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化学海水“晒盐”粗盐的提纯【一等奖教案】鲁教版281212298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答案: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过滤速度、结晶条件等。
4. 题型四:判断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与否
题目:请给出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等。
5. 题型五: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海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
《化学实验技巧》:深入解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海水晒盐提纯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工业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技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④ 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
⑤ 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食盐生产、化工产业中的氯碱生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粗盐的提纯 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粗盐的提纯》。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及酸、碱、盐有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向学生介绍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预测,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喜欢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粗盐提纯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了解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粗盐提纯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了解从混合物中分离、。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粗盐的提纯 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粗盐的提纯》。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及酸、碱、盐有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向学生介绍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预测,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喜欢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粗盐提纯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了解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粗盐提纯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了解从混合物中分离、。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4,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
(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教学难点】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2. 盐水3. 滤纸4. 烧杯5. 恒温槽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溶解、蒸发、过滤等相关知识,引出本次实验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3. 实验讲解(1)将盐水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这一步是利用了盐的溶解性质和蒸发性质。
盐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盐水,当加热时,水会蒸发,而盐不会蒸发,最终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盐溶液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以获得较纯净的盐溶液。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恒温槽的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恒定,以利于水分的蒸发。
同时,加热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再次蒸发后可能产生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盐。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六、实验总结和思考1.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盐的提纯实验?有什么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提纯实验中有哪些可能会导致提纯不完全的因素?3. 总结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七、课堂小结1.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注意操作规范。
2. 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并勇于提问。
八、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实验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粗盐提纯原理介绍粗盐的来源和提纯的必要性。
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实验步骤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粗盐样品。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3 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
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实验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如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粗盐提纯。
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5.2 社会实践学生调查和了解食盐的生产和提纯过程。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和原理。
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6.3 教学资源提供实验试剂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知识。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海水中的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相关知识: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3.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重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思考、讨论
合作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充分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多识一点,分析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原理
食盐的用途:
提问:上述除杂过程中发生了哪些
反应?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3、蒸发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其中,使用次数最多仪器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2、过滤、蒸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设疑: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而得到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那么,如何才能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呢?
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呢?
展示实验室中的粗盐,提出问题:
1、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
实验探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滤纸、蒸馏水、粗盐
九年级化学下册8.2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
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
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
步骤:(1)溶解:量取15毫升水于烧杯中。
称取6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能设计除去粗盐中Ca2+、Mg2+、SO2-4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3)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难点】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粗盐的提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的提纯过程:先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经过滤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2-4等,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BaCl 2===BaCO 3↓+2NaCl
(4)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 调为7
除去多余的CO 2-3、OH -
,得到精盐水
2HCl +Na 2CO 3===2NaCl +CO 2↑+H 2O 、HCl +NaOH===NaCl +H 2O
(5)最后蒸发结晶精盐水 得到精盐
—
【合作探究】
在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中,前面三种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答:能调换顺序。
还可以按下面两种顺序加入:(1)先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
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
2+
和过量的Ba 2+
,再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
液中的Mg 2+。
(2)先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液中的Mg 2+
,再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
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
2+
和过量的Ba 2+。
【教师点拨】
1.Na 2CO 3必须在BaCl 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 2+。
2.必须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沉淀后才能加入盐酸。
【跟进训练】
1.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方法
B .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
C .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
D .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是物理变化
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主要杂质为Ca 2+
、Mg 2+
、SO 2-
4)的试剂加入顺序的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C )
A .BaCl 2→NaOH→Na 2CO 3→盐酸
B .NaOH→BaCl 2→Na 2CO 3→盐酸
C .Na 2CO 3→NaOH→BaCl 2→盐酸
D .BaCl 2→Na 2CO 3→NaOH→盐酸
3.除去泥沙的粗盐样品中还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粗盐――→溶解① ――→加过量BaCl 2溶液② ――→加过量NaOH 溶液③ ――→加过量NaCO 3溶液
④ ――→操作a
⑤
精盐 ――→操作b ⑦ ――→加适量稀盐酸
⑥
⎭
⎪⎬⎪
⎫沉淀A 滤液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
操作b 中要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沉淀A 中所包含的物质有_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
(3)步骤④的目的是_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4)步骤⑥的目的是_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