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集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建筑材料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建筑材料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第一篇:建筑材料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1、材料的密度一定高于其表观密度。

(×)2、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3、具有粗大或封闭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连通孔隙的材料,吸水率较小。

(×)4、孔隙率大的材料,其耐水性不一定不好。

(√)5、材料的吸水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6、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来表示,软化系数值越大,则长期受水作用后,其强度降低越多。

(×)7、用于水位升降部位的重要结构材料的软化系数应大于0.85。

(√)8.9.10.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建筑石膏制品可以防火性能好,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

(×)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制品的耐久性。

(×)11.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C3A。

(√)12.13.14.17.18.19.抗硫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A的含量一定低于普通水泥。

(√)强度不合格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可以降低等级使用。

(×)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有防腐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适合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有抗渗性要求的优先选用普通水泥和火山灰水泥,不宜选用矿渣和粉煤灰水泥。

20.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较低。

(×)22、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比同条件下拌制的卵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差,但强度高。

(√)23.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沉入度来表示。

(×)24.25.26.27.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高。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100mm。

(×)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完整版)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珠光体58.4%,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0.46%。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6.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

7.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8.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判断改错题(对打√,错打“×”并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片状马氏体增多,板条马氏体减少)()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组织形态和性能也不同)()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退火工件硬度用HBS标出,淬火工件硬度用HRC标出;)()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5.×,表面淬火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与性能。

)(√;)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答案一、(15分)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过冷度2.正火3.奥氏体4.热加工5.调质处理答案: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 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3.奥氏体—碳固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A表示。

4.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塑性变形。

5.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对于上述名词解释,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考虑其对概念或名词含义理解程度酌情给分。

二、利用铁碳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写出Fe-Fe3C相图上①-⑥区的组织组成物,标明A,E,C,S,P,K各点的含碳量。

①区:___F+P_____ ②区:_____P___③区: P+Fe3CⅡ__④区:P+ Fe3CⅡ+L d`⑤区:_ L d`____⑥区:_Fe3CⅠ+L d`A点:______0_____ E点:___2.14%___ C点:___4.3%__S点:_____0.8%___ P点:___0.02%__ K点:__6.69%_(2)计算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3)说明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为0.5%的钢的硬度高。

答:(1) 空格中斜体部分为答案。

(6分,每空格0.5分)(2)(5分)由杠杆定律得: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为:(0.6-0.02)/(0.8-0.02)*100%=74.4%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铁素体为:100%-74.4%=25.6%(3)含碳量1.0%的钢中含有硬度高的渗碳体,而含碳量为0.5%的含有较硬度较低的铁素体,故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为0.5%的钢的硬度高。

(4分)三、简答(24分)(每小题4分)1.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获得细晶粒组织?2.说明实际金属晶体缺陷种类及特征。

3.石墨的形态对铸铁都有哪些影响?4.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5.什么是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工程材料复习题目

工程材料复习题目

复习题第一篇工程材料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前的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细。

()()2、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3、奥氏体的晶粒大小除了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外,还与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及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有关。

()()4、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的质量分数量。

()()5、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6、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量愈多。

()()7、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8、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

()()9、感应加热时的淬硬层深度主要取决于电流频率。

频率愈高,则淬硬层愈浅。

() ()10、钢的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变表面的成分和组织,从而提高其表面性能。

()()11、高速钢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形。

()12、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淬火加热温度便越高。

()13、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内部晶格位向相同,而相互间位向不同的小晶体组成的。

()14、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15、金属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高。

()16、纯铁加热到912℃将发生α-Fe向γ-Fe的转变,体积会发生膨胀。

()17、晶胞是从晶格中任意截取的一个小单元。

()18、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9、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2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2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浇注时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更细。

()22、铸造合金常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行塑性变形的合金常用具有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解答

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一、填空题1.工程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又可分为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两类;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有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就是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屈服点与抗拉强度,强度与塑性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测定;洛氏硬度测量方法简便、不破坏试样,并且能综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产中最常用。

3.理解静拉伸试验过程与应力-应变曲线图。

二、判断题材料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σs时,就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 × )第二章1 名词解释晶体:指其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的物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变质处理: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剂以细化晶粒与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各向异性:在晶体中,由于各晶面与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与晶向上的各种性能的不同形核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产生的晶核2 填空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晶体缺陷的形式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 问答1 简述形过冷度与难熔杂质对晶体的影响。

答:过冷度影响:金属结晶石,形核率与长大速度决定于过冷度。

在一般的液态金属的过冷范围内,过冷度愈大,形核率愈高,则长大速度相对较小,金属凝固后得到的晶粒就愈细;当缓慢冷却时,过冷度小,晶粒就粗大。

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结晶过程中非自发形核的作用王伟就是主要的。

所以某些高熔点的杂质,特别就是当杂质的晶体结构与经书的晶体结构有某些相似时将强烈的促使非自发形核,大大提高形核率。

2 简述铸锭的组织结构特点。

答:铸锭就是由柱状晶粒与等轴晶粒组成的,组织部均匀,不同形状的晶粒对性能由不同的影响。

3.凝固过程中晶粒度大小的控制。

答:主要有两种方法:1增大过冷度,2变质处理第三章1、金属塑性变形就是在什么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金属的塑性形变就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完整版)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珠光体58.4%,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0.46%。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6.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

7.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8.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判断改错题(对打√,错打“×”并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片状马氏体增多,板条马氏体减少)()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组织形态和性能也不同)()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退火工件硬度用HBS标出,淬火工件硬度用HRC标出;)()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5.×,表面淬火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与性能。

)(√;)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60Si 2Mn 钢的热处理工艺是()。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答案:B2.面心立方晶格的最密排面晶面是()。

A.{100}B.{110}C.{111}答案:C3.Fe 3C 是()。

A.电子化合物B.固溶体C.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D.间隙相答案:C4.二元合金在发生L →)(βα+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A.液相B.单一固相C.两相共存D.三相共存答案:D5.过共析钢正常淬火加热温度为()。

A.A C1+30℃~50℃B.A CCm +30℃~50℃C.A C3+30℃~50℃答案:A6.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

A.A+30℃~50℃C1+30℃~50℃B.AC3+30℃~50℃C.ACCm答案:B7.制造手用锯条一般选用()。

A.40Cr调质处理B.T12淬火+低温回火C.65Mn 淬火+中温回火D.CrWMn 淬火+高温回火答案:B8.共析钢的过冷A在650~60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A.SB.下BC.上BD.P答案:A9.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

A.硬度低、熔点高B.硬度高、熔点低C.硬度高、熔点高答案:C10.低碳钢正火的目的是()。

A.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B.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C.消除内应力,防止淬火变形和开裂答案:A11.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属于()相变。

A.扩散型B.半扩散型C.非扩散型答案:C12.具有共晶反应的二元合金,其中共晶成分的合金的()。

A.铸造性能好B.锻造性能好C.焊接性能好D.热处理性能好答案:A13.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扩散型转变B.半扩散型C.非扩散型转变答案:A二、判断题1.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答案:×2.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4.3%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考核复习试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考核复习试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篇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期末试题《材料科学基础》试卷Ⅴ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1. 相律是在完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相数、组元数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f=C-P+22.二元系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间关系的图解。

3.晶体的空间点阵分属于大晶系,其中正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特点为,请列举除立方和正方晶系外其他任意三种晶系的名称交(任选三种)。

4.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三部分。

5.在常温和低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此外还有和折等方式。

6.成分过冷区从小到大,其固溶体的生长形态分别为。

1.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组元的化学势梯度2.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过冷度3. 某金属凝固时的形核功为△G*,其临界晶核界面能为△G,则△G*和△G的关系为△G* =1/3 △G5.金属液体在凝固时产生临界晶核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冷度。

6.菲克第一定律表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变化。

7. 冷变形金属加热过程中发生回复的驱动力是:冷变形过程中的存储能9.合金铸锭的缺陷可分为缩孔和偏析两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2分)1. 体心立方结构是原子的次密排结构,其致密度为0.74。

(× )2. 同一种空间点阵可以有无限种晶体结构,而不同的晶体结构可以归属于同一种空间点阵。

(√ )3. 结晶时凡能提高形核率、降低生长率的因素,都能使晶粒细化。

(√ )4. 合金液体在凝固形核时需要能量起伏、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

(√ )5. 小角度晶界的晶界能比大角度晶界的晶界能高。

(× )6. 非均匀形核时晶核与基底之间的接触角越大,其促进非均匀形核的作用越大。

(× )7. 固溶体合金液体在完全混合条件下凝固后产生的宏观偏析较小。

(× )8. 冷形变金属在再结晶时可以亚晶合并、亚晶长大和原晶界弓出三种方式形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结晶简答题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几种?它们的晶格常数和原子排列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3.在实际金属中存在哪几种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工业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细化晶粒?举例说明。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简答题7、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与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有何异同?答:相同——塑性变形方式都以滑移或孪晶进行;都是在切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

不同点——在外力作用下,各晶粒因位向不同,受到的外力不一致,分切应力相差大,各晶粒不能同时开始变形,接近45℃软位向先滑移,且变形要受到周围临近晶粒制约相互要协调;晶粒之间的晶界也影响晶粒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逐次逐批发生,由少数开始,最后到全部,从不均匀到均匀。

8.已知金属Pb、Fe、Cu的熔点分别为327℃、1534℃,1083℃、,试估算这些金属的再结晶温度范围?在室温下的变形属于冷加工还是热加工?9.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是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2)晶界处滑移阻力最大;(3)实际测得的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理论计算的数值小的多;(4)Zn、α-Fe和Cu的塑性不同。

作业:1.解释下列名词:滑移、加工硬化2.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它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3.何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那些?4.为什么常温下晶粒越细小,不仅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韧性也越好?第四章二元合金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组织、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晶内偏析。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间隙相与间隙固溶体(3)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答:相组成物:指构成显微组织的基本相,它有确定的成分与结构,但没有形态的概念。

例:α和β组织组成物:指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有清晰轮廓,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区别开的组成部分。

例:α、β、αⅡ、βⅡ、α+β。

(4)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3.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有共晶成分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用于压力加工的合金选用何种成分的合金为好?答:铸造性能:取决于结晶的成分间隔与温度间隔,间隔越大,铸造性能越差。

压力加工性能好的合金通常是固溶体,应强度较低,塑性好,变形均匀不易开裂。

4.利用Pb-Sn相图,分析含wSn30%的合金在下列各温度时组织中有哪些相和组织组成物,并求出相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1)高于300℃;(2)刚冷到183℃,共晶转变尚未开始;(3)在183℃,共晶转变完毕;(4)冷至温室。

5.已知A组元的熔点为1000℃,B组元的熔点为700℃,wB=25%的合金在500℃结晶完毕,并由73.33%的先共晶相α相与26.67%的(α+β)共晶体所组成;wB=50% 的合金也在500℃结晶完毕,但它是由40%的先共晶相α相与60%的(α+β)共晶体组成,而此时合金中的α相总量为50%。

试根据上述条件作出A-B合金概略的二元共晶相图。

五章、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基本组成物的力学性能讨论:一、F -Fe3C 相图的分析总结:1.F、A、P、Ld,性能和结构的比较;2.室温时,各成分对应的相、组织(画图);3.相图与组织性能比较;4.GS、ES、PSK、ECF线的意义。

二、杠杆定律的应用(总结亚、过)1、相组成物的计算:①在727℃-△T(△T→0)(或共析转变后)时;②在室温时2、组织组成物的计算:①亚共析钢②过共析钢三、分析结晶过程—几种方法?1、亚共析钢2、过共析钢四、计算性能值:45钢得P+F,知P和F的σb、各占相对量,求合金的σb。

思考题:⒈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①.1.0%C的钢比0.5%C的钢硬度高;②室温下,含0.8%C的钢其强度高;③变态来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差;④在1100℃,含0.4%C的钢能进行锻造,含4.0%C的生铁不能进行锻造;⒉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是多少?⒊判断对错①铁碳合金中,只有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才有二次渗碳体?②在Fe—Fe3C相图中,含碳大于2.11%的成分合金,在结晶过程中均会发生共晶反应?③只有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铁碳合金发生共析反应的条件?⒋对某退火碳钢进行金相分析,组织为P和Fe3C网,其中P占93%,问此钢含碳量大约是多少?并写出其钢号?求合金的σb、HBS、δ?作业: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和变态莱氏体?分别写出它们的符号和性能特点。

2.默画Fe-Fe3C相图,并用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填写相图各区。

3.分析碳含量为wc0.20%,0.77%和wc1.20%的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平衡组织,并根据组织分析它们σb、HBS和δ的高低。

4.计算碳含量为wc0.20%的碳钢在室温时珠光体和铁素体的相对量。

5.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态),由于管理不善,钢材混杂,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中F占(体积)60%,P占40%,试计算确定该钢材的碳含量为多少?并写出其钢号。

6.一块低碳钢,一块白口铁;它们的形状、大小一样,请说出有哪些简便方法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7.根据Fe-C相图,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1)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塑性,而高碳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2)钢中碳含量一般不超过1.35%;(3)碳含量为0.45%的碳钢要加热到1200℃开始锻造,冷却到800℃停止锻造。

8.“高碳钢的质量比低碳钢好”,这种说法对吗?碳钢质量的好坏主要按照什么标准确定?为什么?9.说明下列材料牌号的含义:Q235A、Q275、20、45Mn、T8A、ZG200-400。

(σs:200,σb :400;又称ZG15,0.15%C)第六章:重点掌握1. 钢在加热时组织转变的过程及影响因素;2. 本质晶粒度与实际晶粒度的含义,控制晶粒度大小的因素;3. 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中各条线的含义。

C曲线各种温度区域内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性能特点。

4. 共析钢连续、等温C典线的差别及影响C典线的因素;5. 各种热处理的定义、目的、组织转变过程,性能变化,用途和适用的钢种,零件的范围。

讨论:一、工艺1、在一批45钢制的螺栓中(要求头部淬硬到45-50HRC),混入少量20钢,若按45钢淬火处理,试问热处理后能否达到要求?为什么?2、将45钢和T12钢分别加热至700℃、770℃、830℃淬火,试问这些淬火温度是否正确?为什么在770℃45钢淬火后的硬度远低于T12钢的硬度?二、C曲线的应用1、将共析钢加热到770℃,保温,问按图示①②③----线的冷却速度冷至室温,各获得何种组织?对应工艺?2、将共析钢加热到770℃,保温,问采用什么热处理工艺可得到下例组织P、S、T+M、B下、M+A,,在C曲线画出各热处理工艺的冷却曲线,注明热处理工艺名称和所得组织。

三、下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过冷A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却速度愈快,冷却后钢的硬度更高;2、钢中合金元素越多,则淬火后硬度就越高;3、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4、冷速越快,马氏体转变点Ms、Mf 就愈低;5、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6、为了改善碳素工具钢切削加工性,应采取完全退火四、有两个碳含量为1.2%C的碳钢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其平衡组织分别是A+Fe3C 和A),然后以大于vk 冷却速度冷至室温。

试问: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留奥氏体较多?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作业:1.解释下列名词:(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马氏体;(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4)退火、正火、淬火、回火;(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淬透性、淬硬性;(6)调质处理。

2.何谓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是否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vk值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5.将φ5mm的共析碳钢加热至760,保温足够时间,问采用什么热处理工艺可得到如下组织:P、S、T+M、B下、M+A’,在C曲线上画出各热处理工艺的冷却曲线,注明热处理工艺名称和所得组织。

6.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3)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 钢坯。

7.为什么淬火后的钢一般都要进行回火处理?按回火温度不同,回火可分为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后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应用范围。

第七章合金钢(金属材料)1、碳钢有哪些不足?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些作用?2、说明下列钢的类别、含义和典型应用?Q235-A.F、20、45、60Mn、T8MnA、T10A、T13。

3、合金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滚珠轴承钢、刃具钢的成分特点、性能要求、典型牌号和用途?4、不锈钢抗腐蚀的途径?5、不锈钢和耐磨钢种类、典型牌号和用途?6、说明下列钢的类别,使用状态组织、性能特点、用途及做何热处理?38CrMoAl、20CrMnTi、60Si2Mn、GCr15、CrWMn 、W18Cr4V、Cr12MoV、5CrMnMo、4Cr13、1Cr18Ni9Ti 、ZGMn13、40Cr、9SiCr、40CrNiMo。

7.根据高速钢的热处理特点,说明合金元素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八、1.铸铁分为哪几类?其最基本区别是什么?2.在铸铁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都完全石墨化,第三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未石墨化,或部分石墨化,问它们各得到什么组织?3.可锻铸铁可以锻造吗?4.铸铁组织与性能特点?九、1.解释下列名词:固溶处理,时效强化。

2.铝合金可通过哪些途径达到强化的目的?3.铝合金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与钢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有什么异同?4.何谓硅铝明?它属于哪一类铝合金?为什么硅铝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变质处理前后其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这类铝合金主要用处何在?5.轴承合金必须具有什么特性?其组织有什么要求?举例说明常用巴氏合金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试题40分钟班级:姓名:一、填空(14分)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用字母表示是()。

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