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

合集下载

宁波镇海新城北区[ZH07]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镇海新城北区[ZH07]控制性详细规划

镇海新城北区[ZH07]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For North District Of Zhenhai Metron█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结合镇海行政中心新选址的确定,为镇海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3)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5)《宁波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7.10;(6)《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8)《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2004—2020)》;(9)各类专项(专业)规划;(10)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11)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慈海路以东,望海路以西,镇骆路以南,永茂西路以北围合的范围,总用地面积6.70平方公里。

1.4规划建设范围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2004—2020)》为依据,确定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慈海路以东,望海路以西,中大河以南,永和西路以北围合的范围,总用地面积5.55平方公里。

1.5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1.6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地块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镇海区房屋地段等级范围划分表

镇海区房屋地段等级范围划分表
骆驼
街道
东至世纪大道;南至永平路、盛兴路;西至通园路、329国道;北至兴骆路。
庄市
街道

东至东外环;南至宁镇公路;西至世纪大道;北至北外 环。
全区

除一至三级地段以外地域,均为四级。
镇海区房屋地段等级范围划分表
区域等级范围Fra bibliotek招宝山 街道
——
东至甬江;南至甬江;西至隧道北路;北至静海路一环 城北路一城河东路北段一招宝山路。

东至招宝山风景区;南至静海路一环城北路;西至隧道 北路;北至雄镇路。
蛟/
街道
1.东至隧道北路;南至甬江;西至绕城高速;北至中大 河。2.石化三公司生活区。3.东起万弓塘河、煤气公司 灌装站;南至老镇骆路;西至庄俞公路及延伸段;北至 万弓道、万弓塘河。

城镇低效用地现状及再开发政策研究

城镇低效用地现状及再开发政策研究

城镇低效用地现状及再开发政策研究作者:何必殊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5年第2期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镇海分局何必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014年5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4] 20)号文件,标志着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在浙江省的全面启动。

对于镇海区而言,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也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

首先,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各类用地需求十分强劲,用地缺口巨大。

充分挖掘城镇低效用地潜力,对这些土地进行再开发,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其次,根据镇海区分区规划以及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镇海要全力推进新城开发,重点打造新城北部商务区,老城后海塘区域要加快开发建设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

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加大产业用地内涵挖潜,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2003年以来宁波市实施腾龙换鸟政策,一批市区的重点企业如埃美柯等迁到骆驼街道的机电园区和九龙湖镇三星工业园区,先行予以用地。

但是,由于受2004年国家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停批等宏观政策调整影响,目前该两区域内至今仍有较多企业土地未办理相关用地审批手续,在社会群众中影响较大。

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可积极利用相关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二次发展。

最后,根据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镇海区要有序推进骆驼老镇改造,同时,积极促进部省属大企业参与城市化建设,加快镇海炼化生活区改造提升。

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改造提升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土地资源配置,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镇海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镇海区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根据镇海区二调数据,全区人均土地面积0.1036公顷,耕地面积6630.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7.95%,人均耕地面积0.029公顷,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0053公顷的生存空间警戒线。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前言镇海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属宁波市。

辖区土地总面积374.1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37.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8公里。

镇海区下辖招宝山、蛟川、骆驼、庄市四个街道和澥浦、九龙湖两个镇。

2005年末,户籍总人口22.4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36.72人。

镇海区政府以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自1997年7月开始编制上一轮《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并于1999年9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全区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促进了全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用地现实需求与计划供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若要又好又快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使命,使保护耕地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节约集约更加扎实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政府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指引,特编制新一轮《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前言 (i)i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6)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2)第五章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 (14)第六章生态用地规划 (18)第七章旅游用地规划 (20)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22)第九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5)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用途管制 (33)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36)第十二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49)第十四章附则 (53)附表1 镇海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4)附表2 镇海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5)附表3 镇海区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56)附表4 镇海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表 (57)附表5 镇海区城镇人口、用地规划表 (58)附表6 镇海区农村居民点人口、用地规划表 (59)附表7 镇海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60)附表8 镇海区土地复垦、开发规划表 (61)附表9 镇海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3)附表10 镇海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规划表 (70)附表11 镇海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71)附表12 镇海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情况统计表 (72)附表13 镇海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总战略,稳步树立以供给引导需求的节约集约用地观,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发展之间的用地需求,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加快推进镇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镇海新城南北区28米宽道路横断面设计

镇海新城南北区28米宽道路横断面设计
级服务水平以上。
表 1 双向交通流量表
道路 名称
双向 服务 流量 水平
道 路名 称
双 向流 量
服务 水平
南向北 575
B
南向 北
288
A
金 华路
西 大河 路
北向南 580
B
北向 南
206
A
东向西 225
A
东向 西
291
A
骆 兴西 路
静 远西 路
西向东 251
A
西向 东
140
A
东向西 192
图 1 新城北区 28m道路区位图 四、交通量分析 1.新城北区交通量预测 根据《镇海新城核心区交通量预测》,20 15 年核心区内 道路网络负荷度如图 2[3]所示。
图 2 新城核心区交通量分布图
第7期
张 玲:镇海新城南北区 2 8 米宽道路横断面设计
205
目标年主要交通量分布于几条主通道上,如世纪大道、
图 4 28m道路断面方案二 优点:人行道独立设置,非机动车运行较为流畅; 缺点:非机动 车道与机动车混行,适宜于 机动车流量较 少的生活性道路。 3.方案三:双向 4 车道(14m),机非分离,人非共板 (7m ,铺装方式分开)
图 5 28m道路断面方案三
图 6 张家港道路断面照片 优点:机非分离,绿化带+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共板,共 板道路适 当降低高度,不同的铺装方式 明确非机动车和行人 路权,道路通行能力较大,非机动车舒适性较好; 缺点: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宽度相对略窄; 4.方案四:双向 4 车道(15m),机非分离,人非共板 (6.5m)
慈海大道(3 29 国道)、镇海大道、南二路、文智西路(永平
西路)及东邑北路,其他支路流量不大。其中世纪大道、慈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心城总体规划图一、基本情况1、城市概况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

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

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

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区位图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

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

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宁波市规划局2017.03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1条规划背景1第2条规划目的1第3条规划原则1第4条规划期限2第5条规划范围2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3第6条功能定位3第7条发展目标3第8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第三章生态格局保护3第9条生态格局总体框架4第10条生态保护红线4第11条绿道系统5第12条岸线利用5第13条滨海蓝带6第14条大嵩江绿带6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7第15条产业发展定位7第16条产业发展策略7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8第17条空间结构8第18条中心体系8第19条用地布局8第20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第21条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规划12第22条绿地规划12第23条绿线14第六章景观风貌规划14第24条景观分区和控制14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15第25条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15第26条对外交通规划15第27条道路网规划16第28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16第29条停车系统规划17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18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18第30条防涝(防洪)规划18第31条河网水系规划18第32条消防20第33条抗震20第34条地质灾害防治20第35条人防20第十章海绵城市规划20第36条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20第37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21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3第38条保护内容23第39条紫线24第十二章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略)24第十三章村庄发展指引24第40条村庄指引总体思路24第41条村庄布局规划24第42条村庄建设用地管控25总则规划背景东部滨海片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国家、省市体制机制优势于一体,是宁波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港口经济圈战略的核心桥头堡区域。

2015年4月17日宁波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建设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东部滨海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

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

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发布日期: 2008-2-21 发布机构: 宁波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一、分区规划编制背景镇海撤县建区后,城区发展主要为以城关为中心的县域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这种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宁波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镇海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时期。

根据新一轮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镇海行政区域范围分别位于三江片(包括镇海新城南区和北区)和镇海片(包括镇海老城和澥浦片),为了解决长期困扰镇海发展的环境、空间等问题,协调镇海各功能区块的发展,在征得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决定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内,统盘考虑,立足总体规划的框架,在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开始镇海区分区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以深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指导镇海区的城市建设,取得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分区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及期限规划范围为宁波市镇海区行政区范围,计入规划填海面积以及镇海新城南区部分江北区范围(世纪大道以东4.18平方公里)后为236.8平方公里,包括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镇海片”的全部范围和“三江片”的部分范围。

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二)分区职能与发展目标1、分区职能承担宁波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以及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等重要职能。

依托临海、临港资源、教育科技资源、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为产业发展主导;建设成为以新城为载体的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以老城为载体的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以宁波化工区为载体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2、分区发展目标建设教育科技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技术现代化、交通物流畅通、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镇海区分区规划
发布时间:2008-2-21 来源: 宁波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浏览次数:20638
一、分区规划编制背景
镇海撤县建区后,城区发展主要为以城关为中心的县域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这种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宁波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镇海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时期。

根据新一轮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镇海行政区域范围分别位于三江片(包括镇海新城南区和北区)和镇海片(包括镇海老城和澥浦片),为了解决长期困扰镇海发展的环境、空间等问题,协调镇海各功能区块的发展,在征得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决定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内,统盘考虑,立足总体规划的框架,在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开始镇海区分区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以深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指导镇海区的城市建设,取得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规划范围为宁波市镇海区行政区范围,计入规划填海面积以及镇海新城南区部分江北区范围(世纪大道以东 4.18平方公里)后为236.8平方公里,包括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镇海片”的全部范围和“三江片”的部分范围。

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二)分区职能与发展目标
1、分区职能
承担宁波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以及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等重要职能。

依托临海、临港资源、教育科技资源、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为产业发展主导;建设成为以新城为载体的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以老城为载体的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以宁波化工区为载体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2、分区发展目标
建设教育科技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技术现代化、交通物流畅通、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区。

(三) 分区规模
1、人口规模
至2020年,人口规模为42万人,其中镇海片人口为15万。

2、城市用地规模
至2020年,规划总用地236.8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62.45平方公里。

(四)布局结构
用地结构呈组团式发展,整个分区分为6个次分区和九龙湖旅游区。

次分区分别为老城次分区、滨海产业次分区、镇海新城南区次分区、镇海新城北区次分区、机电工业次分区、澥浦次分区。

除镇海新城北区次分区和机电工业次分区外,其他5个次分区之间均设置大型生态绿化带。

九龙湖旅游区将单独编制总体规划。

1.老城次分区
包括镇海老城、部分蛟川街道和镇海经济开发区,是以生活居住、商贸办公、一二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区,主要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为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和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配套,强化服务功能;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重点改造沿江地带,保护镇海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开发旅游服务功能,降低居住密度,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2.滨海产业次分区
包括宁波化工区和后海塘片区,宁波化工区充分利用临海和现有产业的优势,发展大型临港工业,建设成为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重点开拓沿海产业空间,规划用地以二、三类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

后海塘片区依托港区建设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发挥海铁联运优势,打造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

3.镇海新城南区次分区
依托宁波大学等院校,沿宁镇路主要布置高教用地,核心区为商业、办公、开敞绿地等,主要为大学城和周边居住
配套,形成以教育、科研和绿色开敞空间为核心、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围绕的复合型次分区。

成为富有城市型高教园区特色的、宁波市高教园区重要组成部分。

4.镇海新城北区次分区
依托世纪大道、南北客运轨道交通线和站点,布置镇海区未来的行政中心和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用地;结合现有的镇区和生活居住区并依托现有丰富的河道系统,布置生活居住用地及其公共设施,将现有的生活居住区与新开发建设区相互融合为一体。

同时在洪镇铁路以北、329国道(慈海大道)以东区块,预留综合交通枢纽用地,包括宁波公路客运北站、宁波铁路客运北站、规划公交枢纽场站以及轨道交通3号线城北站。

5.机电工业次分区
机电工业次分区为10个宁波市属大型工业区块之一,规划用地布局以一、二类工业为主,融居住、工业、高新产业及各类服务设施于一体,规划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生态型工业园区。

机电工业次分区与镇海新城北区以329国道为界。

6.澥浦次分区
澥浦次分区在现状基础上完善生活居住功能,适度发展配合滨海产业次分区的产业功能。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五)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由公路、铁路、港口构成。

快速道路与高速道路相互连接形成“三横两纵”的交通骨架,主要承担城市区间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由“四横五纵”九条主干道组成。

铁路在现有洪镇支线基础上扩建为铁路北环线,跨甬江至北仑区;在镇海新城预留一处铁路客运站(北站),在后海塘预留连接舟山的跨海通道。

加强港口集疏运通道的建设,规划结合镇海港区、铁路场站、物流园区,建设由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运输构成的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

(六)生态环境
绿色生态走廊由防护绿地、基本农田、河流水体以及园林苗圃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绿色生态走廊范围内,严格控制现有的村镇扩展建设用地,不发展成片的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可发展生态农业、各类生态公园、运动场地、游乐场等公共性的休闲设施,同时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对绿色生态走廊保护和建设以及其他的相关规定。

(七)历史文化保护
本区内确定7处历史地段以及1处历史城区。

分别为十七房历史地段,团桥历史地段,骆驼老街历史地段,憩桥历史地段,澥浦老镇历史地段,庄市老街历史地段,施周陈历史地段以及城关历史城区。

(八)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根据宁波市总体规划,本区用水主要由三江片、北仑片给水管网供给。

新建澥浦化工区工业水厂,规模为30万吨/天,水源取自澥浦大河,远景通过富春江引水。

2、排水工程
设置污水处理厂四座,分别为后海塘污水处理厂、宁波市北区污水处理厂、化工区污水处理厂、宁波爱普环保污水处理厂。

3、供电工程
保留规划区内的镇海电厂、镇海节能电厂、镇海热电厂、炼化热电厂;扩建久丰(镇洋)热电厂;规划220kv变电所7座,110kv变电所33座。

4、燃气工程
气源为东海春晓天然气和“西气东输”天然气,东海春晓天然气通过海上输气管输入宁波,并在北仑三山建设年处理规模为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处理厂。

5、供热工程
规划期内,镇海区域内将形成以镇海电厂、江北热电厂、镇海热电厂、久丰(镇洋)热电厂为公用热源点,以镇海炼化热电站、大乙烯热电站为自备热源点,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体的现代化集中供热系统。

6、环卫设施
本区规划共设10座垃圾中转站。

在澥浦次分区北部建设镇海多元垃圾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同时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焚烧中心。

结合后海塘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粪便处理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