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阴道镜检
上级医院检查
25
各种肿瘤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
鼻咽癌
血涕
鼻塞
颈部肿物
耳鸣
局部活检
上级医院检查
26
各种肿瘤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
其他肿瘤 常见症状
淋巴结无 痛性肿大
皮下瘀斑 脸色苍白
浮肿
血象、全身检查 局部活检
上级医院检查
消瘦乏力
27
肿瘤的治疗
28
肿瘤的治疗手段
手术 放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 生物治疗(靶向治疗) 中医治疗
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部位:全身各器官、组织均可发生
3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传染病(肺结 核)
消化系疾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新生儿疾病
心脏病
泌尿生殖系统
损伤
中毒
4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上述结果提示,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 等原因,我国人口的死因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中老年性疾病已 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5
30
25
20
15
10
发病率
5
0
鼻咽癌 宫颈癌 乳腺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肺癌
这8种癌症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为我国癌症防治重点!
6
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
男性 肺癌 胃癌 肝癌 结肠/直肠癌 食管癌 膀胱癌 胰腺癌 白血病 淋巴瘤 脑肿瘤
女性 乳腺癌 肺癌 结肠/直肠癌 胃癌 肝癌 卵巢癌 胰腺癌 食管癌 子宫癌 脑肿瘤
电话
互联网
肿瘤基础知识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二)转移(Metastasis):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它部位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称为转移。
完整版课件
肿瘤转移途径
淋巴道血道种植
完整版课件
1、淋巴道转移
完整版课件
2、血道转移
多数通过静脉入血,因为壁较薄且压力较低。 少数经淋巴管入血。 血肿瘤的血行播散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体循环—右心—肺 门静脉—肝—肺 肺—心—全身器官 胸、腰骨盆静脉—脊椎静脉丛—脑。
完整版课件
肿瘤细胞的糖代谢
过程的强弱 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
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糖合成代谢的酶活性糖代谢的同功酶趋于胚胎化
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
细胞膜甘露糖糖基化
完整版课件
糖加工途径
α-1.2甘露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I α甘露糖苷酶II9个甘露糖残基 8个甘露糖残基 5个甘露糖残基 3个甘露糖残基 高甘露型 杂合型、复杂型
完整版课件
肿瘤形态与生长方式
完整版课件
肿瘤颜色、质地图片
恶性黑色素瘤 脂肪瘤 鳞状细胞癌
多囊性肾细胞癌 血管瘤 骨软骨瘤
完整版课件
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瘤细胞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正常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外生性生长: 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或菜花状的肿物。3、浸润性生长: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分裂增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内,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此类肿瘤没有包膜,与邻近的正常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而无明显界限。
恶性细胞生长
肿瘤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PPT课件

通过症状和体征,进行初 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肿瘤 。
通过X光、CT、MRI等影 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 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 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进行全身检查,了解肿瘤 是否转移和转移的范围。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肿瘤诊断的策略与决策分析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 品中的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 对肿瘤进行辅助诊断的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 标志物,如AFP、CEA等,对 某些肿瘤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 价值。
生化指标检测
检测与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 如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等,有 助于了解肿瘤的生长和代谢情 况。
免疫学检测
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应用
甲胎蛋白(AFP)
用于诊断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
癌胚抗原(CEA)
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CA19-9
用于胰腺癌、结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辅助临床诊断,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价值。
总结词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肿瘤进行 确诊的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肿瘤 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 助于鉴别肿瘤类型和来源。
分子病理学诊断
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 检测,如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 ,有助于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和 预后。
生化与免疫诊断
01
02
03
04
总结词
肿瘤的症状与体征
肿瘤学精华版ppt课件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后很少复发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
响
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 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
严重后果
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9/6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0/66
肿瘤的病因
肿瘤相关基础知识
1
淋巴癌
膀胱癌
肝癌
肺癌
宫颈癌
胰腺癌
概论
• 肿瘤基础知识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肿瘤分期 • 诊断 • 治疗 • 肿瘤的预防
3/66
3
一、肿瘤基础知识
4/66
4
定义
•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 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往往形成局部肿块。
滑石粉(胃癌)
14/66
14
生物因素
DNA肿瘤病毒 • 病毒
RNA肿瘤病毒
• EB病毒-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 • 单纯疱疹病毒、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肝癌
• 寄生虫
•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华枝睾吸虫-肝癌;日本血 吸虫-大肠癌
15/66
15
机体因素
• 遗传因素
– 遗传易感性:缺陷基因BRCA-1 - 乳腺癌;突变APC基因-肠道腺 瘤病
• 尚未完全了解 • 目前观点: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用
的结果。
11/66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因素
第三课-肿瘤ppt课件

(2)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致
a、细胞核体积增大 b、核大小、形态、数目不一 c、核染色质凝集成块,分布不均 d、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e、核分裂像多,病理性核分裂像, (3)胞浆的改变
嗜碱性,染色偏兰。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速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如下三种: (1)膨胀性生长(expansile growth) (2)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 (3)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
1、结缔组织染色法
区分肌纤维和胶原纤维 Van Gieson、Masso
网织纤维 银染色
弹力纤维 Schmorl染色
2、组织细胞中特殊成分染色
显示糖原和粘液
PAS
显示脂肪 油红O、苏丹III
骨髓增生性疾病
Giemsa
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
浸银染色
(二)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 由肿瘤细胞产生、与肿瘤的性质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或体液中,
肿瘤
tumor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一、定义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 ,表现为局部肿块。
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 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 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tumor 拉丁语 neoplasm 希腊语
二、特点: 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成体干细胞/祖细胞
分期:描述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
根据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T),范围
淋巴结转移情况(N),远处脏器转移 情况(M),TNM分期,要结合临床综 合考虑。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对机体的影响小,局部压迫和阻塞 内分泌腺的良性肿瘤
a、细胞核体积增大 b、核大小、形态、数目不一 c、核染色质凝集成块,分布不均 d、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e、核分裂像多,病理性核分裂像, (3)胞浆的改变
嗜碱性,染色偏兰。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速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如下三种: (1)膨胀性生长(expansile growth) (2)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 (3)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
1、结缔组织染色法
区分肌纤维和胶原纤维 Van Gieson、Masso
网织纤维 银染色
弹力纤维 Schmorl染色
2、组织细胞中特殊成分染色
显示糖原和粘液
PAS
显示脂肪 油红O、苏丹III
骨髓增生性疾病
Giemsa
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
浸银染色
(二)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 由肿瘤细胞产生、与肿瘤的性质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或体液中,
肿瘤
tumor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一、定义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 ,表现为局部肿块。
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 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 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tumor 拉丁语 neoplasm 希腊语
二、特点: 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成体干细胞/祖细胞
分期:描述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
根据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T),范围
淋巴结转移情况(N),远处脏器转移 情况(M),TNM分期,要结合临床综 合考虑。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对机体的影响小,局部压迫和阻塞 内分泌腺的良性肿瘤
肿瘤课件ppt课件

.
5
【病理】 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包括癌前期、原位癌、及浸 润癌三个阶段。致癌因素作用约30—40年,经过 约10年癌前期阶段恶变为原位癌。原位癌历经3— 5年,在促癌因素作用下发展成浸润癌。浸润癌的 病程约一年,长者可达10年左右。癌前期为上皮不 典型增生,如萎缩性胃炎、乳腺增生等。
肿瘤细胞的分化分为高、中、低(或未分化) 三类,或称三级。
.
9
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发生发展 生长缓慢
生长快、且不断
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包膜完整
边界清楚、活动性好 界限不清、活动性差
转移
无
有
组织形态 分化程度高
分化程度底
机体危害 小
大、可出现全身衰竭
治疗结果 易治愈、不复发
不易治疗、易复发
.
10
【诊断】 病史:家族史、居住与工作环境、症状、年龄、月经生育
.
8
【临床表现】 肿物:肿瘤的主要表现,浅表易发现常是第一症
状。内脏出现相应症状才引起注意。 肿痛:早期少疼痛,晚期侵犯神经而发生疼痛。 溃疡:癌肿致组织坏死而形成溃疡,表现为出
血;胃癌—黑便 直肠癌—粘液血便 肺 癌—咯血。 受损器官症状:肝癌—肝功损坏、肝昏迷;肺 癌—呼吸困难;骨肉瘤—病理性骨折。 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症状: 癌细胞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肿大;肺癌—血性胸水。 全身症状:晚期消瘦、贫血、发热呈恶病质。
治疗:手术切除。
.
16
四、血管瘤 1毛细血管瘤
由真皮内增生、扩张的毛细血管构成。血管瘤与淋巴管瘤或脂肪瘤并存而 发生淋巴血管瘤或脂肪血管瘤。也可与先天动静脉瘘同时并存。 ⑴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好发于面颈部,表面高低不平,似草莓状,界限清楚,
肿瘤学基础ppt课件

检查
– – – – – 体检 内窥镜 放射学(X线、CT、MRI、超声) 实验室检查 活检
11
病况评估1----TNM分期
N-区域淋巴结 T-原发肿瘤 Nx:局部淋巴结不能通过临床评价 – TX:无法对原发肿瘤作出 评价 N0: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N1-3:局部淋巴结转移程度逐渐加重 – T1-4:肿瘤大小或局部范 M-远处转移 围逐步扩大 Mx:不能判断有无远处转移 – Tis:原位癌 M0:无可知的远处转移 原位癌为0期 M1-4:有远处转移
癌症治疗的目标
治愈
– 杀灭所有的肿瘤细胞 – 恢复正常健康 – 尽快并尽量少的损伤下达成功能治愈
缓解
– 减少肿瘤的增长 – 减轻疼痛及其他症状 – 延长生命 –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15
治疗方案
16
肿瘤的手术治疗
17
原发肿块切除/毗邻组织和淋巴结切除 切除转移灶 肿瘤减积术(减小肿块/药物抑制) 减轻症状(姑息性、缓解) 肿瘤急症的治疗,如出血或器官损伤 功能重建或外表重塑(整形) 预防性切除,如:乳腺囊肿/结肠息肉
2
肿瘤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不同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过 度增殖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形态:形状、大小、颜色、硬度 肿瘤的异形性:组织、细胞 肿瘤的代谢:核酸、蛋白质、酶、糖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 细胞恶性转化→ 克隆性增生→ 局部浸润→ 远处 转移
3
良恶性肿瘤的比较
良性肿瘤 细胞 恶性肿瘤 在形态和功能上与 细胞变异,形态和功能与 正常细胞类似 正常细胞差别很大 不可预知,无限制 难以描绘,通常有浸润 可有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 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