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煤层气定向钻井作业

煤层气定向钻井作业1、总则(1)为了加强定向钻井施工作业的管理工作,使钻井质量达到相应技术要求特制订本作业规程。
(2)针对煤层气井自身特性,本规程的制订依据为《煤田地质钻探规程》(SY/T5088-2002)及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公司)制定的技术要求。
(3)所有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本规程,本公司将依据本规程对放式单位的施工过各制定考核办法。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负责人是执行本规程的第一责任者。
2、施工准备(1)孔位本公司已经实地测放,施工单位进场安装前必须经本公司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平整场地准备安装。
安装前应测准大门方向,并与开工前3日内做好井组设计报本公司批准。
(2)钻场地基必须坚实、平整。
基台安装必须稳固、周正、水平,底梁排列型式应根据钻机类型、安装方法和钻井深度而定。
底梁木断面必须符合《煤田地质钻探规程》要求,其下方不得垫虚土,并且要和钻塔底盘连为一体。
(3)基台测平后方准立塔。
(4)安装、拆卸钻塔时,必须统一指挥确保安全(5)钻塔绷绳不得虚设,绷绳和地锚必须符合《煤田地质钻探规程》规定。
(6)机械安装必须稳固、周正、水平。
钻机立轴、天轮与孔口中心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钻机团的水平底倾斜不得大于1。
(7)冲洗液循环系统的建立:循环槽的长度应大于15米,坡度应小于1/100,挡板数量不少于2个且设置合理,挡板前均应有800mm×600mm×500mm的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及挡板离开塔基1米以外,第二沉淀池及挡板距第一沉淀池不小于4米。
水源池应设置2个,其间距不小于1米,并可以互相连通,水源池规格5m×4m×1.5m。
第一水源池供钻进山西组以上地层使用,第二水源池供更换钻井液后钻进煤系地层使用。
(8)塔基下循环槽(孔口除外)至塔基外1米范围内应铺设塑料布,防止循环液渗入底梁木下。
水源池应做好防渗处理并设好标尺,确保消耗量观测准确。
(9)钻具组合:主动钻杆(立轴)不得弯曲,凡开孔钻进4~6米之内时,水便头晃动半径大于100mm的必须更换。
钻工操作规程

钻工操作规程标题:钻工操作规程引言概述:钻工操作规程是钻井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规定了钻工在钻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工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井位和井深:在开始钻井作业之前,钻工需要确认井位和井深,以便准确控制钻井过程。
1.2 检查设备和工具:钻工需要检查钻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1.3 制定作业计划:钻工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钻井深度、钻头选择、钻井液类型等。
二、钻井操作2.1 安全操作:钻工在进行钻井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控制钻速和钻压:钻工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头性能,合理控制钻速和钻压,避免事故发生。
2.3 定期检查井底情况:钻工需要定期检查井底情况,包括岩层情况、井底温度等,及时调整钻井参数。
三、井下作业3.1 钻头更换:钻工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头磨损情况,及时更换钻头,确保钻井效率。
3.2 处理井底故障:钻工需要及时处理井底故障,避免影响钻井进度。
3.3 定期检查井下设备:钻工需要定期检查井下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钻井液管理4.1 配制钻井液:钻工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目的,合理配制钻井液,确保钻井效果。
4.2 检查钻井液性能:钻工需要定期检查钻井液的性能,包括密度、黏度等,及时调整钻井液配方。
4.3 处理废钻井液:钻工需要妥善处理废钻井液,符合环保要求。
五、结束作业5.1 完成钻井任务:钻工需要根据作业计划,完成预定的钻井任务。
5.2 检查井筒情况:钻工需要检查井筒情况,包括井壁完整性、井底情况等。
5.3 撤离现场:钻工在结束钻井作业后,需要及时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结论:钻工操作规程是钻井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才能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钻工更好地理解和遵守钻工操作规程。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一、引言煤层气(CBM)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是确保煤层气井设计和钻井作业过程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的细则,包括井控程序、井控人员要求、井控装备及井控技术等。
二、井控程序1. 钻井井控程序的制定应基于详细的工程设计,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2. 钻井井控程序应包括前期调查、井控材料准备、井筒井控设计、钻采配套技术研究和井控方案、井控综合方案评定及改进、实施、评价及改进等环节。
三、井控人员要求1. 井控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煤层气井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 井控人员应全面掌握煤层气井控工作的规范和要求,能够熟练操作井控设备。
3. 井控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井控装备1. 井控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具备可靠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状态。
2. 井控装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3. 井控装备应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井眼情况,确保井控工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五、井控技术1. 钻井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钻井技术,以确保煤层气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钻进过程中应监测井眼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及时判断井壁稳定情况,避免产生危险。
3. 在井控过程中应谨慎对待井眼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井眼的稳定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井控培训与评价1. 井控人员应定期接受井控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井控技术和规范。
2. 井控人员应参加相关的技术评价和交流活动,提高井控技术水平。
3. 井控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价和改进,及时发现井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结论本文介绍了煤层气井钻井井控的实施细则,包括井控程序、井控人员要求、井控装备及井控技术等内容。
通过严格遵循井控细则,可以确保煤层气井钻井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模版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工作,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工作的实施。
第三条定义本实施细则中的相关术语定义如下:1. 煤层气井:指用于开采煤层气的钻探井口。
2. 井控:指对井口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工作。
3. 钻井:指在井口进行的钻探工作,包括钻井准备、钻井施工以及井底操作等。
第二章钻井前准备第四条钻井设计1. 钻井设计应根据钻井目标和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确保钻井的顺利进行。
2. 钻井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五条钻井前方案编制1. 钻井前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钻探工艺、作业程序、安全措施等内容。
2. 钻井前方案应由专业负责人编制,并报相关部门审核。
3. 钻井前方案应在作业前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并掌握。
第六条钻井机具和设备准备1. 钻井机具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2. 钻井机具和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三章钻井施工第七条钻井操作1. 钻井操作应按照钻井前方案进行,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2. 钻井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3. 钻井操作应做好现场记录,及时反馈井况和作业情况。
第八条钻井质量控制1. 钻井质量控制应包括井壁质量、井眼质量、补强质量等方面的控制。
2. 钻井质量控制应通过现场检测和分析等方法进行,确保钻井质量符合要求。
第九条钻井安全控制1. 钻井作业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作业的安全。
2. 钻井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牌和安全警戒区,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第四章钻井总结第十条钻井总结报告1. 钻井总结报告应包括钻井过程、井况情况、实施方案的评价等内容。
2. 钻井总结报告应由专业负责人编制,并报相关部门审核。
第十一条钻井数据整理和存档1. 钻井数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钻井操作规程

钻井操作规程
《钻井操作规程》
钻井操作是石油钻探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井眼质量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钻井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了钻井操作规程。
一、钻井前准备
1. 确认井口周围的安全区域,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2. 检查钻井设备和工具,确认其完好无损;
3. 掌握井地质情况和井眼状况,做好应急准备;
4. 与井口工作人员协调,确定油品、钻井液和泥浆的储备和调配计划。
二、钻井操作流程
1. 钻头装配和下井
a. 确认所使用的钻头类型和规格,合理选择钻井液;
. 钻头装配完成后,检查其连接工艺和质量,确认无漏点和松动;
c. 下井之前,检查井口设备、井架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全部安全可靠。
2. 钻井过程
a. 钻井液的循环和稳定;
. 钻头在井中的旋转和进给;
c. 钻进速度的控制和调整;
d. 及时对井旁岩层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做好防塌措施。
3. 钻井结束
a. 达到设计钻深后,进行下钻检查及调整,确认井眼质量;
. 卸下钻头,进行井壁处理或井筒清洗;
c. 测量井眼直径和方位,记录井眼状况;
d. 封井并进行必要的地质取芯作业。
三、钻井规程执行监督
1. 指定专人负责钻井操作的规程执行和监督;
2. 每隔一定时间对钻井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钻井操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事故,应迅速报告并进行记录和整改。
通过执行《钻井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钻井作业效率,保障钻井安全和井眼质量,降低钻井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石油钻探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岚M1_1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充气钻井技术

062552) ( 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 , 河北任丘
摘要 : 为开采煤层气提高煤气产量 , 设 计钻探 了岚 M 1- 1 煤 层气 多分支 水平 井 , 该井 煤层气 储量 大 , 埋深在 900 m 处左右 。 钻进时 , 先钻一口直井并在煤层段造洞穴 , 在距 200 m 处钻 一口水平井 , 水平段连通洞穴 , 再在水平 段上对称侧钻出 10 个分支井眼 。 钻进中 , 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 , 直井眼充气 , 钻井液 与气体在洞 穴处混合 , 形成负 压钻井 。 直井和水平井的上直段 采用钟摆钻具组合 。 水平井的主井眼和分支井眼均 采用导向钻 具组合 、 无线测量 技术 , 井壁稳定技术采用高黏度钻井液 。 造洞穴采用液压伸臂式扩眼器 , 水平井上直 井段 500 m 处打悬塞 , 直井洞 穴上部悬挂 127 mm 割孔尾管进行完井 。 结果为 , 总进尺 7993 m, 生产时效 100% , 全 井组平均机 械转速 8. 69 m / h, 锻铣造洞穴成 功 率 100% , 水 平井 与 洞 穴 直井 一 次 连 通 , 悬 空 侧钻 分 支 一 次成 功 率 100 % , 电测 一 次 成 功率 100 % , 完井一次成功率 100 % 。 结果表明 , 岚 M 1- 1 多分支水平井工艺技术先进 , 10 个分支数量 在国内最多 , 控制 面积在国内最大 , 为今后国内煤层气井钻进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关键词 : 煤层气井 ; 多分支水 平井 ; 空气钻井 ; 洞穴 中图分类号 : TE243 ; TE242 . 6 文献标识码 : A
测量工具 + 120 mm 无磁钻铤 + 120 mm 浮阀 + 89 mm 加重钻杆 21 根 + 89 mm 钻杆。复合导 向钻进至预计距洞穴 4 m 时, 直 ( 洞穴 ) 井起出仪器 关封井器 , 水平井继续钻进 , 至出现泵压下降、 井口 不返钻井液、 并有放空现象表示连通成功。连通斜 深 1009 . 67 m, 垂深 879 . 5 m, 井斜 92 . 25 , 闭合方位 252 . 6 , 水平位移 201 . 81 m ( 两井地面相距 199 . 06 m )。 3 . 3 . 4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 1)直井、 水平井上直段均采用钟摆钻具结构。 水平井实钻造斜点选择 , 根据洞穴直井测陀螺数据, 直井 井深 885 m, 闭 合 位 移 15 . 89 m, 闭 合 方 位 177 . 31 , 考虑直井井底位移向反向发生 15 . 89 m 偏 移, 水平井造斜点提前。根据地层的可钻性和钻头 使用情况造斜点选择在 712 m。 ( 2) 井段 712~ 951 m, 进尺 239 m 井段完成了 0 ~ 83 的造斜。下入可调试单弯螺杆 ( 1 . 76 ), 钻进
煤层注水打钻工安全操作规程

煤层注水打钻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确定地质构造及地下水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检查。
2.确认钻孔长度、直径及数量,并检查钻具是否满足要求。
3.检查注水设备及管道是否完好,并进行试水试压。
4.检查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能满足生产所需。
5.钻台、洗煤台及作业区域清理干净,并保持整洁。
二、操作步骤1.由熟悉技术操作的专业人员进行钻探和注水,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并经现场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根据孔深选择钻具、装配龙骨或导管,并装好注水管道。
3.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防护支护,并加强检查,确保防护措施牢固可靠。
4.钻孔过程中注意切勿切断某一层煤浆的流动路线,以免引起注水重心异常变化,造成事故。
确定好起钻、下钻、转钻方向,并按技术要求进行钻孔。
5.6.钻孔、注水过程中设专职人员监控流量、质量及压力等技术参数,确保参数正常稳定。
7.钻孔结束后,必须及时拆除相关设备并清理现场,保证现场干净整洁。
三、安全措施1.操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和口罩,注意防止煤尘、煤浆溅入口鼻和眼睛。
2.钻孔过程中要时刻检查钻具及注水管道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必须及时停机排除故障。
3.注水设备、管道等必须经过安全试验,保证其能正常运转,并设专人负责操作。
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规程操作,切忌私自改动或缩减操作步骤。
5.运输和使用煤浆、水等资料时,应密闭包装、分类储存、标志清晰,运输时采用封闭式运输设备,防止溅洒造成污染。
6.作业区域要设置专职的安全警戒人员,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减少非作业人员在现场活动。
四、应急处理1. 注水打钻过程中如发生异响或管道爆裂等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上级领导,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行作业。
如发生突发事故,操作人员应迅速疏散现场人员,并在安全距2.离处向发生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接受相关部门处理和调查。
五、操作后清理1.操作结束后,必须清理机具、管道、作业区域,严禁将垃圾和废物扔在作业区域。
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Horizontal Drilling1 范围本标准作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
包括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水平井测量作业、水平井完井作业、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水平井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等六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资料汇交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GB/T 8979 污水排放要求GB/T 11651 劳动保护用品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SY/T 5313 钻井工程术语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SY/T 5358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验收方法SY/T 5411 固井设计格式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SY/T 5435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SY/T 5526 钻井设备安装技术、正确操作和维护SY/T 5547 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SY/T 567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SY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SY/T 6075 评价入井流体与多层配伍性的基础数据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方法中第八章和第10.5、10.6款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3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3.1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步骤科学系统地进行水平井钻井设计是确保钻成高质量煤层气水平井的前提,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必须按如下步骤进行选择和设计,详见图1:3.2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按中联公司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标准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Horizontal Drilling1 范围本标准作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
包括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水平井测量作业、水平井完井作业、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水平井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等六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资料汇交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GB/T 8979 污水排放要求GB/T 11651 劳动保护用品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SY/T 5313 钻井工程术语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SY/T 5358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验收方法SY/T 5411 固井设计格式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SY/T 5435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SY/T 5526 钻井设备安装技术、正确操作和维护SY/T 5547 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SY/T 567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SY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SY/T 6075 评价入井流体与多层配伍性的基础数据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方法中第八章和第10.5、10.6款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3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3.1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步骤科学系统地进行水平井钻井设计是确保钻成高质量煤层气水平井的前提,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必须按如下步骤进行选择和设计,详见图1:3.2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按中联公司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书格式标准执行。
2.收集资料并进行钻井工程条件研究分析3.学习有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根据要求制定设计原则可要求1.认真研究、理解地质目的和工程任务4.井身结构设计6.套管柱设计7.钻井设备优化组合设计9.钻柱及定向工具设计8.钻井循环介质优化及钻头水参数设计11. .井控设计10测量方案设计12.固井设计16.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措施13.优化钻井工艺设计14.井下复杂情况与处理设计15.施工进度设计图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步骤示意图工程任务与钻井工程条件分析生产因素地质因素其它因素气水产量地层结构及其特征清除钻屑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水文地质条件修井和再完井增产措施孔隙压力完井方法破裂压力坍塌压力确定最优技术套管规格和下深确定套管结构和井身结构确定三开井径和井深确定二开井径和井深确定合理表层套管规格和下深确定一开井径和深度图2 井身结构设计流程图3.3 井身结构设计3.3.1 井身结构设计依据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地质目的、地质设计要求、地层结构及其特征、地层孔隙压力、地层水文条件、地层破裂压力、完井方法、增产措施、生产方式及生产工具等。
3.3.2 井身结构设计程序井身结构设计程序应参照图2流程进行,但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作相应补充和完善。
3.3.3 井身结构设计原则3.3.3.1 所设计的井身结构应充分满足钻井、完井生产需要以及获取参数的需要。
3.3.3.2 采用的所有钻井工艺技术应有利于保护煤储层。
3.3.3.3 充分考虑到出现漏、涌、塌、卡等复杂情况的处理作业需要(一般应留有余地),以实现安全、优质、快速、低成本钻井。
3.3.3.4 应尽可能地简化井身结构,以降低成本和避免工程失误。
3.3.3.5 水平井水平段是煤层气的生产通道,钻头直径不应小于142mm套管。
3.3.3.6 通常情况下,煤层气水平井井身结构宜采用表1所示结构。
根据生产需要可采用更大直径的套管。
表1 煤层气井常规钻井井身结构表单位为毫米3.4 井口及井控装置设计3.4.1 各次开钻井口和井控装置设计,参照SY/T 5964标准并结合钻煤层气井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3.4.2 井控技术要求及试压,参照SY/T 6426标准进行设计。
3.5 钻井循环介质设计3.5.1 钻井循环介质设计依据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掌握压力系数,在钻井设计时选定压差,并用当量循环密度进行验算,最后确定钻井循环介质类型、密度等技术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允许使用范围。
3.5.2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循环介质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因素(不局限于这些因素):3.5.2.1 尽量减少对煤储层的伤害,保护煤储层;3.5.2.2 稳定和保护井壁,平衡地层压力,以保障钻进施工安全;3.5.2.3 润滑、冷却钻头。
3.5.3 钻井循环介质优选原则:3.5.3.1一开、二开井段钻井循环介质参照常规煤层气井钻井循环介质优选原则。
3.5.3.2 水平井段选用优质钻井液、无粘土钻井液、清水和气体(空气、氮气、充气)循环介质及泡沫循环介质。
3.5.4 钻井循环介质性能要求3.5.4.1 煤层气水平井所采用的钻井液应满足下列要求:3.5.4.1.1 钻井液与煤储层要有良好的配伍性参照SY/T 5358、SY/T 6075标准进行试验测定,并优选出能与煤储层良好配伍的优质低密度钻井液配方。
3.5.4.1.2 降低固相含量在进入煤系地层前采用普通优质钻井液,粘土含量小于6%;煤层段根据井型和录取参数的需要,可采用清水、无粘土钻井液,配备好固控设备。
用清水作钻井液,密度应控制在1.03g/cm3以下。
若水源充足时,可开放式循环。
3.5.4.1.3 降低失水量失水量是钻井液中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为防止因钻井液滤液浸入伤害,必须使用降失水剂来控制中压失水在15ml以下。
3.5.4.1.4 酸碱值要适当一般pH值应控制在8~8.5之间。
3.5.4.1.5 抑制水化、膨胀为防止泥页岩及煤储层中粘土颗粒水化分散,膨胀剥落,造成煤储层伤害,可使用钾基系列优质钻井液。
3.5.4.1.6 降低钻井液密度,实行平衡或欠平衡钻井使用无粘土钻井液、清水,再配备使用好固控设备除去有害固相,保持低密度。
3.5.4.1.7 切力和动塑比适当的切力和动塑比,有利于携带悬浮钻屑,有效清洗井眼,降低激动压力和对煤储层的伤害。
水平井段岩屑返排困难时,可采用对煤储层无污染的高粘无粘土钻井液。
3.5.4.1.8 煤层气水平井常用钻井液匹配参数见表2:表2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液匹配参数3.5.4.2 泡沫钻井循环介质泡沫(包括充气、泡沫)作为钻井循环介质钻煤层气井,实现欠平衡或近平衡钻井,减少对煤储层的污染,参照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3.5.4.3 气体钻井循环介质气体(包括空气、氮气)作为钻井循环介质钻煤层气井,实现欠平衡或近平衡钻井,有利于防止对煤储层的污染,参照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3.6 钻柱设计钻柱设计包括钻头、钻铤(包括无磁钻铤)、钻杆、扶正器、随钻震击器以及井下定向专用工具的选择和设计,在参照SY/T 5172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煤层气井的特殊性,具体要求如下:3.6.1 钻头要在综合考虑地层类型、钻头成本、钻井成本、水力参数及钻机成本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和设计煤层气水平井钻进钻头,确保高质高效。
3.6.2 钻铤3.6.2.1 根据钻井设计的钻压来确定钻柱中钻铤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以钻压不超过钻铤重量的80%为原则。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所需钻铤长度:L=W b/(f×W c)L——钻铤长度,m。
式中:W b——设计的钻压, Kg。
W c——空气中每米钻铤的重量,Kg/m。
f——浮力系数,无量纲,可用下式算得:f=(ρc-ρm)/ρc式中:ρc——钻铤的密度,g/cm3。
ρm——钻井液的密度,g/cm3。
注:考虑实际钻井摩擦力、反弹力、井斜等影响,实际设计钻铤长度计算值应加大10%左右。
3.6.2.2 确定钻压,要避免采用1~2次临界钻压之间的值。
3.6.2.3 钻进时,轴向拉、压应力中和点必须位于钻铤全长的80%左右位置。
3.6.2.4 无磁钻铤长度一般不小于9米。
3.6.3 钻杆水平井段定向钻进时一般选用ф73mm柔性钻杆。
3.7 固井工程设计3.7.1 套管设计参照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
3.7.2 固井施工设计参照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
3.8 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3.8.1 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原则轨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满足下井管柱强度的要求;—选择形状简单、易于施工的轨道;—设计参数的选取,应考虑到地质构造和工具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3.8.2 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条件地质设计给定的井口坐标和各靶点坐标,以及对轨道设计的要求。
3.8.3 水平井井眼剖面类型推荐采用中半径或长半径剖面。
轨迹可采用三段制、五段制或双增轨道。
3.8.4 水平井主要设计数据水平井主要设计数据包括造斜点深度、造斜率、井深、闭合方位、水平位移等;多分支水平井设计数据还应包括分支点间距、分支间距、分支井眼长度、分支井眼偏离主井眼角度、分支井眼狗腿度等。
水平井轨迹具体设计方法可参照SY/T5435。
4 钻前准备及验收4.1 钻前准备4.1.1 煤层气井钻前准备包括井场布置、道路修建、设备安装、钻井工程准备等内容。
4.1.2 道路准备:道路修建应能承受施工作业各型车辆的通行,并使道路正对井场大门。
4.1.3 井场准备:井场面积布置应符合SY/T 5958标准。
4.1.4设备安装:设备的摆放和安装程序按各型钻机要求进行,要做到“平、稳、正、全、牢”。
4.1.5 钻井工程准备4.1.5.1 钻井工程设计书必须在开钻前送达钻井队,并制定钻井施工技术措施,全面进行交底。
4.1.5.2 准备符合规定的各类钻井工具,仪器仪表器材。
4.1.5.3 检查好钻具、各类配合接头,配套打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