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测量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测量员理论考试分类模拟题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二)
![[测量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测量员理论考试分类模拟题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二)](https://img.taocdn.com/s3/m/72df19355022aaea988f0f5d.png)
C.1/3000
D.1/5000
答案:A
A.0.2m
B.0.5m
C.0.8m
D.1m
答案:B
问题:35. 采用罗盘仪测量直线的磁方位角时,为了提高读数精度和消除磁针的偏心差,应读取磁针南端读数,磁针南端读数 后,再和北端读数取平均值,即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C
问题:36.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 。
D.0.01m
答案:C
问题:13. 在第Ⅳ象限时,象限角R与方位角A的关系为 。
A.R=360°-A
B.R=360°+A
C.R=A-360°
D.R=A+360°
答案:A
问题:14. 在测量学科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 、电磁波测距和水准仪法测距。
A.视距法
B.经纬仪法
C.钢尺量距
D.罗盘仪法
答案:C
答案:A
问题:32. 在第Ⅲ象限时,象限角R与方位角A的关系为 。
A.R=180°-A
B.R=180°+A
C.R=A-180°
D.R=A+180°
答案:C
问题:33. 测钎一般以 根为一组,穿在铁环中,用来标定尺的端点位置和计算整尺段数。
A.8
B.10
C.11
D.12
答案:C
问题:34. 在进行视距测量时,为了减小大气折光对气流波动的影响,视线要离地面 以上,特别是在日晒时更应注意。
A.A=α+γ
B.A=α-γ
C.κ=A+δ
《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m t m l t 50201025.10044.505×−××+=−,在温度为31.4℃和标准拉力下量得均匀坡度两点间的距离为49.9062m 、高差为-0.705m ,则该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B )。
A .49.904mB .49.913mC .49.923mD .49.906m2.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162.382m 的A 点,仪器高为1.40m ,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 点的尺读数分别为1.019、1.400和1.781m ,求得竖直角α=-3°12′10″,则AB 的水平距离和月B 点高程分别为( A )。
A .75.962m ,158.131mB .75.962m ,166.633mC .76.081m ,158.125mD .76.081m ,166.639m3.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 ,用该仪器测得500m 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C )mm 。
A .±18B .±3C .±4.5D .±64.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
A .定位测量B .直线定向C .象限角测量D .直线定线5.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D )。
A .象限角、0°~90°B .象限角、0°~±90°C .方位角、0°~±180°D .方位角、0°~360°6.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C )。
①真子午线方向 ②y 轴方向 ③磁子午线方向④指南方向 ⑤重力方向 ⑥中央子午线方向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⑥D .②④⑥7.已知AB 直线的坐标象限角为SE30°13′,则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B )。
最新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练习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A)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B)。
A.64.748mB.64.812mC.64.821mD.64.784m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B)。
A.25.09mB.24.94mC.25.00mD.25.06m6、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
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A.0°~270°B.-90°~90°C.0°~360°D.-180°~180°8、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B.276°C.6°D.174°α=35°23′,测得左夹角∠ABC=89°1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α=(A)。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CBA.124°57′B.304°57′C.-54°11′D.305°49′计算题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第4部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判断题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238°36′24″。
该表述 (错)2、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该表述 (对)3、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该表述 (对 )4、设 AB 距离为 200.23m ,方位角为 121°23′36″,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 +170.919m 。
该表述 (错)5、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 100m ,其往返较差为 +4mm ,其相对误差为 1/2500 。
该表述 (错)6、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该表述 (错 )7、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 α=180° -R 。
(错)8、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为 A (500.00,835.50),B (455.38,950.25),AB 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
( 对 ) 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301°23′36″。
(对)10、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上两端点之间定出若干个点,这些点都必须在两端点连线所决定的的垂直面内。
(对)11、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对)12、在钢尺量距中,钢尺的量距误差与所量距离的长短无关。
(错)13、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错)14、在钢尺量距中,定线不准使所丈量的结果偏大。
(对)15、若某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 且丈量时的温度与检定时一致, 则使用此尺所量得的距离比应有距离偏大, 故尺长改正数为负值。
(对)16、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表达式中的固定误差就是该仪器的加常数。
(对)17、直线的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表示,也可以用象限角表示。
(对)18、AB 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45°,则 BA 直线的方位角为 325°。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_第四章_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一、名词解释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二、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2.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有、、、等。
3.在测量工作中,测尺的种类有、等。
4.在丈量距离时,测杆的作用是。
5.根据丈量精度的要求,直线定线一般采用法和法两种。
6.在倾斜地面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时,其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7.三北方向指包括、和三种。
9.罗盘仪是测角的仪器。
10.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整尺段时,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角度不能直接用仪器测出,而必须通过计算得到?A 真方位角B 磁方位角C 坐标方位角D 水平角()2.测磁方位角的仪器为A 罗盘仪B 经纬仪C 水准仪D 全站仪()3.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268°18′26″,则B到A的坐标方位角为A 268°18′26″B 178°18′26″C 88°18′26″D 1°41′34″()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A -90°~+90°B 0°~+90°C 0°~+180°D 0°~+360°三、计算题1.已知A(2361.752,2103.452)、B(1000.751,2125.45),计算坐标方位角及?2.如下图所示,在进行视距测量时,已知经纬仪的上丝读数为1.769m,下丝读数为1.124m,中丝读数为1.449m,此时仪器的竖盘读数为86°45′35″,仪器高为1.65m;求:⑴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⑵A、B两点之间的高差。
第四章一,1直线定线;为了使丈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是所量各尺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即需要将每一吃段首位在在测定的直线上,这种以直线上标定软干点一标定值线的方法叫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直线玉基本方向线之间角度的工作。
3方位角;由基本方向的北方起,顺时针测量之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测量员试题5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

一、单项选择题1.直线的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算到直线的锐角,其角值为()A、0º~180ºB、90º~180ºC、0º~90ºD、45º~90º2.某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A、1/3286B、1/7488C、1/5268D、1/72883.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检定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2m,用其丈量了一段23.586m的距离,则尺长改正数应为()A、-0.012mB、0.012mC、-0.009mD、0.009m4.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A、0º~270ºB、-90º~90ºC、0º~360ºD、-180º~180º5.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º,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A、96ºB、276ºC、6ºD、180º6.坐标方位角是以()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锐角7.城市测量中使用的坐标系的象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Ⅰ、Ⅱ、Ⅲ、Ⅳ象限,它是起算于()A、y轴北端B、x轴南端C、x轴北端D、y轴南端8.确定直线与()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9.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A、180ºB、360ºC、90ºD、270º10.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11.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12.()是以尺的端部、金属拉环最外端为零点起算A、端点尺B、刻度尺C、皮尺D、轻便钢卷尺13.()是以刻在尺端附近的零分划起算的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14.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A、1/1000B、1/2000C、1/3000D、1/500015.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也不应该大于()A、1/1000B、1/2000C、1/3000D、1/500016.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量距的精度要求较低,所以只用古法进行()A、直线定位B、平坦地面量距C、倾斜地面量距D、倾斜改正17.为了防止错误发生和提高丈量精度,一般需进行往返测量,一般用()来表示成果的精度A、相对误差B、中误差C、限差D、偶然误差18.某测量员,使用钢尺测量A、B两点,AB往测长尾300.06m,返测长为299.96m,则相对误差为()A、1/3000.1B、0.1/300.1C、1/3000.6D、0.1/300.0619.方位角的角值一般为()A、0º~90ºB、0º~180ºC、0º~360ºD、90º~360º20.同一直线上的正、反方位角的关系为()A、aBA=aAB±90ºB、aBA=aAB±180ºC、aBA=aAB+90ºD、aBA=aAB+180º21.在第二象限,象限角R与方位角A的关系为()A、R=180º-AB、R=180º+AC、R=A-180ºD、R=A+180º二、多项选择题1.直线方向通常用该直线的()来表示A、罗盘仪B、方位角C、象限角D、偏差E、高差2.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答案: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C 5.C 6.C 7.C 8.A 9.A 10.B 11.B 12.A 13.B 14.C 15.A 16.A 17.A 18.A 19.C 20.B 21.A多项选择题:1.BC 2.ACDE。
(完整word版)距离测量(带答案)

1、(B)2、(A)3、(D)4、(A)5、(C)6、(A)7、(B)8、(B)9、(B)10、(A)11、(A)12、(A)13、(B)14、(D)15、(A)16、(A)17、(D)18、(B)第四章距离测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B )。
A.–2.45mm B.+2.45mm C.–1.45mm D.+1.45mm2、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 A )。
A.–0.010m B.–0.007m C.+0.005m D.+0.007m3、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的名义长度为( D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4、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在标准温度和拉力的情况下,其实际长度为( A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5、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C )。
A.29.8540m ;-0.4mm B.29.8540m ;+0.4mmC.29.8536m ;-0.4mm D.29.8536m ;+0.4mm6、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练习题
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D.坐标差值
2、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
B.经纬仪法
C.水准仪法
D.罗盘仪法
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
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B )。
A.64.748m
B.64.812m
C.64.821m
D.64.784m
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B )。
A.25.09m
B.24.94m
C.25.00m
D.25.06m
6、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A )。
A.标准方向线
B.东西方向线
C.水平线
D.基准线
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
A.0°~270°
B.-90°~90°
C.0°~360°
D.-180°~180°
8、坐标方位角是以(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D.以上都不是
9、已知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96°
B.276°
C.6°
D.174°
10、地面上有A,B,C 三点,已知AB 边的坐标方位角AB=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 ′,则CB 边的坐标方位角
=(A )。
CB
A.124°57′
B.304°57′
C.-54°11′
D.305°49′
计算题
1、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B →1,1→2,2→3,3→4 的坐标方位角。
解:B 1 = 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 = 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 = 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 = 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2、已知点 A 坐标, =1000 、 =1000 、方位角
=35°17'36.5", 两点水平距
离 =200.416 ,计算 点的坐标?
36.5"=1163.580
36.5"=1115.793
35o17'
35o17'
3、 =3712232.528 、 =523620.436 、 =3712227.860 、 =523611.598 ,计
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方位角
、水平距离。
=62°09'29.4"+180°=242°09'29.4"
4、试完成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
已知:钢尺号码:N O:11;钢尺膨胀系数:0.000012;钢尺检定时温度:20℃;钢尺名义长度l0=30m;钢尺检定长度l/ =30.0025;钢尺检定时拉力F0=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