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农药使用管理安全规范

农药使用管理安全规范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药在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和不规范的农药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规范的农药使用管理安全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药使用管理的安全规范。
一、农药选择农药的选择应当基于作物的具体情况和病虫害的类型。
在选择农药时,应当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避免使用高毒性和残留期长的农药。
二、农药存储农药存储要求应当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农药应当存放在专用的存储室内,室温应当稳定,通风良好。
存放农药的货架应当牢固,避免农药易倾倒。
三、农药携带和使用农药在携带和使用时,农民和工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农药的使用应当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技术,避免药物的浪费和过量使用。
农药使用后的容器和包装物应当安全处理。
四、农药使用记录和登记农药使用的记录和登记应当做到详细、准确和规范。
记录中应包括使用日期、农药品名、用量、使用者、使用方式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监控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五、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是农药使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药残留检测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
六、农药包装和标签农药的包装和标签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包装应当牢固、密封,避免农药泄漏和挥发。
标签上应标明农药的品名、成分、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方便农民和工作人员正确使用。
七、农药废弃物处理农药使用后的废弃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废弃农药和容器应当进行集中收集、密封、分类,并交由专门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农药使用培训和指导农药使用培训和指导对农民和工作人员的农药使用管理非常重要。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九、农药使用监督和检查相关部门应当对农药使用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和合规。
农药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

农药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合理管理制度对于保证农作物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一、农药使用方法1.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对应的农药品种,确保药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农药产品的包装上会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包括使用剂量、使用期限、使用方法等,用户需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造成作物的药害或农药残留。
3.喷洒农药需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农药喷洒,避免农药漂移导致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同时,避免在高温、高湿等不利于药剂附着和吸收的天气下使用农药。
4.定期更换农药品种:为了避免发生农作物抗药性和残留问题,应定期更换农药品种,推荐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轮换。
5.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等,以避免药剂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损害。
二、农药管理制度1.农药生产管理:对于农药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农药生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定期抽检和抽样检测农药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
2.农药销售管理:农药销售企业应具备相应的销售资质,对农药销售行为进行监管。
销售企业要求严格执行销售许可证制度,保证农药销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农药使用管理:农药使用者应具备相应的农药使用资质,对使用者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农药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行为的监管,对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进行处罚。
4.农药残留监测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农药包装管理:农药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包装上应有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等必要信息。
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4篇)

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是指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健康,制定的农药使用的具体操作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1. 农药使用前必须进行农药安全知识培训,并确保使用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2. 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中的使用指导进行,并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
3. 农药使用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防止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
4. 农药使用前必须仔细核对农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病虫害情况,确保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剂量。
5. 农药使用时必须注意风向和风速,避免农药飘散到非靶标区域,造成环境污染。
6. 农药使用后必须注意清洗和消毒相关的工具和器材,以及服装和防护装备,防止交叉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7. 在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8. 农药使用结束后,必须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和剩余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总之,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和人类健康,合理、安全、科学地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2)是指针对农药的使用,制定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
以下是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的一些常见内容:1. 农药登记和备案:农药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登记或备案才能上市销售和使用,确保其经过审查合格,安全无害。
2. 农药购买和使用的资质要求:农药的购买和使用需要相关资质,如农户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具备相关农业生产资格证书或经营许可证等。
3. 农药销售和使用的责任:农药销售商和使用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销售商要保存销售记录,并配备熟悉农药使用知识的销售人员,使用者要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农药,并遵守施药等待期限。
4. 农药包装和标识要求:农药的包装必须符合规定,标识清晰明确,包括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
5. 农药存放和处置要求:农药的存放需要专门的存放场所,防止由于不当储存而引发事故或污染,农药容器要彻底清洗,包装物要妥善处理,防止破损或再次使用。
农药使用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农药使用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和农药生产者。
第三条农药使用者、经营者、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第二章农药使用安全基本要求第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2. 遵守农药使用规范,不得随意改变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及使用时间;3. 不得使用过期、失效、禁用、假冒伪劣农药;4.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农药中毒。
第五条农药经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农药经营许可证,依法经营;2. 经营场所符合农药储存、销售条件;3. 严格执行农药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农药质量;4. 向农药使用者提供农药使用指导,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第六条农药生产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农药生产许可证,依法生产;2. 严格按照农药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农药;3. 对农药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农药质量;4. 加强农药产品包装标识管理,明确农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
第三章农药使用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农药使用者在使用农药前,应了解农药的毒理性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并遵守以下规定:1. 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进行使用;2. 选择适宜的施药时机,避免农药对环境、人畜造成危害;3. 在施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药飘移、飘散;4. 使用农药后,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农药中毒。
第八条农药经营者应加强农药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 不得经营过期、失效、禁用、假冒伪劣农药;2. 对农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农药质量;3. 向农药使用者提供农药使用指导,确保农药使用安全;4. 定期对经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措施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措施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如果不谨慎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农药使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农药的安全使用。
一、农药使用技术规范合理使用农药是保证农田安全的基础。
农药使用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农民正确、安全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误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药使用技术规范:1.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作物类型、病虫害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农民应通过农业部门提供的农药检测结果和专家的建议来确定使用的农药品种。
2. 注意剂量控制:在使用农药时,务必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不得超量使用。
农民应严格遵守农药包装上的使用说明,确保农药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
3. 注重药物储存和保管:农药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需要特殊的储存和保管措施。
农民应将农药存放在专用储药柜中,并密封好容器,防止孩子或动物误食。
4. 正确施药技术:农药施药时应选择适当的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并将药液均匀喷洒在作物上。
同时,应注意远离水源和居民区,以防止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
5. 合理施药时间:在选择施药时间时,农民应根据病虫害的生长特点和作物的生理状况,选择最佳的施药时机。
避免在作物进入大量生长期前或成熟期后施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作物的伤害。
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是指农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药使用操作规程:1. 穿戴防护服装:农民在施药前应穿戴好防护服装,包括帽子、口罩和手套等,以减少农药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2. 防护设施设置:在农药施药区域的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确保施药区域与居民区、水源和饮用水有一定距离,以避免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化肥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从事农药、化肥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三、农药化肥安全使用原则1. 优先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严格执行农药、化肥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加强农药、化肥的质量监管,确保农药、化肥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水平,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四、农药化肥安全使用管理措施1. 农药、化肥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农药、化肥的质量。
2. 农药、化肥经营企业应当设立专柜销售农药、化肥,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3. 农药、化肥使用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按照农药、化肥的标签和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和剂量。
(2)不得使用禁用农药、化肥,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化肥。
(3)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施肥量。
(4)使用农药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农药中毒。
4.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水平。
5. 农业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化肥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五、责任追究1. 农药、化肥生产、经营企业未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化肥的,由农业执法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2. 农药、化肥使用者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后果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3.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技术推广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后果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农业执法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农药使用管理规定(5篇)

农药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障人身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林、牧业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农药包括用于农、林、牧业防治病、虫、草、鼠、螺等有害生物的药剂,以及提高这些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和增效剂;用于植物或农、林产品的防腐保鲜剂;调节植物或昆虫生长发育等的药剂。
第四条市、区、县级市农业局是本行政区域内农药使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农药使用管理负责制,指定负责人,负责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和教育,并对管辖范围内使用农药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商、计量、环保、卫生、商业、林业、公安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植物保护机构应对使用者所使用的农药的质量、效力和使用范围等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配合。
农药使用者有权利和义务举报假冒伪劣农药产品。
第六条植物保护机构应对农药使用者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农药使用者有义务接受培训和指导。
第七条经营单位销售的农药,必须具有完整的标签,载明如下内容:(一)农药名称;(二)规格;(三)国产农药的标准号、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准产证)号、注册商标及进口农药登记证号;(四)净重或净容量;(五)生产厂名、地址;(六)农药类别;(七)使用说明;(八)毒性标志及注意事项;(九)生产日期或批号;(十)有效期。
不得销售和使用标签内容不齐全或鉴别不清、包装破损及过期的农药。
第八条农药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按照标签及说明书的内容正确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不得增加用药浓度和数量。
配药和施药时要做好预防措施,以防人畜中毒及污染其他作物和环境。
第九条施用过农药的作物必须在安全间隔期满后才能采收、出售和食用。
第十条禁止在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
农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农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安全使用,遵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农药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农药:指生产农产品或保护农作物、植物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2.农药使用人员:指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和使用农药的员工。
第二章农药使用管理流程第四条农药采购与储存1.农药采购由特地人员负责,采购前必需对供货商进行严格评估,选择正规合法的供货商。
2.农药的储存必需符合相关规定,储存库房应当干燥通风,设有防火防爆设施。
3.储存库房内应当定期检查农药的质量和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的农药,做好记录。
第五条农药使用人员培训与备案1.农药使用人员必需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熟识农药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农药使用人员必需持有有效的上岗证书,并定期进行更新。
3.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记录和证书复印件必需备案并存档,以备查。
第六条农药使用计划与申报1.农药使用人员在使用农药前必需订立认真的使用计划,包含农药的种类、用量、使用时期等信息。
2.使用计划必需提前申报给相关主管部门,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农药使用操作规范1.农药使用人员在使用农药前必需穿着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含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2.农药使用人员必需依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农药使用,严禁超量使用或转变使用方法。
3.使用农药时必需保持四周环境的乾净,防止农药溅泼和污染其他物品。
4.农药使用后,必需及时清理工作场合和工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理。
第八条农药使用事故处理1.农药使用人员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必需立刻停止工作,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
2.发生农药中毒的员工应立刻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做好事故记录和报告。
第三章监督与制度执行第九条农药使用监督1.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含农药的储存、使用方法、防护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管理第一节农药的种类与选择一、农药的种类农药的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化学药剂,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可以将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
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
(一)杀虫剂1.有机磷杀虫剂其特点是药效高、杀虫谱广,具有多种杀虫方式,如胃毒、触杀吸作用等。
速效性好,一般几小时后就开始见效,残效期较短,对环境污染较小,在生物体内易降角为无害特质。
缺点是有些品种毒性较大,易造成人、畜中毒,遇破容易分解失效。
敌百虫。
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常见剂型为90%晶体,可防治咀嚼式口器虫及卫生害虫。
注意敌百虫对高梁、玉米、豆类易产生药害,不且使用。
敌敌畏(DDVP)。
高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
常见为50%、80%乳油,遇碱易分解。
对高梁、玉米、瓜类、豆类易产生药害。
氧化乐果。
高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
常见为40%乳油,对刺吸式口器昆虫(蚜虫、螨、叶、蝉、蓟马等)防治效果好。
氧化乐果对蜜蜂、鱼高毒,对牛羊的毒性大。
乙酰甲胺磷。
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
常见为30%、40%。
辛硫磷。
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
有胃毒、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幼虫防治效果好。
辛硫磷易光解为无毒化合物,一般常用于蔬菜、茶叶、仓库、土壤中防治害虫。
2.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此类杀虫剂的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和拟除虫酯广,但对蝉、飞虱、部分鳞翅目亦幼虫和一些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有高效。
对螨类、蚧类的毒力很低。
多数品种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有的还有内吸传导作用。
残效期较长。
克百威(呋喃丹)。
剧毒、广谱性杀虫、杀线虫剂,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
对人、畜、鱼类均为剧毒。
一般为3%颗粒剂在土壤使用,可防治地下害虫及线虫。
抗蚜威。
又称辟蚜雾,是对蚜虫有特效的选择性杀虫剂,以触杀、内吸杀虫为主,中等毒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草蛉)安全,常见为50%可湿性粉剂,50%可分散性粒剂,适合在养蜂区使用。
杀虫双。
中等毒广谱性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可防治大部分害虫,尤其适合防螟虫。
常见为20%水剂、3%颗粒剂。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仿照天然除虫菊素化学结构,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
高效、低毒,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
对害虫击倒速度快,杀虫谱广,尤其是对多种鳞翅目害虫表现特效。
遇碱易分解,对蜜蜂、鱼类、家蚕毒性较高。
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
一般为20%乳油。
溴氰菊酯(敌杀死)。
一般为2.5%乳油。
三氟氯氰菊酯(功夫)。
一般为2.5%乳油。
S-氰戊菊酯(来福灵、顺式氰戊菊酯)一般为5%乳油。
这4种菊酯杀螨效果均不太理想,另外甲菊酯(灭扫利)、联苯菊酯(天王星)有杀螨作用。
胺菊酯常用用于蚊香,右旋丙烯菊酯常用于电热灭蚊药片。
4.熏蒸杀虫剂磷化铝。
剧毒。
与水反应后放出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常风耿3磷化铝剧毒,与水反应后放出毒的磷化氢气体,常见为3克重的片剂。
一般每立方米使用3~5片。
溴甲烷。
剧毒,多用于植物检疫上。
5.特异性杀虫剂噻嗪酮又称优乐得、扑虱灵,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
可用于水稻、蔬菜、茶、果树等作用,防治同翅目的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常见为25%可湿性粉剂。
灭幼脲一号。
是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阻碍新表皮形成,所以昆虫幼虫皆死于蜕障碍,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但对棉铃虫无效)。
对人、畜毒性低,地天敌昆虫、蜜蜂安全。
但对蚕有剧毒,蚕区应慎用。
现有剂型为25%可湿性粉剂、20%浓悬浮剂。
氟啶脲(定虫隆、抑太保)。
与除虫脲基本相同,但可防治棉铃虫、棉红铃虫,施药适期应在低龄幼虫期。
现有剂型为5%乳油。
6.阿维菌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能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并有传导作用,持效期长达10-15天,对螨类可达1个月,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对其他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仍有高效。
对人、畜、作物安全。
对天敌影响小,不污染环境。
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无公害生物农药。
制剂主要有阿维菌素1.8%乳油、阿维菌素(爱福丁)1.8%乳油、灭虫灵1%乳油、虫螨克1.8%乳油,可用于防治危害大田作物、棉花、蔬菜、茶、果树、花卉等的多种害虫,尤其是磷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及螨类等。
(二)杀螨剂炔螨特(克螨特)。
是应用较早且目前仍经常使用的理想杀螨剂、对成螨、若螨均有良好效果,但对螨卵无效。
常见为73%乳油。
双甲脒(螨克)。
中等毒性,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毒、香熏和内吸作用。
杀螨谱广,对叶螨各发育阶段有效,但对越冬的卵效果差。
在气温低于25℃叶使用,药效发挥较慢,效果差,高温、晴天使用效果高。
常见为20%乳油。
噻螨酮(尼索朗)。
低毒,触杀作用效果强,对多种叶螨的幼螨、若螨和卵有很好的效果,对成螨效果差,主要用于越冬期防治。
哒螨酮。
又称灭螨灵、哒螨净、牵牛星、速螨酮,是一种新型速效、广谱杀螨剂,具有触杀作用。
无内吸传导作用。
中等毒性。
对叶螨有特效,对锈螨、瘿螨和咐线螨也有良好防效,对螨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效。
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天敌和作物表现安全。
常见为20%可湿性粉剂、15%乳油。
(三)杀菌剂1、无机杀菌剂波尔多液。
是一种广谱无机保护性杀菌剂,是由硫酸铜和石灰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浮液。
其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铜,残效期长,一般可达15天左右。
本品对人、畜低毒,但对蚕的毒性大。
波尔多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最好将稀硫酸铜液倒入浓石灰水中。
根据不同作物而选择不同配比量。
如白菜对硫酸铜敏感,配制时应加大生石灰量和水量;瓜类对石灰敏感,以免发生药害。
注意配制时不要使用铁桶。
石硫合剂。
是石灰、硫黄加水煮制而成。
配制成的母液呈透明琉璃色,有较浓的臭鸡蛋味,呈碱性。
其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
配合最佳比例为生石灰1份、硫黄1.5份、水13份。
石硫合剂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在北方冬季用3~5波美度,而南方用1波美度。
在生长期一般用0.2~0.5波美度的稀释液。
2.有机杀菌剂代森锌。
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纯品为白色粉末,工业品为淡黄色粉末,带有臭鸡蛋味,常见为80%可湿性粉剂,一般用500~800倍液喷雾。
百菌清。
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具有保护作用。
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常见为75%可湿性粉剂、10%烟雾片药剂。
植病灵。
主要成分为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含有生长调节剂、脱病毒物质、杀菌剂和助剂。
它通过调节作物的生理功能,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
常见为 1.5%乳剂。
使用本品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期或初期喷雾。
三乙膦酸铝。
又称疫霜灵、乙膦铝,是优良的内吸性药剂,残效期特长,兼治疗和保护作用。
对人畜微毒,对蜜蜂和鱼类均属低毒。
对植物安全。
遇碱易分解。
常见为40%、80%可湿性粉剂。
一般用500~800倍液喷雾,对疫病、霜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
多菌灵。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很多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查,但对细菌性病害和疫病、霜霉病无效,常见为50%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一般用500~1000倍液喷雾。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其特点和多菌灵基本一样。
敌磺钠(敌克松)。
广谱性杀菌剂,对人、畜毒性较高,对各类作物幼苗期根病有较好防效。
常见为70%可湿性粉上,多用于拌种。
三唑酮(粉锈宁)。
是低毒高效杀菌剂。
内吸性很强,有保护、治世疗和铲除作用,对各类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防治效果显著,常见为20%乳油、25%可湿性粉剂,可喷雾或拌种。
甲霜灵。
又称速克灵,是低毒内吸性杀菌剂。
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遇碱易分解。
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灰霉病、褐腐病。
噻菌灵(特克多)。
是低毒广谱的内及杀菌剂,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和收获后果蔬贮藏期病害,常见为45%浓悬浮剂。
稻瘟灵(富士一号)。
是低毒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稻瘟病的防治。
常见为41%乳油,600~800部液喷雾。
3.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
是内吸性杀菌剂,毒性非常低,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
常见为1%水剂,一般在田间使用40~50毫克/升即可。
农用链霉素。
低毒,有内吸治疗作用,防治各种细菌性病害,如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斑点病、溃疡病等效果好。
乙蒜素(抗菌剂402)。
是一种低毒、广谱、高效、低残留农用抗菌剂,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常见为80%乳油,主要用作种子处理剂。
注意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
(四)杀线虫剂棉隆(垄鑫)。
低毒广谱性杀线虫剂,能兼治土壤中病原真菌、地下害虫及杂草,遇酸易分解。
常见为80%可湿性粉上,一般做土壤处理,注意施用时严禁药剂接触植物,以免发生药害。
威百亩。
又能称维巴姆,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可防治线虫,同时也具有杀真菌、杂草、害虫的效果,具有熏蒸作用。
常见为30%、33%液剂,用于播种前土壤处理。
注意本品遇酸和金属盐易分解,必须待药剂全部分解后才能播种、移栽。
(五)除草剂草甘膦。
商品名农达、农得乐、镇草宁等,低毒内吸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茎叶吸收而传导整个植株,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破坏能力很强。
在土中迅速分解,无残留作用。
常见为10%水剂、41%铵盐剂,用于收获后播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喷雾处理杂草茎叶。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10%水剂1000毫升对水喷雾。
百草枯。
商品名克芜踪、对草快、百朵,是高毒触杀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
和草甘膦一样在土中迅速分解,无残留作用。
常见为20%水剂,适用于防治果园、桑园、茶园以及林带等植物的杂草。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00~3000毫升对水喷雾。
苄嘧磺隆。
商品名农得时,低毒内吸型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于稻田除草。
常见为10%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移栽前后15天内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0克对不喷雾,可有效防治稻田里的鸭拓草、牛毛毡、眼子菜、节节菜等。
注意施药后必须保持稻田水深至少3厘米。
精恶唑禾草灵。
商品名骠马,低毒内吸型选择性除划剂,主要用于麦田除草。
常见为10%乳油。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药30~40毫升对水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田里的野燕麦、看麦娘、狗尾草、稗草、黑麦草、燕麦、早熟禾、金狗尾草、马唐等。
苯磺隆。
商品名巨星,麦田除草剂。
常见为75%干悬浮剂,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药1~2克对不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田里的繁缕、麦家公、猪殃殃、野芥菜、碎米荠、田芥菜、地肤、田蓟、苍耳、节蓼、萹蓄、遏蓝菜、藜、小藜、鸭跖草、铁苋菜、鬼针草、龙葵、问荆、巨荬菜、刺儿菜等。
精氟吡甲禾灵。
商品名高效盖草能,低毒内吸型选择除草剂,主要用于油菜、花生、大豆、棉花、蔬菜等双子作物田防除单子叶杂草,常见为10.8%乳油,一般在作物3~5片叶期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