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粗盐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以下是一个粗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2. 理解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3.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粗盐样品、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酒精灯、烧杯夹等。
2.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溶液。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粗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粗盐的提纯目的。
2. 实验操作:将粗盐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然后用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 过滤液的处理:将过滤液加热至溶液中水分蒸发,得到固态的食盐。
4.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粗盐经过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
5. 展示实验结果:展示提纯后的食盐和粗盐的样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提纯的效果。
教学延伸:
1.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粗盐进行提纯?
2. 阐述提纯食盐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探究不同方法下提纯食盐的效果和过程。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结晶法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成分和组成,明白了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提纯食盐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教学设计

3.数据处理与分析:
a.教授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要求学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b.引导学生运用图表、计算等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c.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强调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4.团队合作与交流:
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b.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c.组织小组间交流,分享实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5.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b.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点评学生的实验报告,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的:巩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论等,要求报告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清晰。
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写出答案:
a.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想:
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粗盐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杂质成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小组讨论,分析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并推测其对提纯过程的影响。
2.实验操作教学:
a.演示过滤、溶解、蒸发等实验操作,强调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b.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包括过滤、溶解、蒸发等方法,并解释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篇一:粗盐提纯教学设计】《粗盐提纯》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粗盐提纯课型:实验课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提取氯化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蒸发操作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讲述法、归纳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过程:『预习提纲』1.除去粗盐固体中的杂质,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是:①;②;③。
在以上各操作中均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①;②;③。
2.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时,应先把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指针偏向右边,则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边旋转或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边旋转,使天平平衡。
称量时为了不使药品污染和损坏天平,应注意: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然后再把药品;②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里称量。
3.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过滤纸对折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
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应紧贴;滤纸边缘应低于,滤液液面应低于;滤液应靠引流,应靠在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4、蒸发操作时,什么时候停止加热?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以上内容。
『实验用品』药品:粗盐,水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实验步骤』 1.溶解:用量筒量取约10 ml水倒入烧杯中。
用托盘天平称取约4 g粗盐。
将称取的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余的粗盐。
2.过滤:过滤(如图1所示)。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图1)(图2)3.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如图2所示)。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操作:粗盐的提纯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食盐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提纯的?
二、讲解
1.学生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步骤。
三、实验操作
1.准备工作:取一定量的粗盐、筛网、水杯、玻璃棒、烧杯等实验器材。
2.操作步骤:将粗盐加入水中溶解,过滤去除杂质,再进行结晶提纯。
3.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提纯的原理及方法的作用。
五、拓展
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其他物质的提纯方法,比较不同物质提纯的难易程度。
六、作业
1.回顾当天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做一份实验报告。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盐的其他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粗盐的提纯方法,还通过实验操作体会了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同时,课堂引入和拓展部分的设计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主题:粗盐提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热爱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提炼出纯净的食用盐。
2. 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砂漏、瓷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粗盐、二氧化硅、碘酸钾溶液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简单介绍粗盐提纯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实验操作:步骤一:在实验室台面上摆放好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步骤二:将粗盐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解。
步骤三: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并继续搅拌。
步骤四: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步骤五:加入碘酸钾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步骤六:收集沉淀,通过烘干得到纯净的食用盐。
3. 实验结果分析:观察实验结果,并讨论提纯过程中的变化和原理。
4. 总结:总结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步骤,复习实验操作技能。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物质的提纯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
2. 可以对提纯后的食用盐进行性质测试,如熔点测定等。
七、作业布置:1. 布置实验报告,描述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
2. 布置探究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八、板书设计:1. 粗盐提纯方法:1) 溶解粗盐2) 添加二氧化硅3) 过滤、收集滤液4) 加入碘酸钾溶液5) 收集沉淀得到纯净食用盐以上为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成分组成。
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实验操作。
难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解读。
三、教学准备
1.提纯粗盐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2.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3.实验报告表格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教学步骤
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成分组成,介绍粗盐的制备过程。
2.介绍粗盐的提纯方法:溶解、过滤、结晶、干燥。
3.进行实验操作,根据提纯粗盐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进行实验。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提纯粗盐的意义和应用。
五、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操作要细心,避免混淆粗盐和纯盐。
2.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3.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
六、实验结果的解读
1.实验提纯后的粗盐比原来更纯净。
2.实验得到的纯盐有均匀的晶体结构。
3.提纯后的粗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工生产。
七、实验总结及拓展
1.总结提纯粗盐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2.探讨提纯盐的其他方法和应用领域。
3.拓展相关实验,深化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提纯盐的应用等内容。
以上是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实验7粗盐提纯教案

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
)
实验3 蒸发
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当晶体大部分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
水分蒸干。
实验4 称量和计算
步骤1:称量一干燥表面皿的质量,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表面皿中;
步骤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得精盐和表面皿的质量,计算出精盐的质量,再计算其产率;
步骤3将精盐装入试剂瓶中并帖上标签,将剩余的粗盐回收。
课堂小结
作
业
作
完成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1、粗盐的称量和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和计算
教学反
思
这节内容不多,但应注意学生的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粗盐提纯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
2. 了解粗盐中各种杂质的性质和去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 形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用于书写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投影仪:用于展示实验操作流程的图片和视频。
3. 粗盐提纯实验装置:用于学生实验操作。
4. 教学软件:用于模拟粗盐提纯实验。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粗盐的性质和用途,为学习粗盐提纯打下基础。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粗盐中提纯出精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同时展示实验操作流程的图片和视频,强调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归纳小结:回顾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同时,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实验技能和提高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实验课
课题:第八单元海水“晒盐”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内容和学情分析:
教材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节实验课放在溶解度、海水晒盐、蒸发结晶之后来讲解,利用过滤的方法来除去盐水中难溶性杂质,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使学生即加深了对溶解度、海水晒盐、蒸发结晶等知识的理解,又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物质分离及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与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学会在
设计实验时如何把握实验的难点、注意点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亲自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感受化学学习的快
乐,从而乐意学习化学。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过滤与蒸发的实验操作技能。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细节(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火柴、剪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向学生展示粗盐)大家看,这就是从海水晒出的盐,(拿出精盐)这是精盐,你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过渡)既然大家都知道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一过程啊?
<方案设计>
那么如何去除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呢?请大家小组合作,设计出可行的方案。
一、溶解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过程。
1.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
2.称取
3.0克粗盐,加入水中。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温馨提示:请大家动手实验,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二、过滤
回顾: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
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交流讨
论,然后回答。
杂质种类:不溶性杂质、可
溶性杂质
组织全班同学,对各个小组
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并选
出方案。
即:溶解过滤蒸发
的总体思路。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教
师巡回指导。
填写实验报告。
本节课知识是对
前一节知识的延
伸和拓展。
把新
知识建立在已有
知识基础之上。
设问,激发学生
兴趣,同时告诉
学生本节课学习
内容。
通过讨论及方案
评价,学习不溶
性杂质去除的基
本方法。
回顾、练习量筒、
托盘天平的使用
技能。
通过填空的形
式,引导学生回
顾过滤操作的注
意事项,为动手
实验做准备。
①一贴:即滤纸应紧贴
;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
,滤液液面应低于
;
③三靠:滤液应靠
引流,玻璃棒应靠在
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温馨提示:请大家动手实验,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三、蒸发
1.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2.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思考:为什么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把水完全蒸干会怎么样?
温馨提示:请大家动手实验,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交流反思>
交流一下本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反思)学生结合(如图)回顾过滤
的操作要领,填写空白。
然后,分组实验,完成过滤
操作,填写实验报告。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感受把水分蒸干的结果。
分组实验完成蒸发操作并填
写实验报告。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主展示,体验成功。
知识升华(掌握一种混合物
分离的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掌
握过滤的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掌
握蒸发的技能。
引导学生及时总
结归纳,并反思
知识的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溶解:用量筒量取约10 mL水倒入烧杯中。
用托盘粗盐固体为色。
加入
水中所得液体呈状。
粗盐中含等杂质。
(玻璃棒在这个过程中
天平称取约3 g粗盐。
将
称取的粗盐逐渐加入烧
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
溶解为止。
的作用是。
)
2.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按教材P49图1所示)。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滤液是色的液
体,滤纸上的残留物是
色。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粗盐中的
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被
分离。
过滤可除去粗盐水中。
(玻璃棒在这个过程中
的作用是。
)
3.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按教材P49图2所示)。
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
的量;当蒸发到一定
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
析出。
蒸发得到的固体为
色。
若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或
固体的飞溅,原因
是。
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
是。
(玻璃棒在这个过程的
作用是。
)
课堂达标
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3.以下有关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湿润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C.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D.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高
于滤纸边缘
4.(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
..的是
5.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
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于
滤纸的边缘;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是什么?
(4)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移去蒸发皿时所使用的仪器是。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溶解
学生展示:实验报告答案
二、过滤
学生展示:实验报告答案
三、蒸发
学生展示:实验报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