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试题及答案54994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A。

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

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C。

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E。

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A。

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

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3、隐性感染增加时:EA。

病原携带者增加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C。

潜伏性感染增加D.显性感染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A。

爱滋病 B。

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sub>19</sub〉”,的抗体,是属于:DA.间接凝集反应B.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D。

交叉凝集反应E。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爱滋病 E。

血吸虫病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A。

传播途径的改变B.传染源的积累 C。

易感人群的积累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E。

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者C。

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 E。

显性感染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A。

流行性乙型脑炎B.天花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百日咳E。

脊髓灰质炎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

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发现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

特异性免疫能力 C。

预防用药 D。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A. 空气传播B. 饮食传播C. 接触传播D. 所有以上途径答案:D2.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A. 流感B. 肺结核C. 糖尿病D. 艾滋病答案:C3.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是()。

A. 隔离病患B.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C. 接种疫苗D. 避免与病患接触答案:C4.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血液传播B. 食物传播C. 空气传播D. 接触传播答案:A5.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B. 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针具传播C. 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D. 艾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答案:C二、填空题1. 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

答案:病原体;人与人或人与动物2.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__,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答案:传染病发生规律;人群免疫状况;预防接种三、判断题1.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答案:正确2. 所有的传染病都有疫苗可以预防。

()答案:错误3. 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不能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案: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大基本特征。

传染性指的是病原体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而流行性则是指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情况。

2. 描述甲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案: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染色)、尿液颜色加深、肝脏肿大等症状。

传染病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染病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染病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发热10天,脾大,白细胞减少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可能是A、伤寒带菌者B、支持临床诊断伤寒C、骨髓炎D、确诊伤寒患者E、班疹伤寒正确答案:D2、下列哪项最有助于狂犬病的诊断A、脑组织中找到内氏小体B、出现恐惧不安和恐水C、血清中和抗体阳性D、营被可疑动物咬伤E、脑脊液细胞数偏高正确答案:A3、水痘病毒A、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

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B、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在-20℃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能耐受56℃30分钟的温度及pH3的酸度;加热煮沸(10 0℃)5分钟或干热160℃20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氯1mg/L30 分钟或甲醛(1:4000)37℃ 72小时均可使之灭活C、在体外抵抗力很强,紫外线照射,加热60℃ 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苯酚,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灭活,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加热60℃持续10小时,煮沸(100℃)10分钟,高压蒸汽122℃10分钟或过氧乙酸(0.5%)7.5 分钟以上则可以灭活D、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如0.5%次氯酸钠,5%甲醛、70%乙醇2%戊二醛等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E、对脂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y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酒精、福尔马林等)均可将病毒杀灭正确答案:A4、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解,不包括A、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B、可以联合用药,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C、改善临床症状D、抑制病毒复制E、完全清除HBV ,包括HBsAg正确答案:E5、患者,男,23岁,渔民。

腹泻一日,大便6~7次/日,为水样便,无发热及里急后重感,便常规:脓细胞0~5/H P, 便涂片染色,见G“短小弯曲杆菌,悬滴检查:见细菌活动力强。

这种细菌最可能是A、痫疾杆菌B、霍乱弧菌C、伤寒杆菌D、肠道弯曲杆菌E、大肠杆菌正确答案:B6、患者,男,35岁,农民。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定义是指:A. 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B. 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C. 由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D.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答案: A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某些动物源性因素。

这类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2. 下列哪种传播途径不属于呼吸道传播?A. 飞沫传播B. 空气气溶胶传播C. 粪口传播D. 直接接触传播答案: C解析: 呼吸道传播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而粪口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一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到病原体。

3.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是:A. 隔离病人B. 接种疫苗C. 药物治疗D. 环境消毒答案: B解析: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解析: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病原体的来源,如病人、携带者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源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解析: 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则是指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甲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答案: 甲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实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的水、食用煮熟的食物;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水源和食物的安全;三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宿主、环境C. 病原体、传播媒介、宿主D. 传染源、传播环境、易感人群2. 下列哪种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艾滋病B. 霍乱C. 肺结核D. 甲型肝炎3.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是:A. 隔离病人B. 接种疫苗C. 改善卫生条件D. 避免接触传染源4. 下列哪种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病毒B. 乙肝病毒C. 风疹病毒D. 轮状病毒5. 流行性感冒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6.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传染病的控制措施?A.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B.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C.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D. 限制人口流动7. 哪种疫苗接种后可以提供终生免疫?A. 流感疫苗B. 乙肝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8.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食物B. 空气C. 水源D. 接触9. 下列哪种疾病是性传播疾病?A. 流感B. 肺结核C. 艾滋病D. 伤寒10.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食物和水源B. 血液和体液C. 空气和飞沫D. 接触和媒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是由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控制传染源、切断______、保护易感人群。

3. 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______的生物制品。

4.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_____)引起的。

5. 伤寒是由______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6.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和空气飞沫。

7.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8. 登革热是由______传播的。

9.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______或有毒物质的食物后引起的疾病。

10.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和使用未消毒的医疗器械。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定义是什么?A. 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B. 仅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C. 仅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D. 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2.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改善个人卫生习惯D. 增加户外活动3.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A. 空气B. 食物C. 血液D. 水源4. 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土壤传播5. 流感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什么?A. 直接接触B. 空气和飞沫C. 食物和水源D. 动物媒介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有潜伏期。

(对/错)2. 隔离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错)3. 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对预防传染病没有帮助。

(对/错)4. 疫苗接种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唯一手段。

(对/错)5. 传染病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

(对/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内容。

2. 列举三种预防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措施。

3. 描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阐述结核病的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5.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有哪些?四、案例分析题某中学近期出现多例流感病例,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增加教室的通风换气频率。

- 要求学生和教职员工佩戴口罩。

- 对校园内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 鼓励学生接种流感疫苗。

请分析这些措施对于控制流感疫情的传播是否有效,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五、论述题论述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跨国传染病的挑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A5. B二、判断题1. 对2. 对3. 错4. 对5. 错三、简答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产生病原体的个体或物体;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源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没有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伤寒患者用大量氨苄青霉素治疗,已进入恢复期1周,今发现体温为37.6°C ,最大的可能是A、重复感染B、二重感染C、潜伏性感染D、复发E、再燃正确答案:D2、我国目前公布的艾滋病感染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异性性途径B、静脉注射毒晶C、同性性途径D、非法卖血E、母婴传播正确答案:B3、患者,女, 30岁。

发热半月,稽留热,腹胀,近两天尿似浓茶。

查体:体温39°C ,巩膜轻度黄染,心率80次/m .in,肝肋下1cm ,脾肋下1cm。

血分析WBC 2.8*109/L ,肥达反应""O"" 1:80(+),“H”1:160(+ ) ,血清胆红素17.1μmol/L, ALT 180U/L, HBsAg( -/)。

最可能的诊断是A、副伤寒B、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C、急性黄痘型病毒性肝炎D、钩端螺旋体病E、肝炎台井胆道感染正确答案:B4、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是A、O抗体效价1 : 80, H抗体效价1:80B、O抗体效价1 : 80 , H抗体效价 1:160C、0抗体效价1 : 320 , H抗体效价1: 320D、O抗体效价 1 : 40, H抗体效价 1: 320E、O抗体效价 1: 160 , H抗体效价1: 180正确答案:B5、慢性肝炎重型确诊依据是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能异常C、肝脏迅速缩小 ,黄疽逐渐加深D、肝穿可见肝组织碎片性坏死E、球蛋白明显增高正确答案:D6、乙脑病毒为A、单股负链RNAB、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C、单股RNAD、双股DNAE、单股DNA正确答案:C7、对于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其感染HBV最有效的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B、丙种球蛋白+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 +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8、霍乱的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侵袭力B、肠毒素C、。

传染病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传染病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传染病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HIV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HIV是单链RNA病毒B、HIV为直径约100 ~ 120nm的椭圆形颗粒C、HIV的核心包括两条正链RNA.,病毒复制所需的海关D、HIV的最外膜为类脂包膜E、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正确答案:B2、下列哪- -项不属于传染源A、隐性感染者B、受感染的动物C、易感者D、病原携带者E、患者正确答案:C3、患儿,男, 5岁。

出现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

查体:脑膜剌激征阳性,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

请问该患儿.应采取以下哪种隔离措施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接触隔离D、昆虫隔离E、严密隔离正确答案:A4、乙脑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抗体是A、补体结合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中和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特异性IgA抗体正确答案:D5、关于伤寒,下列哪一_项错误的A、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高 ,阳性持续时间比血液要长B、病程第1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C、胆汁培养有助于带菌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D、玫瑰疹刮取物培养可作为常规检查E、病程第3 ~ 4周,部分患者的尿培养阳性正确答案:D6、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A、麻风病B、艾滋病C、鼠疫D、流行性腮腺炎E、手足口病正确答案:B7、某患者旅游归来,腹泻1天,排10余次水样便,无腹痛,至某医院求医,大便培养出EL-Tor (埃尔托)型细菌。

请问该患者应采取以下哪种隔离措施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E、保护性隔离正确答案:A8、患者,男, 17岁。

因高热,抽搐,昏迷10小时于7月15日入院, T40°C., BP12/8kPA.( 90/60mmHg) , 面色苍白,肢端冷, 发绀,四肢紧张。

末梢血WBC15x 109/L ,杆状细胞20% ,胞浆见明显中毒颗粒。

脑脊液正常。

生理盐水洗肠大便白细胞10~ 15/H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A.隐性感染B. 潜在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A. IgMB.IgGC. IgAD. IgEE. IgD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前驱期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A、乙型脑炎B、麻疹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D、白喉E、脊髓灰质炎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A.具有传染性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E.具有季节性10.病源携带者指:()C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 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E.以上都不是四、简答题1、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2病原携带状态3隐性感染4潜伏性感染5显性感染2、试述传染病的防治有哪几个重要措施。

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痢疾一、名词解释1.中毒性菌痢二、填空题1. 痢疾杆菌释放的_内毒素______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

_部分菌株______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 中毒性菌痢分为_休克型______ 、_脑型______ 、__混合型_____三型。

3.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_A群痢疾志贺菌_____、B群福氏志贺菌______、_C群鲍氏志贺菌______、_D群宋内志贺菌______。

4.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_慢性迁延型_____、急性发作型______、慢性隐匿型______。

三、选择题1.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主要在于()BA .回盲部 B.直肠、乙状结肠 C.横结肠、降结肠 D.回盲末端E.升结肠、降结肠2.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确诊哪项检查最有帮助()CA.乙状结肠镜检并活体组织检查B.骨髓培养C.大便培养D.钡餐X线检查E.荧光抗体检查3.决定痢疾杆菌致病力的主要因素是()BA.菌群拮抗B.侵袭力.C. 内毒素D. 外毒素E.肠毒素4.痢疾杆菌菌群组合发生变迁,目前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流行的主要菌群是()BA.志贺氏痢疾杆菌B. 福氏痢疾杆菌C. 鲍氏痢疾杆菌D. 宋内氏痢疾杆菌E以上都不是5.菌痢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DA、急性期典型病人B、轻症病人C、中毒性痢疾病人D、慢性带菌者E、恢复期带菌者6.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最重要的是:()AA、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产生的强烈过敏反应B、痢疾杆菌繁殖引起病情严重C、志贺氏菌产生内、外毒素的共同作用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E、痢疾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反应,DIC形成所致四、简答题1. 试述急性菌痢普通型的临床特点。

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天十余次到数十次,量少,脱水少见。

开始为稀便,可迅速转变为粘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2. 简述中毒型菌痢休克型的治疗原则。

3. 简述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霍乱一、名词解释干性霍乱(cholera sicca)即暴发型霍乱。

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二、填空题1.霍乱是由_霍乱弧菌_____ 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___甲___ 类传染病。

2.霍乱弧菌分为三个群,分别是_O1群霍乱弧菌______ 、_非O1群霍乱弧菌______ 、_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______。

3.霍乱典型病程临床上分_泻吐期______ 、_脱水期______ 、_恢复期______三个期。

三、选择题1. 霍乱发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CA.畏寒发热B.呕吐C.无痛性腹泻D.剧烈腹部疼痛E.肌肉痛性痉挛2 .霍乱引起的腹泻是大量失水,它是属于()BA.高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 混合性脱水E.以上都不是3.抢救霍乱患者最紧要的措施是()AA.根据失水程度立即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等液体B.立即采用右旋糖酐以扩充血容量C.立即使用升压药尽快提升血压以纠正休克D.立即使用利尿剂防止肾功能不全E.立即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4.霍乱吐泻的主要原因是()EA.肠蠕动过快B.回收障碍C.肠黏膜炎症D.反射性腹泻E.肠细胞分泌功能亢进5.从吐、泻物中培养副霍乱弧菌常用的培养基是()CA、高盐培养B、肉汤培养基C、碱性蛋白胨培养基D、SS培养E、伊红美蓝培养基6.霍乱、副霍乱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但其中在传播本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CA、重型病人B、典型病人C、轻型病人及“健康”带菌者D、潜伏期带菌者E、恢复期带菌者7.霍乱最主要的传播形式是通过AA、水B、食物C、生活接触D、苍蝇媒介E、以上都不是8.霍乱、副霍乱患者临床上有剧烈水样腹泻是由于()BA、细菌内毒素引起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加B、细菌的外毒素激活环磷腺苷介导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C、活菌产生的酶引起粘膜损害和炎症D、弧菌溶血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失调E、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肠道功能率乱9.霍乱、副霍乱吐、“米泔水”样物是因为叶泻物中()EA、含有大量粘液B、含有大量脓细胞C、含有大量胃肠粘膜D、缺乏胃酸E、胆汁缺乏四、简答题1.试述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

一:吐泻期,腹泻,呕吐。

二:脱水期,1脱水,2肌肉痉挛,3低血钾,4尿毒症,酸中毒,5循环衰竭。

三恢复期或反应期,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症状逐渐小时,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

2.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应掌握什么原则?抗菌药物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关键是及时足量的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使心功能改善。

治疗方法:一补液疗法,1静脉注射,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2口服补液。

二抗菌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可能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迅速从粪便中清楚病原菌。

三对症治疗: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较低,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

肝炎一、名词解释1. 血清转换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检查中,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2. 肝肾综合征是指在严重肝病时发生的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3. 肝肺综合征是在慢性肝病和/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出现肺内血管异常扩张,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合作用异常导致的低氧血症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临床特征在排除原发心肺疾患后的三联征—基础肝脏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

二、填空题1.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2. 肝衰竭可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3.HBV基因组由4个开放读码区,分别是-S-区-----、----C区---、---P区--和---X区----。

三、选择题1.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标志物是()DA. HBsAgB. 抗-HBsC. HBeAgD. 抗-HBcE. HBV-DNA2.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BA.RNA病毒B. DNA病毒C.巨细胞病毒D. EB病毒E.肠道病毒3.急性重型肝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A.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B. DICC. 血小板减少D. 维生素K吸收不良E.血管脆性增加4.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EA. 毛细胆管淤胆B. 肝细胞灶性坏死C. 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D. 肝小叶及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E.肝细胞广泛性坏死5.不能单独感染的病毒是()CA. HAVB. HCVC. HDV D . HGV E. HBV6.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的()DA.甲肝病毒是单股RNA病毒B. 甲肝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能增殖和传代C.在黄疸出现前大便中排病毒已达高峰D.早期诊断可测定血中特异性IgG抗体E.早期诊断用免疫电镜查粪中的甲肝病毒抗原7.急性病毒肝炎病程一般为()BA.<2个月B.2 ~4个月 C .4~6个月 D.半年左右 E.<半年8.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A、卧床休息B、保肝药物C、肾上腺皮质激素D、苯丙酸诺龙E、转移因子或免疫核糖核酸9.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腹水产生原因,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B、淋巴液回流障碍C、醛固酮增高D、低钠E、门脉高压10.急性戊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DA、肝内淤胆现象常见B、病情较重,尤其重叠感染乙肝病毒C、妊娠合并戊型肝炎者死亡率高D、易发展成慢性肝炎E、经粪-口途径感染四、简答题1. 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黄疸前期(从自觉症状出现到黄疸前这阶段)。

此期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可有多样化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