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PPT课件全套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PPT复习课件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PPT复习课件全套

2. 进行与滑轮相关的计算时,为避免弄错力与力之间
的关系,应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
训练角度
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例1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 6 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
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1)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 (2)求出拉力F1的大小。
解:(1)如图所示。 (2)由数学知识可知,L1=OA;又F1×L1=F2×L2, 即F1×OA=6 N×OA,则F1=6 N。
【同类变式】 1. 【中考· 温州】如图是某品牌自动
咖啡机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 为:当盛水器内的水温升高至一 定温度时,水沿导管进入盛有咖
啡粉的玻璃杯中,在平衡球作用下,原来水平的平衡杆
像,请你根据图像总结出小明探究的结论。 结合图像可知:①当G>G0时,物重 越大,使用动滑轮越省力;②当G<
G0时,使用动滑轮费力;③当G=G0
时,使用动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习题课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专训 2 与机械相关的计算
1.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找准力臂, 不要误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长度当成力臂。
训练角度
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 例1 【中考· 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右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 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力 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 F2____ > 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时,其示数F3____ > F1。(均填“>”“=”或“<”)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教学辅导 课件 (共72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教学辅导 课件 (共72张PPT)

W总 Fs
难点:明确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有用功:动滑轮与物体连接处的拉力做的功。W有=F拉h
水中
F
F拉
F拉 F拉=G物-F浮 F浮 W有=F拉h =(G物- F浮)h
G物 W有 = G物-F浮 h
W总
Fs
拓展——机械效率
明确机械效率的含义, 杠杆 可以计算各种机械的
效率。(对于能力强
的学生)
滑轮
W有 = G物h
斜面
W总 Fs
谢谢!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62021/3/6Saturday, March 06,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3:08:03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62021/3/62021/3/6Mar-216-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62021/3/62021/3/6Saturday, March 06,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6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层次1:实验研究
实验2(分组)
G物/N G动/N F/N
特点: F1 2G物+G动 力比一半稍大? 评估:绳重,轴摩擦
重点1:滑轮特点
层次2:受力分析
定滑轮
F
F G物
F G物
F=G物
重点1:滑轮特点
层次2:受力分析
动滑轮
2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共6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共68张PPT)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3.练习
l1=3l2,F1是F2的___倍。 F1:F2=2:5,l1:l2=____。 l1:l2=4:3,F2=60 N,F1=___。 F1=15 N,F2=75 N,l1=15 cm,l2=___。
三、生活中的杠杆:
② 图示杠杆的力臂
例:画出图中力F对 支点O的力臂l 。
l
O
F
例 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 2 000 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平地 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块的一
端,则力F至少为 800 N。
A
B
l1
D
l2 C
G
F l1 G l2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② 获取实验数据; ③ 归纳结论。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D.羊角锤
2.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他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左端向下倾斜。 (1)若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 (2)如果在杠杆的A处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 处要挂 2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重新位置平衡。 (3)若在C处挂6 N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 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最小拉力的方向应 该竖直向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 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 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  课件(共29张PPT)
特殊值法 原来平衡:4G2L=2G4L 极限法 假如右端烧完,左端还有
燃烧1G: 3G2L> G4L
【同步训练】如图大小不同的小球在杠杆的两边,保持杠杆平衡,若同 时以相同速度向支点运动,则杠杆的__左_端将翘起。
例 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 2 000 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平地 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块的一
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⑵实验过程:
①测量小木块的重力,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 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木块上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⑴实验装置:
F S
h
4、记录表格:
斜面倾 木块重量 斜面高度 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B.10N和18N
C.18N和1ON
D.20N和20N
重点4:滑轮与滑轮组的应用
17. (2019自贡)如图Z12-23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 为20 N、10 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 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 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B)
A.F=20 N B.F=10 N C.F=5 N D.F=30 N
0.3 3 3 0.1 1.7
0.3
0.51
58.8%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实.条验件2 :物重一定
F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W总= W有+W额
W有 Gh
F
W总 Fs
结论: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人教版部编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PPT教学课件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剪刀
思考: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当阻力比较小时,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会省距离,很方便。
例题:
l1=9 m
F1=200 N
l2=7 cm O
F2
54
自己 动手 做实验
思考: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我们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呢? 为了简单地得到力臂的值。
5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次 数
F1/N
l1/cm
F2/N
l2/cm
F1×l1
(N·cm)
F2×l2
(N·cm)
1
2
3
56
结 论: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动__力__×__动__力__臂__=__阻__力__×_阻__力__臂_____; 它的公式是__F_1_l1_=__F_2_l2__;或是__FF_12___ll12__; 也称作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
PPT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它们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认识杠杆 思考: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力的作用 绕固定点转动 硬棒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要素
O
L1
L2
F1 F2
支点:杠杆绕着
转动的点。(O)
G1
G2
F1×l1 =F2×l2 即G1×l1 =G2×l2 又l1>l2 G1<G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PPT课件全套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PPT课件全套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F1
二“力”——
相对的

阻力F2

动力臂L1
三“臂”——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阻力臂L2
①找点(确定支点); ②画线(画力的作用线,一般画为虚线); ③作垂线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
足在力的作用线上,一般画为虚线); ④标力臂(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
知2-讲
【导引】 (1)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
力臂;根据直角三角形角与边的关系,求出绳子对 杠杆拉力的力臂;再利用已知的重力和重力的力臂 以及杠杆平衡的条件求出拉力F的大小。
(来自《点拨》)
解:(1)如图所示。
知2-讲
(2)如图所示,在Rt△OAD中,∠ODA=90°,∠DAO =30°,所以OD=1/2OA=1/2×50 cm=25 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OD=G×OC,即F× 25 cm=20 N×30 cm,解得:F=24 N。
替人。
跷跷板的简化装置:
作出杠杆的五要素
L1
L2
o
F1
知2-讲
F2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 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知2-讲
【例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 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 重为20 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 长为50 cm,OC长为30 cm,∠OAB=30°。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