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

合集下载

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

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

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1. 喉拭子(Throat Swab):将专用的喉拭子插入病患的口腔咽喉部位,轻轻向后刮拭。

采样时应避免与舌头和颊粘膜接触。

采样完成后,将喉拭子放入含有保护液的试管中。

2. 鼻拭子(Nasal Swab):将专用的鼻拭子插入病患的鼻孔中,沿着鼻腔壁轻轻刮拭,收集分泌物。

采样完成后,将鼻拭子放入含有保护液的试管中。

3. 喉咽部分泌物(Pharyngeal Secretions):采集方法类似于喉拭子,但是不使用喉拭子,直接让病患咽唾液入口后咳嗽,将咳嗽时产生的咽喉部分泌物收集入试管中。

4. 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要求病患保持直立,将吸管插入鼻孔中,直至吸管底部与鼻咽交界处,用手指夹住吸管底部并吸取分泌物,然后将吸管放入采样容器中。

注意采样时要避免伤害鼻腔粘膜。

5. 痰液(Sputum):要求病患深呼吸几次,然后在舌头顶部用力咳嗽,尽量将咳嗽时产生的痰液吐出。

收集上午的第一次痰液,用无菌容器收集,并尽量避免采集唾液。

6. 血液(Blood):采用无菌技术,穿刺或放血管提取适量的血液,注意采样时要保持无菌环境。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如:7. 粪便(Stool):要求病患将大便排出到无菌容器中,搅拌均匀后采集适量样本。

8. 尿液(Urine):要求病患采集早上的第一次尿液,尽量用无菌容器收集样本。

9.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采用腰椎穿刺技术,将针头插入脊椎,以获得脑脊液。

10. 眼结膜炎患者眼结膜分泌物(Conjunctival Secretions):将无菌棉签轻轻刮拭患者眼结膜分泌物,收集到无菌容器中。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戴好手套、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容器和试剂。

2.采集时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污染。

3.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特点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方法。

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

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

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医务人员。

2:采集前准备2.1 确定采集目的在进行样品采集之前,医务人员应明确采集的目的,包括检测特定传染病、确认感染的类型等。

2.2 准备采集工具和材料根据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准备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材料,例如采集棉签、采血针、尿液容器等。

2.3 检查采集工具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消毒情况在进行样品采集前,检查采集工具和材料的包装是否完整,且确保已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3:样品采集步骤3.1 样品采集前的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前,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采集不同样品的具体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如下的具体采集步骤:3.2.1 咽拭子采集步骤:先让患者张开口腔,用棉签沾取咽部分泌物,刮拭扁桃体和咽后壁,避免碰触舌头和牙龈。

3.2.2 鼻拭子采集步骤:将拭子插入鼻腔约2厘米,旋转数圈后取出,注意不要碰触鼻中隔。

3.2.3 采血步骤: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后穿刺采血,并按照相应采血管的要求采集足够的血量。

3.2.4 尿液采集步骤:提醒患者先清洁外阴部,用无菌容器接尿,确保采集到足够的尿液。

4:样品处理与存储4.1 处理样品前准备医务人员在处理样品前,应先将样品适当标识,并确保配备了正确的实验室材料和试剂。

4.2 样品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室需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离心沉淀、稀释等。

4.3 样品的存储方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条件进行样品保存,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传染病样品采集记录表- 样品处理记录表- 样品存储记录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 样品采集:指从患者身体中采集样品用于疾病诊断或研究的过程。

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

传染病样品采集方法

样品采集一、标本采集对象1、预警病例:2、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地确诊病例。

3、其他需要进行诊断或排除者。

4、需要采集地环境标本。

二、标本采集要求1、从事标本采集地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和具备相应地实验技能。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采集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生物安全防护。

2、住院病例地标本由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在当地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地指导下采集。

(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标本采集技术方案)3、标本采集具体种类和数量由现场工作组确定。

4、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地疾控机构负责采集。

5、结果不好判断时,结合病程再次采样。

三、标本采集种类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深咳痰液、最佳采集时间为发病后3天内。

2、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

3、尸检标本:病人死后应依法尽早进行解剖,在严格按照生物安全防护地条件下进行尸检,主要采集肺、气管组织标本、条件允许下也可采集肝、肾、脾、脑、淋巴结等组织标本。

4、血清标本:每一病例必须采集血清标本。

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

采集量要求5ml,以空腹血为佳,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

5、其他标本:如果病例由腹泻症状,可采集粪便标本:有胸水者可采集胸水标本。

淤血点等。

四、标本采集方法1、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4~5ml采样液地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

2、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

将棉签浸入4~5ml 采样液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3、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

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

非洲猪瘟实验检测样品采集、包装与运输技术要求

非洲猪瘟实验检测样品采集、包装与运输技术要求
对生猪采血一定要无菌操作遥 采血前袁可用 酒精对采血部位消毒袁采血后袁要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遥 此 外袁在利用抗凝血剂的真空采血管时袁应从生猪的颈静脉或 耳缘静脉抽血袁如此时生猪已经死亡袁可直接从生猪的心脏 采血遥
首先袁应使用红色盖子的真空采血管从病猪 的耳缘静脉采血袁待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分离袁从而 达到收集血清的目的遥 如此时血清的颜色偏红袁则证明样品 发生了溶血现象袁通常情况下袁一旦生猪死亡袁其血清样品就 很容易溶血遥 如分离好血清样品袁应立即进行检测工作袁或将 血清储存在适宜的温度下遥 若进行抗体检测袁应将血清样品 储存在 -20益 的环境内曰如进行病毒检测袁应将血清样品储 存在 -80益 的环境内遥
外部包装在盛装液体时袁 应不高于 4L曰而在盛装固 体时袁应不高于 4kg遥 同时 样品一定要放在不高于 4益 的环境下袁并送到附近 的动物防疫机构保存遥 在 此过程中袁 不可混合有血

842000
D O I:10援3969/J.IS S N 援1671-6027援2021援08.020
洲 关

包 猪 词
非洲猪瘟专题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袁可在短时间 内造成生猪的死亡遥 目前袁该病已被世界卫生被列为重要动物 疫病遥 我国将其则为一类传染病袁该病会给养殖场户造成较大 的经济损失遥 因此袁相关人员应认真分析该病的临床症状袁并 研究该病的检测方法袁以保障非洲猪瘟实验检测的准确性遥 1 采样方法
品送至实验室检测袁而在检测过程中袁一定要遵循无菌操作
原则袁并明确样品采集尧包装尧运输的技术要求袁从而提高实
验室诊断的准确性袁并为后期防治非洲猪瘟提供参考性的依

据袁进一步促进养猪行业的稳定发展遥
参考文献
[1] 王海丰.非洲猪瘟实验检测样品采集尧包装与运输技术要求[J].

规模化猪场常见传染病的样品采集方法_代洪波

规模化猪场常见传染病的样品采集方法_代洪波

规模化猪场常见传染病的样品采集方法代洪波,林 艳,周远成,吴江江,朱 玲(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实验室检测与分析主要针对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动物大批死亡,而且某些人兽共患传染病还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饲养高度集中,一旦暴发传染病将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规模化养殖场传染病检疫与监测至关重要。

样品采集是传染病检疫与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传染病检测的准确性与检测效率,本文就规模化猪场常见传染病的样品采集做一简要概述。

1 流行病学调查当规模化养猪场发现可疑传染性疾病病例后,应及时隔离病猪。

调查登记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率、死亡率、主要症状、用药情况以及疫苗免疫情况等,将调查情况随病料一起送检,便于综合分析。

2 不同疾病样品采集病猪剖检前应充分了解病史,对于可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应谨慎处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防疫部门报告。

选择合适场所进行病猪剖检,避免病原污染扩大,病猪尸体需做无害化处理。

优先选取未大量使用药物治疗的病危猪进行剖检,病死猪最好在死后6 h以内进行剖检。

2.1 呼吸道疾病样品采集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等。

肺脏是呼吸道疾病检测的主要病料,也是呼吸道疾病实验室检测的最佳病料。

[1]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主要通过感染猪的肺脏,引起病猪肺脏炎症、坏死等病变,进而导致呼吸困难等。

肺脏是猪呼吸道疾病病原繁殖的主要场所,例如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侵袭肺泡巨噬细胞,病毒在肺脏的组织细胞内繁殖致病;细菌病原进入肺脏隐性感染时,扁桃体、血液中的含毒量较高,我们对种猪群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母猪扁桃体中的病毒检出率最高。

传染病疫情样品采样

传染病疫情样品采样

采样器材的准备
准备好合适的采样器材,如拭子、采血器等,确保采样过程的顺利进行。
采样器材的消毒和重复使用
采样器材需要经过适当的消毒处理,以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同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何保存和运输样品?
样品采集后,需要妥善保存和正确运输,以保证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送样流程和注意事项
送样是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的环节,需要遵循特定的送样流 程和注意事项。
样品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室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包括细菌培养、PCR检测等,以获取病原体信息。
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实验室将根据样品的检测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病原体,并进行相关数 据分析。
如何处理检测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检测结果的报告和通报
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发布疫情报告,以便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样品采样的关系
样品采样是疫情监测的重要环节,为及时掌握疫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采样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不断改进和创新采样技术,能够提高采样效率和准确性,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疫情。
大规模样品采集的措施和方法
大规模样品采集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和采样计划,确保采集到足够的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采样的重要性
样品采样能够提供依据,帮助判断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样品采集前需要了解的事项
在进行样品采集前,需要了解适当的采集需要注意的事项
采样时需要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遵循采样规程,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可靠和安 全。
采集样品的方法和技巧
采集样品的方法包括咽拭子、鼻拭子、血液等,不同传染病需要使用不同的 采集技巧。
如何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感 染?

重大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

重大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

重大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一、采集样品的重要性采集检测样品是诊断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

采样的时机是否适宜,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样品处理、保存、运送是否合适及时,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关系极大。

二、样品采集原则•1、动物疫病样品采集遵循适时、典型、无菌、适量和生物统计的原则。

•2 、对急性死亡的患畜(马、牛、羊及猪等),若怀疑是炭疽等烈性传染病时,从耳尖或四肢未梢血管取血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在排除炭疽后方能剖检采样。

•3、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进行样品采集,采取包括相应的组织器官、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

•4、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监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数量应满足生物统计学的要求。

•5 、无法估计病因时,可对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系统全面的的采集。

•6 、如患畜(禽)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样品,死亡时间夏天不得超过6h,冬天不超过24h. •7、动物剖检中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8、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动物尸体的处理。

•9、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三、器械准备•1、器械的选择根据采集样品的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器械、容器等器材。

•2、器材无菌处理2.1 金属器械可采用高压、干热、煮沸消毒30min。

临用时75%酒精拭擦,或用时进行火焰消毒。

2.2 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160℃干烤2h灭菌,或经0.5%~1%碳酸氢钠水中煮沸10min~15min,再用无菌纱布擦干,无菌保存备用。

3、采样单、笔、防护用品等的准备。

4、消毒药物准备。

四、血清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牛——颈静脉、尾根静脉•羊——颈静脉•猪——小猪用前腔静脉、大猪站立式采前腔静脉•禽——正常用翅静脉(还可用心脏或桥静脉联合血窦)•大型动物采血量分别为5毫升,家禽的采血量为2-3 毫升。

血样收集于无菌的试管或采血器中,于37℃放置30分钟,以促进血液的凝固及血清的渗出,然后置于4℃过夜,在2000-4000rpm 离心5分钟,取血清装到灭菌的指形管或青霉素小瓶中。

新冠核酸标本采集

新冠核酸标本采集

废弃物处理及消毒操作
废弃物分类收集
对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确保不同类别的废弃物 不混放。
废弃物安全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如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
消毒操作规范
对采样器材、环境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消毒操作规范、有效。
06
结果解读与报告出具
结果解读原则及注意事项
阴性结果解读
表示标本中未检测到新 冠病毒核酸,但并不能 完全排除感染,需结合 患者症状、流行病学史 等综合分析。
阳性结果解读
表示标本中检测到新冠 病毒核酸,可确诊患者 感染新冠病毒。
注意事项
结果解读时需考虑标本 采集、运输、保存及检 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避免出现假阴性或假阳 性结果。
异常结果分析及处理建议
异常结果定义
采集目的和计划
明确采集标本的目的和计划,包 括检测项目、采集时间、标本保 存和运输等。
选择合适采集部位
01
02
03
鼻咽拭子
适用于普通人群的新冠病 毒核酸检测,采集方便、 快捷。
口咽拭子
适用于无法配合鼻咽拭子 采集的人群,如儿童、老 年人等。
深部呼吸道分泌物
适用于重症患者或疑似肺 部感染的人群,采集难度 较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
专用保存管
使用专用的核酸保存管进行保存, 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标本泄漏或 污染。
标本运输方式选择
干冰运输
对于远距离运输,建议使用干冰作为制冷剂,将标本置于密封良好的保温箱内 进行运输。干冰的使用量应根据运输时间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以确保标本在 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状态。
冷藏车运输
对于近距离或城市内运输,可以使用冷藏车进行运输。冷藏车应具备良好的制 冷和保温性能,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低温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包装和运输
标本必须放在密封的带螺旋盖的、耐低温的塑 料管内,直接在塑料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编
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再放入塑料密封
袋内,每袋装一份标本
同时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入标本送检单
送检单应信息完整,放入另一塑料袋内,不能 与标本放置一起
专用标本运送箱
检测
• PCR快速检测 1、RT-PCR 2、QRT-PCR • 血清学检测 1、IgM 2、IgG 3、HI 4、中和抗体 5、免疫荧光检测 • 核酸序列测定 1代和2代测序 • 病毒培养鉴定 1、镜检 2、血清鉴定 3、分子鉴定
胃肠炎疫情标本采集要点
• 样品种类:肛拭子、粪便(5~10ml或g,拇指大小 )、呕吐物等 • 采集时间:症状出现1~4日内粪便或肛拭子; • 保存条件: 24小时内存于4℃以下环境,超过24小 时存于-70 ℃以下环境。 • 病毒采样管:HANKS液(2~3ml/管) • 及时送检要求:同流感检测样品要求
病毒采样管
细菌采样管
标本采集人员
• 病毒的诊断取决于高质量标本的采集,及其保存 运输等环节。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或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 表,标本采集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标本采集登记表
采集前的准备
个人防护设备(PPE) 口罩 (N-95 or N/P/R-100)
手足口病标本采集要点
• 样品: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疱疹液 • 采集时间:发病7日内粪便(5~10ml或g,拇指大 小,不用加保存液)或肛拭子;发病3日内咽拭子 (或深咳痰)。疱疹液(75%酒精消毒) • 保存条件: 24小时内存于4℃以下环境。 超过24 小时存于-70 ℃以下环境。 • 病毒采样管:HANKS液(2~3ml/管) • 及时送检要求:重症或暴发疫情样本24小时内送 到实验室。
环境标本:粪便等排泄物、环境表面涂抹物、污水等
标本采集注意点
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或粪便标本 症状出现后尽早采集 尽量在抗病毒药物使用前采集 血清标本应采集发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环境标本采集要注意溯源性
标本采集
1. 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 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 紧管盖。
禽流感外环境标本采集要点
• 样品种类:禽类笼具擦拭标本、宰杀案板擦拭标 本、禽类粪便、清洗禽类的污水等 • 保存条件: 24小时内存于4℃以下环境,超过24小 时存于-70 ℃以下环境。 • 病毒采样管:HANKS液(2~3ml/管)
伤寒副伤寒病例标本采集要点
• 样品:肛拭子、粪便、血液 • 采集时间:发病2~3周粪便(5~10ml或g,拇指大 小,不用加保存液)或肛拭子;发病1~2周血液( 10ml) • 保存条件: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及时送实验室培养 ;肛拭子埋入C-B培养基中, 4℃保存不超过3天。 • 及时送检要求:重症或暴发疫情样本及时送到实 验室。
• 样品种类:咽拭子、鼻拭子、含漱液 • 采集时间:发病3天内(体温≥38 ℃) • 保存条件:24小时内存于4℃以下环境 ,超过24小时存于 -70 ℃以下环境(避免反复冻融)。 • 病毒采样管:HANKS液(2~3ml/管)
• 及时送检要求:疫情样本建议当天送检,监测标本根据 送检时间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 • 标本的包装必需低温转运且保证标本四周带冰。
• 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
样品正确采集、保存、运输的意义
• 样品的正确采集、保存与运输,是获得正确检测 结果,采取针对性有效手段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必 要前提。 • 检测结果与样品质量密切相关。
影响样品质量的因素
• • • • • 采样时间 样品采集类别 选择合适的保存液 保存条件(常温、低温、适温、冷冻) 送检是否及时
手套
帽子

鞋套
防护服 防护目镜
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物品包
采集前的准备
常用的采样液/病毒运输液(VTM) 1. pH 7.4~7.6的Hanks液 2. MEM/DMEM液
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菌素,可用青霉素(终浓度为100U/ml)、庆大霉素 (终浓度为1mg/ml)和抗真菌药物(终浓度为2µg/ml)。 在无菌的带螺旋塑料管分装2-3ml采样液。最好储存在:–20℃,4℃可放 48–96h,室温1–2天。
• 用棉拭子先蘸入采样液,然后在物体表面来回擦 拭3-5次,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 部弃去,旋紧管盖。
标本保存
尽快运到实验室 24小时内可以检测的可以保存在4℃,超过24小时-70℃
冻存。
避免反复冻融
血清标本暂时存在可在4℃冰箱,长期保存于-20℃冰箱。
流感样疫情标本采集要点
常见传染病样品采集
主要内容
传染病疫情病原学简介 样本采集 标本保存和运输
实验室检测
传染病疫情病原学简介
• 手足口病疫情: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 • 流感样疫情: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 胃肠炎疫情: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霍乱弧菌、志贺菌、沙门氏菌 、 致泻性大肠杆菌等 • H7N9流感疫情:H7N9流感病毒
采样拭子:使用头部为聚酯纤维的病毒采样拭子(鼻及口咽型),铝或 塑料做柄,不用木柄棉拭子。
标本种类
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
下呼吸道标本: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
血清标本:急性期血清和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 全血标本:急性期非抗凝血 消化道标本:粪便、肛拭子、呕吐物 脑脊液标本 虫媒标本:蚊子、蜱虫等 动物标本:血清、组织等、

×
标本采集
• 2、肛拭子 • 棉拭子应插入肛门直肠内(约2-5cm),采样后应 该在棉拭子上看见粪便,采样后肛拭子应埋入C-B培 养基或HANKS保存液中。
标本采集
• 3、血清 • 采集5ml静脉血加入消毒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清 ,放入带螺旋盖管内, 于-20℃以下保存。
标本采集
• 4、物体表面涂抹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