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12)
《触摸春天》小语评课稿范文3篇

《触摸春天》小语评课稿范文3篇篇一:《触摸春天》评课稿《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春天,无意中抓住并放飞一只蝴蝶的事。
课文篇幅不长,但文字十分深刻、优美,以往常被当做朗诵的范本,对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吴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
教学的重点在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平时就听闻吴老师上课激情澎湃,今日有幸观摩学习,实在让我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课是一堂精彩的经验展示课。
在她的课上,我们看到吴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上花了很大一番功夫:一是朗读习惯。
吴老师的课是“读领风骚”,她花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注意指导朗读的层次性。
她先带领学生从课题入手,读出“触摸”就是“轻轻的抚摸”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抓住课文大意;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她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语言,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吴老师注重朗读形式多样性。
在读中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探究品读等形式加以点拨指导、读懂文本内涵。
例如在感受安静捕获蝴蝶那一刻的心情时,吴老师通过音乐、图片、动作,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也体会到安静内心的快乐。
(三)吴老师非常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每一次读书前,她都会提出具体的要求。
例如在品读课文前,她要求孩子们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在书本的旁边写批注。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她只挑选了几个学生做展示,但下课后我去看,每个孩子的书本都是写的满满的,有的孩子还写的特别精彩。
可见吴老师平时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真是卓有成效。
二是课堂习惯。
对于新教师来说,站稳讲台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课堂能力。
听课时我不仅关注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还特别留心学习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调控课堂的。
吴老师班上的学生有几点习惯特别值得我在班上推广:1.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书空。
《触摸春天》教案_2

《触摸春天》教案《触摸春天》教案篇1【教材解读】《触摸春天》这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__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蕴涵道理深刻。
【学情分析】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
但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流程】一、揭题1、板书“春天”:你的眼前浮现出怎么样的场面?师:汉字不是简简单单的符号,它是充满生命的语言,当你读着语言,眼前出现一组组画面,你就懂了。
2、板书:“触摸”,你怎样触摸春天?最简单的触摸──和山花亲密接触最有味的触摸──山里人家尝新茶最潇洒的触摸──心随风筝一起飞最直接的触摸──坝坝里头晒阳光3、通过预习,同学们肯定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盲童,同学们了解盲人的世界吗?(眼前一片黑暗,生板书),看见他们,你心中涌起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可怜,生板书)4、引入课文:可是,残疾人也像我们一样,不,他们比正常人更热爱生命,热爱春天,让我们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触摸春天作文14篇

触摸春天作文触摸春天作文1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触摸春天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摸春天作文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独自去乡下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
在这里,我倾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燕子在呢喃,大雁掠过蓝天,潺潺流水捎来了春天的讯息。
不知从哪里溜来一抹新绿,接着,就像早约好似的,树们绽开新芽,麦苗爬满了田野,到处是诱人的绿。
你看田野里,湿润的泥土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在冬天沉睡了几个月的麦苗显得格外精神,绿绿的麦苗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地母亲的乳汁无私的哺育着刚冒一点儿头的麦苗。
啊!春天,你好,在田野里我找到了你。
春天在水池里,沿着引水渠往前走,一个小水池呈现在眼前。
水中鱼虾畅游,还偶尔听到那微弱的蛙鸣。
那几只早起的青蛙好似正在欢呼:“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走在池边,我听见柳树姑娘梳头的沙沙声。
“呀,这根头发太长了”。
柳树姑娘请来了小燕子,它用剪刀似的尾巴给柳树姑娘理了发。
这下,柳树姑娘更漂亮了,在大家的赞叹声中害羞地把头发垂到了地上。
小鸟立在柳树上,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湖畔边我了解了春天。
我还在果园里发现了春。
在果园里我看到了那红杏似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一派繁荣的景象。
蝶儿翩翩起舞,那几只勤劳的蜜蜂正在这百花争艳、花香扑鼻的果园里采蜜。
我知道了,大概,春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把。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
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如今,春季已到。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
《触摸春天》教案

《触摸春天》教案关于《触摸春天》教案4篇《触摸春天》教案篇1【设计意图】真正的阅读要使阅读者披文入情,能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从而领悟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本文文笔细腻,意蕴深刻,而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
因此,本设计力求把比较抽象的课文内容具体化,抓住关键词反复凭借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与语段进行质疑、品味、诵读、理解,以独白想象、资料拓展为情感提升契机,力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春天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和相关课外资料的演示文稿、身残志坚的杰出代表人物照片);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搜集有关身残志坚的事迹,特别是盲人事迹,了解盲人生活状态。
(3)认真完成一项游戏:蒙上眼睛,自当盲人,在家生活至少半小时。
【教学流程】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感受春天美好。
2、七嘴八舌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结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并相机指导读题)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寻找小伙伴帮助解答。
《触摸春天》练习题(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作业17《触摸春天》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chànɡxiǎojìnɡshùn jiān quán lì( ) ( ) () ( )fēi xiánɡbīn fēn kē bàn hú xiàn(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径()畅()绊()弧()经()汤()伴()孤()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花香()的小径()的地方()的心灵()的灵性()的经历()的曲线()的世界一()曲线一()经历一()香味一()蝴蝶一()月季花一()奇迹四、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1、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2、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3、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4、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5、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五、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六、阅读理解(一)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地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用“/”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翅膀(chì cì)仰头(yǎnɡrǎnɡ)2、多音字组词。
划huá()创chuànɡ()huà() ch uānɡ()3、正确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缤纷:。
(2)袅袅:。
4、请你结合课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者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触摸春天》的读后感(通用21篇)

《触摸春天》的读后感(通用21篇)《触摸春天》的读后感(通用21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的读后感(通用2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触摸春天》的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盲女孩安静走在她整天流连的公园,用她那美好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春天,感受那蓝天白云,感受那美丽的沾有露珠的月季花……就在这时,她的双手悄然合拢,竟然捉住了蝴蝶,这真是个奇迹,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居然捉住在花丛中穿梭的灵巧的蝴蝶。
我读这个故事时深受感动,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但是她没有在生活中自暴自气,而是微笑得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说了小女孩安静的故事,有使我想起张海迪和霍金大师。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而霍金大师在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功读研究生,却在体检中被诊断患有远动神经元疾病。
全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约6000万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2057万人,智力残疾1182万人,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877万人,精神残疾225万人,多重及其他残疾782万,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健全的生体是多么遥远的望啊!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要对生活充满乐趣。
总之我读了《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
《触摸春天》的读后感2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触摸春天》。
文章讲了盲女孩安静,流畅地在小区的花丛中穿梭,在花香的引导下,用她那神奇的灵性,极其准确地拢住了一只蝴蝶。
安静的心来到了一个她从来没有来到过的地方。
后来,安静把这只蝴蝶放飞了,在她八岁的人生里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5篇)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触摸春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在学校举行的主备先行活动中,我选了《触摸春天》一课。
这课的文章很美,很感人。
写作者看到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里到小区的绿地上的花丛中在花香的.引导下捉住了一只蝴蝶并放飞。
在这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1、安静在花香中穿梭。
她走地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安静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3、许久,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4、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些句子非常值得品味,这些句子理解了,安静的形象也能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也能清楚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安静的内心世界,我根据课文编写了“安静”所写的《触摸春天》,引导学生读文体会重点句子,在体会重点句子时让学生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加入合理想像”等方法理解句子。
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知道安静作为一个盲童能在花丛中穿梭,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真是一个奇迹。
这奇迹来源于她以花香做为向导,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通过抓重点词语“张望”理解安静希望看到蝴蝶,看到蝴蝶怎样飞,她向往着光明。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能很好地深入到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又使学生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知道写文章时要适时加入自己的感受,使文章更生动,更感人。
所以,我们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又要引导他们品评文章,向作家们多学几手为己用。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2《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
《触摸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要用两个课时完成,文章简短,所以时间还是比较充分。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触摸春天,阅读答案

触摸春天,阅读答案:篇一:《触摸春天》练习题(附答案)《触摸春天》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 chànɡ xiǎo jìnɡ shùn jiān quán lì hú xiàn ()( ) ( ) ( ) ( )fēi xiánɡ bīn fēnkē bàn(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径()畅()绊()弧()经()汤()伴()孤()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花香()的小径()的地方()的心灵()的灵性()的经历()的曲线()的世界一()曲线一()经历一()香味一()蝴蝶一()月季花一()奇迹四、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1、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2、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3、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4、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5、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五、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传:A、传布 B、传授 C、传导 D、解释经文的传记 E、传记1、读了伟大的传(chuán zhuàn)记,我受益匪浅。
().2、木雕艺术经历代传(chuán zhuàn)承,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载:A、记载 B、年 C、又,且 D、装载 E、充满3、中国申奥代表团体从莫斯科载.(zǎi zài)誉归来。
()4、《青年文摘》上刊载(zǎi zài)的《世界杯,我们来了》这篇文章很.有可读性。
()六、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鼓舞鼓励鼓动1、你别()人家去干坏事。
2、在老师的()下,我终于跃过了横杆。
3、喜讯传来,给了全校师生极大的()。
居然竟然4、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5、小小的花儿()有如此的气魄!七、照样子,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生字新词。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方法:以朗读为重点,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自学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来说说春天?适时鼓
励学生
听得老师心驰神往了,我们多么幸运,可以用我们明亮的眼睛感受美好的春光,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文中的安静是个盲童,她是怎么感受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7课《触摸春天》!
齐读课题,解题:触摸是什么意思?那就让我们轻轻地触摸,再轻一点。
指导读。
过渡语:读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安静,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开火车读,男女赛读)
3、用一两句话概况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盲童安静在黑暗中做了很多我们感到惊奇的事情,让我们不禁发出赞叹,她简直是在创造?
1、默读课文看看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用笔划出来跟同桌交流。
奇迹一: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她看不到很容易被绊倒,走路很慢,摸索着走,而安静走得很不是一般流畅而是很流畅,连一点点磕磕绊绊都没有。
说明她对这里的环境特别熟悉,
第二段中有句子印证指导朗读评价!流连是什么意思?不愿意离去,舍不得离开。
安静是个盲童,她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呢?是什么吸引她呢?(春天的美景吸引了安静,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安静舍不得离开呀。
)看!她看到了什么?听,安静听到了什么?(蜜蜂嗡嗡的鸣叫,小鸟唧唧喳喳的唱着歌,)她听到了春天美妙的声音,他怎么舍得离开呀。
美读!
奇迹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了下来。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在花香的引导下,能-----(天天在闻这些花香,对这些花香已经非常熟悉了)
(2)极其准确:他天天在闻这些花,她还天天在触摸这些
鲜花呀。
所以他能极其准确的伸向-----
(3)他想用自己的双手触摸美丽的春天。
(4)他想用自己的心感受这个春天。
奇迹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A、抓住一只蝴蝶这对我们常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而盲童安静却拢住了,这是多么神奇。
你再来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B、从来没有抓住过一只蝴蝶,因为他拢住了一个生命。
(她感受到了一个搏动的生命在自己的手心里跳跃。
他是多么的兴奋,多么激动。
)
C、师配乐朗读,生闭眼感受:现在让我们也一同体验一下安静的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伸出手,随安静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一同去感受。
D.睁开眼睛,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所以我们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了,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安静的心灵所吸引而甘愿落入掌心。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手中扑腾着,挣扎着,让安静心灵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那神奇的灵性正是源自于-----(他对春天的爱)
学到这里,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安静?快乐、幸福、整天流连于花香中的安静(那是一个热爱春天的安静)勇敢的面对生活你和安静的心灵已经相通了。
(随机板书:快乐幸福活泼乐观开朗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能看得见吗?她是用什么张望?
海伦凯勒曾说过:“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你觉得她望到了什么?
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从这里你又看出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热爱生命)安静用心感受了生活的美好,虽然她的眼睛失明了,而她的内心却拥有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春天。
四、拓展
1.配乐介绍身残志坚的人,感情到达一个高潮
小结:他们和安静一样,都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所以他们的生命才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同学们无论我们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我们是强大还是弱小,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小练笔: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同作者一样感动,感动安静创造的奇迹,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那么,就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教学反思:《触摸春天》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考虑到遵循文本的特点,我选择了走情感这条线索,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强化安静是个盲童,触动学生的心弦,感受安静和我们常人是不一样的。
接着,来一个悬念“安静是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的?”引领着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安静虽是个盲童,但她并没有把自己关在痛苦中,而是用自己的
心在感受着生活,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课文的2-4自然段,我通过朗读,语言实践,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安静对生命的珍爱。
最后,让学生把对安静的那种种情感化成一首小诗,达到情感的宣泄,同时也再感动自己一回。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看上去不长,但学生要在心灵上真正有所触动,对生命的意义有所收获却并不容易。
文本的后半部分语言内涵丰富,又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上透1-4自然段是对后文一个强有力的铺垫。
所以我第一课时毅然选择了上1-4自然段。
那也是家常课中应该充分考虑的课时容量的问题。
整篇课文其实还隐含着一个“美”----春天美、安静的心灵美、生命的美。
所以导课时我从春天的美入手,读美课题,读美春天,读美安静的心灵,读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