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黄腐酸的研究进程.docx
黄腐酸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腐酸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篇关于黄腐酸可行性研究的报告。
黄腐酸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言黄腐酸是一种有机酸,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制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本报告旨在探讨黄腐酸在不同领域的可行性,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背景黄腐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由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产生。
它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黄腐酸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厌氧消化和化学合成等方法制备。
黄腐酸在医药领域的可行性黄腐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作为抗菌剂用于制药工业,并且已被证明在治疗某些皮肤病和口腔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黄腐酸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和延缓药物释放。
黄腐酸在化妆品领域的可行性黄腐酸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酸,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制造过程中。
它具有保湿、抗氧化和抗衰老等特性,可以在面部护肤产品、身体乳液和洗发水等产品中发挥作用。
此外,黄腐酸还可以用作调整pH值、增强产品稳定性和提高乳化性能的配方助剂。
黄腐酸在食品工业的可行性黄腐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它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使用,并且对于某些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黄腐酸还可以用作增强食品口感和酸味的食品添加剂。
黄腐酸的局限性尽管黄腐酸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黄腐酸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容易分解,限制了其在某些环境中的应用。
其次,黄腐酸的制备成本较高,因为其生产过程需要复杂的发酵和提纯步骤。
此外,黄腐酸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有一定差距,使得大规模生产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结论综上所述,黄腐酸在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黄腐酸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1. Zhang, J., et al. (2018).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Brownish Yellow Substance Extracted from Marine-Derived Fungi Penicillium sp. HJF7. Marine Drugs, 16(2), 38.2. Sivamani, R., et al. (201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rownish yellow substance extracted from Penicillium sp. for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topic dermatit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55(11), e581-e583.3. Zhu, Z., et al. (2019). The antimicrobial,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brownish-yellow substances from Streptomyces antimycoticus A1-1. Journal of Antibiotics, 72(5), 352-358.4. Sugumar, V., et al. (2018). Bio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fungal isolate Penicillium sp. and its 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Biocatalysis and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16, 155-160.。
黄腐酸研究进展

黄腐酸 ( F u l v i c a c i d , 简写 F A)是一种 溶 于水 的灰黑 色粉 末状物质 ,是腐殖酸 中的一 种 ,F A中含有 羟基 、氨基等基 团 , 广泛应用 于农林 牧 、医药卫 生 、环保 、石油 、化 工 、建 材等各 个领域 J 。近年来 提纯高纯度黄腐 酸的方法 有发酵 法 、离子交 换法和 电渗 析 法 j ,但 这些 方 法制 得 的黄 腐 酸 纯度 低 ,价 格 高 ,因此 ,高纯 度 F A提纯。许多学 者用不 同的方法对 黄腐酸 的
结 构进 行 了 研 究 。 S t e v e n s o n等 用化学降解法研 究 了 F A的结构 ,将 黄腐 酸 在 高压 釜 中 于 1 7 0 o C条 件 下 进 行 碱 性 水 解 3 h ,后 将 水 解 产 物 经 萃取 、甲基化后用色谱技术进行 分离 ,后用 红外光谱 和质 谱
i n c l u d i n g f e r me n t a t i o n,i o n e x c h a n g e ,e | e c t r o d i a l y s i s .F e m e r n t a t i o n p r o d u c e d F A f r o m a g 6c u l t u r e l e f t o v e r ,i o n e x c h a n g e
p r o d uc e d FA b y i o n e x c ha n g e r e s i n,e l e c t r o di a l y s i s pr o d u c e d by i o n e x c h a n g e me mb r a n e,FA p r o d u c e d b y t h e me t h o d s l o w p u r i t y a n d hi g h p ic r e,S O i t wa s i mp o r t a n t a nd n e c e s s a r y t o in f d a n e w me t h o d t o p r o d u c e F A.
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第四章药用腐植酸的提取纯化及其在腐植酸药物中的应用、制备和检测400405第五节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一、黄腐酸制备工艺简介:黄腐酸的制取方法较多,有的方法与原料煤及黄腐酸本身的特性有关。
现就几个主要方法简介如下:1.硫酸处理法:该方法用于高钙镁风化煤中的黄腐酸。
原材料主要产于河南省巩县和山西省晋城市。
其原理是硫酸和黄腐酸钙的复分解生成不溶性硫酸钙和游离黄腐酸。
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黄腐酸也会留下少量硫酸盐,如铁和铝,溶于酸性水溶液中。
纯度不高。
当碱变成中性时,由于电解质的存在,黄腐酸会沉淀。
可在微酸条件下用于农业和医药喷洒;如果它是药用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和精炼。
2、硫酸―丙酮抽提法:将高钙镁风化煤粉混悬于丙酮中,缓缓向其中滴加浓硫酸。
硫酸与黄腐酸钙中的钙结合为硫酸钙沉淀,黄腐酸则溶于丙酮中。
此法也是主要用于高钙镁风化煤,而且其中的腐植酸主要为黄腐酸(此法若用于北京、大同等地的风化煤,则抽提所得为棕腐酸)。
由于大部分无机盐不溶于丙酮,因而抽提所得为一定纯度的黄腐酸。
3.离子交换法:也可用于高钙镁黄腐酸的提取。
由于黄腐酸几乎与钙和镁完全结合,当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氢离子与黄腐酸钙的钙离子交换时,黄腐酸以自由状态溶解。
这种方法的纯度高于硫酸法,因为阳离子树脂也交换铁和铝等离子体。
以上三法多用于巩县、晋城风化煤黄腐酸的提取。
由于这一带风化煤黄腐酸分子量较大,作为药用时,一般希望使用分子量较低的黄腐酸。
故有的药厂又将其分级,制取了低分子黄腐酸。
4.树脂吸附法: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吸附一定分子量的黄腐酸。
洗涤纯化后,解吸制备一定分子量范围的黄腐酸。
所使用的大孔树脂是文献中介绍的xad-8(国外)和GDX-102(国内)④ (郑平主编)煤腐植酸的生产与应用。
作者在实践中使用了dx-101型。
这种树脂适用于北京和大同风化煤中的黄腐酸。
磺化腐殖酸和黄腐酸的功能研究-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

磺化腐殖酸和黄腐酸的功能研究-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腐殖酸是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一系列分解和合成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而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脂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混合物,广泛存在于风化煤、褐煤、草炭中,土壤、堆肥、厩肥、河泥、塘泥、造纸废液、酿酒废液、制糖废渣、糠醛渣等中也有一定含量[1,3].由于其广泛的存在所以廉价易得,也就使得它优于其他市售的产品。
本文主要是将腐殖酸加高锰酸钾氧化后加 3 %的稀酸调pH 为2.5 即可制得黄腐酸,测定黄腐酸与农药复配,从而提高农药的杀虫效果。
腐殖酸加磺化试剂在90 ℃的恒温水浴里反应1 h.对磺化腐殖酸进行表征黏度的测量,磺化腐殖酸主要是测定其作为水煤浆的添加剂的稳定效果,磺化腐殖酸将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代替市售的水煤浆的添加剂[6].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仪器:恒温水浴,离心机,电子天平,pH 试纸,真空抽滤机,烧杯,滴管,100 mL 烧瓶。
试剂:腐殖酸,高锰酸钾,浓硫酸(分析醇),浓盐酸(分析醇),蒸馏水(新制)。
1.2 合成1.2.1 由腐植酸为原料制备黄腐酸将已纯化的80 %的腐殖酸溶液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00 g 加5 g 高锰酸钾在60 ℃左右恒温水浴里反应0.5 h,取出后室温下自然冷却,冷却后加3 %的稀酸溶液调pH 在2.5 左右即可。
取上清夜离心15 min,再取上清液抽滤,抽滤后既得黄腐酸[2].1.2.2 磺化腐殖酸的制备磺化腐殖酸的制备:在黄腐酸中添加磺甲基化试剂后,放在90 ℃的恒温水浴里反应1 h,既得磺化腐殖酸[6].本实验按黄腐酸与添加剂的配比不同平行做 3 个样品,配比分别为一号样4:1、二号样5:1、三号样6:1.磺甲基化试剂的制备:亚硫酸钠加水溶解,加入等摩尔的甲醛混合搅拌下滴加等摩尔的30 %浓度的稀硫酸,70 ℃~75 ℃下反应0.5 h~1 h[7].2 结果与讨论2.1 合成与表征2.1.1 黄腐酸作为生物农药复配剂的测定供试溶液的制备:量的95 %乙醇,室温浸泡24 h 后超声提取40 min,过滤,重复提取三次,并对滤液减压浓缩后得乙醇提取物。
生化黄腐酸菌肥复配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化黄腐酸菌肥复配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肥料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常规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急需推广生态、绿色肥料替代常规肥料。
其中,微生物肥料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成为当前肥料发展的热点领域。
生化黄腐酸菌肥作为新型微生物肥料,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多种营养元素及生长调节物质。
同时,黄腐酸菌可以分解矿质元素、释放肥料中的有机磷、有机氮、有机钾等,促进植物吸收,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因此,研究生化黄腐酸菌肥复配工艺及其应用,对于推广新型微生物肥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生化黄腐酸菌肥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评价其为替代常规肥料的潜力;2. 设计生化黄腐酸菌肥复配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微生物肥料;3. 评估生化黄腐酸菌肥在不同作物中的施用效果,对比其与常规肥料对作物进行的营养调节与增产增效作用;4. 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发掘生化黄腐酸菌肥在农村社区增加就业、创造价值的潜力。
三、研究内容1. 生化黄腐酸菌菌株的筛选和培养优化。
收集自然界中的黄腐酸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方法以及ITS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筛选出高效黄腐酸菌菌株,并进行发酵培养优化。
2. 生化黄腐酸菌肥复配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根据生化黄腐酸菌肥的特性,选择不同比例的有机原料、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物质,设计出较优的复配工艺,并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时间、pH等参数的变化与微生物数量和生长情况的关系,确定最佳生产条件。
3. 营养调节和增效试验。
在自然条件下,分别用生化黄腐酸菌肥和常规肥料对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施用,通过实验室分析和田间试验,对其施用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考虑到不同土壤性质的影响,设计多组对照试验,分析生化黄腐酸菌肥对不同土壤条件下作物的影响。
生化黄腐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图分类 号 :¥5 .1 82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7 4 3 (00 1 02 0 63— 9 9 2 1 )0 — 0 8— 3
1 材料与 方法
1 1 试验材料 .
电子天平 、生化黄腐酸 ( 由河北省深州市 特 种化工 厂生产 )等 。
1 2 试 验 方 法 .
选用 大连福 乐家种禽 基 地饲 养 的健 康 、1日龄
多糖等,其活性是天然腐殖酸的 l 倍¨ 。具有 0 】
极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螯合能力、缓冲能力、吸 附能力和催化功能,对家畜有促生长及增强免疫力 的功能 。 。为 了验证 不 同水 平 的生化 黄 腐酸 对 肉鸡 生产性能的影响水平 ,来进一步认识生化黄腐酸在 肉鸡 日粮 中的添加效果 ,文 中设计 了试验 ,通过试 验选择最佳 的添加剂量 ,使更有利 于肉仔鸡 的生 长。生化黄腐酸可以作肉仔鸡的一种新型的绿色饲 料添加剂 ,其独特 的作用机制替代饲料 中的抗生 素 ,无毒、无副作用 、长期添加使用不会产生抗药 性 ,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酸制剂 ,具有调节肉仔鸡 胃肠环境、修复机体损伤、补充机体营养不足的作
mg、 1 3 F 8 Cu 0, 3 mg e 0 mg 8 mg
试验 鸡于第 一天 、第 三 周 、第 七 周 早晨 6:0 0 抽 测空腹 体 重 ( 每笼 抽 测 1 0只 ) ;每周 称 取 总料 量 和剩料 量 。如 实记 录每天 死亡 和淘汰数 ,并 计算 出各 组成 活率 。 每周准 确称量 各重 复 的剩 料量 和撒料 量 ,计 算
生化黄腐酸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1):18~20,23Journal o 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 sity生化黄腐酸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Ξ杨晓玲,朱京涛,张建文(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昌黎066600)摘 要:以锯木屑为培养基,经微生物发酵生产黄腐酸(生化黄腐酸),并进一步研究了它的某些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
结果表明:生化黄腐酸的钠盐具有与天然黄腐酸钠盐相似的红外吸收光谱;其提取液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于天然黄腐酸提取液,其中色氨酸含量较高;生化黄腐酸比天然黄腐酸具有更高的生理活性。
关键词:生化黄腐酸;理化性质;生理活性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684(2003)0120018203Study on Extraction of BcFA andI 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Y ANG X iao2ling,ZH U Jing2tao,ZH ANGJan2wen(Hebei Vocation2Technical Teacher s′College,Changli,Hebei066600,China) Abstract:In this study,fulvic acid(FA)was extracted through fermentation of sawdust,which was called biochemical fulvic acid(BcFA).S om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BcFA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BcFA2Na has the similar infrared abs orption spectrum as that of natural FA2Na.The content of amino acid in the s olution of BcF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 olu2 tion of natural FA.18kinds of amino acid were found in BcFA.Am ong them,T rp has com paratively higher content.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BcF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al FA.K ey words:BcFA;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physiological activity 黄腐酸具有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缩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蒸腾等作用[1],因而作为抗旱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黄腐酸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腐酸可行性研究报告黄腐酸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有机酸,其来源多样,包括动植物的代谢产物、腐殖质等。
近年来,人们对黄腐酸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对黄腐酸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一、黄腐酸性质分析1.化学性质黄腐酸的化学结构基本上都是大分子的多环芳香羧酸,在分子结构上有较强的不对称性。
它具有对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且可以与许多离子和分子形成络合物,这对于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生物活性黄腐酸有着多种生物活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安全性:黄腐酸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其生态安全性很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2) 光合作用:研究表明,黄腐酸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改善植物生长状况。
(3) 促进植物生长:黄腐酸可以刺激植物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
(4) 抗逆性:黄腐酸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改善植物对于干旱、高温等外界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二、黄腐酸的应用领域1.农业领域(1) 施肥增产:黄腐酸可以作为肥料添加剂,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2) 植物保护:黄腐酸能够促进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的抗病和抗虫性能力。
(3) 优质提高:黄腐酸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增加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环境治理(1) 污水处理:黄腐酸在污水处理中可以作为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杀菌功效。
(2) 土壤修复:黄腐酸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修复受污染土壤。
(3) 海洋生态修复:黄腐酸可以在海洋中作为复健剂,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医疗健康领域(1) 营养补充:黄腐酸可以作为一种天然营养补充剂,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2) 抗肿瘤:黄腐酸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帮助。
(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黄腐酸可以促进人体对脂肪的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黄腐酸应用的现状和问题目前,黄腐酸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产中应用还比较少,但是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增加,黄腐酸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黄腐酸的研究进程张婷瑞(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化黄腐酸研究的发展过程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了归纳性总结。
主要是通过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出黄腐酸。
从而得到一种系统提取分析黄腐酸的方法,更好的运用于黄腐酸的制备,提高其提取率。
关键词:黄腐酸生化提取前言:腐植酸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有机物, 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开发生产腐植酸类物质的原料一般采用泥炭、褐煤、风化煤等 , 得到的腐植酸分子量大、水溶性不好、抗硬水能力差 , 且生物活性较差, 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不同的制备腐植酸的资源及制备方法。
近十年来,利用秸杆、木屑等农副产品为原料 , 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制取黄腐酸类物质的技术 , 可称为“ BFA技术”[1] , 为腐植酸类物质的开发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由于生物发酵法制得的黄腐酸类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 如其缩合程度和碳含量低、分子量较小、含有的活性基团较多、水溶性较好、絮凝极限高、生物活性高等 ,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迅速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但是 , 与生产和应用的热烈局面相比 , 对技术本身的研究和开发却显得比较冷清,至今对生化黄腐酸类产品既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 ,对其生产工艺条件也缺乏必要的优化,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BFA 技术的健康发展。
1黄腐酸类物质概述1. 1腐植酸的来源及分类腐植酸 (Humic Acid ,简写 HA)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有机物。
它在地球表面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煤炭、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总量达万亿吨。
天然腐植酸可分为土壤腐植酸,水体腐植酸和煤炭腐植酸三大类。
土壤和水体腐植酸虽然总量很大,但百分含量很低,因此作为资源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工业上腐植酸的主要原料是一些低热值的煤炭,主要包括泥炭、褐煤和风化煤。
我国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根据资料,煤的总储量有数千亿吨。
其中有泥炭和褐煤共约1300亿吨,风化煤的数量虽没有统计数据,但也不在少数[1] 。
腐植酸是植物的残骸在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化学、生物的分解及合成反应生成的产物。
根据对腐植酸的化学元素分析,腐植酸的主要元素组成为碳、氢、氧、氮和硫。
对于不同来源的腐植酸,如土壤腐植酸与煤炭腐植酸;不同地点的泥碳、褐煤、风化煤中的腐植酸,其主要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但变化范围不是很大,且无论何种来源的腐植酸都是以碳和氧为主要元素,而氮、氢和硫是少量的。
从多年来腐植酸工作者的研究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2]。
但不同来源的腐植酸在组成,性质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因为从植物及各种煤的组成成分看,其主要组成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碳含量增加,氢、氧含量减小[3] 。
按照腐植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颜色和分子量的不同而分为黄腐酸(Fulvic Acid,简写FA),棕腐酸(Brown Humic Acid)和黑腐酸(Black Humic Acid)。
黄腐酸分子量最小,溶于酸、碱和水;棕腐酸不溶于水,不溶于酸,可溶于碱和乙醇,呈棕色;黑腐酸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乙醇或丙酮,仅溶于碱溶液,呈黑色[4] 。
棕腐酸和黑腐酸又合称胡敏酸[5]。
1. 2生化黄鹿酸的界定和性质黄腐酸是腐植酸中的一个组分,可以从煤炭来源的腐植酸中分离获得或直接从泥炭、风化煤中提取 ( 即矿源腐植酸MFA),也可以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以农林下脚料为原料人工制造,即为生化黄腐酸 (Biotechnology Fulvic Acid ,简称 BFA)。
BFA 是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些新产品,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有机物,它是将农村下脚料秸秆及木屑等物质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物、 化学的分解及合成反应生成的产物。
由于 BFA 来源的特殊性, 使得 BFA在其元素组成上与其他来源的腐植酸或黄腐酸物质既有共同性, 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关于BFA 的元素组成,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曾对河北深州特种化工厂生产的5批 BFA 产品的碳、氢、 氮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干基灰分含量17. 9%,碳含量 39. 05%,氢含量 5. 99%,氮含量 4. 44%。
由此可知 BFA 中碳含量低于一般矿源黄腐酸,而氢含量和氮含量均高于一般黄腐酸,总的看来,BFA 在元素组成上与泥炭黄腐酸更为接近,而在各种腐植酸原料中,泥炭是植物煤化的初级阶段。
这进一步证明了BFA 的生成是模拟了泥炭腐植酸生成的前期过程 [6] 。
研究表明 [7] :生化黄腐酸与普通矿源腐植酸相比,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水溶性好,抗硬水能力强,并且具有更高比例的官能团,使其络合、螯合能力更强;生化黄腐酸的絮凝极限明显高于煤炭来源的腐植酸,黄腐酸具有相当强的抗絮凝作用的能力。
1. 3生化黄腐酸的应用生化黄腐酸是多种有益物质组成的复合体, 加之其独有的五大特点, 它对生物具有极大的活性, 能明显提高动植物的免疫功能和抗逆性能, 改善土地盐碱化程度, 与化肥农药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肥力, 降低化肥的使用量而减少危害。
因此生化黄腐酸是生产无毒无公害化肥、农药和饲料掭加剂的新型替换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BFA 经微生物发酵而成, 是一种成分极为复杂的混合物,的酶类、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有显著功效。
这一点与矿源腐植酸有根本区别。
2.BFA 碳含量较低,分子量较小,含有丰富的羟基、酚羟基、醌基、羧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因而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土壤中能络合、螯合、吸附作用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提高土壤的保肥、 保水能力, 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增加有效菌群数量来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
3.BFA 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调节叶面气孔开张度的物质。
它可以缩小气孔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 [9] ,使植株和土壤保持较多的水分,同时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10],促进生根,提高根/冠值 [11] ,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 [12]。
二者相辅相成,开源节流,达到提高作物抗旱 I 州、节水能力的目的。
4.BFA 能显著提高植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 使作物新陈代谢旺盛, 光合作用加强,糖分和干物质增多,从而提高作物抗寒、抗病等抗逆能力 [13],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而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荆。
5.BFA 具有良好的离子结合能力, 可显著提高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能力。
与化肥复配,可明显增加肥效,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化肥流失。
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与农药形成复合 体,既可降低农药毒性,提高药效,又可减少环境的污染。
6.BFA 技术将植物残骸转化为黄腐酸类物质作为天然绿色肥料还田,更科学的实现了 “土地自养”,使土地资源获得有效的保护和再生。
7.由于 BFA 技术是成功的模拟了自然过程的生物技术,再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能源,不使用和消耗化学药品, 不产生废水、废渣,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大量的功能集团对多种化学成分的吸附, 结合和运转功能, 不但可以清除环境中许多有害物质, 并能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多功能、 高效率和适用性广等优点, 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新型生物技术。
[8],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含有大量对植物生长过程有影响总之,生化黄腐酸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已经从大量实验中得到证实[14-17] 。
但是,由于植物种类不同,年龄不同,培养条件不同,报道的数值也有变化[18-21]。
2生化黄腐酸的提取工艺2.1 BFA 技术1987年李全民[22]所得的关于“发酵肥”的中国专利,是从发酵料中用较温和的方法提取、分离得到的黄腐酸是发酵法制备黄腐酸(BFA) 技术的基础,随后1992年底通过河北省科委省级鉴定,“生化法制取黄腐酸”正式投入生产,这种技术是我国首创。
BFA技术采用生物发酵手段将秸杆、木屑[23]等纯天然物质资源转化黄腐酸等水可溶性物质,人为地模拟了自然界中植物残骸转化为腐植酸类物质的过程。
目前,在国内发酵生产BFA工艺一般是,采用纯天然物质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 pH下,加入特定菌群或以天然菌种群进行混菌发酵[24] 、或自然发酵[25],一般采用固体二步发酵,后经过液固分离,固体作为高效有机肥,液体浓缩,即成黄腐酸产品。
发酵的 BFA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肯定: (1)BFA 的主要成份的确是黄腐酸;[26](2) 它和矿源黄腐酸 (MFA)一样,属于腐植酸形成初期的产物;(3) 与棕、黑腐酸相比,其缩合程度和碳含量较低,分子量较小,而含有的活性基团较多,表现出色泽较浅,水溶性较好,易于被动植物组织吸收等特点,并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4)一般情况下, BFA较 MFA分子量更小些,絮凝极限更高,缓冲容量更大, pH值更接近中性,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活性,使用浓度也往往更低; (5) 作为发酵液粗制品,BFA是一个成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含有大量对生物的生理过程有影响的酶、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所表现出的生物活性很可能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6) 但无论如何,它仍是一种黄腐酸,与其它来源的黄腐酸和腐植酸有许多共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
BFA的这种理化特性,这不仅使它在问世短短几年中便在农、林、牧及养殖业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和较大的发展,而且使我们相信它在医药、保健、发酵、建材、饲料等各个工业领域同样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BFA 技术中几点思考但是,目前 BFA技术尚处于十分粗放的初级阶段,在菌种的分离、分析和保存;发酵原材料及发酵工艺过程规范化;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 BFA产品的纯化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BFA技术是以“天然菌群”或以“特定菌群”进行混菌发酵。
但据了解目前各生产厂家并未认真地对BFA的生产菌群进行科学分离、鉴定及正确保藏,更谈不上优化菌种。
菌种的变异及退化发生,使菌种的质量下降。
对 BFA生产原材料役有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也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更没有对各原料的配比及预处理、接菌量及接菌温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控制及 BFA提取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检测等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生产技术内容作出明确的说明或要求。
目前所用检测 BFA方法是非特异性的,无法明确地分辨所测得的含碳化合物中究竟有多少是黄腐酸而多少是葡萄糖、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核酸等原材料的组成成分所发生的极为复杂的分解和重组反应,含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等表征均会表现出的相应变化。
BFA产品是一种混合物, BFA产品的“纯化”并不意味着化学上的“纯化”而主要是指根据其用途除去可能引起不良影响的那些“杂质”。
它与其它化工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异,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纯化,生产出不同“级别” 的产品,因此它的纯化具有较大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