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2008 年物理化学(603)考研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试卷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2008~ 2009 学年第 1 学期《大学物理(二)》课程考试一试卷( A 卷)(闭卷)考试日期: 2008.12.21.晚考试时间:150分钟三统分教师题号一二四总分1234署名署名得分得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30 分)评卷人1、一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流传,圆频次为,波速为 u。
设 t = T /4 时辰的波形以下图,则该波的表达式为:(A) y Acos (t x / u) yy A cos[ ( t x / u ) ](B)A u2(C) y A cos[ (t x / u)] 0(D) y A cos[ (t x/ u) ]Ax[]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下图。
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绘,则其初相位为:(A)5 5 1(B) (C)v mv(m s ) 6 6 6(D)2 21 v m(E)o6 3 t s[]3、使一光强为I 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经过两个偏振片P1和 P2, P1和 P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和 90°,则经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 是( A)1I0cos2 (B) 0 (C )1I 0 sin 2 ( 2 )2 4( D)1I0sin2 ( E )I0cos44[]4、在以下图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L C 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若使单缝宽度 a 变成本来的3/2,同时使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λ 变成本来的3/4,则屏a幕C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x 将变成本来的(A)3/4倍.(B)2/3倍.f (C)9/8倍.(D) 1 / 2 倍.(E)2倍.[]5、弹簧振子的振幅增添 1 倍,则该振动:(A)周期增添 1 倍;(B)总能量增添 2 倍;(C)最大速度增添 1 倍;(D)最大速度不变。
[]6、两个线圈P和Q并联地接到一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线圈 P 的自感和电阻分别是线圈Q的两倍,线圈P 和 Q 之间的互感可忽视不计。
【考研物理化学真题】国科大2008物理化学(乙)

C. 由于 kX, km 和 kC 不同,算得 Ar 在水中的溶解度应不相同
D. 由于 Ar 气体的溶解度极小,可看成理想溶液, kX, km 和 kC 值近似相等,
所以三式计算所得溶解度相差极小
6.
反应①
SO2 (g) +
1 2
O2 (g)
=
SO3(g); K1θ
;反应②
2SO2 (g) +
O2 (g)
(2)设ε = kBT ,求相邻两能级上粒子数之比。
(3)当 T=298.15K 时,若ε = kBT ,试计算 1mol 该气体的平均能量为多少?
4. (7 分)证明:当 A、B 两组分混合形成 1mol 理想混合物时,A、B 各为 0.5mol
时的 ΔmixG 最小。
5. (14 分)PCl5 的分解作用为 PCl5 (g)≈PCl3 (g)+Cl2(g)。在 523.2K、101.325kPa 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 2.695kg·m-3,试计算:(已
利用双电层和ζ 电势的概念,可以说明电动现象。上述对于 stern 双电层模
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
B. ③
C. ②④
D. 都正确
24. 甲乙两组同时使用相同渗析胶体做电泳实验,电极间距离及施加电压可能不
同,在 45 分钟内,甲组界面移动 10mm 而乙组为 8mm,则电势梯度比
E(甲)/E(乙)为( )。
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11. 在 298.15K 和 101.325kPa 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是( )。
A. H2
B. CH2
C. NO
12. 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

5. 已知温度为 T 时组分 A 和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pA*和 pB*且 pA*>pB*。(1) 若 A 和 B 在该温下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试画出 A-B 组分在该温度时的相图即 p-x(y)草图,同时标 明图中特殊点、 线和面的意义,指出各相区的自由度数。 (2) 若实际液态混合物含 B 为 xB 时 , 测得 B 的气相分压为 pB,试写出液相组分 B 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的计算公式。(15 分) 解:(1) 理想液态混合物服从拉乌尔定律。设液相 组成为 xB,气相分压及总压分别为
Q=∆U – W = 31.92kJ
4. 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浓度为 0.1mol . dm-3。(1) 求此溶液在 25℃时的渗透压。若把植 物细胞近似看成半透膜,试计算该营养液能被植物提升的高度。(2) 假设植物毛细管半径为 0.1µm,该营养液能够完全润湿毛细管,试计算该营养液在毛细管中提升的高度。(3) 根据上 述计算结果,判断植物主要依赖何种方式获取养分?(4) 你认为植物能够长的高度极限应该 多少?原因? 已知该营养液的密度为 1.00kg . dm-3, 表面张力为 0.0717N . m-1, 重力加速度为 9.81m . s-2。 (15 分) 解:(1) π=cRT=0.1×1000×8.315×298.15 Pa =247.9kPa
(3) 点 a 和 b 的冷却曲线见右。 (4) 相区 II 能析出纯白硅石,因此将混合物液化并降温控制在该相区,可得到纯白硅石。
7. 电动势的测量, 在物理化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 可以获得氧化还原体系的许多热力学数据,如平衡常数、电解质活度、活度系数、离解常数、 溶解度、络合常数、酸碱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改变量等。试问: (1) 对消法(补偿法)经常用来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 请描述对消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原 理。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时,盐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原电池的电动势测量时,已知原电池 Pt | H2(g,100 kPa)||HCl (b=0.1 mol·kg-1) | Cl2(g, 100 kPa) | Pt 在 25℃时电动势 E=1.488 V,试计算 HCl 溶液中 HCl 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 已知 E⊖(Cl-|Cl2 (g) | Pt)= 1.358 V; F = 96485.31 C·mol -1。 (10分) 解:(1) 电池电动势即通过电池的电流为 0 时电池两极的电势差。 实验原理如右图。 实验时 , 先将电钥与 EN 相连接, 滑动 C '使检流计中无电 流通过, 此时 EN 与 AC ' 段的电势差 VAC '完全抵 消, 故有 EN ∝ VAC '。接着将电钥与 Ex 相连接 , 滑动 C 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此时 Ex 与 AC 段的电势差 VAC 完全抵消,故有 Ex ∝ VAC。 若上述两种情况下工作电池的电压恒定, 则通过 均匀电阻线的电流不变,因此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理科)考试大纲(2008)范文

《物理化学》(理科)考试大纲(2008)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物理化学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以上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二、考试的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含盖的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物理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正确掌握和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2.熟练掌握和理解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3.熟练掌握和理解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反应机理。
4.熟练掌握和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
5.正确掌握胶体及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约35%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约25%电化学的基本内容约25%胶体及界面化学的基本内容约15%(四)参考书目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以傅献彩等编的《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书为例说明如下:)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的内能变化、焓变化、热和功。
2.灵活应用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性质,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熟练掌握热力学函数U、H、S、G及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1、从统计热力学的观点看,该图表示( )(A) 体系吸热(B) 体系放热(C) 体系对环境作功(D) 环境对体系作功2、已知1mol HCl的无限稀释溶液与1mol NaOH 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热效应Δr H mϴ=-55.9 kJ·mol-1,则1mol HNO3的无限稀释溶液与1mol KOH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r H mϴ为( )(A) > -55.9 kJ·mol-1(B) < -55.9 kJ·mol-1(C) = -55.9 kJ·mol-1(D) 不能确定3、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压力,则其终态的温度、体积和体系的焓变必定是( )(A) T可逆> T不可逆,V可逆> V不可逆,ΔH可逆> ΔH不可逆(B) T可逆< T不可逆,V可逆< V不可逆,ΔH可逆< ΔH不可逆(C) T可逆< T不可逆,V可逆> V不可逆,ΔH可逆< ΔH不可逆(D) T可逆< T不可逆,V可逆< V不可逆,ΔH可逆> ΔH不可逆4、已知均相纯物质的平衡稳定条件为(∂p/∂V)T < 0,则任一物质绝热可逆膨胀后压力必(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5、273 K,0.5×101.3 kPa 时,水的化学势比冰的化学势(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6、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纯溶剂的化学势( )(A) 升高(B) 降低(C) 相等(D) 不确定7、液体A与B混合形成非理想混合物,当A与B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于同种分子之间作用力时,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而言()(A) 产生正偏差;(B) 产生负偏差;(C) 不产生偏差;(D) 无法确定。
华中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1997,2000——2007(2004有答案)数值分析1999,2001——2002高等代数1997——2002,2004——2007概率统计2001——2002综合课程(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统计专业)2003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2002常微分方程2001——2002数理方程与泛函分析2001——2002专业英语翻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专业)2006物理系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系各专业)2007数学(物理类)2001,2003——2006数学(工科)(单考)2005数学(工科各专业)2003数学(理、工科类)(单)2002数学(单考)(工科各专业)2004数学(理工科)2006数学(理工类)(单考)2007高等数学(物理系)2002量子力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第1种),2006(第2种),2007统计物理2001——2002电动力学2001力学与电磁学2001——2004化学系物理化学2000——2007(2000——2002有答案)化学综合2007化工基础2007生物化工基础2007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化工专业)2000(2000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工、材料加工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系各专业、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2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2003(2003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材料加工、环境化学专业)2004(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专业)2005有机化学(B卷)(应用化学等专业)2002有机化学(含高分子化学)(化学各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2006有机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5无机化学2001——2002,2004——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2006无机与分析化学2003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5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专业)2004分析化学(化学类各专业)2002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5分析化学(环境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2006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专业)2001高分子化学2002——2003,2005——2006高分子化学(二)2004——2005高分子化学(一)2004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1——2002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1997——2002(1997——2001有答案)机械设计基础2002——2007机械原理1999——2002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2001液压传动2000——2002液压流体力学2000——2001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200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006信号与线性系统1996——2002,2006——2007(1997有答案)信号与系统2002——2006控制理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系统信息化技术、系统分析与集成、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设计艺术学专业)2005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所有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建筑技术科学专业)2006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机制、机电、车辆、材料加工、轮机工程、模式识别、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控制理论(控制系、图象所各专业及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电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6(1996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交通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8(1998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及其他有关专业)1997(1997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999(1999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动力机械、模式识别、制冷、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2000(2000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模式识别、机电控制等专业)1995(1995有答案)控制理论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7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力发电工程专业)1998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2002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2006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能源学院部分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9 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1,2004——2007自动控制原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2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集成、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与科学专业)2007电子技术基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与工艺、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息安全、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动力机械及工程、轮机工程、车辆工程专业)2000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1999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电气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精密仪器、测试计量、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专业)2002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1999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电信息工程、机械学院各专业)2005 电子技术基础(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专业)2004电子技术基础(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汽车设计制造专业)1998电子技术基础(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固体力学、汽车设计制造、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7电子技术基础(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5——2006电子技术基础(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2003电子技术基础(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2005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2005——2006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专业)2003——2004电子技术基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2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5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6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2003电子技术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2004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专业)2006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专业)2000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5数据结构1999——2001,2006——2007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技术2004——2006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2006——2007数据库系统原理1996——2002,200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专业)1992——2002,2006——2007(另有模拟试题一份)计算机组成原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专业)2007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1——2002操作系统1995——2002程序设计基础1995——2002程序设计语言及编译1999——200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000——2007工业设计史2004——2005工业设计史论2006——2007工业设计综合考试2004——2007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力学各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0(2000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2001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自动控制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1999(1999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6(1996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8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1999微机原理(二)(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2002微机原理(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2微机原理(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7——1998(1997有答案)微机原理(软件工程专业)2007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7微机原理(一)(电机与电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2002微机原理及微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6——1998(1997——1998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2005——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3——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 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专业)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固体力学、模式识别、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工程力学、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轮机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4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算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轮机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电动力学2001综合考试(含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1综合考试(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2002综合考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1999——2001 通信原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1通信原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2通信原理(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专业)2001汽车理论2004——2006汽车理论和设计2001——2002汽轮机原理2001——2002发动机原理2001综合考试(1)(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高频电路)(电信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0综合考试(含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计算机学院各专业、机械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3综合考试(含数字电路、微机原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2综合考试二(含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信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0综合考试一(传感器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控制、机械各专业、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专业)2005综合考试(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2004——2005光电检测技术2001——2003,2005综合考试(含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2005综合考试(一)(含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2003——2004(2004有答案)专业英语翻译(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与理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专业)2006 专业英语翻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6英语专业翻译(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量子力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第1种),2006(第2种),2007物理化学2000——2007(2000——2002有答案)计算机图形学2002化学综合2007化工基础2007生物化工基础2007塑性成形原理2002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化工专业)2000(2000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工、材料加工工程、结构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系各专业、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2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2003(2003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材料加工、环境化学专业)2004(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化学各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专业)2005有机化学(B卷)(应用化学等专业)2002有机化学(含高分子化学)(化学各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2006有机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5无机化学2001——2002,2004——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2006无机与分析化学2003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5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专业)2004分析化学(化学类各专业)2002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专业)2002——2005分析化学(环境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2006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专业)2001高分子化学2002——2003,2005——2006高分子化学(二)2004——2005高分子化学(一)2004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1——2002材料成形原理2003——2007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3,2005——2007材料学基础200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微机及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专业)2001微机接口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力学各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0(2000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2001有答案)微机原理(8086)及应用(自动控制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1999(1999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6(1996有答案)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8微机原理(电信系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1999微机原理(二)(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2002微机原理(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2微机原理(光学仪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1997——1998(1997有答案)微机原理(软件工程专业)2007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1997微机原理(一)(电机与电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2002微机原理及微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6——1998(1997——1998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2005——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3——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1 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专业)2006微机原理及应用(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固体力学、模式识别、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工程力学、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轮机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1微机原理三(电路与系统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4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算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轮机工程专业)2002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电动力学2001综合考试(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1——2002陶瓷材料2005——2006陶瓷材料学2001——2002,2004金属材料2004金属材料学2001——2002金属塑性成形原理1997,1999,2001金属学及热处理2001——2002铸件形成理论2002铸件形成理论基础1998,2001铸造金属学及热处理1998,2001专业英语(材料学、纳米材料及技术专业)2006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传热学1999,2000,2001(第1种),2001(第2种),2003——2007(1999,2000,2001(第1种)有答案)锅炉原理2001——2002,2005流体机械原理2002内燃机原理2001——2002离心压缩机原理2001工程流体力学2002,2007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不可压缩流体力学2001——2006低温原理与设备2000——2002(2000有答案)电工电子技术2001,2003电站锅炉原理2004化工原理2001,2005制冷原理与设备2001——2002热工自动化2002工程热力学2001(第1种),2001(第2种),2002——2006专业英语翻译(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6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环境工程专业)2001——2003电路理论(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精密制造、数字化设计专业)2005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环境工程等专业)2006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所有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精微制造工业等专业)2004电路理论(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2002电路理论(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专业)1999——2001电路理论(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光学仪器专业)1998电磁场2002,2007电磁场与电磁波2001——2006电磁学与热学2005电机学2001——2002电力电子技术2000——2001电力电子学2001——2002电力系统分析1999——200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998高电压技术2001——2002高压电器2001电子器件2002力学与电磁学2001——2004英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检测技术专业)2006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2001——2002,2004交通工程学2003,2005——2007综合考试(轮机工程专业)200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2001——2002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2002,2006——2007城市道路设计2001——2005船舶力学基础2007船舶设计原理2001——2002船舶原理2001——2002控制理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系统信息化技术、系统分析与集成、建筑技术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微制造工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设计艺术学专业)2005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所有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建筑技术科学专业)2006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机制、机电、车辆、材料加工、轮机工程、模式识别、导航、制导专业)2002(2002有答案)控制理论(控制系、图象所各专业及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2001(2001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电学院各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内燃机专业)1996(1996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交通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1998(1998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及其他有关专业)1997(1997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学院有关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999(1999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材料加工、动力机械、模式识别、制冷、轮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2000(2000有答案)控制理论(自控系各专业、模式识别、机电控制等专业)1995(1995有答案)控制理论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7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1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力发电工程专业)1998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所有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2002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2006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学院所有专业、能源学院部分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9 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3自动控制理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1,2004——2007自动控制原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2002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集成、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技术与科学专业)2007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2001——2002结构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04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2005——2006 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桥梁隧道与工程专业)2002——2003结构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1997——2000(1999有答案)结构力学(结构工程专业)1996,2001结构力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1专业英语翻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交通工程专业)2006力学系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2003——2004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下工程专业)2005——2006材料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力学系所有专业)2002,2005——2006材料力学(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化工过程机械专业)2005——2006材料力学(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2003——2004材料力学(岩土工程专业)2001——2002材料力学一(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04理论力学1997——2006(1997——2001有答案)(另有《理论力学》考研复习内部资料,含理论力学课程考研基本要求、考研试题内容及题型的分析,10元。
新版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602)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870)量子力学参考书目为:1.《微积分学》(修订版2003年,或第三版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线性代数》(2003年第二版或2008年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3.《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2008-li[1]
![2008-li[1]](https://img.taocdn.com/s3/m/a43b532a915f804d2b16c1fe.png)
629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一)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说明:本年理科类《物理化学》试题,总共12题,除主体为计算题外,另有多道问答题。
240多位参考同学的平均成绩大约100分,应该比前2年容易了不少。
特别提醒:考试时个别同学把答案做在试卷上,因改卷时只有答题部分,无试卷,所以做在试卷上的答案是无效的!试题已作规范化处理。
答案由葛华才老师完成,未参考标准答案,因此可能有不妥之处,欢迎用电子邮件告知,谢谢!更多信息请看主页:葛华才老师,邮箱:ge1963@ 一、计算题1.l mol理想气体由始态(273K,p⊖)反抗p⊖/2的外压绝热膨胀到达终态(T2,p⊖/2)。
试求此过S⊖程的Q、W、∆U、∆H、∆S、∆G。
已知(273K)=100J·K-1·mol-1,C V,m=12.47J·K-1·mol-1。
(15分)m答:Q=0,W= ∆U=−681.0J; ∆H=−1135J;∆S=1.125J.K-1;∆G=4080J2.苯的正常沸点为353K,摩尔汽化焓为30.77kJ.mol-1,现将353K,100kPa下的1mol液态苯向真空等温蒸发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汽(设为理想气体)。
(1)计算该过程的Q、W、∆G、∆S和环境的熵变;(2)可以使用何种判据判断过程的性质。
(15分)答:(1)W=0;∆S=87.28J.K-1;∆G=-39.8J;Q=27.83kJ;∆S环=−78.84J.K-1(2)∆S隔=8.34J.K-1>0,过程为自发。
3.设正戊烷和异戊烷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气相为理想气体。
298.15K时,气态正戊烷和异戊烷的分别为−194.4kJ.mol-1,−200.8kJ.mol-1,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67.58kPa和87.54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分)在电解质 NaCl 、 NaOH 、 HCl 和 HAc 中, 6.(2 分)在电池电动势的测量过程中,使用盐桥的作用是 7.(3 分)将反应 2Ag(s)+Hg 2 Cl2 ( s ) 2AgCl(s)+2Hg(l)
将此溶胶注入电泳仪中,通电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今有 NaCl 、 MgCl2 、 Na 2SO 4 和
MgSO 4 四种盐,哪一种对聚沉上述溶胶最有效?
三、计算题(共 90 分)
1.(10 分)273 K、 5 105 Pa、 2 (dm)3 的 N 2 (g) 在恒定的 1 105 Pa 外压下恒温
解形成产物 D 。该步反应很慢,过程如下:
k2 1 P+C D C PC k1 k
推导 P 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本试卷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分享知识和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 业用途,本人亦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试卷编号:603 华中科技大学试题纸 第 3 页,共 3 页
3.(5 分)当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产生极化作用,说明产生极化的两个原因。极化对
于电极平衡电位有什么影响?
4.(6 分)化学动力学中要直接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浓度是很困难的,在化学动
力学实验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请举例说明之。
5.(8 分)将 FeCl3 水溶液加热水解得到 Fe(OH)3 溶胶,试写出此胶团的结构。若
(3)若在 25 ℃ 时, Pb 2
Pb 0.126 V ,求该温度下 PbI(s) 的溶度积 Ksp 。
5.(15 分)在 373 K,气相反应 A(g) 2B(g)+C(g) 是一级反应,从纯 A 开始做实 10rnin 时测得系统的总压力为 23.47 kPa, 将反应器放置长时间后 (假设反应进行完全) , 验,
0.0826 m3 kg 1 (已换算成标准状态) ,求:
(1) CHCl3 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系数 a ; (2)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 Vm ; (3)若 CHCl3 的分子截面积 Ac 3.0 1019 m 2 ,求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7.(10 分)某蛋白质 P 在某分子 C 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P 与 C 先生成中间产物 PC(该过程为平衡过程,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和 k1 ) ,中间产物 PC 经分
CO(g) H 2 O(g) CO 2 (g) H 2 (g)
310.5 241.8 393.5
0
197.7 188.8 213.7
29.1 33.6 37.1 28.8
130.7
现假设 C p ,m 不随温度变化,试计算理想气体反应:
CO(g)+H 2 O(g)=CO2 (g)+H 2 (g) ,
设计成电池的表示式为
。 : (1)速率常数, (2)活化能, (3 ) 和 O2 ,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8.(2 分)在下列诸量中,催化剂能改变
反应物的转化率, (4) r Gm 。
9. ( 2 分 ) 在 298.15 K 时 , H 2 O 2 分 解 成 H 2 O
由于酶的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大致改变了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试题
考试科目及代码 适用专业 物理化学 603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
除画图题外,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及草稿纸上无效, 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填空题(共 30 分) 1. (2 分)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等温混不可逆压缩过程, 则 H (填“>” 、 “=”或“<” 。 ) 2.(2 分)某化学反应 2A+C=3D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则各物质的化学势之间应 满足的关系为 。 。 0,S 0。
在 25℃ 时, I
a
3
1
①
2
b
④
②
t
4
A
③
5 6 ⑤ wB
B
4.(15 分)有原电池如下: Pb(s) PbI2 (s) HI(b=0.1 mol kg 1 ) AgI(s) Ag(s) 。已知
AgI(s) Ag(s) 0.152 V , I PbI 2 (s) Pb(s) 0.366 V 。 (1)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与电池反应式; E 4 1 (2)若在 25 ℃ 时电动势温度系数 1.38 10 V K ,计算电池可逆放电 T p 2 F 电量时,电池反应的 r Gm 、 r Sm 、 r H m 和 Qr ;
二、问答题(共 30 分)
1.(6 分)简单说明进行一产品生产的工艺设计时,从热力学和相平衡角度考虑,必须
事先进行哪些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或估算) 。
2.(5 分)对于化学反应:
C(s)+1 2 H 2 O(g)=CO(g) ,
一般很难控制,或多或少会有 CO 2 ( g ) 生成,所以,此反应的焓无法直接测量。设计两个 易测反应焓的反应来计算上述反应焓(写出反应式、计算方法和所需数据) 。
得到纯净物质。已知 A 和 B 二组分形成的液态互溶、固态完全 不互溶的气、液、固相图如右图所示: (1)标出 1、2、3、4、5、6 相区内的稳定相; (2)图中 ①、②、③、④、⑤ 五条线的名称各是什么? (3)画出系统点 a 的冷却曲线(示意图) ,并描述过程中 的相变化; (4)现工业中由化学反应只能得到状态为 b 的混合物。 根据相图,要得到纯 B 和纯 A 应如何操作?
(1)298.15 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
(2)596.30 K 时反应的 r H m 和 r Sm ;
(3)596.30 K 时反应的 K 。从热力学的角度考虑,升高温度对此反应是否有利?
试卷编号:603
华中科技大学试题纸
第 2 页,共 3 页
3.(16 分)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结晶与蒸馏联合运用方可
k1
75.3 kJ mol1 ,用 H 2 O 2 酶作催化剂的时,活化能降为 25.1 kJ mol1 ,因此 298.15 K 时
倍(假设指前因子 A 相等) 。
B
10.(2 分)在一平行反应 A
k2
中,两基元反应对 A 来说都是一级反应,
C
在一定温度下,任一时刻系中 CB CC (浓度之比)为
膨胀至与外压平衡。若 N 2 ( g ) 可视为理想气体,试求此过程的 W 、 Q 、 U 、 H 、 S 和 G 。
2.(12 分)已知 298.l K 时有如下数据:
f H m (kJ mol1 ) Sm (J mol1 K 1 )
C p ,m (J mol1 K 1 )
系统的总压力为 36.00 kPa。试由这些数据: (1)计算 A 的初始压力; (2)求此反应的速率常数 k ; (3)计算 100 min 时 A 的压力; (4)求此反应的半衰期。
6.(12 分) CHCl3 (g) 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服从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 298 K 时,
当 CHCl3 (g) 的压力为 5.2 kPa 及 13.5 kPa 时,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0.0692 m3 kg 1 及
试卷编号:603 华中科技大学试题纸
。
第 1 页,共 3 页
11.(2 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水的表面张力显著
附。
,此时溶液表面显
吸 。
12. (3 分) 憎液溶胶的基本特征是
13.(2 分)在下图中示意画出 s-l 、 g-l 、 g-s 和 ( 为表面张力, 为润湿角) 。
3.(3 分)当 CO 2 钢瓶在工厂车间充气时(车间温度为 15 ℃)会发现,当充气压力
表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不再升高,而钢瓶的总重量却还在增加,其原因是 式分解:
4.(3 分)将 NH 4 HCO3 (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 400 K 时, NH 4 HCO3 (s) 按下 NH 4 HCO3 (s) NH 3 (g) H 2 O(g)+CO 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