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之学习心得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学习心得昨天,我听了彭兴顺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的讲座,听后我心中有很多感慨。
彭兴顺教授说:“做幸福的教师就是要学会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要学会阳光思考,要学会人际交往,要学会开心工作,也要学会开心生活。
”我非常赞同彭教授的这段话。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
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态度,幸福感不是来自生活经历本身,而是来自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我们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我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如何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靠政府、靠社会、更靠教师自己。
我们教师也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享受幸福。
享受课堂的幸福,教师就应认同自己的职业,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职业追求,改善心智模式,多沟通、多学习、多交流。
真的需要:多一点纯洁,少一点污染;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刻薄;多一点淡定,少一点偏激;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小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学生乐学、老师乐教,老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彭教授提到的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包含多方面,学会阳光思考中劝慰我们要学会看到光明,学会良性对比,学会看到拥有,更要学会接纳残缺。
学会人际交往中告诉我们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宽容,学会感恩。
学会开心工作中劝慰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经历磨难,学会创新工作;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解放自己,珍爱自己,充实自己;会适当休闲,会知足,会放弃。
听完之后,我深刻的感觉到生活就是一门平衡得失的艺术,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幸福的人,然后我们才会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工作。
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使别人幸福。
01-《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庄伟明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课程背景:社会的浮躁,必然带来个人和家庭的浮躁。
如何让员工调整好心态快乐地工作,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是企业文化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职业化第一步,是让员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避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
职业化的第二步,是让员工清晰,工作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
工作上的成就可以带来家庭更加地和谐幸福,家庭的和睦也能促使工作上更加敬业和有成就。
企业文化就是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心态,把工作、家庭都建设好,真正成就一个幸福的人生。
课程收益:工作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明确“播种与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的人生哲理;树立“为自己的明天而工作”的心态;增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爱岗敬业!常怀感恩的心,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工作和一切;愿意为企业去付出,清晰为企业付出,就是为自己积累!实现: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的转变!生活中: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正确处理好亲子、夫妻与婆媳关系,为更好地工作,起推动作用。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授课对象:企业全员授课方式:课程理论50%,互动体验40%,交流分享10%课程目录:第一讲:认知人性:调整自我心态第二讲: 认知企业:摆正工作心态第三讲:幸福人生的规划第四讲:塑造阳光心态第五讲:幸福人生之一:亲子关系处理第六讲:幸福人生之二:夫妻关系处理第七讲:幸福人生之三:婆媳关系处理第八讲:课程回顾与总结:学以致用、持续行动课程大纲:第一讲:认知人性:调整自我心态一、成人思维特点分析1、成人思维的特点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2、对的背后,有很多误区1)我对,并不一定符合事物的真相2)我对,并不代表别人一定是错的3)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二、建立学习最重要的心态我认为对的,不一定就是对的;我认为错的,不一定就是错的。
三、故事与互动体验---验证观点第二讲:认知企业:摆正工作心态一、成人最难改变的是什么?二、为什么成人思想观念转变很困难,但还要做思想观念的培训?三、原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问题了1、对钱的价值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2、对工作价值观:都想干得少、拿得多,最好不劳而获3、对人生价值观:得过且过,混日子,幸福指数很低4、企业真正的培训,一定从重塑企业价值观培训四、我们应该建立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对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对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对个人五、企业培训的目的是统一:统一思想、价值观,标准、流程,行动,结果第三讲:幸福人生的规划一、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追求幸福!二、社会现状: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三、如何经营幸福?1、幸福指数曲线带给我们的思考(幸福指数与金钱的关系)第一阶段:金钱很少的时候,金钱的增加,幸福指数会显著地增加第二阶段:金钱达到一定程度后,金钱的增加幸福指数也会增加但会变得缓慢第三阶段:金钱增加了,幸福指数反而是下降了启示:明确自身的阶段,从追求物质富裕走向追求精神富裕做一个安居乐业的人!2、幸福人生的规划学习:童年到青年,学习为主创造:青年到中年,创造为主享受:中年之后,享受生活、工作、人生的乐趣四、我们该学习什么?学习一:相关知识、与人相处、面对逆境、发挥强项、经营幸福学习二:中国传统文化1、童年学儒家文化 --- 学习与人相处,学会处世2、青年学法家思想 --- 锐意进取,不安于现状3、中年学道家思想 --- 知足常乐,既追求名利,又不为名利所累4、老年学宗教思想 --- 追求生命的意义五、决定人一生成就的2个商1、情商的含义与作用情商低 --- 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目标情商高 --- 通过自己努力,加上他人的帮助,来实现目标2、情商高的经典人物分析:情商高的人就是懂得配合的人!3、情商高与低的区别情商高 --- 坚持自己的目标情商低 --- 坚持自己的观点4、如何迅速提升情商六、什么人最幸福?做自己喜欢的,做自己擅长的,并取得成就,受到他人尊重、得到社会认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课件

阳光心态是拥有积极、乐观心态的态度,它能够带给我们幸福人生。在这个 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阳光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它。
引言
阳光心态是指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研究表明,阳光心态可以带来更加 幸福的人生。 什么是阳光心态?为什么阳光心态能够带来幸福人生?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提高生活满意度
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我们对生活更加满意和 快乐。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阳光心态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
创造更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心态能够改善我们与他人的相处关系, 增进人际交往。
带来更多的机遇
阳光心态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性。
结论
阳光心态是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通过培养阳光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 生活中的挑战,并享受更加幸福的人生。 让我们展望未来,努力培养阳光心态,追寻幸福人生的道路!
1 积极心态的特征
2 练习感恩
了解积极心态的特点,从而赋予自己更积 极乐观的态度。
学会体会和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让心中充满感恩的心态。
3 放松身心
4 培养自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
通过放松身心和寻找内心的宁静,减轻压 力,提升心态。
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从而培养自信心 和积极的心态。
阳光心态的好处
拥有阳光心态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阳光心态的重要性
心态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 量,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而阳光心态与幸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心态能够培养快乐的心情, 从而让我们享受更加幸福的人生。
打造阳光心态 铸就幸福人生

个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带来持久 的压力、紧张的心情,以及较低的 成就感而导致的情绪低落与身心疲 惫等生理的、情绪的、行为的耗竭 状态。
5、应激
个体为应对与适应生活环境中出现 的各种“应激源”,如严重的生活事件 、重大的自然灾害、战争恐怖场面等, 而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
三、铸就幸福人生的基本路径
2、焦虑
当个体面临难以适应的外界环境要求、威胁, 或者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承受着较长时间的心理 压力时产生的心理体验。
特征: 紧张、着急、惶恐害怕、心烦意乱;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 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
3、闭锁
个体因社会意识的觉醒或人际交往的复杂, 而注意到自己情绪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表 达的适当性。在心中筑起一道篱墙,锁闭 自己内心的秘密,所表现的外在情绪与内 心体验不一致的心理状态。
走出自我
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的三层次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要则:
牢记人永远最关注自身 心灵之门由内开启 为自己包容关爱他人 不把城堡建在流沙上 学会感恩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打造阳光心态 铸就幸福人生
一、幸福人生需要阳光心态 二、什么阻碍我们拥有阳光心态 三、铸就幸福人生的基本路径
一、幸福人生需要阳光心态
1、幸福是什么?
2、人生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 知
3、拥有阳光心态才能感知幸福
二、什么阻碍我们拥有阳光心态
1、抑郁 当情绪、情感被过分克制,得不到表达和宣泄,
造成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情绪的心理状态。
认识自我
1、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2、了解自己能够期望什么? 降低对他者的期望值 避免对他者的依赖性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心得体会篇一:《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之学习心得《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学习心得昨天,我听了彭兴顺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的讲座,听后我心中有很多感慨。
彭兴顺教授说:“做幸福的教师就是要学会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要学会阳光思考,要学会人际交往,要学会开心工作,也要学会开心生活。
”我非常赞同彭教授的这段话。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
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态度,幸福感不是来自生活经历本身,而是来自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我们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我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如何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靠政府、靠社会、更靠教1师自己。
我们教师也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享受幸福。
享受课堂的幸福,教师就应认同自己的职业,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职业追求,改善心智模式,多沟通、多学习、多交流。
真的需要:多一点纯洁,少一点污染;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刻薄;多一点淡定,少一点偏激;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小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学生乐学、老师乐教,老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在 1不知不觉中就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彭教授提到的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包含多方面,学会阳光思考中劝慰我们要学会看到光明,学会良性对比,学会看到拥有,更要学会接纳残缺。
学会人际交往中告诉我们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宽容,学会感恩。
学会开心工作中劝慰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经历磨难,学会创新工作;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解放自己,珍爱自己,充实自己;会适当休闲,会知足,会放弃。
听完之后,我深刻的感觉到生活就是一门平衡得失的艺术,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幸福的人,然后我们才会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工作。
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使别人幸福。
2023年阳光心态,幸福人生演讲稿(精选3篇)

2023年阳光心态,幸福人生演讲稿(精选3篇)演讲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分享一个愿景——2023年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2023年,我们追求阳光心态的同时,也拥有着幸福的人生。
阳光心态,是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对待困难、挫折和失败的积极态度。
在这样的心态下,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勇敢面对,积极解决。
而幸福人生,则是建立在健康、快乐和成就之上。
在2023年,我们会看到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人群。
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扰,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大家都会迎难而上,不被困难所击倒。
我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心态积极,我们都能找到突破困难的方法。
同时,阳光心态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周围人。
我们会互相鼓励、支持,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2023年,我们也会看到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幸福并不是追求奢华和物质的享受,而是建立在健康、快乐和成就之上的心态。
我们会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享受学习的过程,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成长。
在打造自己幸福人生的同时,我们还会分享与他人的快乐,并用自己的成就去影响和激励他人。
亲爱的同学们,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创造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相信,在2023年,我们可以拥有阳光心态,享受幸福人生!谢谢大家!演讲稿二: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个主题——2023年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
它能够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同时,阳光心态也是幸福人生的源泉。
在2023年,我们追求阳光心态的同时,也要拥有幸福的人生。
要拥有阳光心态,首先要学会正视困难。
困难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克服困难。
其次,要学会感恩。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演讲稿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的话题——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这些困难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焦虑甚至绝望。
但是,我们要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积极面对它们的勇气和信心。
拥有阳光心态,是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阳光心态呢?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勇敢地迎接挑战;在遭遇挫折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重新出发;在面对成功时,能够保持谦虚,继续前进。
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总是能够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就像同样是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只剩下半杯了。
”而拥有阳光心态的人则会说:“还有半杯呢!”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他们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打倒,而是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
阳光心态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总是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朋友。
因为他们的正能量能够感染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感到快乐和舒适。
相反,一个总是抱怨、消极的人,往往会让人避而远之。
所以,拥有阳光心态,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收获更多的友谊和支持。
阳光心态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等等。
如果我们没有阳光心态,这些压力很容易就会把我们压垮。
而拥有阳光心态的人,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从而在压力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阳光心态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是往坏处想,要多想想如何解决问题,以及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的机遇。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自责和懊悔,而是要思考如何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犯。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的句子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的句子
1.让我们心怀阳光,向着美好的生活迈进吧!
2.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使我们走得更远。
3.拥有一颗昂扬向上的心,让我们跨越生命长河时更加从容自信。
4.充满梦想和勇气,让我们用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5.坚持乐观心态,微笑迎接每一个美好的今天,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妙。
6.如果你内心充斥着阳光和希望,你就会照亮前方的道路,引领自己走向成功。
7.让我们抛去烦恼,挥洒尘埃,点燃心中的激情,用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
8.在人生的长有路途上,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执着努力会在日后向你回报丰厚的收获。
9.光芒四射的内在自信,是让我们在波澜起伏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10.用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自己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锦绣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杨柳整理——宁波中信银行中层干部培训班贤宗法师开示幸福的人生给我们的感觉就像通过望远镜的目镜所见到的美景一样:眼前的仙境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幸福感”在常人那里,有一个“远距离增强法则”。
我们譬如是站在一个同心圆的圆心中,以我们眼光看去,自己是最不容易获得幸福的,因为每天面对着自己琐碎的生活,家庭、工作、健康等问题,这些麻烦时时困扰着我们。
与我们越是亲密的人,你就越不容易看到他们身上的幸福,因为你深知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种种烦忧;而越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人,也就是离我们所在的圆心距离越远的人,你会很轻易地感到他们的幸福。
比如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三口之家,一个坐在咖啡厅里抱着咖啡发呆的年轻女郎,或者一个和你素不相识的正在玩乐的孩子,你都会觉得他们是非常幸福的。
为什么幸福会呈现这样的状态呢?为什么你对生活了解地越详细,越具体,就越会产生烦恼呢?佛教认为,不幸福来自于不正确的认识。
我们说“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忧”,你对自己爱得最深,于是自己的烦恼也越多;你也很爱自己的家人,因此家人的问题也显得很多;而你会以一种天然的、无欲求的眼光看待一个陌生人,因此他们是幸福的。
我们今天的开示,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佛教的思想中获得某些人生的智慧,从而由更开阔的境界来看待一席生命。
佛教要求我们从事物的成住坏空,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四季嬗替等更为究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宇宙,洞见人生。
当你能够明白这一切时,你就会发现人生是何等的简单,何等的自然。
你必能以和悦之心来看待健康、家庭与工作。
如果没有对人生进行反思,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呈现出一种浑浑噩噩却自以为清醒的状态。
你与别人谈论的无非就是才色名食睡而已,却还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手舞足蹈,难以自持。
你今天看到一个美女就开心得不得了,岂不知红女白婆地变化只在刹那之间;或者因为得了什么好处、升上什么位置就沾沾自喜,岂不知花落就是因为它有绽放的时刻。
今天我所讲的,都是我自己人生中一些思考的断章,因为我觉得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才算得上真正的人生财富,也才更有感染力。
一、打开心量——悲喜万缘一念间有人问我,会用怎样的一句话评价自己到目前为止的人生。
我说:“打开心量,放下自我。
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包容别人的深度和看待事物的高度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
为什么要强调人生的高度呢?我可以用《庄子》的比喻来回答:一只小鸟飞翔的高度和一只大鹏飞翔的高度不可同日而语,它们所见到的世界也完全展现出不同的面貌。
小鸟认为水塘就是大海,因为它所飞行的距离决定了它一辈子不可能看到大海。
这时,如果大鹏对小鸟说大海是如何如何广阔无垠,小鸟一定也会嗤笑大鹏痴人说梦。
这就是说,高度决定不同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她有一点很高妙,她见到什么人就说适合这个人听的话,以此度化他们。
她绝不会和一个农民谈工业,也绝不会和一个商人谈风月。
这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她深知每一个人所在的高度都是不同的,但是她又不以分别心来看待这些高度,都愿意倒驾慈航,一一度化他们。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自己的眼睛所见到的事物,我们会指认为生活的全部,进而被眼前的事物所困扰。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目前的生活状态,便要打开自己的心量,从更高一层去思考人生。
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面前的这杯水里只要投进一块小小的石头,也会掀起涟漪;但是如果是大海呢?那即使是一艘船沉没在其中也是悄无声息。
一些小事为什么会在我们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浪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量还不够开阔。
因此我们要超越自己,首先就要打开心量。
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遍沙际”。
当我们的心量像太虚一样宽广,像恒河沙那么无可计数的时候,今天升官或者降职对你还是那么重要吗?今天健康还是疾病还会那么在意吗?这样说并不是说让你冷漠地面对生命,而是让你专注于当下所做之事的过程,专心在每一个瞬间。
这就是成功的最高境界。
但是人往往心猿意马,万念纷弛。
站在这里,想着那里;工作时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想着工作。
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完成地很好。
西方著名的学府中流行着一句话“Work hard, play hard.”他们的图书馆整夜灯火通明,学生读书非常刻苦,但是一到周末,他们便疯狂地玩乐、放松,释放自己的压力。
这种状态就是专注,就更容易将事情做好,也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相反,我们周围有些朋友常常一边听课,一边发短信;一边和客户谈话,一边想着家里的事情。
处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尊重、不专业的感觉,而且自己也会感到非常疲惫。
这种状态中,身体和心灵分离,又怎能不感到疲惫呢?当我们陷于这种状态时,就应该及时把自己的心量打开。
心量的打开是一个过程,也许今天你的心量是一杯水,但他日也能够成为一片海洋,只要你愿意不断去锻炼自己的心量,使它不断开阔起来。
比如今天你因为某件事情感到着急烦恼,你就要及时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及时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在意这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会因为它而产生烦恼呢?为什么我不能好好体会饭菜的味道了呢?”我就常常这样反思,问自己,及时把自己拉回到当下。
当然,佛教认为每一件事情的产生、发展都有因果,形成今天的果,是由前因造成的;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未来的因。
但是,心量的开阔能够使人洒脱自如,心量的开阔能够生成无限智慧,心量的开阔能够使人走向幸福的未来。
我们国家倡导要“解放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一个人要将自己从无始以来所养成的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这也是十分困难的。
我们出家人和诸位在家的朋友一样,都需要不断地反思、觉醒、超越自己。
在我看来,这就是修行。
修行绝非是出家人远离尘世,全生避祸的行为,而是要融入时代,勇于实践,在尘世中利益有情。
要改变一种习惯绝不容易。
比如我的普通话带有比较重的福建口音,我曾多次想要改变这一点。
我问了一位播音员朋友,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改变。
她告诉我说:“要改正发音,不仅要从声母、韵母开始练习,而且还要从最原始的拼音字母开始重新学起。
”这种改变多么困难,要下多么大的决心才可以办到呢?一架飞机在空中直飞的时候,耗油量是最少的;而在飞机起飞的时候,或者在空中转弯的时候,耗油量要多得多。
人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的时候不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吗?当我们去修读一个新的学位,或者学习一样新的技能的时候,原有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被打乱,这时不是很痛苦吗?这时候内心和身体都会感到疲惫。
这时需要怎样的精神呢?就是坚持和自我超越。
我最近也在修读上海交大的EMBA,每个月都有几天要去上海上课,每节课都必须关机,每门课都要写论文,麻烦得不得了。
但这不就是自我超越的绝佳机会吗?我在课程中感悟到很多,也在修习的痛苦中快乐地成长起来。
最近,我在看《省委班子》这本书,在看书时我悟到一个道理: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都不能够有一时的忘却。
一旦你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你的人生道路就会次第开阔起来。
古来多少圣贤,有多少能够被今天的人们所知晓呢?真的是寥若晨星。
在他们的故事中,什么东西影响到今人呢,什么被我们一直传颂呢,又是什么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呢?当你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你便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应当做怎样的思考,应当往何处走。
生活中,无论是晋升为科长也好,行长也好,都只是一种点缀。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生活才能够更洒脱,更具高度。
否则,名缰利锁就会把我们的灵性全部毁灭,人生也就很有局限。
古人说,“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看法,并不是说不要精进;而只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名闻利养之中,好好地做当下的每一件事情。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你只求在名利上勇猛进益,在其他方面就肯定会有所失去。
比如我坐在这里面对大家,你们就只能见到我的正面,而看不到我的背面;我伸出手来,你们只见到我的手心,而我的手背就在它的后面。
自然造物皆是如此:一个外表软弱的人,可能内心强大;而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可能内心丰盈。
二、超越自我——灵山只在汝心头当我们的内心被一样东西、一件事所局限的时候,正是我们修行心量的最佳时机。
比如我从宁海到嘉兴来重建香海禅寺的大殿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工程。
我们的大殿高四十多米,占地四千多平方米,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不仅要重建,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为了寻找大殿的定位,我特地到台湾去考察。
我们都知道,台湾的佛教建设比目前大陆的佛教建设要更加现代。
我到了台湾以后,心里就在思考,我们的寺院如果在台湾要怎样做才能显出它的特色,而毫不逊色呢?或许今天来大陆参观或修行的台湾同胞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慢慢的大陆和台湾的宗教事业之间的互动也会渐次增多。
到时候那些来自台湾,甚至来自西方世界的客人来到我们香海禅寺,我们要以怎样的理念、怎样的姿态来使他们感到我们的诚意和与众不同之处呢?如果缺少特色,就很难有自己的文化形成。
当时,我不仅了解各国佛教的建设,而且还参考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建设方式,甚至思考了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可能。
只有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时,我们才可能完成大愿景。
作为领导,也一定要有超越于自己目前岗位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我经常和濮院的服装设计师分享一点:做服装设计不仅要知道服装的流行趋势,更要去了解汽车、电影、妆发、园林、广告等多元的流行走向,因为这些都是与服装的设计密切相关的。
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万物时时处处处在微妙的联系之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经对鲁肃说,这世上有可见只兵,有不可见之兵。
而所谓的不可见之兵就是草木山川、雾蒸云泽等等。
他之所以能够草船借箭就是用了自然界的雾气这种不可见之兵。
这些东西在平常人看来与做将帅根本没有关系,但是诸葛亮就知道一个将帅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要了解天地利和人生。
这不就是阔达的心量所造就的成功吗?万物都有其相通的一面。
大家在银行系统工作,思维也要超越于银行系统之上。
如果终日只是想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怎么做,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那么最终还是没有办法真正超越其他的同行。
古话说“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斯为下矣”,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质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潜在需求上。
我看到《企业的思想家》这本书中马云的说法也是同样的。
他说,做网络不可以跟着同行的思维去走,否则只能是邯郸学步,永远都不可能有所超越。
这就是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墙壁,这堵墙一旦打破,人生的高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有时候事业、生活就像一杯水一样,仅仅只有一杯,你得到了,他便失去了;他得到了,你就只能失去。
这时,主宰我们内心幸福的就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失去了一杯水,除了失落,能不能反而激发自己的斗志,自己造一杯水呢?只有思维方式被打开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我想举奥康集团的例子来说明心量所造就的奇迹。
从前,我们亚布力佛商论坛举行的时候,我曾经邀请了奥康的总裁王振滔先生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