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母猪的采食量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提供大量乳汁哺乳仔猪,消耗较多精力和营养。
因此,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乳窝重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哺乳母猪的日粮标准
可按体重的0.8%~1%给予维持日粮,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头仔猪加0.30千克。
每千克日粮应含可消化能2 800~3 000千卡,粗蛋白质14%~16%、钙0.64%、磷0.46%。
例如母猪体重为100千克,维持饲料应给0.8千克,生有10头仔猪,每头仔猪增补0.3千克,共补加3.0千克饲料,一共给料3.8千克。
在饲料配合上,要力求全价营养,特别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保证在仔猪断乳后母猪有中上等膘情。
母猪产崽后的饲养
母猪产后的最初几天,要特别精心的喂养,防止乳房炎。
生产的当天可以停止喂料,只喂温热的饮水,或掺入少量的麸皮和食盐。
产后2—3天不能一下子喂料过多,应逐渐增加喂量。
喂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可以促进泌乳和防止便秘。
适当增加喂料次数
生产经验表明,少量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对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很有效。
下午最后一次饲喂时可多投一些料,这是
1。
母猪一个阶段采食量

母猪一个阶段采食量
总原则:看猪投料,看膘投料,适期适膘。
母猪采食量表
坚持六阶段饲养:
一、第一阶段:
配种前增量饲喂(短期优饲)。
二、第二阶段: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天)。
别是在配种后7天之内日喂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公斤。
三、第三阶段:妊娠中期母猪体型管理(31-75天)。
A
B、给料程序:目标体型指数为2.5-3.0,母猪日平均采食量1.8-2.2Kg,同目标体型指数相比,每高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减0.5Kg/天,每低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增加为0.5Kg/天。
四、第四阶段:妊娠中期乳腺发育管理(76—95天)。
B、给料程序:母猪日采食量1.9-2.5Kg,不要超过第三阶段的饲养量;
C、如果膘情较差则从85天后开始用哺乳母猪料饲喂,日喂3Kg左右。
五、第五阶段:妊娠末期增量饲喂(96-110天)。
A、饲养管理目标:胎儿体重极大化。
因为胎儿体重的71%都是在产前一月内完成的(因为初生重大一两、断奶重大一斤、出栏重就会大十斤);
B、给料程序:使用哺乳母猪料,母猪日采食量3.0-3.5Kg。
六、第六阶段:分娩。
分娩前5到7天根据母猪膘情适当降低采食量(产前减料),可减少产后
采食。
总之,最好使用专用料母猪料,少喂含较多杂粕的浓缩料。
使用优质原料,
母猪进入分娩架后,要注意饲料喂量,不可过多或太少。
分娩3天以后饲喂量逐渐增加。
怎样确定母猪采食量

怎样确定母猪的采食量?
一.母猪基本采食量(每天):(1.8—2.3千克)。
断奶至配种前,根据情况可将采食量提高到(2.7—3.6千克)。
配种后0—2天,持平(1.8—2.3千克)。
3—30天,根据情况增加到(2.7—3.6千克)。
30—90天,持平(1.8—2.3千克)。
90—112天,根据情况增加到(2.7—3.6千克)以上。
112—114天,降到(1.8—2.3千克)。
二.妊娠0—90天饲料营养需要:使用妊娠母猪饲料,粗蛋白≥13.5%,消化能≥3050千卡/公斤,赖氨酸≥0.75%。
妊娠90—114天饲料营养需要:使用哺乳母猪饲料,粗蛋白≥16.5%,消化能≥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9%。
空怀母猪亦应使用哺乳母猪饲料,以提高发情率和受胎率。
三.哺乳母猪饲养:
1.产后当天不喂食或少食,通过3-5天恢复到正常采
食量。
2.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食量,饲喂湿拌料。
3.配方中添加脂肪:哺乳母猪每天需要能量18—21.5
兆卡(消化能),即消化能3300千卡的饲料每天需采
食5.45—6.5公斤。
所以哺乳母猪料能量水平必须达3300千卡以上,而
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油脂(3-5%)。
4.配方中赖氨酸必须达到0.9%以上。
添加油脂的好处:
可以缩短休情期、夏天减缓热应激、减少泌乳期的体重丢失、增加泌乳量、降低黄白痢的发生、提高断奶窝重和断奶仔猪成活率。
提高泌乳母猪饲料营养和采食量的意义及实践探索

发霉变质原料进入饲料配方生产过程。 4 饲料的优化配制 .
猪配制营养全价、平 衡的优质饲料 。并
( 4)微 量 元 素:铜 争 1 , 锌 Omg
最大限度提高母猪采食量 ,能够提高哺 4- Om 。锰 2 -Om ,铁 8 10m 。 O- g 8 O4 g 0- 2 g 乳期的泌乳量和以后 的繁殖性能。 因此 , 碘 O1 . g . 3 m 。硒 01- . 。 0 . - 3 mg 50 0
4 - 0 0 10 I 维 生 素 K - . , 维 混合 1 2分钟 ; U, 3 36mg 2 — 保持配合饲料的新鲜度 。
生 素 B - ,维 生 素 B - , 粉 状料水分 应控制在 1 % 以内 ,以现 1 5m营养 标
成绩 。甚至影响以后 的生产性能 。其负 量。促进仔猪 生长 ,仔猪 断奶重 随 V l a 面效应 在夏季尤为显著 。夏季若降低 了 添 加 水 平 的 提 高 而 增 加 ( o a h等 。 Tk c 泌乳母 猪采食量 的同时又不能 为母猪配 1 9 Pc et等 ,1 9 ,1 9 。 笔 9 3: ih r 9 6 9 7)
氨 白 83 87 .%- -%, 水 分 ≤ 1 % . 杂 质 4
需要。制定合适 的哺乳母 猪营养标准 , 酸 ( h ) .4 06 % , 色 氨 酸 ≤1 T r 05 %- .5 %。生霉粒 ≤2 %,黄 曲霉毒素 B1
充分考虑到母猪除维持机体本身的正常 ( r 01 %一 .9 。 缬 氨 酸 ( a ) 和赤 霉烯 酮 均低 于 5 gk 。大 豆粕 T p) .5 O 1 % V 1 0p /g
3 原 料选 择 . 玉 米 选 择 国 标 一 级 、 二 级 产
( 3) 氨 基 酸 : 赖 氨 酸 ( y Ls)
一头猪一年需要吃多少饲料

一头猪一年需要吃多少饲料!!!
(猪只日饲料喂量
一般来说,猪只每天采食干物质量(不含水份)约占体重的5%;采食风干料(约含水12~14%)约占体重的6%.;采食青饲料,每天可占到体重的20~30%,(可按25%计算).有了上述数据,你就可计算出任意一头猪的一生饲料消耗量了.
一.乳猪耗料量
五.哺乳母猪:4.5kg/天。
六...瘦肉型生长猪:
1-5kg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0.2kg;
5-10kg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0.46kg;
10-20kg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0.91kg;
20-60kg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1.69kg;
二.仔猪:.从13kg体重到40kg时,每公斤增重耗料按2.0kg料算(看自已喂料多少决定),共耗料54.0kg.
乳仔猪二项合计用料23+54=77kg./只左右。
三.待配母猪:2kg/天;
四.妊娠母猪:每日可喂1.8~2.7kg;最后1-2周可增加1~1.5kg;或妊娠前期母猪:2kg/天;妊娠后期母猪:2.5kg/天;
方法1. 3周龄前主要吃奶,10日龄开始补料大约平均每天吃料25克,;3~5周龄平均每天喂200g;35~60日龄平均每天800g,从12~60日龄共耗料23公斤左右。体重可达13公斤左右。
方法2. 10~20日龄期耗料少;共0.25kg。21~30日龄期耗料1.75kg。31~40日龄期耗料4.25kg。41~50日龄期耗料7.0kg。51~60日龄期耗料10kg。即10~60日龄期耗料23kg,青料12kg.
60---90kg重:每日每头采食风干料(含水分10-12%左右)2.71kg;
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泌乳力的方法

人 们 已经对 高产 母 猪 的饲喂 方式 进行 了大量 研究 和深
入 探 讨 。目前 , 究 的 焦 点 集 中 在 分 娩 前 后 和 断 奶 前 几 天 是 研 自 由采 食 还 是 限 制 采 食 问 题 上 。
少 之 后 , 果 让 母 猪 自 由采 食 , 猪 往 往 会 进 食 过 度 , 果 如 母 结
将 造成厌 食或 短期 内进食 量大 幅度下 降 。根据 资料报 道 , 建 议分 娩前 后应 每 E饲 喂 I g或更 多 的饲 料 。 l k 在哺乳 期 . 们 已能认 识 到让 母猪 自由采 食 的重要 性 。 人 但 大多数 猪 场仍 趋 向于在 断奶 前几 天进 行 限饲 ,以便使 母
因此 ,必 须保 证 哺乳母 猪 足够 的 营养 摄入 。而 增加 能
量 、 白摄 入 的最 实用 方法是 增 加饲 料采 食 量 , 蛋 这也 证实 了
它 对泌乳 性能 的促进 作用 。在 泌乳母 猪 的营养研 究 中 , 支链 氨 基酸 ( C A) 营养是 一个 新 的话题 , BA 的 一些 研究 也 证实 了 它对 泌乳性 能 的促进作 用 。
隔。
1 . 泌乳期 营养 与繁殖 生理 4
最 近 的 研 究 表 明 ,泌 乳 期 采
食 量 高的母 猪 比采 食量 低 的母猪 排卵率 要 高。哺乳 期 的 L H ( 促黄 体 素 ) 平 对卵 巢 的 生理 活 动很 重 要 。 水 能够 影 响母 猪 的繁殖 性 能 。在 泌乳 的 中期 和晚期 提 高能 量摄 人量 明显 促
进 了黄 体 分 泌 L H。
食 量 的措 施 。笔 者 阐述 了饲料采 食量 对母猪 及其 繁殖 性 能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计算方法,200Kg的哺乳母猪,仔猪出生重1.5Kg,25天断奶仔猪重9Kg

仔猪头数(头/窝)25天窝重(9Kg/头)窝增重(出生重1.5Kg/头)教槽料窝增重(600g,转化率100%)母乳窝增重(Kg)母乳需求量(1Kg仔猪增重需要4Kg母乳)54537.5 3.034.5138.065445.0 3.641.4165.676352.5 4.248.3193.287260.0 4.855.2220.898167.5 5.462.1248.4109075.0 6.069.0276.0119982.5 6.675.9303.61210890.07.282.8331.21311797.57.889.7358.814126105.08.496.6386.4仔猪断奶重对商品猪一生的生长性能都有明显的相关。
有研究称,断奶体重多 1kg,出栏时间可大越好。
全国大多数的猪场,仔猪25天平均断奶重能够达到8kg就已经不错了。
想要提高生产成绩,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母有以下算法,仅供参考。
每窝12头断奶仔猪,25天每头断奶重9kg的生产性能。
以初生仔猪体重1.5kg计算,哺乳期仔猪总增重为:12×化及体重消耗)和教槽料。
按照每头采食600g质量优良的教槽料,可以带来大约600g/头的体重增加;剩下的82.8 k 以说母乳是仔猪最重要的营养来源)。
研究表明,每千克母乳大约含200g干物质(55g粗蛋白,50g乳糖,80g脂肪,5.4MJ/KgME)。
仔猪每增重1kg大约需要猪每增重1kg大约需要4kg母乳(22/5.4=4)。
共需要331.2kg母乳(82.8×4 =331.2)。
一头200kg重的母猪,哺乳期体重消耗10%,即20kg。
按照每消耗1kg体重产乳2kg,可产乳40kg。
剩下291.2kg 料。
哺乳母猪的典型日粮是谷物和植物蛋白组成,每千克约含14MJ的ME。
饲料能量转化为乳能量的效率大约为70%乳。
即母猪除了用于维持需要外,每消耗1kg饲料就能产生大约1.8kg的乳(9.8/5.4=1.8)。
母猪采食量计算公式

母猪采食量计算公式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生产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母猪的采食量则是饲养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合理的控制母猪的采食量可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因此对母猪的采食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母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母猪的体重、生长阶段、饲料的品质和种类等。
因此,计算母猪的采食量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母猪的采食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采食量(kg/d)= 母猪体重(kg)采食量系数。
其中,采食量系数是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饲料种类而定的一个系数。
一般来说,不同生长阶段的母猪和不同种类的饲料都有相应的采食量系数。
对于哺乳母猪来说,采食量系数一般较高,因为哺乳母猪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和哺育幼猪。
而对于配种母猪来说,采食量系数一般较低,因为配种母猪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要的能量也相对较少。
此外,不同种类的饲料也有不同的采食量系数,例如粗饲料的采食量系数一般较高,而浓缩饲料的采食量系数一般较低。
在实际的饲养管理中,我们可以根据母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来确定其采食量系数,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其每天的采食量。
通过合理的控制采食量,可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除了以上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比如环境因素、饲养条件等。
因此,在实际的饲养管理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母猪的采食量进行调整和控制。
总之,母猪的采食量是饲养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合理的控制采食量可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控制,可以使母猪的采食量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乳母猪的采食量R·L·Moser,明尼苏达大学,动物科学系助教SW3--94引言许多养猪生产者经历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不足。
一般而言,泌乳母猪不会采食足够量的饲料以满足维持和产奶的能量需要,结果造成能量的负平衡。
这个问题在初胎母猪被夸大了,因为它们需要用于生长至成熟体重的额外的能量。
因此,泌乳母猪会动用皮下沉积之脂肪来满足这种能量亏空。
结果常常造成显著的体重丢失(20至40公斤),断奶至再发情的休情期延长。
受孕率低下和母猪使用年限减少。
很明显,母猪的繁殖性能取决于其整个繁殖周期(怀孕、泌乳和断奶后)所消耗的饲料总量。
为谨慎起见,泌乳期与其他繁殖生理期予以分开讨论,因为某一期的采食量会影响下一期的采食量。
在一个正常的分娩至再分娩间隔期(150天),总采食量的大约2/3是在妊娠和断奶后期间被消耗的。
泌乳期增加采食量的重要性有可能被质疑,因为只有1/3的饲料是在这段时间消耗的。
可是泌乳期的最大采食量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期间每大的能量和营养物的需要量超过妊娠期的日需要量。
下面对许多营养性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作一概括,这些因素一向被认为影响哺乳母猪的饲料消耗。
有效的环境温度产仔房有效的环境温度(EET)可能是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EET的测定涉及多种因素(湿度,空气流速等等),但气温是母猪环境温度性质的最好指示参数(Curtis,1981)。
EET(用气温估计)被认为在控制随意饲料采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控制饲料采食的静热力学理论所描述的(Curtis,1981)。
在冷环境中,母猪会增加采食量,额外的能量可通过代谢产热以维持体温。
在产仔房中这个现象很少观察到,因为新生仔猪需要一个暖和的环境温度。
在暖和的环境中,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降低代谢率。
其他控制采食量的因素,例如胃的扩张度和血糖浓度,当环境温度下跌离开母猪温度舒适区时。
这些因素的作用就会凸出来。
但是环境的温暖显然会使母猪降低代谢率。
这一需能过程,同时伴随着采食量的减少,导致产奶的可利用能下降,结果仔猪断奶体重较轻和(或)母猪哺乳期体重丢失较大。
爱尔兰的研究(Lynch等;1977;O'Grady和Lynch,1983)显示;当气温从21℃上升至27℃时,日采食量从5.2降至4.6公斤,下降了11.4%;当气温从16℃升到27℃时,日采食量从5.6降至4.2公斤.,下降了25.2%。
在这二种情况下,处于高气温的母猪呼吸速率较快,仔猪断奶体重较轻。
Cox等(1964)报道,暴露于29℃气温母猪的采食量,与暴露于正常气温波动下(范围从18到32℃)的母猪相比,下降了14%(4.9对5.7公斤/天)。
Lynch等(1979)估计,产仔房温度每下降1℃,母猪日采食量增加0.2公斤。
虽然温度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最高采食量所属之温度仍然是一个谜。
当皮肤温度上升至35℃时,猪只便开始对热应激产生气喘反应。
当气温下降时,采食量如预期的那样稳定增加。
从理论上来说,产仔房温度不应显著地低于母猪临界线下限(LCT),超过此限,用于维持的能量就会增加。
因此,产奶房温度应接近哺乳母猪临界温度线下限,而对幼仔应该另外僻出一个加温区。
事实上,温度略低于母猪的LCT 界限,并允许动物自由采食,那么能量沉积有可能达最大点(Curtis,1981)。
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由于采食的过度补偿性增加使更多可代谢能用于生产。
哺乳母猪的LCT点尚未测定。
估计妊娠母猪的LCT范围在10℃至20℃,取决于饲喂水平和妊娠阶段(Holmes和Mclean ,1974)。
由于怀孕母猪代谢热的生成较高,泌乳母猪的LCT界限预期低于怀孕母猪。
爱尔兰的研究者们推荐的产仔房温度是16℃。
让暴露于产仔房热环境中母猪受凉的方法已经产生了。
用一根空气导管,放在每只产仔笼的前面。
Merkel和Hazen(1967)报道,受凉气(18℃)吹拂的母猪与同一舍(29℃)未得到凉气的母猪相比,前者往往吃得更多而体重损失更少。
最近,堪萨斯州的研究者们评价了用滴水法致凉哺乳母猪的价值(Nichols等;1983)。
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将母猪皮肤表面弄湿会大大增加蒸发热的散失,从而降低热应激。
在堪萨斯的研究中,试验分对照(未弄湿)和试验组(用一滴水灌溉系统弄湿)。
滴水系统受温度控制,当产仔房温度超过29℃时启动。
气温范围为27和34℃。
滴水器被按放在母猪头部上方,便于将颈肩区滴湿。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采食量较高(5.7对4.6公斤/天),呼吸频率较低,体重损失较少而仔猪断奶体重较高。
日粮的能量密度动物采食量受日粮能量密度的影响。
当日粮含“高能”饲料成份(脂肪或油)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往往会减少。
表1总结了母猪饲喂典型哺乳日粮(对照)或对照日粮加脂肪/油的对比试验结果。
饲喂加入脂肪/油的日粮,其采食量大约下降5.0%,但与对照日粮相比,日代谢能的摄入量却增加了大约6.5%。
这是因为补加脂肪/油的日粮,每公斤的含能量较高。
因此,通过在日粮中补加脂肪来提高哺乳母猪能量摄入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处于热应激状态的母猪。
如在仔猪的日粮中补加脂肪,同样能减少热应激所致的采食量的下降幅度(Stahly,1981)。
表1.日粮中加入脂肪和油对哺乳母猪日采食量和代谢能(ME)摄入的影响a.华州立大学的Ewan总结b.日粮成份:大麦80.1%;玉米9%。
c.日粮成份:小麦30%;玉米50.9%。
Resse等(1982)证实了哺乳期能量摄入量对发情推迟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为减少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和断奶后休情期延长的发生率而在日粮中补加脂肪的效率,尚未进行测定。
Cox等(1983)报道,母猪哺乳日粮中补加脂肪可缩短其断奶后的休情期。
品种差异在这方面的一些观察提示,哺乳母猪未能消耗足够饲料以满足其能量需要,乃是“高产母畜”品种群的一个大问题,它们通常来自于“白色”品种(例如兰特瑞斯和大白猪)。
其原因尚未充分确定。
也未测定在“白色”和传统的“黑色”品种间,在代谢能的需要上是否存在着差异。
显然,白色母畜需要较多的能量用于产奶,因为在类似的采食率上,它们一般能哺育更多的仔猪。
品种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研究很有限。
Pond等(1981)报道,英国兰特瑞斯和大白母猪的采食量高于约克夏和切斯特大白母猪。
O'Grady和Lynch(1983)报道,由大白公猪所生的母猪,其哺乳期采食量高于由兰特瑞斯公猪所生的母猪(4.68对4.52公斤/天)。
关于饲喂方法对哺乳期采食量的影响,已在明尼苏达州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测定物理形状抑或日粮投喂频率的变动是否会增加饲料消耗。
必须强调的是,采用这些投喂方式并不会改变日粮的营养成分。
饲喂器的设计在明尼苏达州,最近对一种称为母鸡式(Hen-way)投喂器的设计作了评估研究,该产品产于南明尼苏达州。
最初设计这种饲喂器是用于生长—肥育猪的,但现已被用于分娩笼。
母猪只要踩动一个踏板即可将饲料从贮料斗放入食槽。
食槽内装有乳头或饮水器,母猪能将水放入槽内而不直接从乳头饮用。
一般来说,母猪采食的是湿料,因为饮水和采食在同一食槽内。
在5个试验中,动用了101头母猪对Hen-way饲喂器与传统的“干料”词喂器作了比较,试验是在28天哺乳期进行的。
结果,用新式饲喂器的母猪,饲料消耗多于旧式饲喂器(124.9对113.8公斤,P<0.05),而体重损失少于后者(-13.0对-19.2公斤,P<0.05),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了0.4公斤。
爱尔兰的研究(O'Grady和Lynch,1978)显示,舍饲于温暖环境中的哺乳母猪(25℃),采食湿料比干料每天多0.56公斤。
我们的结果表明,采用能随意混合饲料和水的饲喂器,可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玉米粉碎细度业已表明,采食粗颗粒玉米日粮之哺乳母猪,采食量多于采食细颗粒玉米日粮之母猪。
在明尼苏达州进行了5个试验,动用了101头母猪,测定玉米粉碎纳度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将配有半英吋细度筛子(细)的锤磨机粉碎的玉米,与用滚动式碾磨机(粗)粉碎的玉米作了比较。
因锤磨机的尺寸和锤子的转速会产生大量细颗粒,无论所用筛子孔径大小如何。
根据测定知道,滚动式碾磨机不仅会生产出粗颗粒玉米,而且其颗粒细度很均匀。
结果,采食量和母猪体重变化均未观察到有显著的差异,表明玉米粉碎细度对哺乳期采食量没有影响。
饲喂频率哺乳期频频饲喂被认为是让母猪经常采食到新鲜饲料并促使其提高采食量的一种手段。
在明尼苏达州所做的一个试验,是测定饲喂频率对哺乳期采食量的影响。
对所得结果的解释是谨慎的,因为每个处理组动物头数太少。
但这些资料将与各协作试验研究站(由NCR—89猪的集约化饲养管理委员会协调)的资料合并来。
合并结果以后会发表。
在我们的试验中(n=23),母猪日喂l或3次,自由采食。
受试母猪均于上午大约8点饲喂。
饲喂3次的分别在12点和14点再喂。
对日喂3次母猪,注意保持适当的饲料分配,即使母猪能达到自由采食而在二次饲喂间料槽中又无多量饲料残留。
结果观察到,日喂三次母猪整个哺乳期采食量略有增加(108.4对101.6公斤),体重丢失略有下降(-22.5对-28.5公斤)。
尽管这些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与该方面的一些新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即频繁饲喂哺乳母猪(3次或4次)会提高其采食量。
分娩后的饲喂水平按传统惯例。
母猪分娩后不许马上自由来食。
已经提出,限制采食量会降低便秘发生率和母猪综合症(称为MMA)。
因此,生产实践中提倡产后饥饿一天,然后再逐渐增加采食量,至产后第5至第7天达自由采食量。
在Stahly等(1929)报道的一个研究中,允许刚分娩母猪自由采食或者在第一周限制采食量,逐渐增加饲喂水平。
断奶前仔猪的生产性能和MMA的发病率未受分娩后饲喂水平的影响。
但在21天哺乳期,自由采食母猪比限制采食母猪多消耗11%的饲料。
如果分娩后能很快达到自由采食水平而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的话,较高的采食量可能有助于使哺乳期的体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在明尼苏达州,5个实验共用了116头母猪,以测定自由采食对限制饲喂的影响。
母猪在产后12小时内即自由采食,或者在允许范围内限饲,逐渐增加喂量,从分娩当天的0.45公斤开始,每天增喂0.91公斤,直至第5天达自由采食。
结果,哺乳0至5天中,限饲母猪消耗14.8公斤饲料,自由采食母猪29.5公斤。
采食量的减少一直维持了整个哺乳期(29天)。
结果总的饲料消耗量,自由采食高于限制采食(146.6对131.6公斤)。
但是,母猪体重变化,仔猪存活率和断奶体重未受饲喂方式的影响。
自由来食母猪也无便秘和MMA综合症问题发生。
事实上,产后0至6天的粪便评分揭示,自由采食母猪比限饲母猪松软(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