北缓慢递增的趋势,煤层气储量十分可观,52口直井3#煤层排水试气,日平均产气2ˑ104 m3㊂山西组:为陆表海背景之上的三角洲沉积,一般有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㊁支流间湾逐渐过渡到三角洲平原相㊂地层由深灰色 灰黑色泥岩㊁砂质泥岩㊁粉砂岩夹煤系地层组成,底部普遍发育灰色中细粒砂岩㊁含细砾粗砂岩,厚度34~72m,一般60m左右㊂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㊂山西组存在有4层煤层,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号,3#煤层厚度相对较厚,且分布广泛㊁煤层稳定,作为郑庄区块的主力煤层进行开发㊂本组与下伏太原组K6顶K7砂岩底构成一个完整的进积型三角洲旋回[67]㊂电性特征:自然伽马曲线显示煤为块齿状低值;泥岩为齿状㊁尖峰状高值;砂岩为块齿状㊁尖谷状低值㊂深浅双侧向曲线大多重合,局部小 中幅正差异,煤为块齿状高阻,泥岩为浅齿状低阻,砂岩为尖峰状中高阻[8]㊂2关键钻井技术优化2.1井身结构一开钻进选用套管尺寸D311.2mm牙轮钻头,钻穿基岩风化带20m后,且井深不小于60m下D244.5mm表层套管,封固地表疏松层㊁砾石层㊂下入深度约59m,注水泥全封固㊂施工过程中因上部地层漏失,将表层套管深下,以封隔上部易漏层位,为二开安全施工提供保障,井身结构示意图1㊂图1井身结构示意图二开选用D215.9m m钻头,钻至井深2033.94m,下入D139.7m m套管,水泥封固段为地面1159m(封隔器位置)㊂封隔器应放置于3#煤层顶板泥岩内,确保固井水泥浆不进入煤层,井深结构数据表1㊂表1井深结构数据表开钻次序井深/m钻头尺寸/mm套管尺寸/mm套管下入地层层位套管下入深度/m环空水泥浆返深/m 一开60D311.2D244.5石千峰组59地面二开2033.94D215.9D139.7山西组2032.5地面~1159㊃83㊃第39卷第8期山东国土资源2023年8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2 井眼轨迹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是水平井钻井中的关键,是将水平井钻井理论㊁钻井工具仪器和施工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技术㊂水平井主井眼一般采用单弯螺杆钻具+近钻头随钻测井仪(L WD )的地质导向钻具组合钻进[910]㊂首先利用前期地震的资料建立区块的地质模型,然后利用随钻监测到的储层伽马参数来修正地质模型并调整井眼轨迹㊂另外,可以结合综合录井仪实时监测到的钻时和泥浆返出的岩屑,判断钻头是否穿出煤层㊂钻进过程中建立工程和地质相结合的的导向模式,坚持少滑动㊁多转动㊁微调和勤调的原则㊂根据测井资料优选储层段,合理设计井斜角㊁井深剖面㊁曲率半径㊁造斜点㊁着陆点㊁井眼方位等参数(图2)㊂直井段测斜间距小于等于50m ,造斜及扭方位段应单根记录一次,其余井段测斜间距小于30m ㊂直井段井眼轨迹井斜小于等于2ʎ,全角变化率小于等于1.2ʎ/30m ,位移小于等于10m ,造斜段全角变化率不超过设计值3ʎ/30m ,穏斜段不超过设计井斜角5ʎ㊂自二开开始采用L WD 或MWD 测井,项目包含自然伽马,水平井段连续测量,着陆后,钻井水平段853.94m㊂图2 井眼轨迹控制过程图2.3 钻具组合(1)二开钻具组合力学分析套管内摩擦系数0.20,裸眼摩擦系数0.25,泥浆密度1.05g /c m 3,设计滑动钻进钻压20~40k N ,旋转钻进钻具扭矩7.83k N ㊃m ,钻压40~60k N ,钻具组合力学分析结果见表2㊂井眼轨迹剖面㊁钻具组合以设计为准㊂分析工况:起钻㊁下钻㊁钻柱旋转(钻头有钻压与无钻压)㊁滑动钻进㊂㊃93㊃第39卷第8期 技术方法 2023年8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2 钻具组合力学分析表工况钻具尺寸钢级钻压/k N转速/r pm 抗扭校核抗拉校核最大扭矩/k N ㊃m屈服强度/k N ㊃m最大钩载/k N 抗拉强度/k N 钻具伸长/m 中性点位置/m 下钻127G 105////308.319410.1/起钻127G 105////518.319410.44/旋转钻进127G 1055060+D N 10.0961.3376.719410.161260.8滑动钻进127G 10530D N //261.619410.011454.16空转127G 105/60+D N 7.4561.3426.719410.29/(2)下套管摩擦阻扭矩分析套管内摩阻系数0.20,裸眼摩阻系数0.25,钻井液密度1.05g /c m 3,在下套管过程中523~632m 发生螺旋屈曲,摩阻最大134.5k N ,套管有效重量为207.15k N ,下套管前加足液体和固体润滑剂以降低摩阻[1112],在发生遇阻时,应大幅度活动套管,多方向活动套管,轻压慢放,保证顺利下入,下套管摩擦阻扭矩分析见表3㊂表3 钻具组合摩擦阻扭矩分析表工况套管尺寸/mm钢级壁厚/mm 最大钩载/k N最大摩阻/k N伸长量/m 下套管139.7N 80/P 1107.72178.8134.50.01上提套管139.7N 80/P 1107.72344.9150.50.32 (3)优化钻具组合钻具组合应适当减小第一稳定器至钻头的距离,尽量不改变钻铤的长度,即不使用特制的钻铤㊂钻井参数的优选应遵循以下原则:适当减小钻压,但不能低于破岩的正常钻压;适当提高钻头转速,增强钻头对井眼低边的切削,Z S 6153L 井钻具组合表4㊂表4 Z S 6153L 钻具组合序号钻进井段/m 钻具组合(组合结构㊁位置㊁内外径㊁是否防磁㊁钻头尺寸㊁型号㊁弯接头装置角等)10~60.00Φ311.2mm P D C 钻头+Φ203mm 螺杆+631/410接头+411/4A 10+Φ165mm D C ˑ5根260.00~1180.00Φ215.9mm P D C 钻头+1.5ʎΦ165mm 单弯螺杆+411/410定向接头+Φ127HWD P ˑ1根+127mm D P31180.00~2033.94Φ215.9mm P D C 钻头+近钻头+1.5ʎΦ165mm 单弯螺杆+接收短接+Φ127mmHWD P+Φ127mm D P+Φ127mmWD P +Φ127mm D P3 泥浆技术应用3.1 钻井液施工工艺(1)一开钻进:使用膨润土浆,本井段所钻地层为砂质黏土㊁砂砾㊁胶结疏松,钻井液体系为高粘度膨润土浆[13],Z S 6153L 钻井液配方见表5,密度1.02~1.04g /c m 3,失水F V35~50s㊂表5 Z S 6153L 一开钻井液配方材料名称或代号加量单位膨润土(P R T )30~50k g/m 3包被剂I N D 300.3~0.5k g/m 3一开钻井液配制:膨润土量1000k g㊁I N D 30量100k g 配备膨润土浆80m 3㊂经充分预水化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密度1.02g /c m 3㊁粘度40s 开始一开钻进㊂一开钻进正常没有发生明显漏失㊂钻完一开进尺采用60s 高粘I N D 30钻井液充分循环洗井[1416],确定井筒内清洗干净后起钻㊂下表层套管作业顺利,固井正常,水泥返出地面㊂一开井身结构:Φ244.5mm 套管ˑ59.00m ;Φ311.2mm 钻头ˑ60.00m ㊂(2)二开钻井液性能:二开井段钻头尺寸:215.9mm ,着陆点前(60.00~1180.00m )该井段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适当控制失水,加强抑制性,增强井壁稳定,Z S 6153L 钻井液配方见表6㊂表6 Z S 6153L 二开钻井液配方材料名称或代号加量单位膨润土(P R T )40k g/m 3强包被剂(I N D 30)3~5k g /m 3降失水剂(N P A N 2)5~10k g/m 3二开钻井液配制:在一开钻井液基础上,加入处㊃04㊃第39卷第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8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理剂N P A N 21000k g ㊁I N D 30200k g ㊂调整钻井液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二开钻进,Z S 6153L 钻井液性能见表7㊂表7 Z S 6153L 钻井液性能密度/(g/c m 3)F V /sA P I .F Lm L泥饼厚度/mmp H 含砂/%K f G /P a1s10m1.03~1.0630~45ɤ8ɤ0.57~9ɤ0.3<0.080~31~8P V /(M P a ㊃s )Y P /P an k固相/%般含/(g /L )6~132~60.4~0.70.2~0.4<1230~50钻井液性能密度1.03~1.06g /c m 3㊁粘度35~40s㊂本井上部井段地层较硬钻速较慢,井深120m 开始定向造斜,随井斜增加,剥蚀㊁掉块增加且掉快较大,定向造斜困难,进尺缓慢,增加定向钻进卡钻风险㊂定向钻进中需要勤加活动㊁转动钻具,提高钻井液粘度㊁增加循环时间防止卡钻发生㊂本井井深1180m 着陆见煤,清理钻井液罐更换可降解聚膜钻井液体系[1718]㊂3.2 可降解聚膜钻井液配制配方:清水+0.3%可降解I N D 30[19]㊂起钻㊁放掉循环罐钻井液清理钻井液罐,加清水使用可降解I N D 30,200k g 配可降解钻井液80m 3㊂充分循环溶解,调整钻井液性能密度1.01g /c m 3㊁粘度42s ,下钻顶替出井内钻井液,及时补充清水,按比例㊁按循环周补加可降解I N D 30调整钻井液性能密度1.01g /c m 3,粘度38s 进行煤层段钻进㊂煤层段钻进,随井深增加按0.3%加量,补充可降解I N D 30维护钻井液性能,保持井壁稳定和钻井液有效携砂㊂钻井液性能:密度1.01~1.06g /c m 3㊁粘度35~40s㊂本井钻进过程中,由于定向困难粘卡严重钻时慢,增加了数趟短起下钻㊂增加了I N D 30使用量,使钻井液性能满足煤层钻进需要㊂钻进至1180m 着陆见煤,着陆点1180m ,垂深990.01m ,井斜78.58ʎ,方位119.2ʎ,闭合距322.45m ㊂着陆后起出煤层段循环,转换可降解聚膜钻井液[20],不适用任何其他添加剂,严格按工程设计执行㊂4 综合钻井技术分析应用(1)一开钻进组合一开钻具,钻具结构为:Φ311.2mm P D C钻头+Φ203mm 螺杆+631/410接头+411/4A 10+Φ165mm D C ˑ5根,钻至60.00m ,完成一开㊂一开完钻后为顺利下入套管充分循环,并泵入高粘钻井液清洗井底,高粘泥浆返出后起钻㊂下入Φ244.5mm 套管ˑ钢级J 55ˑ壁厚8.94mmˑ扣型L T Cˑ长度59.00m ㊂下完套管固井注水泥浆5.5m 3,水泥浆密度1.83g /c m 3,替清水2.20m 3,水泥浆返出地面㊂下钻探塞钻塞,塞面40.00m ,塞厚20.00m ㊂(2)二开钻进验收合格后二开,钻具结构:Φ215.9mm P D C钻头+1.5ʎ单弯螺杆+MWD 接头+Φ127mmH -WD P ˑ1根+Φ127mm D P ㊂钻至井深120m 开始定向钻进㊂通过复合钻进与滑动钻进相结合确保随时校正井斜㊁方位,确保井眼轨迹达到设计要求㊂该井于120m 开始定向造斜(图3),钻进至1180m 着陆见煤,着陆点1180m ,垂深990.01m ,井斜78.58ʎ,方位119.2ʎ,闭合距322.45m (图4)㊂着陆后起出煤层段循环,转换可降解聚膜钻井液,无任何其他添加剂,严格按工程设计执行㊂该井主眼进2033.94mm ,水平进尺853.94m ,其中纯煤进尺853.94m ,钻遇率100%(图5)㊂图3 Z S 6153L 实钻水平垂剖面图(3)通井㊁下套管完钻后,更换常规钻具通井至井底,打封闭浆起㊃14㊃第39卷第8期 技术方法 2023年8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4 Z S6153L 井实钻水平投影图图5 Z S6153L井三维立体投影图钻㊂下入φ139.7mm套管,管串组合:浮鞋+139.7mm筛管+139.7mm套管串P110+封隔器+139.7mm套管串N80+联入㊂套管下深: 2032.50m,套管总长:2027.74m,封隔器位置: 1154.20~1159.00m㊂(4)固井㊁电测下完套管打通㊁循环洗井后㊂随后泵入前置液4m3,注入G级低密度水泥27.0m3,最大密度1.43 g/c m3,最小密度1.38g/c m3,平均1.40g/c m3,高密度水泥10.0m3,最大密度1.85g/c m3,最小1.80 g/c m3,平均1.84g/c m3,水泥用量共计42.01t,替浆12.0m3,碰压20M P a,稳压15m i n,压降零㊂测声幅完井,测量井段0~997.30m,水泥返高地面,质量合格㊂(5)钻井周期钻机台月计算公式:钻机台月=钻井总时间(h)/720㊂一台钻机的钻井总时间(h)(不包括搬迁安装时间)除以720h(一个月的时间)后所得的数值,单位为台月或钻机台月[2122]㊂钻机月速=有效钻井进尺(m)/钻机台月㊂T S J3000水源钻机在Z S6153L井施工中,以钻井周期20.1d,完井井深2033.94m,钻机月速2991.67m,创造了2022年度华北油田煤层气该区块同类型井钻井周期和钻机月速的双记录(图6)㊂图6钻机月速对比图5结论(1)郑庄区块煤层气钻井遇到的复杂情况主要为井漏和坍塌,部分探井浅层有涌水及煤层段存在井径扩大现象,说明所在区块煤层结构不稳定,易破碎㊂钻进时,应注意预防卡钻,控制好井眼轨迹,确保顺利钻进煤层㊂(2)山西组及以上地层适合P D C钻头钻进㊂根据地质资料及钻探成果,山西组煤层地层为略欠压 正常地层压力,压力系数0.97~1.0㊂在钻进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地层压力检测,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做好井控工作,可有效防止井漏事故发生㊂(3)综合研究煤层气水平井施工中一开钻进㊁二开钻进㊁固井工艺和钻井液配比㊂正确应用定导向技术完成测量井眼轨迹工程参数和实时测量地质参数,综合自然伽马㊁电阻率等曲线,解释评价地层特性㊁煤层界面,控制钻具有效穿过煤层最佳位置,能有效提高煤层钻遇率㊁钻井成功率和采收率㊂参考文献:[1]王程林,王明耀,王翠.矿山大口径钻孔钻探施工技术及工艺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S2):2628.[2]王鹏.钻探技术在煤矿井下防治水的应用[J].矿业装备,2021㊃24㊃第39卷第8期山东国土资源2023年8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172173.[3]王勇军,代娜,郑宇轩.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探索[J].山东国土资源,2019,35(2):6468.[4]王玮,朱恒华,刘柏含,等.城市地质调查中第四纪地质钻探精细化编录工作方法:以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城市地质调查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21,37(12):7984. [5]周兴涛,顾莎,郭建,等.金乡县大代庙地区煤层地质特征及成煤环境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5):2025. [6]李昌盛,刘汉斌,李淼.山西含煤地层中的岩浆岩及其对煤层的影响[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11):1115.[7]汪海阁,周波.致密砂岩气钻完井技术进展及展望[J].天然气工业,2022,42(1):159169.[8]林波,孙增兵.新疆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煤质特征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5):814.[9]胡龙,沈立,李慢慢,等.山东济宁任城区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生态修复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12):6165. [10]张岩,张青卉,胡波,等.济宁兖州煤田采煤沉陷区建(构)筑物损毁特征分析及防治建议[J].山东国土资源,2021,37(7): 4953.[11]蔚伟.山西大同盆地煤层气页岩气预查钻探工艺研究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8):7376.[12]何柄盛.山西左云煤层气预查钻孔钻探施工实例分析与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9):99102.[13]王胜,郭凯彬,袁超鹏,等.煤层气钻探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的研制与性能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33):150154.[14]杨慧.钻井技术在非常规油气田中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05106.[15]张军浪,袁魁,郭明.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2):197198.[16]耿正.浅析煤矿区钻探技术装备新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8):204205.[17]张子彬.定向钻进技术应用及水平井施工的意义[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9):101102.[18]徐堪社,张晶,刘虎,等.六盘水地区煤层气井表层岩溶地层钻探技术[J].煤矿安全,2018,49(10):99101. [19]刘跃进.河南省煤层气钻探开发创三个全国第一[J].资源导刊,2017(3):37.[20]唐正东,王柯,唐巧舜,等.一种致密气储层随钻录井解释评价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22,42(12):81.[21]安夫刚,张永亮.山东巨野龙固煤矿地表水体范围提取设计及演变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23,39(4):2833. [22]朱从军,胡云亭,王文升,等.山西兴县某区煤层气赋存与排采特征[J].煤炭技术,2015,34(10):101103.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S t u y o fLT y p eCB M H o r i z o n t a lW e l lD r i l l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i nZ h e n g z h u a n g B l o c k i n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F A N W e i s h u n1,2,L I U Y u a n z h o n g2,MA D e n g x i a n2,Z H E NG C h e n g g u a n g2,ZH A N GJ i n g y u a n2,S U N Z h e n x i n g2(1.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266590,C h i n a;2.N o.8E x p l o r a-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G e o l o g y a n d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O r e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s o u r c eE v a l u a t i o no f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B u r e a u o fG e o l o g y a n d 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S h a n d o n g R i z h a o 27682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Lt y p eCB M h o r i z o n t a lw e l l c a nc o mm u n i c a t ew i t ht h e m i c r o-f r a c t u r ea n df r a c t u r es y s t e m o f c o a l b e d t o t h em a x i m u me x t e n t,a n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s w e p t a r e a a n d g a s r e l e a s i n g a r e a o f b o r e h o l e i n c o a l b e d.C o m p a r i n g t od i r e c t i o n a lw e l l s,i t c a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o f 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i na s i n g l e w e l l.D u r i n g t h e d r i l l i n gp r o c e s s o fL t y p eC B M h o r i z o n t a lw e l l,t h e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v e r y c o m p l i c a t-e d.T h r o u g h t h em e t h o d s o f 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w e l l d e p t hs t r u c t u r e,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w e l l t r a j e c t o r y,r e a s o n a-b l eb h a,i m p r o v i n g t h em u d 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 l i f t i n g t h e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t h eu t i l i t y m o d e l c a ne f f e c-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d r i l l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s h o r t e n t h ed r i l l i n gp e r i o d,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w o r k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t h e e c o n o m i c b e n e f i t.T s j-3000w a t e r s o u r c e d r i l l i n g r i g i su s e d i n t h ed r i l l i n g o fLt y p eC B M h o r i z o n t a l w e l l i nZ h e n g z h u a n g b l o c ki n Q i n s h u ib a s i n.T h ed r i l l i n gp e r i o di s20.1d a y s,t h ec o m p l e t i o nd e p t hi s 2033.94ma n d t h e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s2991.67m p e rm o n t h.I n2022,t h e d o u b l e r e c o r d s o f d r i l l i n g c y c l e a n d m o n t h l y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o f t h e s a m e t y p ew e l l s i n t h i s b l o c ko fC B Mi nH u a b e i o i l f i e l da r e c r e a t e d.K e y w o r d s:Lt y p eh o r i z o n t a lw e l l;w a t e r s o u r c e d r i l l i n g r i g;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㊃34㊃第39卷第8期技术方法2023年8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EH-01井钻井工程设计1 设计依据主要依据: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2)《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3)本勘探区与相邻勘探区以往钻探施工经验;4)现有煤层气钻探施工设备、人员、技术状况实际。

2 基本数据●钻井名称:EH-01●钻井性质: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设计井位: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m处。

●设计坐标:X 2802050Y 18412825Z 2005●设计井深:660m●目的煤层:P2l组C9、C16、C21b号煤层。

●完钻层位:C21b号煤层以下50米,下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

●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3 钻井目的1)获取系统可靠的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温吸附曲线、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参数;2)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

3)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以获取煤层气井生产数据;4)根据排采试验成果,评价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开发试验的可行性。

4 技术要求4.1 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储层压力一般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预测该区煤储层压力梯度在10—12kPa/m之间。

据此可对钻井液及各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近平衡钻进。

根据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倾角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保持井壁的稳定性又能尽量减少钻井液对煤储层的伤害,从而确保EH—01井能真正达到钻井目的。

对该井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如下:1)开孔至第一目标层以上10米,采用泥浆钻井,以便起到良好的护壁作用;2)从第一目标层开始,要求采用清水钻进,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保证试井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

4.2 钻井质量要求根据该井钻井目的和任务,要求井身质量:最大全角变化率不得大于10/30m,全井井斜不得超过30,井底最大位移不得超过10 m,井径扩大率小于20%。

4.3 钻井取芯要求根据该井钻探施工目的和任务,全孔采用绳索取芯,以确定地层层位和倾角;煤芯是获取含气量等参数的主要来源,所以,取芯工艺是关键环节。

为保证取芯成功,并保证各项分析测试成果的正确性,特对该井取芯做如下要求:●煤芯的采取必须采用绳索取芯技术;●煤芯的采取必须采用半盒式取煤内管;●煤、岩芯采取率均不得低于80%;●煤芯采取结构完整,不污染、不磨烧变质;●为避免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钻取煤层时应采用清水、低排量钻进;●为确保煤层含气量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煤芯钻取提钻应尽量迅速,要求从开始钻取煤芯到煤芯提至井口时间不超过20分钟;●钻探施工井队必须做好见煤预告,见煤前应及时通知甲方现场地质监督和工程监督以及分析测试等人员,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减少煤芯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要求煤芯到达地面后进行照相,并在10分钟内装入事先检验好的煤层气解吸罐中,并立刻开始进行现场解吸;●在煤系层段取芯应作好煤、岩芯的地质编录工作,编录内容除煤田地质所要求的内容外,还应特别注意观察、记录煤芯和煤层顶、底板岩芯的裂隙发育特征。

岩芯要洗净、编号、妥善保存。

5 施工设计5.1 施工程序为保证参数井试井安全和获得真实的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等实测储层参数,并为改扩成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压裂、排采作好必要的准备,整个钻井的施工分以下两个步骤进行:1)参数井采用全井绳钻满眼取芯钻进,钻到第一目标层以下2—3米,进行电测井径和试井;钻到第二目标层、第三目标层以下2—3米,分别进行电测井径和试井。

2)根据试井、测井分析结果,如果获得的储层参数显示具有开发潜力,则采用Ф215.9mm口径扩井,至C21b煤层底板以下50米,下入Ф139.7mm生产套管并固井。

5.2 井场布置本着少占地又方便施工的原则,井场布置紧凑、有序、明快。

造成一个好的施工环境。

面积约为1500m2,见图1。

5.3 钻井工艺根据《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和EH—01井地质设计要求,鉴于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层多、厚度大、倾角150º—300、稳定性差,因此,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吸取以往勘探区内钻井施工经验教训,参数井阶段,为取准取全第一性资料,确保钻井打直,保证地质和试井成果质量,主要采用金刚石绳索取芯满眼钻进。

进入生产试验井阶段,采取Ф215.9mm锒齿无芯牙轮钻头和金刚石无芯钻头强力钻进,扩孔成井。

5.4 井身结构参数井:Ф130mm孔径开孔,穿过基岩20m,孔深0-30m下Ф108mm外接箍套管护孔导向,换Ф89mm孔径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至孔深660m。

生产试验井:起出Ф108mm套管。

Ф311mm扩孔至孔深30m,下入Ф244.5mm套管,固井,水泥返高至地表。

井口水泥封闭。

换Ф215.9mm 牙轮钻头扩井至井深660m,下入Ф139.7mm生产套管、固井,完井。

(井身结构见图2)5.5 钻井设备1)参数井阶段:钻井工艺主要绳索取芯钻进,钻井设备为煤田钻探TK—3钻机及其配套水泵、柴油发电机组系列等,详见表1。

2)生产试验井阶段:图1 井场布置图钻井设备为GZ钻机系列,见表2。

绳索取芯钻进主要设备表 1钻井施工的主要设备及配套设备表25.6 钻具配置1)参数井阶段:采用SQ系列绳索取芯钻具。

钻具结构Ф89mm 钻头+Ф89mm扩孔器+Ф84mm岩芯管+Ф81mm钻杆+Ф90mm主杆。

绳钻具体规格见表3。

钻具结构见图3。

SQ绳钻技术规格表表32)试验井阶段:Ф311.1mm钻头+Ф121mm钻铤+133.4方钻杆,见图4。

扩孔成井:Ф215.9mm钻头+Ф121mm钻铤12根+Ф89mm钻杆+133.4方钻杆。

从下至上第一根下部及第二根钻铤上部各加Ф214mm螺旋稳定器1个,以防井斜。

见图5。

5.7 钻头选择1)参数井阶段;按岩石可钻性级别,选用以下孕锒金刚石钻头。

①可钻性在5级以内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平底三环尖齿钻头。

②可钻性在3级以内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两阶梯尖环齿钻头。

③可钻性在7—11级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平底半圆弧唇面自磨锐钻头。

④煤层选用同心尖环齿底喷钻头。

钻头性能参数见表4。

金刚石钻头性能参数表表42)试验井阶段:开孔钻头Φ311.1mm,型号XHP2扩孔钻头Φ215.9mm,型号XHP35.8 钻井液根据中联公司对钻井液使用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煤层气钻井施工冲洗液使用的成功经验,本井采用PHP—HPAN不分散低固相泥浆;煤系上覆层段采用低固相钻井液,煤系地层采用无固相钻井液,采煤清水。

各井段钻井液性能见表5。

各井段钻井液性能指标表表5泥浆配方与性能表表6●泥浆配制:选用优质膨润土作为造浆材料,造浆率大于10m3/T。

制成的基浆失水量应低于20ml/30min。

配浆水选用软水或矿化度低的清洁水。

配制过程中,首先把钙质膨润土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并加水搅拌均匀,预水化使用其转化为钠质膨润土。

然后,用水解度30—70%,分子量大于100万的聚丙烯酰胺和其他处理剂,以提高造浆能力和粘度,降低失水量,直到失水量不再下降时,停止加高聚物。

最后将泥浆稀释到所需的固相含量即可。

水解聚丙烯酰胺应稀释成水溶液使用。

钻进过程中,要不断地补充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以补充沉除钻屑时的消耗。

钻井液循环系统,长度大于15m,泥浆池2个,规格2×3×1.6m,沉淀池2个,规格1.5×1.5×1.5m。

循环槽断面规格0.4×0.3m。

钻井液循环系统布置如图示●钻井液的管理选配优秀的泥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钻井液的配制、测定、调整和仪器、材料的保管。

配齐钻井液性能测仪器。

井场配泥桨工程师统一管理。

每次开钻前,钻井液性能必须调整到设计要求的范围。

每2小时测量一次钻井液密度和粘度,8小时测量一次API全套性能。

井下情况复杂时要加密测量,并填入班报表。

进行钻井液大型处理前心须做小型试验。

井场配小型试验室。

钻井液处理剂选用具有产品合格证的优质产品。

送到井场后,必须认真检验,并备有检验报告可查。

井场存放时注意防潮防变质。

钻井过程中,尽量保持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维持近平衡钻井。

无芯钻进时,实施二级除砂净化,绳索取芯钻进应用除泥器,达到三级净化。

井场及时、准确,取全钻井液录井资料。

按〈煤田钻探规程〉做好简易水文观测,并记入班报。

5.9 钻进参数根据钻井钻遇地层可钻性、井深、井径和不同工艺方法,合理选择钻进参数。

1)参数井绳索取芯钻进参数见表7。

绳索取芯钻进参数表72)试验井大径扩孔钻进参数见表8。

扩孔钻进参数表85.10 岩、煤芯采取取芯是煤层气勘探评价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煤岩层的基本方法,也是测定分析煤层气含量、煤的等温吸附试验等储层参数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岩、煤芯采取质量,按下述要求执行:1)根据岩、煤层情况选择适用的绳索取芯器。

取芯器应具有单动、定位、悬挂、内管保护、调节、扶正、岩芯堵塞报警、打捞安全脱卡和内管到位报信装置。

此外,取芯工具应是半合式内筒。

2)下钻前必须对取芯器进行全面检查。

取芯器应单动灵活、水路畅通,内管与钻头间隙适宜。

取芯工具入井时,应认真丈量记录好钻具长度,量准确方能下井。

3)钻达目的层前,按采煤要求进行2—3次试取芯,以确定地层和调整取芯参数。

4)正式取煤前,应做好动员及人员分工,如煤芯丈量、煤芯观察描述、煤芯照相、解吸测试及设备等。

5)根据岩层性质选用钻头,钻头与卡簧配合尺寸要合理。

钻头内径与卡簧的自由内径必须合理配合。

一般卡簧的自由内径比钻头内径小0.3mm左右为宜。

现场应配备大、中、小三种尺寸的卡簧以供选配。

6)严禁将弯曲钻杆和弯曲超限的内外管总成下入孔内。

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内管容纳长度,以减少震动破碎堵塞和磨损岩芯。

7)依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孔深等因素选用适宜的钻头品种和结构型式。

钻进煤层时,用底喷式钻头。

8)合理选用钻进技术参数。

推荐使用的钻进技术参数:钻压:8—12KN;转速:180—300r/min,泵量:80—120L/min。

9)钻进松散、破碎岩层时,应采用较低转速,小泵量,并限制回次进尺时间和进尺长度。

10)下达见煤预告书后,严格执行守煤制度和机班长负责操作制,做到准确判层。

11)在煤层顶板中钻进,要严格控制内管总成到位后才能扫孔钻进,防止形成打“单管”现象。

12)必须严格执行“见软就提钻”制度。

煤层顶板坚硬时,必须捞净岩芯后方可钻进煤层。

第一个回次进尺应控制在0.4—0.5mm,以观察取煤钻具装配是否得当,钻进技术参数是否合理,以便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