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案例分析题库
继续医学教育--新发少见传染病的流行病特征和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新发少见传染病的流行病特征和案例分析(一)登革热流行特征和案例分析1、登革热的传染源是什么A、健康带病毒者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C、既往感染者D、野生动物E、猪2、在西非地区出现发热,最应该立即做的是A、立即排查疟疾,如无检测手段直接使用抗疟药B、使用退热药,进一步观察C、排查疟疾,明确诊断前不用药D、排查当地常见传染病,明确诊断前不要随便用药E、排查拉沙热等鼠传疾病3、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是A、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B、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C、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D、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E、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4、疟疾在人群中传播是通过A、伊蚊B、库蚊C、三带喙蚊D、按蚊E、煞蚊5、登革热病毒根据其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可分为多少个血清型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二)蜱和蜱传疾病的案例分析1、判断某患者是否有蜱叮咬史,以下正确的是A、可以检视患者的全身,看是否有蜱叮咬伤痕,如无,则排除蜱叮咬B、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曾被蜱叮咬过,如无,则排除蜱叮咬C、询问患者并检视患者全身,患者自述无叮咬史且无伤痕,则排除蜱叮咬D、可以到患者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去捕捉蜱,如捕捉不到,则排除蜱叮咬E、只要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接触到蜱的生境,即无法排除蜱叮咬史2、哪种疾病是由蜱虫传播的?A、疟疾B、恙虫病C、裂谷热D、森林脑炎E、流行性斑疹伤寒3、立克次体目病原体造成的疾病不包括A、流行性斑疹伤寒B、恙虫病C、Q热D、斑点热E、莱姆病4、蜱传疾病不包括以下哪一种疾病A、莱姆病B、斑点热C、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D、巴贝西病E、流行性斑疹伤寒5、斑点热的病原体属于A、立克次体目B、布尼亚病毒目C、黄病毒属D、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E、真球虫目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媒介是A、螨B、鼠C、蜱D、蚊E、苍蝇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简称A、AFTSB、SFTSC、STTSD、SFTAE、FLTS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发热B、腹泻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E、出血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最新分类名称是A、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B、大别山病毒C、大别班达病毒D、新布尼亚病毒E、淮阳山病毒5、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A、无特异性治疗方法B、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C、病情进行性恶化的重型、危重型患者,酌情早期、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应对合并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和真菌E、可使用治疗性疫苗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病程中,哪一时段可能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A、发病前潜伏期B、发热期C、多器官功能障碍期D、恢复期E、发病后长期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蚊子叮咬B、苍蝇叮咬C、蜱虫叮咬D、空气飞沫E、人传人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在80%以上的患者中会出现异常?A、血红蛋白计数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红细胞压积D、血糖水平E、血浆纤维蛋白原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流感病毒B、登革热病毒C、新型布尼亚病毒D、埃博拉病毒E、寨卡病毒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发热B、头痛C、呼吸困难D、肌肉酸痛E、疲乏无力案例分析(上)1、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是A、高致病性禽流感B、鼠疫C、布禄氏杆菌病D、Q热E、肺炭疽2、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耐药性的突出特点是A、天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抗生素治疗可出现耐药性增加现象B、仅在长期抗生素治疗时出现获得性耐药C、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抗菌效果明显D、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天然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E、大剂量一代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3、炭疽等疫源性疾病诊断中,哪项检测侧重于组织结构变化?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4、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哪项检测技术用于抗体水平评估?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5、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中,以下哪种技术最适于快速检测病原体DNA?A、病液培养B、血清学检测C、动物镜检D、PCRE、病理检查案例分析(下)1、血清学抗体检测最大的限制因素是A、血液样本质量B、采血时机C、采血管种类D、感染后患者身体状态E、血液样本送检方式2、炭疽等疫源性疾病,哪项检测技术用于组织的宏观评估?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3、观察革兰氏染色后的细菌时显微镜应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为A、5B、10C、20D、100E、10004、不属于实时荧光PCR检测的优势的是A、解决核酸污染B、检测快速灵敏C、结果清晰直观D、易于实现自动化E、产物可用于测序分析5、炭疽等疫源性疾病,哪项检测技术用于病原体抗原抗体的直接检测?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抗原检测(上)1、猴痘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分钟即可灭活A、5B、15C、30D、45E、6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题(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
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
无发热。
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
体查:心肺未见异常。
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
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
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病毒性胃肠炎C.急性细菌性胃肠炎D.霍乱E.阿米巴痢疾【正确答案】:D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
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
无发热。
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
体查:心肺未见异常。
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
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
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在治疗一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A.急性肺出血B.并发性细菌性肺炎C.急性左心衰竭D.急性肺栓塞E.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正确答案】:C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男性,22岁,水样便1天入院,起病后无发热和里急后重,大便含少量粪质,每日10余次,无腹痛,4小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为连续性。
拟诊为霍乱。
该患者临床病程属何期( )A.休克期B.恢复期C.脱水期D.吐泻期E.潜伏期【正确答案】:D第 4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23岁,有国外旅游史,一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
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肤褶皱恢复较慢。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3题。
第一天的补液量应是:A.1000~2000mlB.4000~8000mlC.8000~10000mlD.2000~3000mlE.12000ml以上【正确答案】:B第 5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男性,34岁,东北籍,高热。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案例分析题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45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5年,近1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
1周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
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脐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
急诊化验:血常规:WBC9.8×109/L,中性89%;电解质K+3.4mmol/L,Na+137mmol /L,Cl-98mmol/L,血氨为96μmol/L。
该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A.能否进行肝移植B.广谱、足量、联合抗感染的效果C.放腹水治疗D.保肝、退黄和支持治疗措施的得当E.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时机F.低血钾的纠正2、病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
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0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可选的治疗药物是()A.青霉素GB.磺胺嘧啶C.吡喹酮D.阿苯达唑E.氟康唑F.多西环素3、病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
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0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可选的治疗药物是()A.青霉素GB.磺胺嘧啶C.吡喹酮D.阿苯达唑E.氟康唑F.多西环素4、病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
传染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染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肥体的是A、伯氨喹B、青蒿索C、奎宁D、氯喹E、乙胺啶啶正确答案:A2、患者,男,38岁,江西南昌人。
被狗咬伤5天后出现怕水、恐光,来我院就诊。
下一步应予的处理是A、大剂量免疫拮抗剂B、隔离,对症处理C、多联抗生素D、抗病毒治疗E、抗毒血清正确答案:B3、患者,男,29岁。
持续发烧两周,伴有食欲减退,腹胀,尿少色黄。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肺有少许湿性啰音,肝右季肋下1.0cm, 脾大肋下1.5cm。
血常规:白细胞 2.8×10⁹/L,N60%,L40%。
肝功: ALT 80U/L,血清总胆红素34μmol/L,HBsAg(-) 。
肥达反应“O”1:80,""H”1 : 160 。
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B、伤霉C、肺炎,中毒性肝炎D、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E、钩体病黄疸出血型正确答案:A4、医疗队赴非洲高疟区工作,自身的保护性预防工作,以哪项最重要A、使用蚊帐,蚊烟,驱蚊剂B、注射青蒿素C、口服伯氨喹D、口服乙胺嘧啶或氯瞳E、治疗当地现症疟疾患者正确答案:D5、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A、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B、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C、恶性店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D、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E、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装幼稚红细胞正确答案:E6、关于伤寒的一般治疗,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为防便秘应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B、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按肠道传染隔离D、补充水分及电解质E、便秘时用开塞露正确答案:A7、患者,男,66岁。
腹痛腹泻3个月,初稀便,日3~4次,后脓血便,日4~6次,多次大便培养及找阿米巴原虫均阴性,服痢特灵、黄连索、灭滴灵均无效。
此时应首先考虑A、改用氟哌酸治疗B、钡剂灌肠X线摄片C、纤维结肠镜检D、肛门指检E、改用吐根素治疗正确答案:D8、早期肝病腹水的主要原因是A、门脉高压B、肝淋巴液生成增多C、钠潴留D、低蛋白血症E、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患者同一游泳池C、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握手D、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E、共同进督正确答案:D10、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体病,最可能出现A、赫氏反应B、二重感染C、过敏性休克D、急性血管内溶血E、中毒反应正确答案:A11、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特点A、通常不引起慢性肝炎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通过粪-口传播D、我国井不多见E、多发生成年人,黄值较深正确答案:D12、为防止伤寒病的地区性流行,在当地采取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给易感染者注射伤寒疫苗B、集体预防服药C、加强粪便管理D、隔离患者E、突击消灭苍蛹正确答案:B13、病原菌从机体某一部位侵入血流,在血流中作短暂停留后进入靶器官,此时患者无明显毒血症症状,称A、菌血症B、ARDSC、毒血症D、SIRSE、脓毒血症正确答案:A1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而甲型肝炎的要是患者B、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注射途径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而传播,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C、病后均可产生免疫力,甲乙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D、甲型肝炎以儿童发病率高;乙型肝炎无年龄差别,多现无黄疸型,且常有家庭聚集现象E、胎盘球蛋白对甲、乙型肝炎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正确答案:E1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不包括A、经常输血和血制品者B、同性恋和异性恋者C、同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者D、静脉药瘾者E、性乱交者正确答案:C16、患者水样便1天,大约20余次,无明显里急后重,血压10/5kPa(78/50mmHg), 便镜检脓细胞0~2/HP ,红细胞1~3个/HP, 结肠阿米巴滋养体0~1/HP, 涂片染色见G*弯曲排列成鱼群状细菌,悬滴法见动力强。
传染病病人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病人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所有以上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环境因素答案:D3. 哪种疫苗是用于预防麻疹的?A. MMRB. IPVC. BCGD. HPV答案:A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2.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______类传染病。
答案:呼吸道3.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免疫接种?答案:免疫接种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些特定传染病的方法。
疫苗通常含有病原体的弱化或灭活形式,或者是病原体的特定成分,接种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在不引起疾病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近期发生流感疫情,卫生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A. 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B. 学校停课;C. 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请分析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类传染病防控策略?答案:A. 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 学校停课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 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 某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了轻微发热,家长担心疫苗的安全性。
请解释这种情况是否正常,并给出建议。
答案: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发热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多休息、多喝水即可。
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试题

(3) 请提出正确治疗意见。 1、答案
(1)该例患者的最可能诊断是:
急性黄疸性肝炎,甲型肝炎可能性大。 依据: ①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食欲减退等前驱期表现; ②有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病程仅 11 天;
③有流行病资料,同学中有类似患者,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④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2) 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抗 HCV 、抗 HDV 、抗 HEV 等。
既往体健,其母 HBsAg(+), 无长期服药史。未到过湖区,同学中有类似病例数人。
体查:体温: 37?С ,脉搏: 70 次 /分,呼吸: 20 次 /分,血压 100/70mmHg ,发育营养
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肝掌及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颈软,心
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 1.5cm 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可及 0.5cm,质软,压痛,胆囊
2)鉴别: 应与流脑、败血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3)治疗原则: ①稳定内环境,须严格控制入水量(前一日尿量及吐泻量再加 证输入糖 200~300g,以减少体内蛋白分解,控制氮质血症;
500~700ml 液体)每日保
②促进利尿,可用速尿 100~300mg/ 次,静脉注射, 1/6 小时,亦可用酚妥拉明 10mg 静
强心: (HR>120 次 /min) 西地兰 0.2mg 加入 10﹪葡萄糖溶液 10ml 中缓慢静推 .
注意:肺弥漫性出血型低血压忌用升压药,以免加重肺出血。
(血压会自行回复 )
5.男 ,20 岁 ,畏寒 ,寒战 ,高热 6 天
隔天发作一次 ,热退后活动正常 ,疑为疟疾 ,服氯喹及伯氨喹啉 2 天后症状控制 ,继续 服用上药 ,5 天后感腰背疼痛 ,小便如酱油样 ,量少
案例分析题(传染病防制科)

案例1:2009年3月20日-4月5日,某县疾控中心陆续接到疫情报告,该县数所学校中岀现学生甲肝病例,截至4月5日累计报告115例,疾控中心遂展开调査,发现该县自2009 年起某供餐公司开始向全县学校供应早餐。
问题:1.疫情调查开始前,要做哪些调査准备?(3分)2.这次疫情应该采集哪些样品,如何采集和储运?(3分)3.为控制这起疫情,应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4分)参考答案:1.调查准备:(1)组织有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及卫生学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并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案,制泄调査计划;(2)经费预算:调查人员费用、必须购置的器材、设备、药品、试剂、交通费用等:(3)物资准备:所用调査表格、让划采样的物品、检验用品、试剂、药物、疫苗、其他所用物品及交通、后勤等。
2.样品的采集:(1)血(血淸学特异诊断指标抗-HAVIgM.根据需要做部分生化指标ALT、AST 等):(2)外环境卫生学指标(水、食物、涂抹等)。
样品采集和储运:采集操作及容器应注意无菌操作,血样品需及时分离血淸冷藏(短期保存)或冷冻(长期保存)。
3.预防控制措施:(1)供餐公司在未查淸病因前应停止供餐,对其人员进行体检,加强卫生监督:(2)开展卫生宣教(对象:学生、家长、学校方而,送餐公司等):(3)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4)疫源地处理(病家、学校):随时及终末消毒,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5)学生中接种甲肝疫苗;(6)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续发。
案例2:2009年5月15 B,某县疾控中心接到县医院电话报告,称5月份辖区某托幼机构岀现大呈:胆道蛔虫病患儿,截至15日已累计病例36例,接报告后疾控中心立即安排了疫情调査和处理。
问题:1.本次疫情的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分)2.控制本起疫情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4分)3.调査报告应包括哪几部分?(3分)参考答案:1.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査方法、调査内容、抽样方法、调查对象、检验方法。
案例分析(传染病应急竞赛)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以下案例完成下列题目湖南省某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一例“重症肺炎”病例。
患者贺某基本情况:女,12岁,汉族,湘潭县某村人,初中一年级学生。
10月8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咽痛,于10月12日、13日到镇中心卫生院一门诊点就诊:12日就诊时体温39℃, 13日下午以“重症肺炎”入住镇中心卫生院(体温℃;血常规Hb:115g/L,RBC:×1012/L,WBC:×109/L,N:62%,L:38%),给予抗感染等住院治疗两天(用药具体不详),体温下降至℃。
10月15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黑褐色稀便,4~5次/天,精神反应差,气促明显,中心卫生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于15日18时出院回家观察,10月16日因病情进一步加重,于上午9时入住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早期)。
1(单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5分)A、医院应组织本院专家进行会诊B、若医院不能明确诊断,则应以“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C、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应继续治疗,无需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D、医院在进行网络直报的同时,电话报告属地县区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E、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调查,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综合分析。
正确答案:C2(单选)所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电话报告,下列哪些工作无需开展 (5分)A、立即赶赴该医院核实病例诊断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发病前外出史,接触发热病人、禽鸟和其他动物等有关情况B、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或病友、亲友进行样本采集C、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或病友、亲友,进行登记并医学观察D、及时向上级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E、指导医院对病例进行隔离、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标本采集等正确答案:B3(单选)若上述病例诊断为人禽流感病例,关于实验室检测标本叙述正确的是: (5分)A、在发病后2~6天采集咽、鼻、含(咽)漱液B、重症病例采集病例2周内呼吸道抽取物、气管分泌物C、采集发病后7天内急性期血清及发病后4~6周恢复期血清D、死亡病例进行尸检标本解剖或穿刺采集正确答案:D案例分析2根据下面案例完成下列题目2004年10月3日某乡政府接到报告,M村有5名群众不明原因急性死亡。
县委接到报告后,立即将此事转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向州政府报告了疫情。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10月6日对病例情况进行了核实。
该村从9月10日到10月6日,陆续死亡了7人,全部是发病3天后死亡。
7名死者分布于4户人家,其中有2户分别死亡1人,有1户死亡2人,有1户死亡3人。
第1例死亡者是村医,其他为普通牧民。
死者均未到医院就诊,相互之间有家族或亲族的关系。
村长和当地百姓怀疑是一种“家族性的传染病”。
4(单选)为明确诊断及制定控制措施,调查组须尽快搜寻与此有关病例。
病例定义的3个层次为:⑴可疑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自述出现过发热的病人;⑵可能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⑶_______ :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5分)A、确诊病例B、确定病例C、实验室诊断病例D、临床诊断病例正确答案:B5(单选)调查组核实该事件为不明原因急性死亡,需要开展以下哪项工作 (5分)A、通知死者家属暂时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B、再次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能举行葬礼C、病人的直接接触者必须就地隔离、不能外出D、以上全是正确答案:D6(单选)该疫情确认为肺鼠疫疫情,病人转运注意事项有哪些 (5分)A、负责转移病人的医务、工作人员须做好严密防护B、专职医生监测病人身体状况C、病人进入隔离病房后,对运送车辆进行彻底消毒D、A+B+CE、A+C正确答案:D案例分析3根据以下案例完成下列题目2005年11月1日9:19 时,YL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YL县人民医院报告:YL 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住院肺炎病人死亡,因该病例病情进展很快,病因不明,请求调查。
经电话了解,该死亡病例是在该医院因“肺炎”住院治疗患者(病例A)的母亲(病例B)。
病例A于10月27日入住该医院,其母亲一直在医院陪护。
10月29日A病例的母亲(病例B)出现发热、全身疼痛,伴有咳嗽、咳痰少,临床症状与其子病例A相似。
病例B当天在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病情无明显改善,10月31日症状加重,入住县人民医院治疗,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2.急性肺水肿;3.急性胃炎。
11月1日凌晨1:00时, 病例B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经抢救无效于凌晨1:40时死亡。
临床诊断死亡原因:急性肺水肿(肺水肿原因不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
7(单选)接到该报告,您觉得还应该通过电话向医院了解哪些情况 (5分)A、该病例是否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病例定义B、病例基本情况及该病例的病程和主要临床特征C、医护人员中有无类似病例出现D、该医院有无收治其他类似病例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8(单选)如果你组织调查组前往调查,需做好级防护 (5分)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B9(单选)在一般疾病监测工作中,哪些因素不会引起某种疾病报告病例数量的异常增加 (5分)A、临床诊断水平和技术的提高B、疾病监测系统改变C、监测人口增加、监测范围扩大D、总体传染病发病率上升E、报告出现错误(实验室、临床诊断)正确答案:D案例分析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2005年6月18日下午17:15分,SZ市卫生局接S县卫生局电话和传真报告:6月17日晚23时15分,S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报告“17日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DZ镇防保所对本镇SL小学的105名学生进行了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有26名学生接种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
指示病人:刘某某,女,12岁,DZ镇SL小学4年级学生,于6月17日上午10时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2~3分钟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接种人员当即令其休息,注射肾上腺素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即转入DZ镇卫生院治疗。
至中午12时接种的学生中,又出现6例病人,晚10时增加至23例,其中两例转入县人民医院治疗。
18日上午又出现3例,累计26例。
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18日上午有2例出院。
S 县已成立现场处理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组;停止接种该批次疫苗;26名出现不适症状的接种者已被安排到S县人民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10(单选)你对此次群体性事件的初步判断是: (5分)A、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B、一般接种反应C、群发性癔症D、异常接种反应正确答案:A11(单选)以下不是甲肝疫苗禁忌症的是: (5分)A、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B、发热、体温超过℃C、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D、肝囊肿术后半年E、孕妇F、过敏性体质正确答案:D12(单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备案。
(5分)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B、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正确答案:A13(单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
(5分)A、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所在地的县级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确答案:B案例分析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些列题目2002年9月14日凌晨4时30分,受害者戴某某和丈夫一同回家,在某烧饼店买了4个麻团,自己吃了1个,刚走了10分钟,突然感觉头晕,然后开始抽搐,4时45分,丈夫送她进了八三医院,这时她已不省人事。
4时50分,八三医院又收治一个症状相同的民工,5时整,另一个民工也因吃麻团出现同样症状被送来就诊。
这引起了戴的丈夫和随后赶到的戴的姐夫的注意,5时10分,戴某某的姐夫用手机拨打了110。
2002年9月14日早晨,××市××区××镇××中学住校生袁某某因学校补课,与同班40多位同学在5点50起床,到餐厅吃早饭。
食堂供应烧饼、油条和豆浆,烧饼和油条是从镇上的××连锁店里批发的,这也是全镇惟一的一家早餐批发店。
买了两根油条和一杯豆浆,袁海华在餐厅里坐下,他一边和坐在对面的同学聊着天,一边习惯性地将油条浸在豆浆里,正准备拿起油条往嘴里送的时候,发现对面的同学开始口吐白沫,张着嘴却听不到说话声,接着仰面倒在了地上不停地抽搐,回头望去,已经有七八个同学倒在了地上抽搐,餐厅里倒下的同学不断增加,发病的学生被送到××镇医院。
自早晨6时起,患者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该镇仅有的两家医院。
6:41,××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群众报案,同时××市卫生局接120报告,××中学有许多学生中毒,出现呕吐、抽搐、昏迷等表现。
此后又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案。
7:50,××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向市政府报告“××镇××工地30余名民工、××中学40余名学生先后发生中毒”。
8:00,累计到两所医院就诊者达600多人,其中有16人死亡。
8:20,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政府指示,立即组织处理队伍,赶赴现场,实验室人员迅速到岗,做好了一切检测的准备工作。
2002年9月14日11时,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热线接到卫生部及院领导指示,“从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中获悉,××市发生重大事件,中心专家待命”。
中毒控制中心立即召集现场调查专家集中到中心,等待任务,同时通知毒物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待命。
卫生部领导要求中毒中心就现场应急和检测等展开了准备工作。
19:30由卫生部和公安部组成的国务院调查组到达××机场,20:45调查组到达现场。
国务院调查组到达后,立即听取了由市委书记主持的情况汇报分析会,××市市长,以及省公安厅、卫生厅对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做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