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

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

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

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

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

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

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

94STATE-OWNED ASSETS OF SHANDONG国资实务 | ACTUAL PRACTICE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舞弊现象也更加严重,证监会因此通报与处罚了许多违规的上市公司。

但是随着监管的日趋严苛,造假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大的审计风险。

与此同时,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采取措施提升其公信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证监会根据举报对九好集团的重组方案立案,并于2017年4月和9月分别对九好集团和本案中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进行了行政处罚。

此案因领域新、造假范围广、手段隐蔽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意图上市的公司常用的造假手段,进而从相关方面探求审计失败的原因与改进的对策,以期为充分防范审计失败提供借鉴。

案情简介九好集团的借壳过程分为三部分: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和配套融资。

第一步是资产置换。

鞍重股份合法拥有的除货币资金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为置出资产,九好集团的100%股权中的等值部分为置入资产,二者互相置换。

第二步由鞍重股份发行股票以向九好集团的股东支付对价,发行价为每股16.23元。

第三步锁价发行股份进行配套融资。

鞍重股份以每股18.07元的价格向九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以配套融资。

鞍重股份公布并购重组预案后,股价飞升,于2015年12月涨至最高点,为每股87.78元。

虚增收入与银行存款以及隐瞒借款与银行存款质押是九好集团主要的造假方式。

九好集团于2015年虚增贸易收入574,786.32元,2013至2015年共计虚增服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务费收入264,897,668.7元、银行存款3亿元,另有3亿元借款及质押的定期存单未按要求披露。

九好集团审计违规的原因(一)注册会计师方面原因1.执业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从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以及现场走访工作等多个方面都能看出执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缺乏。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概述:审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本文以九好集团为例,探讨其审计失败的原因,并基于系统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一、九好集团审计失败原因分析1.管理体系不完善九好集团在管理体系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清等,导致一些工作不协调,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控制度未落实九好集团内控制度无法有效落实,未能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风险,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隐患,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审计流程不规范九好集团在审计流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计计划制定不充分、审计证据收集不完整、审计问题跟踪不及时等,导致审计难以开展、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影响了审计失败的发生。

二、基于系统理论的解决方案1.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完善信息流程,确保审计工作各环节有序进行,信息畅通,及时反馈并跟踪问题,从而提高审计成功率。

2.落实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避免审计难以顺利进行,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规范审计流程根据审计规范,建立完善的审计流程,明确审计计划和审计标准,规范审计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记录,建立问题追踪机制,及时跟踪和处理审计问题,从而提高审计成功率。

结论: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主要原因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内控制度未落实、审计流程不规范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基于系统理论的解决方案建议,以期提高类似企业的审计质量和水平。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从银广厦泡沫破灭到欣泰电气造假退市, 从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到东芝公司财务丑闻, 不仅广大股民受到严重伤害,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上述会计舞弊事件未能在事前发现, 在于审计人员并未考虑在审计初期识别被审计单位的风险, 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暴露出的风险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公司重点风险领域进行核查, 从而扩大了审计风险,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传统制度基础审计已无法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现在复杂的审计环境又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审计行业需要一个新的审计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保障注册会计师在市场中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模型进行了修订,新准则要求审计人员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重心, 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开始逐步在我国推行起来。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程序为起点,从业务承接到出具审计意见关注企业风险, 并针对性地实施审计程序。

特别是在审计初期风险评估程序尤为重要, 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效果决定了审计整体的效率。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大部分事务所已将风险评估程序列入审计底稿中, 并要求对重要客户如上市公司、大型集团等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但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为风险评估的思维尚未转变、风险评估所需的信息数据系统尚不健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较为落后。

风险评估程序失效极易导致审计失败, 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也不复存在。

无论是从提高审计人员审计效率角度还是恢复社会公众信心角度, 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提高自身风险评估水平。

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说明审计案例中存在的风险评估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选用的案例主体是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及九好集团, 案例的客体是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国内大型事务所, 在对九好集团风险评估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并受到证监会处罚。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由于审计而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普遍,注册会计师均涉案其中,遭受各方面的猛烈抨击。

为了提高审计风险意识,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的现状和问题的成因。

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进行分析,从行政、民事和刑事三个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贵任进行分析,得出现存的问题,法律上注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重罚事务所,轻罚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意识淡薄;注册会计师玩忽职守,职业谨慎性较差。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即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认定的法规,加强建设审计的监督机制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Research o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audit——Take the case of Jiuhao group as an exampleMajor: Auditing Grade: 2016 Class: 8 Student: lijiaqiu Supervisor: liuhuiAbstrac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audi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the public. In order to improve audit risk awarenes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s well as the status quo of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Taking the case of Jiuhao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PA audit from three aspects of administration, civil and crimina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neglecting civil responsibility, punishing the firm severely and punishing CPA lightly. CPA's audit risk awareness is weak; CPA's dereliction of duty, professional prudence is poor.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to strengthen the punishment, to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PA's audit legal responsi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di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he CPA's civil liability mechanism, and to improve the CPA's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Audit legal liability;problem引言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日趋完善,市场体量和市场多元化程度不断加强,社会公众的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公司的核心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同时取得对重组后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

由于IPO上市存在成本较高、审核较严格和周期不确定等确定,一些企业就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并购等方式来实现借壳或买壳上市。

针对注入的资产注册会计师会对其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有责任遵循审计准则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防止有毒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保障借壳上市顺利完成。

1 九好集团借壳鞍重股份财务舞弊回顾九好集团对鞍重股份的借壳上市过程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主要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相应资金、重大资产置换等方式来达到其上市的目的。

九好集团为达到借壳上市目的粉饰财务报表。

2013—2015年三年间,九好集团虚增收入分别为0.17亿元、0.87亿元、1.6亿元,逐年递增,增长幅度逐年加大。

另外九好集团作价37.1亿元,以资产置换差额发行股份的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6.23元,承诺业绩在三年内达到3亿元。

2017年9月20日,证监会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了行政处罚。

2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原因分析2.1 缺乏对关键指标异常变动的职业怀疑态度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都应该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对指标数据执行严格的分析程序,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识格信息的发布形式和方法进行积极改革,切实体现价格监测 数据的权威作用。

信息发布方面要坚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并运用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

2.3 立足实践革新监测工作,创新转变求得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格监测工作复杂度的提高,新时期中心在推进价格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继续沿用传统工作模式,而是要在监测工作方面寻求转变,在创新中求发展,保证价格监测和实际情况相符。

一是转变监测方式。

在监测方式的改革过程当中要打破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构建当场询价采价、现场录入数据、后台实时汇总的全新模式,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动不同监测点数据的互联互通。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展开分析与思考。

在将介绍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在首先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造假手段和后果。

随后从对策思考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行为,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强调诚信和透明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财务风险和合规管理的重视,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对策思考、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九好集团是一家知名的企业,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近有关九好集团涉嫌财务造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信誉,还会对投资者和员工造成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将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也将提出对策思考,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敬请期待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了解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的具体情况和我们的对策建议。

2. 正文2.1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九好集团是一家知名的企业集团,涵盖多个产业领域,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良好的市场声誉。

近期却爆出了财务造假的丑闻,让人们对这个曾经繁荣的集团感到震惊和失望。

造假案例中,九好集团利用虚构的销售额和净利润来夸大自身的业绩,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资金。

他们还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和股东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一案例的背后反映了九好集团管理层的失职和利益冲突,也揭示了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制度缺陷。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

九好集团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应该警惕财务造假风险,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审计监督,避免投资陷阱和损失。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 2.65亿元 。此外 ,九好集 团 将其 审计机构利 安达 会计 师事 务 所推 到 了风 口浪尖 。
通过与供应商签 订虚 假业 务合 同来 确认 业 务收 入 ,在 相关 专业 人士指 出尽 管九 好集 团商业模 式 较新 ,但如
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 账户退 回到供应 商法 果 审计人员 能够保 持 职业 怀疑 精神 ,实施 必要 的审计
假 资金 。同时为 了掩 饰账 面 3亿 的虚假 资金 ,九好 集 团首先通过 借款 购买 理财产 品或定期 存 单 ,然 后再 将 取得 的理财 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 方关联公 司质押 担 保 ,最后将承兑 汇票 以贴 现 的方 式获得 资 金并 归还 借 款 ,九好集 团通 过如 此反 复银 行 流水体 外循 环 的方 式 使其账 面一直保持 3亿银 行存款 。截 止九好集 团公 开 披露《审计报告 》附注及《重大资产 重组 报告 书 》时这 3 亿银行存单仍然 处 于质 押状 态 ,但 是九 好集 团并 未披 露 这 一 事 实 。
不应该计入 收入 ,可见 九好集 团虚构业 务 以达 到增 加 风 险
收入 的 目的 。
风 险导 向审计 中 ,了解被 审计 单位 及其 环境 是 必
1.2 虚 增 贸 易收 入
要程序 ,《中 国注 册会 计 师 审计 准则 第 1211号一通 过
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 (以下简称 融康信 息) 了解被审计单 位及 其环境 识 别和 评估 重大 错报 风 险 》
策 ,指 出此次审计失败暴露的 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 出相 应建议 ,以期为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 生提供一些指导 。
关 键 词 :九 好 集 团 ;财 务 造 假 ;审计 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呈现出多元性和层次化的格局,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

企业为加速自身的发展,提高资本实力扩大资产规模,首要任务便是扩展融资渠道,而扩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则是实现公司上市。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公司利用各种财务造假手段明目张胆地进入资本市场圈钱,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中扮演“鉴证人”的角色,他们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允性。

然而审计失败案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2013年至2018年5月,证监会对审计失败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共开出行政罚单34例,仅2017年就达到10例之多(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遭到巨大质疑。

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概述,并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审计失败原因及审计失败防范策略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概括,并在具体研究中选取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展开论述。

其次,阐述了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对审计失败的含义进行界定,通过对主要观点的研究,我认为审计失败应当理解为注册会计师由于存在主观上的过失而未严格执行公认的审计准则,从而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舞弊行为或重大错误,最终发表与企业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审计意见。

再次,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九好集团及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并详细阐明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始末。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的手段包括:通过虚构供应商和客户、虚构资金循环增加服务费收入;
虚构贸易合同增加贸易收入;虚构银行存款;借款和质押行为未对外披露。

接着指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现场走访工作存在瑕疵和矛盾、对相关的合同和用印及收入证据不足等疑点未予以充分关注、未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函证程序、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不到位。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证监会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九好集团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具体处罚结果。

此外,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方面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职;注册会计师未严格按照审计
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未对异常的财务数据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薄弱。

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治理方面主要是: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九好集团缺乏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九好集团为达借壳上市的目的存在违规
动机。

从审计行业环境方面:现有的法律处罚力度不够;注册会计师行业外部监管不到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竞争激烈。

最后,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结论。

一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二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三是被审计单位恶意舞弊及内控失效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间接原因;四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环境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外在原因。

最后对审计失败的相关启示进行归纳,主要包括:注重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的培养是核心;革新舞弊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是根本途径;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
体系是关键;加强市场监管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是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