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湿化及超声雾化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中的应用

[ ] 孙 标 龙 , 洁 , 德 卿 , .I 儿 童 急 性下 呼 吸道 感 染 性 疾病 研 3 邵 马 等 s在 究 中应 用 和 临 床 意 义 【] J .临床 儿 科 杂 志 ,2 0 ,2 ( 1:7 O一 03 11) 1
71 . 2
给予 气 道 湿 化 , 湿 化组 患 者 按 常 规 给予 气 道 湿 化 。 而 咳嗽 、 套管 阻 塞 、 管 损 伤 、 痂形 成 、 管 困难 ) 发生 情 况 。 气 痰 拔 的
[ 】 晋 如松 . 化 诱 导 痰 液 嗜 酸 性 粒 细胞 诊 断 过 敏 性 哮 喘 的价 值 [J 4 雾 J.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 5 1 ()4 0 2 0 , 4 4 :6 .
( 稿 日期 2 0 收 0 9一l —2 ) 1 0
2 1 两 组拔 管 时 间 比较 . 计 学意 义 ( <00 ) P .1。
使痰多也不例外 。但是 , 我们观察到 , 于痰多的气管切开患者 对
越 湿 化 痰 越 多 , 长 了拔 管 时 间 , 加 了并 发 症 的 发生 。而 对 于 延 增
痰多的气管切开患者 , 我们采取不湿化气道 , 反而缩短 了拔管时
间, 且并 发 症 的 发 生率 也 明显 降 低 ,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现 报 告 取
较 黏稠 的只 有 5例 , 其他 痰均 较 稀 薄 。 原发 病 方 面 : 血 管 意 外 脑
于痰 多 的气 管 切 开湿 不 湿化 无 明 显差 异 。 同时 , 我们 观察 , 多 据 痰 的气 管 切 开 患者 其 痰 黏 稠 者 很 少 , 观 察 只 占 4 6 。因 此 , 本 .% 不 湿 化 痰 多 的 气 管切 开 可缩 短 拔 管 时 间 ,并 显 著 降 低 气 管切 开 并 发 症 的 发 生率 , 时 显著 降低 护 士 的 工作 量 , 得推 广 应 用 。 同 值
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22 循证支持 : . 针对每一位患者发生 V P的不同病 因, A 进行
系统 的文献检索 , 以寻找来源于研究 领域的实证 , 出针对不 找 同病 因预防和处理疾病 的相关文献。 23 循证观察 : . 对所查找 的文献的有效性 和实 用性进行审慎
评审 。组织由院内、 内的护理专家对科 研结论 的有效性 、 科 严 密性进行论证 , 制订切实可行 的护理计划 。
例分为两组 , 采用循证 护理 的方法 , 针对其 中的 4 5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 的问题 , 制定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结 果: 循证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仅为 1.8 , 7 7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 . 9 80 %。机械通气天数也有 明显的降低 。结论 : 采
用循证 护理 的方法 , IU中行机械通气 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 对 C 可提高护理质量 , 降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率。 [ 关键词] 循证护理 ; U; I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C 机械通气
出现 胃潴留 , p 胃 H值升高 , 致使潜在微 生物可 通过 胃的逆蠕
动作用增加在 口咽部 的定植 , 继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12 诊 断标准 : A . V P的诊断符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 订 的《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 的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 采用 检验 、检验 , t 对两 组患者发生 V P A 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
2 循 证 护 理 2 1 循 证 问题 : A . V P是 机 械 通 气 治 疗 过 程 中一 种 常 见 的严 重
213 人工气道的建立 : .. 机械通气患者气 管插管或气管 切开
时, 直接破坏 了正常呼 吸道的 防御 功能 。下 呼吸道 与外界 环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和意识障碍患者。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常规护理操作之一,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阻塞和感染,维持呼吸道通畅。
在吸痰护理中存在许多操作技巧和方法,需要结合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以确保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吸痰操作的时间间隔根据循证护理的研究和临床指南的建议,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吸痰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泌物的情况来定,而不是固定的时间间隔。
根据循证护理的观点,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吸痰的次数,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和伤害。
2. 吸痰护理的方法循证护理强调在吸痰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吸痰方法,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伤害。
根据最新的循证研究,常见的吸痰方法包括开放式吸痰、闭式吸痰和超声雾化吸痰。
在选择吸痰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选择,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不适感。
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吸痰护理的操作技巧非常重要。
合理的操作技巧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不适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在吸痰操作中,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采用适当的护理器械和设备,避免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还应掌握正确的吸痰深度和力度,以避免对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循证护理强调吸痰护理后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在吸痰操作后,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道情况,注意观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等情况。
还应评估患者吸痰后的呼吸道通畅度和分泌物的清除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并记录相关数据。
5. 吸痰护理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在循证护理的理念下,吸痰护理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操作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损伤、氧合不足等方面,在护理操作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结语通过引入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
神经外科护理有效性对于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康复效果与神经外科护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下来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一:1、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2、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3、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4、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6、早期康复护理对颅神经损伤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心得8、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9、亚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10、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11、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12、分析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13、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要点体会14、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评价15、大面积背部烧伤患者术中俯卧位的护理进展16、程序化管理应用对神经外科ICU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分析17、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18、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局部备皮对颅内感染的影响19、神经外科ICU过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及实施20、奥地利萨尔斯堡SALK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护理见闻21、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观察22、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2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瘤的护理干预24、护理路径在胶质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25、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26、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27、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中的效果研究28、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29、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潜在的问题和对策30、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31、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分析32、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神经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前后使用效果观察33、解剖结构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实践课的效果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二:34、目标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35、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36、神经外科吸入性肺炎预见性护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37、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分析38、延续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39、集束化护理对动脉瘤破裂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防治的影响40、Orem自护理论对脑出血术后病人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41、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42、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影响43、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44、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45、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46、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47、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48、多学科联合切除伴颈部扩展的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49、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50、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监护与护理51、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5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53、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54、观察心理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55、探讨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56、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57、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足下垂的护理策略58、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进展59、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观察60、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褥疮的预防61、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体会62、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影响6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64、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65、品管圈在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66、舒适护理干预对侧卧位患者术中压疮及舒适度的效果观察67、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家庭环境及血脂控制的影响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三:68、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69、醋淬海螺壳与芝麻油调和剂外敷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70、123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71、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72、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体会73、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留置尿管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74、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75、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76、浅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77、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压疮管理中的应用78、神经外科术后早期癫痫的护理干预79、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80、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81、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82、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83、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84、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研究85、实时超声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护理配合86、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体会87、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研究88、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89、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90、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分析91、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92、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病例中的护理效果93、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94、护理质控前移在神经外科压疮管理中的应用95、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影响96、神经外科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97、神经外科监护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98、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99、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100、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101、无缝隙模式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四:102、神经外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10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104、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专项护理效果分析105、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效果研究106、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107、基于护理活动评分下的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量与人员配置的研究108、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109、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110、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111、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112、浅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113、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114、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15、集束化PVC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成效116、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117、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作用118、浅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119、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家属护理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120、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121、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122、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123、浅析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124、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及其对策125、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126、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127、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128、探讨程序化管理应用在神经外科ICU护理管理的有效性129、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130、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的效果探讨131、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132、神经外科女患者的导尿护理干预效果分析133、浅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及护理对策134、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外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135、舒适护理对提高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研究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五:136、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137、中药雾化护理方案防治全身麻醉插管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喉部不适的效果观察138、早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昏迷患者失禁性皮炎治疗效果的影响139、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140、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防意外拔管的应用效果141、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效果142、神经外科ICU患者疼痛与焦虑的护理干预策略143、浅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144、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145、苦丁茶冲洗口腔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46、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147、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心得148、神经外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应对149、神经外科患者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方法研究150、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因素与护理体会151、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152、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153、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应用154、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方法155、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策略156、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157、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158、非语言沟通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性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159、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160、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61、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研究162、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负面情感的影响163、加强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164、个体化肺部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作用研究165、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66、预防神经外科吸入性肺炎护理管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167、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168、神经外科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分析169、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170、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指引的临床应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指南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指南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指南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
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雾化治疗以改善气道湿化、黏液排出和药物吸入效果。
本文旨在提供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的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这类患者。
一、机械通气患者的雾化治疗适应症1.1 气道湿化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往往因为气道湿化不足而引发气道黏液积聚、阻塞甚至感染。
因此,气道湿化治疗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需求之一。
1.2 黏液排出机械通气患者常常产生大量黏液,使气道内黏稠,影响气道通畅。
雾化治疗可以通过湿化黏液,使其变得更易于排出。
1.3 药物吸入机械通气患者往往需要吸入各种药物,如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通过雾化治疗,药物可以更好地被吸收并达到目标部位。
二、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的方法2.1 雾化器的选择机械通气患者的雾化治疗可以选择口腔雾化器、鼻腔雾化器或面罩雾化器。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2.2 雾化液的选择雾化液可以选择生理盐水、药物溶液或其他合适的液体。
选择合适的雾化液应考虑患者的病情、既往病史和药物治疗方案等因素。
2.3 雾化治疗的时间和频率雾化治疗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次雾化治疗的时间为10-15分钟,每日2-4次。
2.4 雾化治疗的技术要点(1)合适的呼气门压:雾化液进入呼吸机气道时,必须调整呼气门压以避免雾化液反流。
(2)雾化速率和气流:雾化速率和气流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以确保雾化液能达到目标部位。
(3)适当的呼气时间:在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时,要避免在呼气相进行雾化,以免影响机械通气的质量和效果。
三、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3.1 患者的观察在雾化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氧饱和度和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
3.2 雾化器的清洁和维护雾化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保持其功能和卫生状态。
3.3 药物吸入和雾化治疗的时间间隔如果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同时进行雾化治疗和药物吸入,应避免两者之间时间间隔过短,以免影响雾化液的吸入效果。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东兴区人民医院外二科陈琳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昏迷,舌后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易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和缺氧。
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吸痰,是抢救重症脑外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在20℃~22℃,湿度应保持在60%~70%。
患者要住单间,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定时开窗通风,室内禁止摆放鲜花及喷洒香水和空气清新剂。
1.2 气管套管的护理严格套管的清洁消毒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常规6 h/次~8 h/次进行清洁消毒。
清洗时带手套,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将内套管顺着气管、套管的弯度取出,用小根脱掉棉花的棉签棒外包一块小纱布,由内套管的一端插入,顺势将小纱布带入,从另一端穿出,去掉棉棒用手拿住小纱布的另一端在流水下反复拉扯,直至冲净为止。
每次清洗后,应对光检查,无异物,分泌物附着,然后再消毒。
戴内套管前应将痰液吸净,戴好后将活门关好,防止脱管,导管外口以双层纱布覆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均匀喷洒在套管外口的干纱布上,2到3毫升,每15min到30min/次。
气管切开后体位不易变化过多,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并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面转动,防止脱管而发生呼吸困难。
要预防脱管,应随时调节套管系带的松紧度,套管系带应打外斜节,注意观察防止患者自行将套管拔除,更换套管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另一人更换系带,床边准备一套同一型号套管,一旦发生脱管即将其插入。
套管系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1.3 气道湿化因人工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以及套管局部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粘稠,易使分泌物干燥粘结,堵塞管腔。
而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循证护 理 ( 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 E B N) 又 称实 证护 理 ,
的安全 , 实 施 切 实 可 行 的湿 化 管 理 。 任 震 晴_ 6 采 取 循 证 护 理 动
是2 O世 纪 9 O年 代 受 循 证 医 学 影 响 而 产 生 的 一 种 全 新 的 护 理 理 念, 其本 质 为循 证 实践 , 其 核 心 是 运 用 现 有 最 新 最 佳 的科 学 证 据 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 即以有价值的 、 可 信 的科 学 研 究 结 果 为 证
关性肺炎 ( VAP ) 的发 生 率 。持 续 进 行 机 械 通 气 的病 人 VAP 的 风 险 是其 他 病 人 的 6倍 ~ 2 1 倍, 在I C U 发生 率 为 9 ~4 5 。 冼秀群_ 2 ] 查 阅文献显示 , 及时彻底 的吸痰 、 雾化 吸入、 定 时 翻 身 叩背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加 强 人 工 气 道 管 理 是 预 防 肺 部 感 染 最直接而有效的措施| 1 ] 。护 理 措 施 : 评估气 道情 况 , 及 时 吸痰 ,
人 员 操 作 不 当所 致 拔 管 。管 道 维 系着 病 人 的 生 命 , 一 旦 非 计 划
性拔管 发生 , 可能造成病人损伤 , 延长住院天数 , 甚 至导致死亡 。
UE X的发生率是衡量 I C U 护理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 。 覃 喜 香 等_ 7 针对 8 6例 I C U 气 管插 管 病 人 发 生 UE X的问题 , 进 行 系 统 文献 检 索 , 应 用 科 学 的评 价 方 法 筛 选 出最 佳 论 据 进 行 循 证 护 理 干预 , 即通 过 加 强 高 危 人 群 管 理 ; 加强 医护合作, 统 一 使 用 R a ms a y镇 静 评 分 标 准 , 合理使用镇 静剂 ; 提高业务水平 , 规 范 操 作 流程 ; 利用“ 手势” 等 沟通方式 , 了解和满 足病人 需求 ; 执 行 及 时有效 的肢 体 约 束 等 方 案 , 有效地预 防 I C U 气 管 插 管 病 人 UE X 的发 生 。焦 剑 慧 [ 8 ] 也 实施 了 预 防 气 管 插 管 UE X 的 循 证 护
手术室麻醉患者中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解析

F a mi I Y p s y c h oI o gi c a I do c to r
护理研 究
1 . 1一 般资料 选取 2 0 1 4年 1 月 一1 2 月 我院收治的 3 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 其中男 1 3例 , 女2 5例 , 所有 患者均呈昏迷状 , G C S评分 3 — 7 分, 均行了 “ 气管切 开+ 置 管术 ” , 气 管切 开时间均在患者 昏迷 3 d内 ,随机将 3 8 例 患者分成对 照组 2 0 例 和实验组 1 8 例 ,经 统计学 分析 ,以上两组指标均具有可 比性 。 1 . 2湿化方法 两 组病人均给予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 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间断湿化法 , 即用生 理盐水 5 0 m l 加庆大霉素 8 万 U和糜蛋 白酶 4 0 0 0 U,每 3 0 ai r n 或 l h沿气管壁向 气 管内滴注 ,也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调整 间隔时间及 用量 ,吸痰前后滴人 3 - 5 m l 。 实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气道湿化法 , 即以注射泵控制 2 4 h 持续 、 均 匀地向气管套 管内滴人湿化液 , 将配制好 的湿化液 ( 配制 同前 ) 注射器 固定于注射泵 上,连接 延长 管 和一 次 性头 皮针 ,剪去 头 皮针 针头 ,将头 皮针 细 管置 于气 管 套管 内 3 - 5 n u n ,固定 ,套管 口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 接通 注射 泵电源 , 调整推注速 度 ,启动开始键 ,进行气 道湿化 ,每小时 5 - 1 0 m l ,根据 痰液粘稠度调整推注速
3 . 6加强气 道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在翻身 、拍背 、剧烈 咳嗽时易发生气管导 管脱落 , 应注意 固定 系带 的松 紧度 。吸痰时动作轻柔 , 吸力不宜过大 。每次吸痰 时间不超过 1 5 s , 吸痰管不可过硬 , 吸取不可频繁 , 避免损伤黏膜而导致 出血[ 3] , 用无菌石蜡油局部润滑 吸痰管 , 可有效减 少阻力 。 有 出血者 , 可使用麻黄碱等血 管收缩剂 。另有文献报道 [ 4] ,吸痰前 预吸氧和吸痰后给氧能提高血氧饱和度 , 因此 , 吸痰前后都应给予 吸氧 ,同时及 时有 效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 才能保持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于 长 期 昏迷 状 态 , 要保 持患 者被褥 干燥 , 对 受 压 部 位 定 期 按摩 , 有 条 件 者 采 用 局 部 气 垫 床 减 少 局 部 压 力 。术 后 2 ~5 d 是 脑 水 肿 的 高 峰期 , 可抬 高床 头利 于静脉 血液 回流 , 减 轻 脑
水肿和皮下组织水 肿 , 增 加肺 功能残 气量 , 并 可 防 止 患 者 呕 吐、 食 物 反 流 。严 密 监 测 体 温 、 血压 、 血糖 、 脉搏 、 呼吸 、 瞳孔 、 肢体活动等状况 , 对 中枢性 高热 者可 用 电冰毯全 身 降温 ; 注
3 5 . 5 ~3 8 ℃, 根据患者的年龄 、 身 高、 体质量来决定鼻饲量 。 2 . 3 . 3 康 复护理 : 患 者 术 后 病 情 稳 定 应 及 早 进 行 肢 体 康 复 训练 , 护 理 人 员 制 定 的 康 复 计 划 项 目要 有 针 对 性 、 易 行性 , 先
进行相关 的被 动锻 炼 , 逐步过渡 到以患者 自主锻 炼的主动训
练, 护 士 则 给 予 监 督 与 指 导 。讲 解 相 关 医 学 知 识 , 使 患 者 了
解 自己 的病 情 , 发 挥 主观 能动 性 , 配 合 完成 各项 康 复训 练 。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 情绪 , 消除不 利 于康复 的负性 心理情 绪 ,
如部分 患者 因术后恢 复期 头痛 、 眩晕 、 耳 鸣、 复 视、 记 忆 减 退
意 昏迷 患 者 的 意识 状 态 , 出现 烦 躁 是 病 情 开 始 好 转 即 将 清 醒
的前兆 。
2 . 3 . 2 消化 道 护 理 : 患 者 术 后 一 般 不 能 自行 进 食 , 需 补 充 各 类营养物质 、 盐类 , 补 液 时要 定 时 、 匀速 , 防止 速 度 过 快 、 时 间 过长引发脑水肿 ; 术后 3 d可 鼻 饲 进 食 , 鼻 饲 液 温 度 控 制 在
2 . 2 . 1 气 管 切 口的 护 理 : 护 理 人 员 要 保 持 气 管 切 口 的 敷 料 干燥 、 清洁 , 每天更 换 , 并常规碘伏 消毒 , 如分泌物 多 , 敷 料 污
染 严 重 及 时 更 换 。术 后 1 ~3 d要 经 常 检 查 切 口周 围 有 无 皮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4年 6月 第 1 7卷 第 】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i s e a s e s J u n .2 0 1 4 , Vo 1 . 1 7 No . 1 1 ・1 3 9 ・
音、 听 诊 肺 部 有湿 哕 音 、 动脉血氧分压及 S p O z下 降 等 时要 及
等焦虑 , 护 理 人 员 应 给 予 恰 当 的 解 释及 宽 慰 , 告 知 其 有 些 症
状是功能性 的 , 可 随 着 身 体 的 康 复 而 缓 解 。对 遗 留 偏 瘫 、 失 语 的患者 , 可通过 暗示 、 例证 、 权 威性 的疏导增 强其信 心 , 鼓 励 患 者 进 行 肢 体 功 能锻 炼 , 改善生活质量 。
本组 中 7 2例 患 者 存 活 , 经精 心 、 有 效 的护 理 , 患 者 顺 利 康复 , 未 出 现 护 理 相 关 的并 发 症 , 证明细致 、 有 效 的 护 理 可 最
时 吸痰 ; 为避 免吸痰引起血氧浓度 降低 , 引 发 呼 吸 困难 , 吸 痰
前 后给予高浓度氧 吸入 1 ~2 mi n 。吸痰压 力 以 、 瞳孔 、 S p O z变 化 , 如 患 者 出现 s p o <9 o 、 气道 痉挛 、 心律 失常 应立 即停止 吸痰 , 给 予 纯 氧 吸 入 。 吸痰 时 间 不 可 过 长 , 以 免 加 重 患 者 缺 氧 或 引 起
止 自行 拔 管 。 2 . 2 . 3 气管套管 护理 : 每 4 ~6 h清 洁 内 套 管 1 次, 用 3 双 氧水 溶液浸泡 5 mi n后 洗 净 , 然 后再 浸泡 5 mi n , 用0 . 9 氯 化钠溶 液冲洗 , 最 后 用 无 菌 纱 布 擦 干 。套 管 固 定 松 紧 度 要 适 宜, 以通 过 一 小 指 为 限 , 系带 打死结 , 防止套 管脱 出 , 系 带 更 换 1次 / d , 每 班都 要 检 查 系 带 松 紧 度 。
2 . 2 . 4 气道湿化 护理 : 由 于 气 管 切 开 患 者 吸 入 的 空 气 未 经 鼻 黏膜 过 滤 、 润湿 或 患 者 高 热 等 原 因 , 呼吸道 干燥 、 痰 液 形 成 硬痂 而发生阻管现象r 3 ] 。湿 化 液 选 择 0 . 4 5 氯化钠 溶液 5 o mL+庆 大霉 素 8万 U+ 氨 溴 索 3 0 mg , 微量输 液泵以 2 mL / h的速 度 持 续 气 管 内滴 入 , 以 不 引 起 刺 激 性 咳 嗽 为 宜 。保 证 患 者足够的液体入量 , 每天不少 于 2 5 0 0 mL。 2 . 2 . 5 排 痰 护理 : 选 择 大小 合 适 、 质软 、 平滑 的吸痰管 , 吸 痰 时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每次更换 , 把握好吸 痰时机 , 当 患 者 有 痰 鸣
下气 肿 , 周 围皮 肤 有 无 感 染 和湿 疹 [ 2 ] 。
2 . 2 . 2 体位舒适 护理 : 患者气管切开术后 1 ~2 d取 平 卧位 , 床 头抬高 1 5 。 ~3 O 。 , 每2 h翻 身 拍 背 1次 , 利 于痰液排 出 , 防
止 呼吸道 感染 , 翻 身时保 持头 、 颈、 躯 干在 一条直 线 , 防 止 气 管、 套 管 移 位 或 脱 出造 成 窒 息 。观 察 患 者 症 状 、 意 识的变化 , 如 有 异 常 及 时 报 告 医生 处 理 ; 如 患者烦躁 , 加 强安全管 理 , 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