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无答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学习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课前预习】1.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秦朝共存在了多少年?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3.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4.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5.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1.秦的灭亡。

(从灭亡的原因、经过、教训着手)2.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3.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是()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 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来源:学+科+网]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3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A.陈胜B.吴广C.项羽 D.刘邦4.秦朝灭亡的标志是()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攻占咸阳D.西汉建立6.读下列材料: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教学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后,中央集权的影响。

2.了解秦朝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导致农民大起义的背景。

3.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1.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

2.农民起义的形式和影响。

教学难点:1.秦末农民起义的组织和领导。

2.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统治如何?-秦朝的统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秦末农民大起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写下本节课的标题:《秦末农民大起义》。

2.教师向学生介绍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

-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中央集权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哪些问题?3.教师讲解农民起义的背景。

-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形式和规模如何?三、读文讲解(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读取课文《秦末农民大起义》。

2.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文中提到的农民起义中的领袖是谁?他们的要求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活动范围有哪些?他们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四、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农民起义对后来的历史有哪些影响?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五、展示评价(10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2.教师布置作业和课后阅读任务。

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农民起义历史意义的文章。

课后阅读:读取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案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背景、形式和历史意义。

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了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导致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了解了农民起义的组织和领导,以及农民起义对后来历史的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秦始皇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了秦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1.材料展示: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这说明了什么呢?提示: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

2.材料展示: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说明了什么呢?提示:秦朝法律严苛(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

3.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提示:(1)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经过略;张楚;失败。

(2)项羽。

(3)刘邦。

2.问题思考: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提示:还会爆发。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赛课导学案_0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一.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二.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三.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扫平天下。

但是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迅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讲授新课:出示图片情景1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阿房宫动脑筋: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徭役繁重情景2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赋税沉重——穷困潦倒忍饥挨饿情景3秦朝法律告示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yì)(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hǎi)(音海,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刑法残酷二、秦末农民起义出示图片陈胜吴广起义的图片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2)过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各地农民响应→进军咸阳→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2、后期: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秦朝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2)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注: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军过渡:(三)楚汉之争合作探究:教师小结:达标训练:1.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1)学习目标:1.知道秦暴政的主要表现。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了解楚汉之争。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难点:秦的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1.理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2.表现:二.秦末农民大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起义(1)巨鹿之战:(2)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性质:2.交战双方:3.结果:1.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的暴政,属于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争夺帝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探究一: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认识探究二:评价秦始皇探究三:秦朝灭亡前后,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知识拓展】项羽、刘邦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

2)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

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一、选择题1.丞相李斯认为搞“私学”的人“不师今而学古”,“以古非今者”应灭族。

秦始皇为了统一舆论,维护中央集权,接受了此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尊崇儒术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崇文抑武2.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但是,他的统治也有一些缺点,下列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罚④急于求成和暴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第 1 页【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知道楚汉之争。

2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3.通过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填写: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暴政表现:1.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________和________。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3.秦始皇在思想上实行 。

4.________的统治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原因——戍守长城,误期当斩。

过程: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

他们走到_______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领队的________和________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________"政权。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失败。

后来,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________,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

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合作探究】1. 你如何看待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

你觉得该如何评价秦始皇?说说理由。

【达标测试】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 ②繁重的赋税 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④严酷的刑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 A .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 .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 .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 .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无答案)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涿鹿之战 3、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匈奴的进攻 B.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C.秦朝的暴政 D.农民起义的打击 4、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5、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6、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于(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A.大泽乡 B.陈 C.巨鹿 D.咸阳 8、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 A.战术正确 B.赢得民心 C.后方巩固 ) ) ) ) ) )
8.“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 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刘邦项羽起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 ) D.楚汉之争
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④实行族诛 ⑤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4.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 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下大雨 C.农民快饿死了 5.童谣“阿房” “阿房”始皇亡是暗指(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 B.陈胜想称王 D.秦的暴政 )
D.善于用人 9、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刘邦与秦军 B.项羽与秦军 C.陈胜吴广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四、合作探究 (一) 、秦的暴政 1.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 2.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 (二)陈胜、吴广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9 年) 。 陈胜、吴广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1)起义过程。 起义发生后,起义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接 连攻下了几座县城,在陈建立了政权,国号称为“张楚”。陈胜自立为王,并封吴广为 假王,接着就派主力军向秦朝的都城咸阳方向进攻,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的骊山。这把秦 二世吓坏了,他急忙下令赦免当时在骊山修筑陵墓的几十万刑徒,将他们组织起来,配 合秦军镇压这场起义。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到半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陈胜、吴 广也相继被部下杀害。 (2)意义。 这次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历来都为人们所称道。现在请同学们 归纳一下它的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 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 。 ①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在此过程 中,有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是巨鹿之战。这个战役里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 成语?(破釜沉舟) ②这一战役中,项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2)秦朝的灭亡(公元前 207 年) 。 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秦朝灭亡后,两位农民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 问题:由谁来称王呢?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 先攻破咸阳谁就称王。虽然秦军的主力是给项羽的军队打败的,但是咸阳却是刘邦先攻 )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重难解析】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课前小练】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秦始皇为修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2、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的_______________上缴国家。

3、刑罚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还有族诛和连坐。

4、秦二世的暴政:秦二世更加残暴,政治黑暗。

秦的暴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和领导者:公元前___________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__起义。

2、过程:起义军在___________建立政权,__________自立为王,陈胜派主力一直打到_________附近。

3、结果:由于秦军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杀害。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___________以少胜多,在________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______________率军直逼咸阳,秦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导学案
第9课 秦统一六国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2.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一、温故知新。

1、老子: 学派创始人,主张:① 、② 、③ 。

2、孔子: 学派创始人,主张:核心思想 ,提出 ,政治上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1、时间:公元前 ——公元前 。

2、条件/背景:① ② (主要原因)
③ 3、过程:公元前230年 (远交近攻)
公元前221年,秦王 建立 ,定都 。

4、秦的统一的意义: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
1、原因:原来 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 。

2、内容: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负责监察,最后决断由皇帝掌控。

地方上:实行 。

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基本模式。

1、目的:
2、文化:统一文字—— ,有利于
3、经济:统一货币—— ,有利于
统一度量衡,便利了
统一 并修筑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凿灵渠,统一
4、军事:派蒙恬 ,长城西起 ,东到 。

巩固练习:
1.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 .公元前356年
B .公元前230年
C .公元前221年
D .公元前202年
2.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皇帝
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 .周武王
B .嬴政
C .大禹
D .商汤
四:作业布置:掌握本课知识点;完成配套练习。

秦统一六国
秦灭六国(军事上)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初一历史导学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一、温故知新。

1、秦的统一的意义: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 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有哪些功绩?
疆域上:统一 ;政治上:建立 ;经济上:统一 ; 文
化上:统一 。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表现:1、 2、 3、 4、 (补充:为禁锢人的思想“焚书坑儒”)
1、原因:直接—— ,根本—— 。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政权:
2、过程: 结果失败,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 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直抵 ,秦朝灭亡,公元前
1、时间:公元前 ——公元前 (四年);
2、双方:
3、目的: ;
4、性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5、刘邦胜,原因:
巩固练习:
1. 陈县人对陈胜说:“将军生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

”后来陈胜自立为王,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政权
B.大齐政权
C.大顺政权
D.大西政权
2. 下列不属于秦的暴政的是(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大兴土木、营造皇陵
D.刑罚残酷
3. 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后来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 )
A.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赵高
4.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开始于( )
A.公元 前221年
B.公元前213年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