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试卷

合集下载

《水泥工艺学》试卷110套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学》试卷110套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1)一、名词解释:(12分)1、水泥体积安定性2、水泥3、熟料4、石灰饱和系数(KH)二、填空题:(39分)1、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2、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铁铝酸四钙的含量。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6、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7、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四个过程。

8、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9、目前水泥企业最常用的铁质校正原料是,俗称,它是经过煅烧脱硫后的工业废渣。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水泥生产中石膏可以有三种用途,和。

12、生料磨配料一般有和两种,新型干法厂采用的是,其特点是。

1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四项总和为。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熟料石灰饱和系数越高,熟料质量越好,在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3、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 ,SO3含量不得大于4.0%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标号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水泥工艺学复习试题

水泥工艺学复习试题

中国水泥生产技术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由低到高大致分为立窑、湿法回转窑、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和日产5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等4个层次。

第一章1.水泥工业基本建设工作阶段的划分:技术经济调查阶段(水泥工业发展长远规划、资源勘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水文地质勘探地形测量),设计(初步设计),基本建设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与安装、试生产、竣工验收)正式投产。

2.矿点的选择:水泥是石灰石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以及校正原料经配料粉磨、煅烧、粉磨制得的,石灰石质原料的用量大于粘土质原料,理论上应以石灰石矿山勘探为主。

3.项目建议书内容:前言,项目的名称,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建厂规模产品方案和生产方法的初步设想,建厂条件,建设项目进度安排设想,投资。

4.建厂条件:原燃料资源,交通运输,电源,水源,建设场地,环境保护。

5.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靠近原料基地,靠近铁路接轨车站,利用水运条件,尽量靠近水源,应靠近电源,厂址的建厂场地,厂址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污水排出,地震,大件设备的运输,合理确定工人村建设场地等。

第二章1.水泥厂总平面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土方工程,运输设计,管线汇总,雨水排出。

2.总平面布置的步骤: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又分资料图和成品图两个阶段进行。

3.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充分满足工艺要求,布置紧凑但不拥挤,留有扩建的可能性,各类建筑物按功能分区布置,辅助车间和生产服务性设施,应尽量配置在靠近其所服务的主要生产系统区(机修车间、电修车间、动力设施、堆场、仓库、油库),尽可能缩小占地面积,考虑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满足防火、卫生的要求考虑风向和采光,工厂与其他各种设施的连接要合理,厂区的整齐与美化。

4.铁路运输:厂外铁路专用线、厂内铁路;标准轨距1435mm,窄轨距1000mm,750mm;机车类型:蒸汽、内燃、电力;道岔始点:是厂内外铁路分界线;进场线与厂区纵向所成角度≤65°;接轨站与工厂纵向最好平行。

水泥工艺学试题

水泥工艺学试题
10、烘干磨操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衬板形式、研磨体级配和装载量、磨机转速、循环负荷率、选分效率、物料的含水量和粒度、喂料量、热气流的温度和流速等。
11、烘干磨开车前先预热磨机,停车时,先停止热风,再停喂料,最后停磨。
12、满磨(闷磨、饱磨)的征象是磨机进料和出料失去平衡,磨内存料过多,磨音发闷,磨尾下料少,磨头可能出现返料现象。
2.C3S的水化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个阶段的是: ( )
A.诱导期 B.凝结期 C.加速期 D.衰退期
3.水化较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较高,抗水性差是那种矿物的水化特性: )
A. C3S B. C2S C. C3A D.C4AF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配料计算中常用的基准的是: ( )
13、包球的征象是磨音低沉,有时发出“呜呜”的响声,出磨气体水汽大,物料较潮湿,研磨体表面沾上一层细分,磨机粉磨能力减弱,以致造成磨尾排除大量粗颗粒物料。
14、磨机各摩擦面的润滑方式有动压润滑和静压润滑两种。大型磨机主轴承都采用动静压润滑方式。
15、磨机在工作过程中,各部件的联结螺丝必须经常检查和紧固,决不允许有任何松动现象发生。
5.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后,( B)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为废品
A. 细度 B. 安定性 C. 终凝时间
6. 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加非活性混合材时,其掺加量不得超过A
A. 5% B. 10% C. 15%
7. 硅酸盐水泥生产方法中,干法生产与湿法生产相比(C).
A. 热耗较高 B. 电耗较高 C. 熟料质量较高
9、水泥厂的配料方式主要有 、 两种方式。
10、水泥石由 、 、 组成。
11、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 、 、 。

《水泥工艺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水泥工艺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水泥磨内温度高时,易使生产出的水泥产生假凝, 其现象原因是(石膏脱水)。

2. 产品的细度要求越高,磨机的产量越(低)。

3. 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的理论熟耗范围(1630-1800kJ/kg)。

4. 经过固相反应生成的熟料矿物有( C2S)、(C3A) 、(C4AF) 。

5. 生料的质量包括(生料的化学成分)、(生料细度)、(生料综合水分)。

6. 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7.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水泥)。

8. 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值不小于(300m2/kg);若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30%)。

9. 生料气力均化系统分(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10. 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改善水泥性能) ,(调节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

11. 当熟料KH=1时,则熟料矿物组成为(C3S),(C3A),(C4AF)。

12. 窑外分解技术通常是指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 ,在其中加入( 50-60% )的燃料,使生料粉基本上(分解)以后入窑,使窑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分解炉、预热器漏风过大,将使单位热耗(A )。

A. 增大B. 不变C. 下降D. 先增加,再减小2. 分解炉中物料与气流温度差很小的原因是(B)。

A. 炉内燃烧温度低B. 气固相传热面积大,热量被物料吸收C. 入炉料温本来就高D. 炉内煅烧温度适中3. 如下粉碎机械粉碎比最大的是(C ) 。

A. 颚式破碎机B. 锤式破碎机C. 反击式破碎机D. 球磨机4. 矿渣水泥与强度等级相同的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C) 。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二)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二)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二)(每题10分,共100分)1、试用框图(文字和箭头、线段)形式表示预分解窑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答:略。

2、如果拟采用预分解窑生产硅酸盐水泥,试列出有关原料的名称。

答:目前用预分解窑生产水泥普遍采用高硅配料方案,通常采用四组分配料,常用下面两种方案:(1)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硅质校正原料、铁质校正原料:常用石灰石、粘土、砂岩、铁粉(或铁矿石);(2)石灰质原料、硅质校正原料、铝质校正原料、铁质校正原料:常用石灰石、砂岩、粉煤灰(或炉渣)、铁粉(或铁矿石)。

3、简述尝试误差法配料计算的步骤。

答:(1)列出各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煤的工业分析资料;(2)确定熟料组成或率值要求;(3)计算煤灰掺入量;(4)计算干燥原料配合比,计算生料、熟料的化学成分;(5)检验率值,如不符合要求,重复计算,确定配比;(6)将干燥原料配比换算成湿原料配合比。

4、CF、MF 型多料流式均化库各有何特点?答:1 )CF 型多料流式均化库的特点是:A、物料连续进料,库顶安装了人孔、过压阀、低压阀和料位指示器等部件;B、库底分为7个完全相同的六边形卸料区,每个区的中心设置了一个卸料口,上边由减压锥覆盖;C、卸料口下部与卸料阀及空气斜槽相联,将生料送到库底中央的小混合室中。

库底小混合室由负荷传感器支承,以此控制料位及卸料的开停;D、每个六边形卸料区又被划分成6块三角形小扇面。

物料卸出的过程中,产生重力纵向均化的同时,也产生径向混合均化。

一般保持3个卸料区同时卸料,进入库下小型混合室后的生料亦有搅拌混合作用;E、由于依靠充气和重力卸料,物料在库内实现纵向及径向混合均化,各个卸料区可控制不同流速,再加上小混合室的空气搅拌,均化效果较高,一般可达10~16,电耗为0.72~1.08MJ/t 。

生料卸空率也较高。

2 )MF 型多料流式均化库的特点是:A、库顶设有生料分配器及输送斜槽,以进行库内水平铺料。

2024年《水泥工艺学》考试试卷B(附答案)

2024年《水泥工艺学》考试试卷B(附答案)

2024年《水泥工艺学》考试试卷B(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C3S)、(C2S)、(C3A)、(C4AF),其中硅酸盐矿物有(C3S )、(C2S),溶剂矿物有(C3A)、(C4AF) 。

2. 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 的含量)。

3. 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有关。

4. 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5. 熟料中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6. 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7.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发生物化反应,吸热最多的是(CaCO3分解)反应。

8. 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改善水泥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 。

9. 原料预均化的原理是(平铺直取),预均化堆场的型式有(矩形)、(圆形)。

10. 旋风预热器的旋风筒作用是(气料分离),连接管道的作用是(传热)。

11. 硬化水泥浆体中水的存在形式,按其与固相组分的结合情况,可分为(结晶水)、(吸附水)、(自由水)三种基本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分解炉内加入燃料的主要目的是(B)A. 供物料升温需热B. 供碳酸盐分解需热C. 供固相反应所需D. 供粘土矿物脱水所需2. 国标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A)A. 45分钟B. 50分钟C. 55分钟D. 60分钟3. 生料石灰饱和系数高,会使(A)A. 料难烧B. 料好烧C. 熟料游离氧化钙低D. 窑内结圈4. 二次风温越高,则(A)。

A. 烧成温度越高B. 窑尾温度越低C. 熟料冷却越差D. 出窑熟料温度越高5. 新型干法水泥厂规模通常用(C)来表示。

A. 日产水泥量B. 年产水泥量C. 日产熟料量D. 年产熟料量6. 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

混凝土工艺学试卷

混凝土工艺学试卷

5、简述混凝土产生烂根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六、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湖南工学院材化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已知混凝土柱截面最小尺寸为300mm ,钢筋间距最小尺寸为60mm。

该柱子在露天环境,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90mm,施工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粉煤灰掺量为30%,减水剂掺量1%.已知=5,,通过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表观密度为ρc=3.10g/cm3;粉煤灰:二级灰,表观密度为ρf=2.20g/cm3;砂:中砂,级配合格,表观密度ρs=2.60g/cm3,堆积密度为ρs’=1.50g/cm3;石:碎石,粒径5~31.5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ρg=2.69g/cm3,堆积密度为ρs’=1.55g/cm3;减水剂:HSP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8%单位用水量查表:绘制轮盘类零件图教学内容:项目二绘制轮盘类零件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绘图方法及零件图的识读方法与步骤,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能力目标:绘图和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素质目标: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教学重点和难点: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轮盘类零件的表达方法、绘图方法及零件图的识读。

教学方法及手段: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视图表达特点等二、课程导入轮盘类零件与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讲解相关知识:(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知识(图见课件)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名称及尺寸(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代号(图见课件)①齿顶圆:d a②齿根圆: d f③分度圆: d④齿顶高: h a⑤齿根高: h f⑥齿高: h⑦齿距:p(2)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①主要参数:齿数:Z模数: m (※要符合国标※)压力角:α=20°②几何尺寸计算(见课件)(二)单个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1)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细点画线绘制; 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细实线绘制或省略不画。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水泥工艺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一)(每题10分,共100分)1、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哪些,为何要作出限定或要求?答: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1 )不溶物:为了控制水泥制造过程中熟料煅烧质量及限制某些组分材料的掺量。

2 )烧失量:主要是为了控制水泥制造过程中熟料煅烧质量以及限制某些组分材料的掺量;3 )细度(筛余,比表):控制水泥颗粒有一定级配以保证水泥能够水化更完全及在使用中能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泌水等施工性能;4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为了保证水泥使用时,砂浆或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及砌筑;终凝时间是为了使混凝土能较快硬化或脱模等;5 )安定性:为防止因某些成分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甚至硬化后,致使剧烈而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体积膨胀)使建筑物强度明显降低,甚至溃裂;6 )氧化镁含量:水泥中MgO<5%, 压蒸试验合格可放宽 6.0% 。

防止安定性不良;7 )三氧化硫含量:水泥中SO3<3.5%, 防止安定性不良;8 )碱含量:防止发生碱- 脊料反应。

2、为什么要进行原燃料的预均化?是否进行预均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答:原燃材料的化学成分、灰分及热值常常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有时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不采用必要的均化措施,尤其是当原料的成分波动较大时势必影响原料的准确配合,从而不利于制备成分高度均齐的生料;当煤质的灰分和热值波动较大时,必然影响到熟料的煅烧时的热工制度的稳定。

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同时存在时,就无法保证熟料的质量及维持生产的正常和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转。

另一方面,某些品质略差的原燃材料将受到限制而无法采用,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因此需要对原燃料进行预均化。

一般可用原料的变异系数Cv来判断原料是否需要进行预均化。

当Cv<5%时,原料的均匀性良好,不需要进行预均化。

当Cv=5%~10%时,可根据原料的情况来定是否需要进行预均化。

当Cv>10%时,原料的均匀性很差,成分波动大,必须进行预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1)一、名词解释:(12分)1、水泥体积安定性2、水泥3、熟料4、石灰饱和系数(KH)二、填空题:(39分)1、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2、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铁铝酸四钙的含量。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6、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7、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四个过程。

8、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9、目前水泥企业最常用的铁质校正原料是,俗称,它是经过煅烧脱硫后的工业废渣。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水泥生产中石膏可以有三种用途,和。

12、生料磨配料一般有和两种,新型干法厂采用的是,其特点是。

1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四项总和为。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熟料石灰饱和系数越高,熟料质量越好,在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3、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 ,SO3含量不得大于4.0%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标号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三、简答题(15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细度?2、生料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方式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中石膏的掺量?四、问答题:(24分)1、叙述如何改善水泥的耐久性?2、分析熟料急冷的意义。

3、三个率值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何影响?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2)1、率值2、硅酸盐水泥3、石灰饱和系数(KH)4、假凝二、填空题:(39分)1、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3、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4、窑外分解窑熟料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6、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7、有石膏存在时水泥的初凝时间由矿物决定,此时水泥凝结时间矿物是。

8、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9、目前水泥厂常采用的生料均化方式有、、,窑外分解窑通常采用方式。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生料磨配料一般有和两种,窑外分解窑厂一般采用配料方式,其特点是。

12、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13、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14、水泥熟料的组成可以通过、、和三种方式来表达。

15、中热、低热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工程。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2、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3、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SO3含量不得大于4.0% 。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8、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熟料的立升重越高,质量越好。

()四、简答题:(12分)1、七大通用水泥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2、矿渣水泥为什么可以放宽SO3的含量?3、矿渣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反而高?五、问答题:(24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2、水泥生产中应如何控制游离氧化钙的含量?3、何谓挥发凝聚循环,对熟料煅烧和熟料质量有何影响?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3)1、水泥体积安定性2、普通水泥3、硬化4、凝结二、填空题:(39分)1、水泥厂的收尘设备主要有、、三大类,其中收尘效果最好的是。

2、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3、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4、熟料中MgO的存在形式有三种:、、,其中对水泥安定性有影响。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6、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7、影响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和。

8、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11、袋装水泥每袋净重Kg,且不得少于标志重量的,随机抽取袋,水泥总重量不得少于Kg。

12、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水泥越细,凝结硬化越快。

()2、KH越高,C3S的含量多,水泥强度高。

()3、熟料粉化主要是因冷却速度慢ßC2S 转化 rC2S体积膨胀造成的。

()4、水泥中碱、氧化镁等都是有害的成分。

()5、GB175规定,熟料中MgO≯5%,如经压蒸安定性检验合格放宽到6.0%。

()6、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7、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8、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9、水泥结大块主要是液相多。

()10、C3S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四、简答题:(12分)1,确定石膏参入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2,为什么回转窑用烟煤作燃料?3,窑外分解窑的煅烧特点有哪些?五、问答题:(24分)1、碱含量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什么影响?2、分析影响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

3、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5)一、名词解释:(12分)1、均化2、水泥3、最低共熔温度4、抗渗性二、填空题:(39分)1、湿发长窑可划分为、、、、、六个带。

2、铁质校正原料的要求是。

3、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4、粉化现象的实质是。

5、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6、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九项。

7、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8、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10、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因素有、和三个。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也可作为使用。

12、生产高铝水泥所用原料有、。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慢冷的熟料易磨性好。

()2、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3、生料越细,碳酸钙的分解速度就快。

()4、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5、C3S形成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液相。

()6、水泥的耐蚀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7、石灰石破碎级数越多越好。

()8、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9、入磨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质量。

()10、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C2S、C3A、C4AF。

()四、简答题:(15分)1、假凝与快凝有何异同?2、为什么回转窑用烟煤作燃料?3、什么是预均化技术?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五、问答题:(24分)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确定细度指标应考虑哪些因素?2、窑外分解窑产量为什么比一般回转窑高?3、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6)一、名词解释:(12分)1、水化速度2、校正原料3、石灰饱和系数(KH)4、活性混合材二、填空题:(39分)1、影响安定性的因素有、和。

2、硅酸率的物理意义是。

3、四种主要矿物中含量高时水泥出现急凝。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5、最常用的复合矿化剂是,矿化剂的作用是。

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7、回转窑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8、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和冷却四个过程。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10、烧成带的温度为。

此带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11、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既可作为,也可作为使用。

12、粉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13、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15、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来衡量的。

16、普通混凝土是由、、所组成,其中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分。

17、中热硅酸盐、低热矿渣水泥主要用于工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制备水泥时,掺的石膏起缓凝作用。

()2、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3、慢冷的熟料制水泥易出现假凝。

()4、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5、制备生料时掺的石膏起矿化剂的作用。

()6、水泥的耐蚀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7、磨机温度高水泥易出现快凝。

()8、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等级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9、P值增大,液相粘度越小,C3S易形成。

()10、立窑用烟煤,回窑用无烟煤。

()四、简答题:(12分)1、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确定细度指标应考虑哪些因素?2、什么是预均化技术?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3、造成熟料中游离氧化钙高的原因有哪些?五、问答题:(24分)1、叙述水泥熟料四种矿物的水化性质?2、分析影响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