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粗盐提纯教案
实验名称:粗盐提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溶解、过滤、结晶等方法从粗盐中提炼出纯净的食用盐,并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实验材料:粗盐、烧杯、试管、漏斗、蒸馏水、酒精灯、火柴、蒸发皿、滤纸、玻璃棒、玻璃棒架、瓷漏斗。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粗盐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盐水倒入试管中,用烧杯接住未被过滤的溶液。
3. 利用漏斗和滤纸将盐水过滤,得到透明的溶液。
4. 将漏斗滤液中的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馏水使盐水蒸发,直至留下白色的结晶体。
5. 用玻璃棒将结晶体刮下,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实验原理:在实验中,通过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再通过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得到了纯净的食用盐。
粗盐中含有除氯化钠以外的其他杂质,通过溶解和蒸发结晶可以将这些杂质去除,从而提纯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注意安全,小心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地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提纯方法,掌握了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的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掌握粗盐成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实验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得失。"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方法,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将粗盐变成纯净的食盐。"
2.强调实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讲解粗盐的成分及其对食盐品质的影响。
"粗盐中除了我们需要的氯化钠外,还含有泥沙、钙镁离子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食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它们。"
2.介绍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步骤及其原理。
"首先,我们将粗盐溶解在水中,这样可以将氯化钠从杂质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过滤去除不溶性的泥沙,最后通过蒸发水分使氯化钠结晶,得到纯净的食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凝聚力。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以下是一个粗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2. 理解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3.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粗盐样品、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酒精灯、烧杯夹等。
2.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溶液。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粗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粗盐的提纯目的。
2. 实验操作:将粗盐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然后用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 过滤液的处理:将过滤液加热至溶液中水分蒸发,得到固态的食盐。
4.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粗盐经过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
5. 展示实验结果:展示提纯后的食盐和粗盐的样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提纯的效果。
教学延伸:
1.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粗盐进行提纯?
2. 阐述提纯食盐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探究不同方法下提纯食盐的效果和过程。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结晶法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成分和组成,明白了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提纯食盐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操作:粗盐的提纯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食盐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提纯的?
二、讲解
1.学生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步骤。
三、实验操作
1.准备工作:取一定量的粗盐、筛网、水杯、玻璃棒、烧杯等实验器材。
2.操作步骤:将粗盐加入水中溶解,过滤去除杂质,再进行结晶提纯。
3.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提纯的原理及方法的作用。
五、拓展
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其他物质的提纯方法,比较不同物质提纯的难易程度。
六、作业
1.回顾当天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做一份实验报告。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盐的其他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粗盐的提纯方法,还通过实验操作体会了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同时,课堂引入和拓展部分的设计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粗盐提纯_Word_文档

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提取氯化钠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蒸发操作实验用品:铁架台(带中号铁圈,安装好)、漏斗、滴管、滤纸(圆形)、玻璃棒、量筒、小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粗盐、药匙、水(盛放在细口瓶中)、污物杯、抹布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
学生观察: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引出今天的学习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
1、分组讨论:①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得到精盐,可采用什么方法?②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得到精盐,需要哪些步骤?③每个步骤都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2、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什么?小结: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计算产率。
二、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操作】讨论交流1、将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同学进行交流、分析: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②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2、本次实验四次用到玻璃棒,是哪四次?每次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三、课堂小结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2.教师:对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激励性评价)四、布置作业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滤纸。
2、填写分离下面各混合物所用的主要操作方法:(1)除去河水中的泥沙用的方法;(2)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固体硫酸铜用的方法。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的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的教案
教学课题:粗盐提纯
教学内容:粗盐的提纯方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了解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化学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等化学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盐、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玻璃棒、加热装置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引导(5分钟)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盐的常见性质及用途,引出粗盐的提纯方法
2.提问:如何将粗盐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食用盐?
二、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
1.将一定量的粗盐加入适量的水中溶解,过滤后收集过滤液
2.将过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加热装置加热使水分蒸发,得到结晶的盐
3.用玻璃棒将结晶盐移至干净的容器中保存
三、实验操作讲解(10分钟)
1.解释溶解、过滤、结晶等化学操作的原理和步骤
2.介绍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过滤时要保持漏斗口不被堵塞,加热时要注意安全等
四、学生操作实践(2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老师进行指导和检查
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结果,加深学生对化学操作的理解和记忆
五、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1.学生围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粗盐提纯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粗盐提纯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2.布置作业: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也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粗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3.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粗盐、水、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是如何得到的?2. 学生回答:通过海水晒盐得到的。
3. 教师引导: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粗盐,那么如何将粗盐提纯成我们食用的食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粗盐提纯的实验。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介绍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这些杂质,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2. 讲解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的方法,蒸发是除去溶液中水分,得到溶质的方法。
3. 演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粗盐提纯,还有哪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2. 学生回答:过滤、蒸馏、萃取等。
3. 教师引导: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混合物的性质来确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了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了解了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总结和拓展思考,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2. 盐水3. 滤纸4. 烧杯5. 恒温槽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溶解、蒸发、过滤等相关知识,引出本次实验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3. 实验讲解(1)将盐水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这一步是利用了盐的溶解性质和蒸发性质。
盐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盐水,当加热时,水会蒸发,而盐不会蒸发,最终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盐溶液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以获得较纯净的盐溶液。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恒温槽的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恒定,以利于水分的蒸发。
同时,加热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再次蒸发后可能产生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盐。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六、实验总结和思考1.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盐的提纯实验?有什么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提纯实验中有哪些可能会导致提纯不完全的因素?3. 总结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七、课堂小结1.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注意操作规范。
2. 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并勇于提问。
八、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新乡市第二十一中学白玉敏2016.4
教学设计
一、实验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固体物品的称量和液体量取的正确操作方法
2、复习过滤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一贴二低三靠”的注意事项
3、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和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4、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5、了解混合物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
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分离采取溶解、过滤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掌握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
3、能设计出简单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
四、教学难点
1、可溶性杂质除去方案的设计
2、课堂时间的调控
五、实验用品的准备(分6组):
粗盐、托盘天平、砝码、漏斗、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滤纸若干(4张/组)、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喝豆浆时,想把豆浆中的豆渣除去,怎么办?在化学上有时也想获得更纯净的物质。
应该说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就“实验活动8”的学习来掌握几种重要的提纯方法。
一、温故知新:你会更出色的完成实验:(2分钟)
1、托盘天平的调平方法:调平时,游码应放在()处。
若指针向右偏转,平衡螺母应向()调;若指针向左偏转,平衡螺母应向()调。
2、粗盐是干燥无腐蚀性的药品,在称量时应该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置()。
3、称量时不用砝码行不行?(所需药品为5.0g)
4、用量筒量液时,正确的读数方法()。
5、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若已接近10ml,应用()把液体加至10ml。
6、过滤器制作和使用时要注意事项中一贴:();二低:();();三靠:();( ) ;( ) ;
二、学生在课下自学:阅读P87-88课文,把握文中重点。
三、预习检测:(2分钟)
1、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
①②③④
2、对应四个步骤,四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①②③④
3、室温时,NaCl溶解度是36g,那么10mL水约溶解NaCl g。
4、蒸发操作中何时停止加热?
5、计算精盐的产率=溶解粗盐质量
精盐质量× 100%
四、仔细观看视频,规范自己的操作(4分钟)
五、检查有无下列用品:
粗盐、托盘天平、砝码、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若干(4张/组)、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漏斗、石棉网、坩埚钳。
六、合作实验比一比:你们会实验,我们更是实验高手(25分钟左右)小组分工:
1、称取NaCl、制作过滤器、过滤组(2-3人)
2、量液、溶解、蒸发组(2-3人)
七、实验步骤
(一)、溶解
1、用托盘天平称取约 5g粗盐(精确到 0.1g)。
2、用量筒量取10mL水,并倒入烧杯里。
3、用药匙从已称量过的粗盐中取一匙粗盐加入烧杯内的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起什么作用?)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4、再继续边加粗盐边搅拌。
当加入的粗盐达到称取量约1/2时,减少每次的加入量,并充分搅拌,待加入的粗盐溶解完后再继续加粗盐。
当充分搅拌也不能使粗盐完全溶解时,停止加粗盐。
观察粗盐水是否浑浊。
(二)、过滤:
1、制作一个合格的过滤器,并安装好一套过滤装置。
2、将所制备的粗盐水沿玻璃棒(起什么作用?)缓缓地倒进过滤器进行过滤。
过滤完毕后,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3、如果滤液是浑浊的,应先查明原因(如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仪器不洁、操作失误等),再重
新过滤。
(三)、蒸发
1、将澄清的滤液全部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2、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滤液(起什么作用?)。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四)、计算产率
1、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全部转移到纸上(对纸有什么要求?),称量它的质量。
2、计算精盐的产率,并将它与粗盐进行比较,然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八、问题与交流:
1、将学生分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找出2—3组进行比较。
(2分钟)同学们,看看你可能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精盐产率的误差呢? 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 B、蒸发时,食盐溶液剧烈飞溅; 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
E、称量时,数据不准确。
2、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
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九、课下探究:
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案设计
引言:我们所给的粗盐中,除了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外,也会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把这两种杂质除去?
十、板书设计:
一、粗盐提纯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计算产率
二、精盐产率=粗盐质量/精盐质量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