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海水“晒盐”-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

第二节 海水“晒盐”-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

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提纯
除去可溶性杂质的微观过程
二、粗盐的提纯
食盐的用途
1.食盐是制取盐酸、烧碱、纯碱等的化工原料 2.食盐水农业选种 3.配制生理食盐水 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海水“晒盐”
【典例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 是( C)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的过程需要以下操作步骤,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④加入过量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A.③①②④⑥⑤
B.②①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课堂达标
(8二.粗)药盐理初作步用提纯实验中,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B )
课堂达标
粗盐提利纯用重结晶法能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
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除去,但是得到的食盐 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 等。工业上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而得 到精盐的。 1.用什么试剂除去Ca2+、Mg2+、SO42-?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二、粗盐的提纯
【问题思考】问题1:蒸发时何时停止加热?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提纯【问题思考】
问题2:粗盐的提纯过程中用到几次 玻璃棒,分别起何作用? 三次。(1)溶解时起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 (2)过滤时起引流滤液的作用; (3)蒸发时起搅拌作用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I. 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了解盐的来源和制备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II. 教育内容
1. 前置知识
认识海水和盐的来源。

2. 教育过程
第一步:观察实验
•准备:盐卤水、容器、玻璃棒、天气晴朗的阳光。

•操作:将盐卤水倒入容器中,挑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容器放置在太阳下曝晒,不停地用玻璃棒搅拌盐卤水。

第二步:引导探究
•引导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太阳晒盐卤水吗?你们都是如何来知道这些的呢?
•引导原因:引导幼儿思考一些现象的原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深化幼儿对于晒盐制备过程的认识。

第三步:团队合作
•合作过程: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盐卤水的变化。

第四步:展示成果
•展示方式:每个小组对观察到的盐晒制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分享。

•展示内容:小组呈现实验记录本,记录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III. 教育评价
1.通过幼儿自发的讨论和探究,引导幼儿了解盐卤水晒盐制备的过程,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2.通过团队协作,让幼儿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格和团队意识。

3.通过展示,让幼儿有了分享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位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得到了评价和鼓励。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教案
【思索】:称量、量取、溶解进程中应留意什么?
二、过滤
1、制造过滤器
取一个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成锥形,放入漏斗中,洒入大批蒸馏水将滤纸湿润,用玻璃棒悄然按压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
2、装置过滤器
〔1〕放稳铁架台,把一只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
〔2〕把漏斗放在铁圈上,调理铁圈高度,使漏斗下端管口深化烧杯内,固定铁圈;
教学反思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谓,从最后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样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后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晚辈。其实«国策»中自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员〞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谓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教员〞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与教员、教员之意基本分歧。过滤食盐水后,细心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难点
能设计出复杂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








教学内容
复备
情形引入 依据几组菜肴的图片让先生联想做菜的时分假设要保证能吃的状况下最基本需求参与的调料是什么,由此引入本内容。
一、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参与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能否混浊.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2节海水“晒盐“优质教案(4)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2节海水“晒盐“优质教案(4)

8.2 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地过程1.海水“晒盐”地原理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就是该溶质地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是该溶质地不饱和溶液。

如何配制室温下一定量地食盐地饱和溶液?答案:用量筒量取一定量地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至食盐不再溶解时即可。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地转化:(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地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地形式析出地过程。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地概念时要注意:(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地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地量,饱和溶液和不饱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地联系,它们是从两个不同地角度对溶液进行地分类。

(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地依据是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地溶质存在,若没有剩余溶质,也不能说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这时可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其溶解情况,即可判断。

【例题】 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灾区饮用水受到大面积污染,肆虐地疾病也威胁着人们地健康。

为控制疫情传播,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

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地是( )。

A.一定是浓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地溶液C.一定是稀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地溶液思路点拨:许多同学在解题时常错误地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其实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地联系,因不同溶质地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它们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地溶质质量也有很大不同,这就导致了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题目:请列举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
答案: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过滤速度、结晶条件等。
4. 题型四:判断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与否
题目:请给出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等。
5. 题型五: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海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
《化学实验技巧》:深入解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海水晒盐提纯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工业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技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④ 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
⑤ 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食盐生产、化工产业中的氯碱生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3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教案2 大赛获奖教案

第3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教案2 大赛获奖教案

课题第二节海水晒盐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流,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调动学生审题盐不再溶解;体、明矾晶体)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

第四单元金属单元备课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及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

教材把金属的相关知识安排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碱、盐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1、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3、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4、认识“混合(熔合)”在改善物质性能、开发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意义。

5、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置换反应。

难点:合金的性质、冶铁的原理、还原反应、钢铁锈蚀的原因。

本单元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课时安排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主要探究活动第一节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铁矿石;炼铁的原理;还原反应。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节 2 金属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铝粉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节 1 钢铁锈蚀的原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第二节_海水晒盐教案

第二节_海水晒盐教案
5、从溶液中得晶体的方法有哪些?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二、粗盐提纯
步骤
仪器
注意事项
玻璃棒的作用
多识一点——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交流讨论】:1、选择这些试剂的原因?
2、为了确保杂质除尽,所加试剂的应()量。
3、过量的试剂又如何除去?
4、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什么?
5、根据分析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作用
1
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
2
过滤

除去沉淀
3
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
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精盐水
4
蒸发结晶

得到精盐
【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微观示意图
【总结交流】:1、化学沉淀法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步骤(三种)
2、除杂原则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了解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会用过滤、结晶法分离提纯物质;学会用化学方法除杂质
海水晒盐的原理、粗盐提纯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味品食盐。食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舌尖上的美味。引出食盐的用途:除了在生活方面,还体现在工业、农业、医疗方面。
【意图】:回归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就是生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建立宏观和微观意见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方法
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用范围
举例
(三)课堂小结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2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2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 (新版)鲁教版

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能设计除去粗盐中Ca2+、Mg2+、SO2-4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3)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难点】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粗盐的提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的提纯过程:先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经过滤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2-4等,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合作探究】在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中,前面三种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否可以调换?答:能调换顺序。

还可以按下面两种顺序加入:(1)先加入过量的BaCl2除去溶液中的SO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2+,再加入过量的NaOH除去溶液中的Mg2+。

(2)先加入过量的NaOH除去溶液中的Mg2+,再加入过量的BaCl2除去溶液中的SO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2+。

【教师点拨】1.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2+。

2.必须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沉淀后才能加入盐酸。

【跟进训练】1.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方法B.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C.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D.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是物理变化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主要杂质为Ca2+、Mg2+、SO2-4)的试剂加入顺序的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C )A.BaCl2→NaOH→Na2CO3→盐酸B.NaOH→BaCl2→Na2CO3→盐酸C.Na2CO3→NaOH→BaCl2→盐酸D.BaCl2→Na2CO3→NaOH→盐酸3.除去泥沙的粗盐样品中还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
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了解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会用过滤、结晶法分离提纯物质;学会用化学方法除杂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4、通过活动天地和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概括能力和分
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海水晒盐的原理、粗盐提纯的方法
学习难点:粗盐提纯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化学实验器材及药品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味品食盐。

食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舌尖上的美味。

引出食盐的用途:除了在生活方
面,还体现在工业、农业、医疗方面。

【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的获取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读书自学】:66页,完成导学案
1、你认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2、你认为粗盐的成分有哪些?
3、你认为母液(苦卤)的成分有哪些?
4、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实验探究】:活动天地:蒸发结晶:
1.你能够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吗?
2.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什么?
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4.蒸发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如何变化的?(用图像表示)
5.从溶液中得晶体的方法有哪些?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
的精神。

增强识图和绘图能力。

二、粗盐提纯
【自学梳理】:67-68页,填写下列表格
【分组实验
【交流讨论】:滤液浑浊的原因?
趁热过滤的原因?——出示溶解度曲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意图】:提高自学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

学会新旧知识的衔接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

【自学梳理】:68页:多识一点——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交流讨论】:1、选择这些试剂的原因?
2、为了确保杂质除尽,所加试剂的应()量。

3、过量的试剂又如何除去?
4、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什么?
5、根据分析填写下表:
【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微观示意图
【总结交流】:1、化学沉淀法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步骤(三种)
2、除杂原则
【意图】:回归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就是生活。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建立宏观和微观意见的联系。

引导学生学会归
纳总结。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选择恰当的试剂除去下列杂质:
(1)NaCl (CaCl 2) (2)NaCl (MgCl 2)
(3)NaCl (Na 2SO 4) (4)NaCl (Na 2CO 3)
2、下列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水和酒精
B 碳酸钙和氯化钠
C 硝酸钾和氯化钠
D 硫酸钡和氯化银
3、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

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 ,b 。

(2)操作②的名称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③中看到 时,停止加热。

(4)称取5.0gNaCl 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 溶液 g 。

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Mg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 。

(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
棒、 、 。

(4)实验中加入“N a 2CO 3溶液”的目的是 。

(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

5、通过海水晒盐制得的粗盐中常含有Na 2SO 4、CaCl 2和MgCl 2等杂质,在食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杂质除去,请回答:
(1)为了除去其中的SO 42—
,可使用 溶液,除去其中的Ca 2+可使用 溶液,为了除去其中的Mg 2+,可使用 溶液。

(2)在实验操作中,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有一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

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

③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

④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⑤最后制得的氯化钠晶体中含有盐酸吗?为什么?。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