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幛、挽幅、挽带和挽联
农村白事上常用的挽联-长辈丧事挽联

农村白事上常用的挽联-长辈丧事挽联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村白事上常用的挽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农村白事上常用的挽联儿女亲事今世如意两家结缘再生相逢挽同辈亲属(挽亲家)看月瞻云慈容在目期劳戒逸母训铭怀挽母幸托丝罗荣分椿荫悲歌蒿薤空奠椒浆挽同辈亲属(挽亲家)一夜秋风狂摧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挽祖父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曾山挽双亲析产亦难言祖遗本少合居更不易君死安归方地山挽弟方泽山慈母东来绕膝慕深萱草碧彩云西去献觞悲断菊花黄挽母慈训长昭谨守燕谋毋或失深恩未报情陈鸟哺永难忘挽祖母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挽祖母德范堪饮惟冀泰山常荫婿鹤龄方祝孰期冰鉴顿捐尘挽岳父白亊孝堂挽联训弟课儿一生辛苦今犹在持身涉世十分忠厚古来稀挽同辈亲属(挽兄)贞静幽娴姊妹行中惟独冠凄凉寂寞杜鹃声里暗伤神挽同辈亲属(挽堂妹) 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挽岳父别室具铜盘期尔从容光素业中庭催玉树愁余迟暮哭穷途叔挽侄劲节励冰霜定卜泷冈终有表衰年鲜兄弟可堪雷岸更无书兄挽妹寥落数晨星鹤驾云中偏去远凄凉忆旧雨蟀吟床下不成声挽同辈亲属(挽亲家) 人羡陆家姑万事补缝能爱弟我仪张玄妹一时荣秀不留春挽同辈亲属(挽妹) 同气遽分途原隰秋风魂不返异时谁共被池塘春草梦难通兄挽弟有泪洒州门千古白眉增太息无才成宅相廿年青眼益酸辛甥挽舅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挽兄弟质和性淑将起吾族夺之胡速德薄咎丛乃灾汝躬悔也安穷冯煦挽子想当时柴也无米也无把你真愁死了叹此日儿不管女不管比我倒快活些挽妻联长辈丧事挽联严亲早逝恩未报慈母别世恨终天挽母雁阵霜寒悲折翼鸰原露冷痛孤翔挽同辈亲属杨柳春风怀逸致梨花寒食动哀思挽同辈亲属杳杳双亲无复见哀哀两字不堪闻挽父母倚门人去三更月泣杖儿悲五夜寒挽父音容未远悲愁昔杖履空存忆老成挽父玉树栽来欣擢秀琼枝萎去动悲怀挽同辈亲属直骨尤超古鹤上慈教仍存青云中挽母只见三秋多苦雨谁知九月别严亲挽父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挽母自入婿乡蒙厚爱何堪甥馆杳慈云挽岳母。
丧事挽联大全

丧事挽联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丧事挽联大全一、英烈悼挽联千秋忠烈;百世遗芳。
生为人杰;死作鬼雄。
生无媚骨;死留芳名。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铁肩担道义;热血荐轩辕。
光辉齐日月;身影耀河山。
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红花骨亦香。
黄土一抔埋忠骨;心香三瓣吊雄魂。
马革裹尸烈士志;捷报传家父母心。
未酬壮志身先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星斗芒寒烈士墓;风雷灵护英雄碑。
已有丰功垂青史;犹存大节誉人民。
功业常齐天地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士无敌报国仇。
二、夫妻悼挽联挽妻春风闲楚管;明月断秦箫。
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
窗竹鸣秋雨;床琴断夜弦。
梦游蝴蝶飞双影;血泪杜鹃泣孤身。
宝琴无声弦柱断;瑶台有月镜奁空。
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梅花蝶梦寒。
宝琴无声弦折断;瑶台有月镜奁空。
云深竹径樽犹在;雪压芝田梦不回。
南极无辉寒北斗;西风失望痛东人。
每思田园共笑语;难禁空房悲泪流。
挽夫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每思田园共笑语;难禁空房悲泪流。
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遗孀总伤情。
鸾飞镜里悲孤影;凤立钗头叹只身。
燕阵残斜孤月冷;箫声吹断白云愁。
生前记得三冬暖;亡后思量六月寒。
裂肺撕肝小寻老;捶胸跺足妻哭郎。
假如我死替你死;换来君生代吾生。
欲殉难抛黄口子;偷生勉事白头翁。
三、亲属悼挽联挽祖父一夜秋风狂催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风起云飞,室内犹浮诫子语;月明日黯,堂前似闻弄孙声。
挽祖母慈训长昭,谨守燕谋毋或失;深恩未报,情陈鸟哺永难忘。
挽父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忝作人。
多感佳宾来祭奠;深悲严父去难留。
屋内儿哭慈父逝;门前吊客履霜来。
音容未远悲愁昔;杖履空存忆老成。
守孝不知红日落;思父常望白鹤飞。
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存孝子心。
只见三秋多苦雨;谁知九月别严亲。
挽母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香。
冰霜高洁传幽德;圭璧清华表后资。
无路庭前重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
挽联挽联大全_挽联怎么写

挽联挽联大全_挽联怎么写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挽联是什么,挽联即是办理丧事或祭祀先人时所要用到的一种对联形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等。
然而现如今大多数人目前太过依赖花圈店等批量生产的产品,却不能很好的自由的表达自己心意。
今天就由挽联频道小编告诉大家挽联的格式,并带来一些挽联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更多挽联的内容敬请关注。
挽联格式1.写作挽联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求对仗,讲求平仄,句式对偶,字数相等,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简短而又独具韵味。
2.写作挽联的字体一般用楷体、行书、草书,有时也可以用隶书、篆书等。
3.花圈挽联一般分为上下两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写词,如“XXX千古”“沉痛悼念XXX”等;下联写送挽联的人,如“XXX拜挽”“友XXX敬挽”等。
挽联范文挽长辈联难忘淑德,永记慈恩继承遗志,克颂先芬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挽丈夫/妻子联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遗孀总伤情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泪残秋雨遗罗衫,肠断春风殒玉娇挽各界人士联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政界)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军界)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学界)自挽联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陈寅恪自挽)有天下画名何必忠臣孝子,无人间恶相不怕马面牛头(齐白石自挽) 横批千古长存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遗爱千秋留芳千古功业长存在写作挽联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挽联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
真实性是挽联最基本的要求,是它的核心所在;针对性是指写挽联时不要用一些比较空的、不能表达实质内容的语句,这些语句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适用于很多人,这就没有达到挽联的悼念某人的目的。
2.在写挽联时,要注意立意的准确性,要能与时代精神相合,以起到一种正面的作用。
3.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的白纸上,也可以写在白布或白绢上。
作为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忽视了挽联写作的重要性。
注意挽联写作的一些格式和上文谈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先人献上带有诚意的挽联,是很有必要的。
挽幛挽联——精选推荐

挽幛挽联挽幛挽联(⼀)挽幛1.挽幛挽幛是为悼念逝者⽽送的⼀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
⼤多是独⽴成幅,通常⽤整幅布或绸布做成,也有⼈⽤床单或⽑毯代替。
挽幛悬挂于祭奠逝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的⽂字多为竖写,也有⽤横写,⽂字常先⽤纸写好,然后⽤⼤头针或线缝在上⾯。
2.挽幛的格式及内容挽幛⼤多竖挂直写,⽂字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
第⼀部分(上款):⾯向挽幛为准,右边顶格写依次写对逝者的称呼、姓名及颂词。
如“尊岳母XXX千古”、“好男⼉XXX烈⼠”。
第⼆部分:正中间写祭悼语,字体要⼤些,但不可超过上款与下款,也可⽤⼀个“奠”字替代祭悼语。
如“慈范永存”、“为国捐躯名垂千古”。
第三部分(下款):⾯向挽幛为准,左边依次写上送挽幛⼈的⾝份、称呼、姓名。
如“愚婿XXX敬挽”、“XXX村全体肃挽”。
3.挽幛的要求(1)挽幛的题词不拘⼀格,不限字数,但通常以四字句为多。
(2)撰写挽幛的纸张⼤⼩不⼀,可根据实际情况⽽定。
(3)挽幛的字体要端正,采⽤⽩纸⿊字或⿊纸⽩字。
(4)挽幛的所⽤的词汇能涵盖逝者⼀⽣的功德、品⾏及挽者的⼼情、愿望等。
(⼆)挽联1.挽联挽联是集体或个⼈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的对联。
可以写在长幅⽩布(绢)上,也可写在长幅⽩纸上。
通常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灰盒两侧。
2.挽联的格式与内容挽联⼀般分上下联,表⽰逝者的⽣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的影响等。
竖直书写,以⾯对挽联为准,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3.撰写挽联的要求(1)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如“⼀⽣俭朴留嘉范半世勤劳传美风”、“满⽬芳华应能笑慰毕⽣勤劳堪称楷模”“良操美德千古在亮节⾼风万古存”等。
(2)⽩底⿊字,书写挽联的常⽤字体是正楷、⾏书、⾏草,也有⼈⽤⾪书和篆书,但左右字体必须统⼀。
(三)花圈挽带1.花圈花圈、花篮是现代追悼会⽤以哀挽逝者的⼀种⼿段,⽤纸花或鲜花扎成的花圈,正中写⼀个⼤⼤的“奠”或“悼”字,两边各系上挽带,实际上是挽幛简化后的⼀种形式,不仅简便,⽽且更为⽂明和⽂雅。
挽联(3)

挽联(3)挽联格式:(一) 灵堂门联:1、父亡选用:难忘手泽,永忆天伦继承遗志,克颂先芬2、母亡选用: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3、灵堂通用挽联:音容已杳,德泽犹存精神不死,风范永存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二) 通用挽联: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流芳百世,遗爱千秋音容宛在,浩气常存(三) 挽男挽联: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四) 挽女挽联: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残东阁(五) 通用挽联横批: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天人同悲(六) 挽丈夫挽联: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七) 挽妻子挽联: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八) 挽各界人士挽联:挽政界挽联: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挽军界挽联: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挽学界挽联:学界泰斗,人生楷模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挽文艺界挽联: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国遥想牡丹亭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锦章留于后世读,挚友还在梦间交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九) 自用挽联: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生不害人,死不累人,雄心无愧,吾亦可去志在救国,举在济民,伟业未成,我应重来(十) 挽联横批:通用挽联横批: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祖父丧挽联: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祖母丧挽联: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父亲丧挽联: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母亲丧挽联: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慈竹霜摧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四) 挽女挽联联: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残东阁【名人挽联集】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丧事大全之挽联[优秀范文5篇]
![丧事大全之挽联[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28446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5.png)
丧事大全之挽联[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丧事大全之挽联丧事大全之挽联(一)灵堂门联:1、父亡选用:难忘手泽,永忆天伦继承遗志,克颂先芬2、母亡选用: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3、灵堂通用:音容已杳,德泽犹存精神不死,风范永存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二)通用联流芳百世,遗爱千秋音容宛在,浩气常存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三)挽男联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四)挽女联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残东阁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五)通用联横批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六)挽丈夫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七)挽妻子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八)挽各界人士政界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军界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学界学界泰斗,人生楷模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文艺界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锦章留于后世读,挚友还在梦间交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国遥想牡丹亭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九)自挽联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生不害人,死不累人,雄心无愧,吾亦可去志在救国,举在济民,伟业未成,我应重来(十)挽联横批通用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祖父丧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祖母丧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父亲丧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母亲丧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第二篇:丧事常用挽联集锦丧事常用挽联集锦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春风何处游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号白马素车愁入梦青天碧海怅招魂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高风安可仰,如何一别再难逢【挽女联】女星沈宝婺仙驾返瑶池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绮阁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画堂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壼范垂型贤推巾帼婺星匿彩驾返蓬莱白去居空悠然而尽黄叶满地凄其以悲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阶月冷泣血萱花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挽男联】挽男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椿形已随云气散鹤声犹带月光寒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骑鲸去后行云黯化鹤归来霁月寒平生风义兼师友来世因缘结弟兄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明月清风怀入梦残山余水读遗诗人间未遂青去志天上先成白玉楼未弭前思顿成永别追寻笑绪皆为悲端海阔天空忽悲西去乌啼月落犹望现归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沧海慨横流,跨鹤空山归上界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挂剑若为情,黄菊花开人去后思君在何处,白杨秋净月明时樽酒昔言欢,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人琴今已杳,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齿德产推尊,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斗山今安仰,风流长往,典型堪作后人师【挽亲属联】挽祖父联一夜秋风狂摧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挽祖母联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挽外祖父用联厚谊附饴含,从前雅嗜枣梨,辱赐宠言蒙眷爱深恩承岳戴,此后傥闻丝竹,缅怀往事益欷歔挽父联倚门人去三更月泣杖儿悲五夜寒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哀生诸子,斑襕忽变尽成麻挽母联严亲早逝恩未报慈母别世恨终天(父先母逝)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挽岳父母用联半子无依何所赖东床有泪几时干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梅花蝶梦寒满腹经纶离世早堪叹,一腔热血沸腾迟可悲端阳竞渡不忘楚国故事,清明献花纪念人民功臣死者瞑目戌边尚多英雄汉,烈士安息革命自有后来人问字感当年重谒元亭空洒挽夫联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挽妻联宝琴无声絃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伴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挽兄弟联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挽老师】花落水流,兰摧玉折不作**于世上,别有于地泪,传经珍此间再瞻绛帐暗摧心我愧无能,册载功夫,可谓深焉,终难治贫者病根,富家钱癖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毋需经忏损产,苦块伤身【横披】非人间只有父母思娇子,从无不民忘功臣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有口皆碑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能诗能酒能文章仙岛遽邀保士去,亦和亦介亦豪爽清风时怅故人遥一生献忠贞南山松柏长苍翠,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芬菲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愿他年重订婚姻,莫向新妻谈死妇儿依严父悲哉,小孩子终当有母,倘日后得蒙扶养,须知继母即亲娘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何处游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看通用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音容宛在松柏长青第三篇:丧事挽联父亲的挽联劳苦一生今可息滋味红尘有悲欣(一)灵堂门联:1、父亡选用:2、难忘手泽,永忆天伦继承遗志,克颂先芬2、母亡选用: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3、灵堂通用:音容已杳,德泽犹存精神不死,风范永存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二)通用联流芳百世,遗爱千秋音容宛在,浩气常存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三)挽男联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四)挽女联(五)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残东阁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五)通用联横批(六)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六)挽丈夫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七)挽妻子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八)挽各界人士政界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军界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学界学界泰斗,人生楷模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文艺界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锦章留于后世读,挚友还在梦间交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国遥想牡丹亭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九)自挽联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生不害人,死不累人,雄心无愧,吾亦可去志在救国,举在济民,伟业未成,我应重来(十)挽联横批通用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祖父丧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祖母丧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父亲丧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母亲丧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第四篇:丧事挽联丧事挽联大全一、英烈悼挽联千秋忠烈;百世遗芳。
怎样写花圈挽幅挽幛、挽幅挽带和挽联写法样板

怎样写花圈挽幅?挽幛、挽幅、挽带和挽联写法样板挽带,也有叫“花圈挽联”,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哀思而敬献花圈、花篮时撰写的联语。
挽带也由上半联和下半联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挽带的写法和形式有一定的程式,书写时要慎重选择挽语的用词,尤其是上半联,对死者颂词称呼不能搞错,因人用词,恰如其分。
上半联、下半联的写法因用词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常用的上半联有%障念”“哀悼”“追悼”格,也有“千古”“安息”格;下半联有“敬挽”“泣挽”“同挽”格',“率子”格和“叩拜”“泣拜”“哀献”格等。
挽带的长短、宽窄嘤视花圈、花篮的大小裁剪,挽带的下端要剪出两个尖角,挂在花圈、花篮上呈八字形。
书写挽带的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楷书,但必须是同一种字体,通常是白底黑字。
在书写格式上,一般下半联的第一个字要比上半联的第一个字低一至两个字的位置。
挽幅:沉痛哀悼严父×××大人逝世沉痛哀悼慈母×××孺人逝世人民艺术家××老师千古:風範长存×届×班全体敬挽悼念××先生永垂不朽××千古:年高德劭××敬挽德隆望重福壽全歸遗範尚存德望风范古柏长春德望常照音容宛在硕德流芳音容永存鹤驭赎悲高风亮节慈范永存慈容婉在泪洒慈帏慈云西沉慈竹风凄懿范常留萱堂月冷名垂千古葬礼挽幛怎么写?挽幛的基本写法举例挽幛的基本写法举例:父不在写慈命1、挽外祖父题款外祖父大人千古中联山斗失望望断嵩云南极广寒落款愚甥孙XXX 顿首哭奠2、挽外祖母题款外祖母大人之灵帏中联吾母失恃恩同王母谁起宇宅落款愚甥孙XXX 顿首哭奠3、挽外舅父题款舅父大人仙逝中联泪洒渭阳渭阳抱痛思渭生悲痛犹失怙落款愚甥XXX 顿首哭奠4、挽外舅母题款妗母大人之灵帏中联泪洒泉台慈竹霜寒痛犹失恃落款愚甥XXX 顿首哭奠5、挽姑丈题款姑丈大人千古中联尘尾谁呼表台失怙指座无人驾鹤西归落款愚内侄XXX 顿首哭奠6、挽姑母题款姑母大人之灵帏中联悲同失恃怀抱留恩东国母仪驾赴瑶池落款愚侄顿首哭奠7、挽姨丈题款姨丈大人千古中联驾鹤云天仁厚堪师落款愚甥XXX 顿首哭奠8、挽姨母、题款姨母大人之灵帏中联慈母同根痛犹失恃望断慈云瑶池添座典范宛在硕德长存落款愚甥XXX 顿首哭奠9、挽岳父、题款岳父大人千古中联泰山其颓望岳云深痛犹失怙泰岳云封落款愚子婿XXX 顿首哭奠10、挽岳母、题款岳母大人之灵帏中联泰山望断望断慈云天姥峰倾瑶池添座落款愚子婿XXX 顿首哭奠11、挽岳祖父、题款岳祖父大人千古中联望断嵩云蓬岛云深德星光寒望重乡党落款愚孙婿XXX 顿首哭奠12、挽岳祖母、题款岳祖母大人之灵帏中联銮驾西归德配曹孟坤德犹存落款愚孙婿XXX 顿首哭奠13、挽岳伯父、题款大德望岳伯父大人千古中联列岳云村驾鹤西归竹林添座香山会晏落款愚侄婿XXX 顿首哭奠14、挽岳伯母、题款大懿德岳伯母大人之灵帏中联慈云望断宝婺光寒銮驾西池落款愚侄婿XXX 顿首哭奠15、挽岳伯(或叔)祖、题款大德望岳伯(或叔)祖大人千古中联望断嵩云德星光寒鹤驾云天落款愚侄孙婿XXX 顿首哭奠16、挽岳伯(或叔)祖母题款大懿德岳伯(或叔)祖母大人之灵帏中联女宗失望阃范常留瑶池添座落款愚侄孙婿XXX 顿首哭奠17、挽姐丈、题款姊丈大人之灵筵中联游资莫贷游资莫贷帐寒几冷槟榔何求鹤驾西归落款愚内弟XXX 顿首拜奠18、挽胞姊、题款胞姊大人之灵帏中联燃须难再痛同棠棣泪洒千行驾赴西池落款愚弟XXX 顿首拜奠19、挽妹丈、题款妹丈大人千古中联道术谁传驾鹤西游芝田云封致奠挥泪落款愚内兄XXX 顿首拜奠20、挽胞妹、题款胞妹大人之灵帏中联痛同棠棣悲同雁断悲同雁断湘江月冷燃须不再落款慈命愚兄XXX 顿首哭奠21 挽内兄题款内兄大人之灵次中联投石不再声寂案冷荥登天府鹤驾云天落款愚妹丈XXX 顿首拜奠22 挽内嫂题款贤内嫂X 孺人之灵帏(X 代表姓氏)中联音容宛在中馈谁主西赴瑶池香茗谁存落款愚妹丈XXX 顿首拜奠23 挽内弟题款内弟大人之灵次中联香山社冷白水山空霜催玉树鹤驾云天落款愚姊丈XXX 顿首拜奠24 挽内弟媳题款贤内弟媳大人之灵帏中联瑶池月冷勤俭可风淑德流芳落款愚姊丈XXX 顿首拜奠25 挽表兄题款表兄大人之灵次中联天各修文香山添座会食难再丹成羽化落款愚表弟XXX 顿首拜奠26 挽表嫂题款大淑德X 表嫂大人之灵帏中联淑德流芳音容宛在香茗谁存落款愚表弟XXX 顿首拜奠27 挽表弟题款表弟大人之灵次中联天各修文丹成羽化香山会晏驾鹤云天落款愚表兄XXX 顿首拜奠28 挽表弟媳题款大淑德X 表弟媳大人之灵帏中联淑德流芳音容宛在香茗谁存落款愚表兄XXX 顿首拜奠29 挽子内弟题款大英畏X 贤契之灵次中联英姿安仰玉楼早召英姿犹存鹤游云天落款眷侍生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30 挽子内嫂题款大闺秀X 贤嫒之灵帏中联勤俭可风銮驾早归玉女投壶音容宛在落款眷侍生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31 挽襟兄题款襟兄大人之灵次中联瑜策分镖会食难再成功者退丹成羽化落款愚娅弟XXX 顿首拜奠32 挽内姊题款贤内姊大人之灵帏中联淑德流芳莲台添座香茗谁存落款愚妹丈XXX 顿首拜奠33 挽襟弟题款贤襟弟大人之灵次中联瑜策分镖会食难再驾鹤云天成功者退丹成羽化落款愚娅兄XXX 顿首拜奠34 挽内妹题款贤内妹大人之灵帏中联淑德流芳音容宛在中馈谁主落款愚姊丈XXX 顿首拜奠35 挽仁祖父题款大德望仁祖父大人千古中联南极光寒山斗失望德星归原落款愚盟孙XXX 顿首哭奠36 挽仁祖母题款大阃范X 仁祖母大人之灵帏中联銮驾登仙阃范宛在落款愚盟孙XXX 顿首哭奠37 挽仁父题款仁父大人千古中联驾鹤云天蓬岛云深驾鹤云天悲同失怙落款愚盟男XXX 顿首哭奠38 挽仁母题款仁母大人之灵帏中联痛犹失恃如萱失萌銮驾西池落款愚盟男XXX 顿首哭奠39 挽盟兄弟题款兰兄XXX 大人千古中联桃园霜寒挥泪摔琴泪洒兰台会食难再落款愚盟弟XXX 顿首拜奠40 挽盟弟媳题款大淑德仁弟妹之灵帏中联莲台添座銮驾西池凤台早召落款愚兰兄弟XXX 顿首拜奠41 挽仁子题款X 盟男大人之灵次中联玉楼早召英姿安仰白水山空落款愚仁夫命男XXX 顿首拜奠42 挽仁子媳题款X 贤嫒之灵帏中联莲台添座銮驾早行玉女投壶落款愚兰父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43 挽恩师题款恩师大人之灵次中联木坏山颓立云情深泪洒杏坛立雪程门落款愚弟子XXX 顿首哭奠44 挽师母题款大阃范师母大人之灵帏中联驾赴瑶池慈云望断孟姜遗范落款愚徒侄XXX 顿首哭奠45 挽子义父题款大硕德X 仁兄大人千古中联丹成羽化功成者退香山会晏落款愚仁弟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46 挽子义母题款大淑德X 仁嫂大人之灵帏中联坤范宛在淑德流芳驾赴瑶池落款愚兰弟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47 挽亲家题款大硕德X 姻兄大人千古中联丹成羽化功成者退香山会晏朱陈话冷落款愚姻弟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48 挽亲家母题款大淑德X 姻嫂大人之灵帏中联勤俭可见淑德流芳驾赴瑶池落款愚姻弟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49 挽高一辈男(子之岳祖父)题款大德望X 姻伯大人千古中联驾鹤云天望重山斗落款愚姻晚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50 挽高一辈女(子之岳祖母)题款大懿德X 姻伯母大人之灵帏中联德配曹孟望断慈云銮驾西归落款愚姻晚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51 挽高二辈男(子之岳曾祖父)题款大德望X 太姻伯大人千古中联玉山倾覆望重山斗驾鹤仙游落款眷再晚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52 挽高二辈女(子之岳曾祖母)题款大阃范X 太姻伯母大人之灵帏中联德配曹孟垂范百世銮驾西归落款愚再晚XXX 命男XXX 顿首哭奠53 挽下辈亲家题款大英畏X 少姻兄之灵次中联英姿安仰玉楼早召落款眷侍生XXX 命孙XXX 顿首哭奠54 挽下辈亲家母题款大闺秀X 少姻嫂之灵帏中联西池早召闺阁典范坤恵流芳落款眷侍生XXX 命孙XXX 顿首哭奠53 挽外甥题款贤甥XXX 之灵次中联渭阳谁送玉楼早召落款愚舅父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54 挽外甥媳妇题款X 贤甥媳之灵帏贤甥媳之灵帏中联西池早召音容宛在落款愚舅父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愚舅父XXX 命男XXX 顿首拜奠男女通用挽幛挽幛大全挽幛怎么写?×××千古:音容宛在×××敬挽沉痛悼念×××永垂不朽×××敬挽通用挽幛:千古流芳天人同悲风范永存功名不朽功在乡里永垂千古名留后世劳苦功高典型宛在忠厚待人松柏长青舍已为人俭朴家风音容宛在品德高尚高风亮节流芳百世清廉正直望云思亲遗爱千秋浩气长存勤劳一生德及梓里德范常在德高望重鞠躬尽瘁懿德常存(一)通用挽幛词松柏长青精神永驻音容宛在含笑九泉流芳百世一别千古(二)男、女丧挽幛词高风亮节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大德流芳浩气长存忠厚楷模母道犹存芳容永存慈容宛在风落长空瑶池赴召萱花凋谢(三)夫、妻丧挽幛词痛失良人失仰终身断机人去(四)兄弟丧挽幛词雁行失翼痛失手足如折我手(五)岳父、母丧挽幛词痛失东床泰山云寒半子无依(六)老师丧挽幛词桃李含悲教诲犹闻痛失师表绵机声寂(七)好友丧挽幛词友谊长存痛失知音痛殒知心挽老年男丧:乡邦硕望五福全归长爷德徽化鹤仙逝斗山安仰北斗星沉永钦德范至德流徽老成凋谢返真归朴典型足式范典永垂国丧耆贤庚星韬彩典型永式南极星沉高风安仰高山景行耆年硕德耆德流徽硕德常昭硕德大年硕德永昭硕备芳徽硕德永念硕德堪钦望重斗山清芬裕后盛德扬芬痛悼耆贤道范常存遗范长存福寿全归蓬岛归真跨鹤仙乡德仪永昭备范流徽德望长流德望常昭挽中年男丧:人琴俱亡大雅云亡千秋永诀天不假年天下永年天丧斯文文星遽落长才未尽功勋不朽光耀寰宇仪型足式仪型宛在老成凋谢行谊可师言为世法典型足式典型犹存典则空留英灵永存虽死犹生哲人其萎浩气长存教范犹存教模永昭望重乡邦痛失师长痛失良朋痛失老成德业流芳德音孔昭挽老年女丧:女宗安仰母仪垂范驾返瑶池驾鹤西归宝婺星沈坤仪足式壶范犹存壶范垂型温恭淑慎萱帏月冷慈竹风凄慈范永存懿范淑德懿德永昭懿德流芳挽中年女丧:巾帼称贤风寒绮阁母仪足式母仪垂范永怀贤母妆台月冷彤云流芳孟母高风相夫有道持家有则阃闺之师绣客花残婺星韬彩萱荫长留紫帐风寒音容笑貌今揂在懿德嘉风永世存辛劳一生养育恩重温厚节俭慈母情深百岁高龄含笑仙境寿比南山福照子孙无私奉献写人生诚信高德留千古美德常与乾坤在德启后人英名永同天地存。
挽联和挽幛的区别

挽联和挽嶂的区别1、挽:wanX弓\事不相及是免之范式。
手、免两范式叠加,欲以手相及未肯其脱去是挽之范式。
2、本义:拉、牵引。
如:挽弓、挽留。
3、衍义:引申指"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
如:挽救、力挽狂澜。
4、衍义:引申指"追悼**"。
如:挽词、挽联、挽嶂。
挽联和挽嶂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如下:1.敬挽、泣挽、拜挽是在挽带下联书写时用的词语,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情感,对于不同辈分用法不同。
2、如果是逝者的儿子或女儿等亲近人,应在姓名之前写上"子"或"女",姓名之后应用"跪挽"、"泣挽"或"哀挽";亲人中的晚辈应用"叩挽"或"拜挽";平辈、同事和朋友用"敬挽"。
3、如果是长辈为晚辈献的,应写"痛挽"「‘挽"是挽留的意思,引申为思念、悼念的意思。
无论是哪一种,都表示世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留恋之情。
书写方法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也有的地方是直接用老式的订被套的,被套心的那块布做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对后人的影响等。
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挽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挽拼音w3n部首才笔画10五行火繁体挽五笔RQKQ院]基本解释1.拉,牵引:~弓。
2.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救。
3追悼**:~词。
4.古同"晚",后来的。
5.同"官’。
甘免]详细解释〈动)(形声。
古字从"车"免声。
本义:牵弓I;拉)同本义挽引也。
——《小尔雅・广诂》挽引之也。
——《说文》挽挽车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挽幛、挽幅、挽带和挽联挽幛和挽幅,是用以为悼念死者而撰写的一种区别于挽联的挽书,是一种哀悼的礼品,被用来悬挂于死者的家庭、灵堂、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的场所等。
1、挽幛挽幛多是独立成幅的,也称“礼幛”。
挽幛通常用整幅绸布作成,也有用纸糊装裱成轴的,称为“礼轴”。
为了便于悬挂,挽幛一般为竖式,上面的文字为直写。
2、挽幅挽幅,也是挽书的一种,它与挽幛的不同在于挽幅多是横挂的,挽幛则都是竖挂的。
挽幅上面的文字一般为横写。
挽幛、挽幅的题辞不拘形式、不限字数,有只写一个“奠”字的,也有多字的,但是常以四字句为多。
挽幛、挽幅用语可用固定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撰写合适的词句,但应注意挽幛、挽幅属哀悼送礼之用,在文字措辞上,要直抒胸臆、真挚凝炼,颂扬而不过褒、哀痛而不凄惨,应具有褒扬悼念之意。
挽幛、挽幅的制作挽幛、挽幅的制作没有一定的程式,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字体可楷可行可草,完全由送挽者自己决定;白字黑纸或黑字白纸,也可以布代纸。
挽幛是竖挂直写方式,文字必须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挽幅是横挂横写方式,文字则应从上而下分三部分书写。
例:挽幛实例挽幅实例第一部分,面向挽幛右手边(挽幅上顶边)顶头写上死者的姓名加颂词(亦称上款);第二部分,正中间写上祭悼语,祭悼语一般不要超过上款和下款,且字距要一致。
也可不要这一部分;第三部分,面向挽幛左手边(挽幅底边)顶尾写上送挽幛、挽幅人的姓名、身份称呼和时间。
3、挽带挽带,也有叫“花圈挽联”,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哀思而敬献花圈、花篮时撰写的联语。
挽带也由上半联和下半联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挽带的写法和形式有一定的程式,书写时要慎重选择挽语的用词,尤其是上半联,对死者颂词称呼不能搞错,因人用词,恰如其分。
上半联、下半联的写法因用词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常用的上半联有“悼念”、“哀悼”、“追悼”格,也有“千古”、“安息”格;下半联有“敬挽”、“泣挽”、“同挽”格,“率子”格和“叩拜”、“泣拜”、“哀献”格等。
挽带的长短、宽窄要视花圈、花篮的大小裁剪,挽带的下端要剪出二个尖角,挂在花圈、花篮上呈八字型。
书写挽带的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楷书,但必须是同一种字体,通常是白底黑字。
在书写格式上,一般下半联的第一个字要比上半联的第一个字低1-2个字的位置。
例:沉痛悼念×××同志友×××敬挽××恩师千古学生×××拜挽悼念×××仙逝邻里×××哀挽敬爱的爸爸安息吧女儿×××泣挽哀祭文是专门用于治丧过程中的应用类文体。
虽然内容单一,形式也不多,但是,在写作上和形制上却有较高的要求,不能马虎敷衍。
4、挽联挽联,是古时候挽歌的变体。
挽歌是古时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魏汉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
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古丧歌有《薤露》、《蒿里》两章“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挽联作为悼念死者的一种文体,是汉民族民间的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
起初多以诗、词、歌等韵文体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后渐渐形成一种对联的形式来表达。
历代文人多以五言或七律等形式写作挽联,以寄哀思,但不用于歌唱。
相传在宋代就写挽联了。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赵元镇(鼎)承相被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现在的丧葬活动中,挽联仍被普遍应用,成为丧家治丧时的必备之物。
(1)挽联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挽联属专用联,是专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
因此,写挽联不仅要求感情真挚,还要注意挽联的写作特征。
挽联的时代性。
挽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因此,随时代的变迁,挽联的内容也会起相应的变化,如:“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是旧时丈夫哀悼妻子的挽联,用在现代夫悼妻就多了点陈腐气。
挽联的针对性。
做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
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
如挽丁玲剪柳春风,节见穷时,一曲桑干传广宇凝尘瑶瑟,情伤雪夜,百年有女耀高丘即使是有些“通用联语”,其通用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
(2)挽联的基本形式特点挽联是属于对联中的专用联,因此,撰写挽联,一定要掌握对联的本质特点和形式特点,这是写好挽联的关键。
对联的形式特点。
一般的挽联(对联)是由两句组成一联,上句叫上半联,下句叫下半联。
挽联不管多么长(有些长联,上、下半联是由十几个字甚至几十个字组成的),多么短,总是由上半联和下半联组成,而且,上半联和下半联要搭配好,次序不能颠倒。
挽联的长短要视悬挂场所而定,太长字小不醒目,太短空洞不美观,应大小适中、美观大方。
对偶的形式特点。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双作对地排列组合。
严格的挽联,不但要求字数相等、句法相同,还要求词性也一样,对仗非常工整。
例: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戴素冠。
联中“雨”对“雪”、“竹叶”对“梅花”、“泪”对“冠”是名词相对;“珠”对“素”是形容词相对;“中”对“里”是方位词相对。
现在撰写挽联,能做到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就可以了,若进一步还能做到词性相对就更好了,做不到也不必强求,因词损意,总是不好的。
平仄相对的形式特点。
对联要求平仄相对,这是就声调、节奏和韵律而讲的。
虽然对联只有上下两联,和律诗中间的对偶句不同,不必很严格一定要押韵脚,但是,对联必须注意分节奏、调平仄。
好的挽联概莫能外。
节奏本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是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
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要合乎一定的规律。
节拍就是乐曲中的节奏序列,每一序列包含两拍或三拍、四拍。
所谓分节奏就是要求对联不管是长联还是短联,朗读起来要顺口,有音乐节拍,可以咏唱。
即使不念不听,只是看,由于看的时候也是按照节奏进行的,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
因此,挽联中的这种节奏感是很重要的,也是创作挽联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要素。
反之,长短、强弱各不相同,节拍错乱,就不是对联了。
例:毛泽东挽蔡元培学界 |泰斗人世 |楷模例:郭沫若挽鲁迅平生功业| 尤| 拉化旷世文章| 数| 阿Q撰写挽联的字数应多少是没有一定程式的,多少长短各随己愿,但联语及节奏的构成方法有许多,运用起来变化多端,重要的是音组等长、强弱等量、繁疏缓和、轻重抑扬鲜明,掌握住“两两相等”的原则,就可以组织联语了。
调平仄是句讲节拍、字调平仄,是对联音乐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汉语有四种不同的声调,古代分平、上、去、入四调,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以平声对其它声调而言,就分为平声和仄声。
古代以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现代以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声为仄声。
古人做挽联很讲究平仄,用平用仄,平仄交错;字有定声,律有定格,形成了挽联特有的艺术风格。
现在做挽联用字讲平仄,上半联和下半联的相对字的声调有绝对相反的,也有大体相反的。
能做到严格相反而不损害内容当然好,做不到严格相反,做到大体相反也可以。
用做律诗的方法硬去调联语的平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难做到。
(3)挽联的一般修辞手法挽联是用方块汉字两两相对组成的整齐优美的联语,是独特的具有中国作风的文字样式。
一般的实用文体不要求有文学性,而挽联却不同,其文学性与实用性是合二为一的。
古往今来,有不少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俱佳的挽联作品得以流传,其原因之一,就是十分讲究联语的修辞手法。
镶名。
是把死者的名字镶嵌在联语中。
镶名格式有许多种,可以镶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以拆开姓名镶在首尾。
例一:挽古龙古道失神剑龙爪留江湖这是鹤顶格,把“古”、“龙”分镶在句首。
例二:挽叶圣陶天地永留圣著泉台亦复陶然这是蜂腰格,将“圣”、“陶”分嵌在句中。
用典。
是在挽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有出处的警语。
挽联用典,可以使联语凝炼生动、意味隽永。
例一:康有为挽戊戌变法死难者: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此联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比干、岳飞之冤杀,写六君子横遭昏君惨害;以方孝孺问成王之典故,怒斥慈禧;以"汉室党锢,晋代清谈",写清王朝的残暴与腐败;末尾以伍子胥悬头国门的故事,抒发作者极其悲伤愤恨的心情。
康有为的这副六典联,内容复杂而丰富深刻,不是一般的直陈联语所能比拟的。
联语用典变化多端,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单用合用、可各随己愿,但要熟事化新、融化不涩,切忌堆砌“掉书袋”。
比喻。
是用某些有相关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例一:挽周总理心血操尽,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耸寰宇骨灰撒遍,深海恩情如滴滴甘露润人心此联以泰山之高耸寰宇来比喻领袖革命伟业的高大,功垂千秋,又以甘露滋润人心来比喻领袖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比喻恰当,读来震撼人心,久久不能忘怀。
(4).挽联的制作方法挽联和对联的书写形式是一样的,先书写上半联,再书写下半联,上、下半联都要顶天立地书写。
字的大小,依联幅的长短和联语的多少而定。
有些长幅联语一列书不完,可分为两列书写,但第二列必须比第一列短出许多,象龙门一样,又叫“龙门联”。
书写“龙门联”要注意的是上半联必须从右到左书写,右边长左边短;下半联必须是从左到右书写,左边长右边短。
书写挽联可以落上下款:上款落在上半联,但不能和上半联的第一个字平头,而要低1至2个字;下款落在下半联,但下款不能高于上款,一般也要比上款低1至2个字距离,如果是穷款(单款)书写时还要低一些。
当然,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不落款。
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报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现在殡仪馆又出现了一种比较高档的装裱成轴的空白联轴,供丧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