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大全

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大全题目一:加减法练习题1.23 + 17 = (40)2.46 - 32 = (14)3.85 + 36 = (121)4.53 - 18 = (35)5.62 + 57 = (119)6.91 - 39 = (52)7.34 + 25 = (59)8.72 - 19 = (53)9.79 + 18 = (97)10.64 - 32 = (32)题目二:乘法口诀题1.8 × 7 = (56)2. 5 × 9 = (45)3. 3 × 6 = (18)4. 4 × 8 = (32)5. 6 × 5 = (30)6.7 × 2 = (14)7. 2 × 9 = (18)8.9 × 3 = (27)9.8 × 4 = (32)10. 6 × 3 = (18)题目三:数学综合题1.小明有8本书,小红有5本书,他们一起有多少本书?(13)2.麦克有7个苹果,他吃了3个,还剩几个苹果?(4)3.小华有1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费了7元,还剩多少元?(8)4.教室里有32个学生,其中有12个男生,请问女生有多少个?(20)5.一束鲜花有9朵,小明买了3束鲜花,一共有多少朵鲜花?(27)6.爸爸和妈妈一共有35岁,爸爸比妈妈大7岁,妈妈多大?(28)7.一本书有120页,小明读了40页,还剩多少页没读?(80)8.一包糖有15颗,小红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糖?(10)9.麦克有9个橙子,他分给小明3个橙子,每个人有多少个橙子?(3)10.小明有5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8)题目四:图形和几何题1.图1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5cm,请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20cm–面积:25cm²2.图2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6cm,宽是4cm,请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一个数列:1,3,5,7,9,11,13,15,17,19。
求这个数列的和。
答案: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末项为19,公差为2,项数为10。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和= (首项+ 末项)×项数÷2即:(1 + 19)×10 ÷2 = 100题目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2 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几分钟?答案:从一楼到三楼,实际上走了 2 层楼梯,用了2 分钟,所以走一层楼梯需要1 分钟。
从一楼到六楼需要走5 层楼梯,所以需要5 分钟。
题目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 倍,差是多少?答案:因为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 240,所以被减数= 240÷2 = 120。
又因为减数是差的5 倍,设差为x,则减数为5x,所以x + 5x = 120,解得x = 20,即差是20。
题目4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 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答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
所以商还是8,余数是20×10 = 200。
题目5鸡兔同笼,共有头100 个,脚316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全是鸡,那么脚有100×2 = 200 只,比实际少316 - 200 = 116 只。
每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脚就多4 - 2 = 2 只。
所以兔有116÷2 = 58 只,鸡有100 - 58 = 42 只。
题目6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2 米,中间有一条宽2 米的小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方法一:整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8×12 = 216 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为18×2 + 12×2 - 2×2 = 56 平方米。
四年级奥数题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试题及答案1. 题目一:有三组数字,分别是 2, 4, 6 和 3, 6, 9 和 4, 8, 12。
请找出每组数字之间的规律,并写出下一组数字。
答案:每组数字的规律是后一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
因此,下一组数字应该是 5, 10, 15。
2. 题目二:一个数列的前三个数是 2, 3, 5,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请问这个数列的下一个数是什么?答案:根据数列的规律,下一个数是 3 和 5 的和,即 8。
3. 题目三:一个班级有 40 名学生,其中 20% 的学生喜欢数学,30% 的学生喜欢英语,剩下的学生喜欢科学。
请问喜欢科学的学生的百分比是多少?答案:喜欢数学的学生占 20%,喜欢英语的学生占 30%,所以喜欢科学的学生的百分比是 100% - 20% - 30% = 50%。
4. 题目四: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
如果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 2 厘米,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新的正方形边长是 5 厘米 + 2 厘米 = 7 厘米。
面积是边长的平方,即 7 厘米× 7 厘米 = 49 平方厘米。
5. 题目五:一个篮子里有 5 个苹果,如果每次从篮子里拿 2 个苹果,需要拿几次才能拿完?答案:需要拿 5 个苹果÷ 2 个苹果/次 = 2.5 次。
但是不能拿半个苹果,所以实际上需要拿 3 次,最后一次只拿 1 个苹果。
6. 题目六: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4 厘米。
如果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 2 厘米,新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答案:新的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 + 2 厘米 = 10 厘米,宽是 4厘米 + 2 厘米 = 6 厘米。
周长是 (长 + 宽) × 2,即 (10 厘米 +6 厘米) × 2 = 32 厘米。
7. 题目七:一个数乘以 3 后,再加上 5,结果是 22。
请问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 x,根据题意,3x + 5 = 22。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9ab6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1.png)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3、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
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
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
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参考答案:1、896÷4÷7=32(千克)2、960÷4÷3=80(袋)3、12×9×3=324(块)4、1千克=1000克1000÷2÷20=25(克)5、60×4÷3=80千米/小时2.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二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8米、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用20分米和50分米的木条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4.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是一个底角的一半,这个三角形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5.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1.150÷3=50(厘米)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50厘米。
2.8+5+5=18(米)答:它的周长是18米。
3.20+50+50=120(分米)答: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分米。
4.180÷(1+2+2)=36°36°×2=72°(次)答:这个三角形顶角是36°,底角是72°。
5.12×4÷3=16(厘米)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6厘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80,商是6,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答案:除数:280÷(6 + 1) = 40被除数:40×6 = 240题目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4;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答案:一个因数:54÷3 = 18另一个因数:96÷4 = 24积:18×24 = 432题目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0 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6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答案:被除数:60×54 = 3240正确的商:3240÷540 = 6题目4:一个数除以25,商是18,余数最大是多少?这时被除数是多少?答案:余数最大是24被除数:25×18 + 24 = 474题目5: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乙数:264÷(10 + 1) = 24甲数:24×10 = 240题目6:小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 错写成0,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差增加了5;十位上的 6 错写成0,差减少了60。
正确的差:200 - 5 + 60 = 255题目7: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 杯水,连瓶共重440 克;如果倒进 5 杯水,连瓶共重600 克。
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答案:一杯水重:(600 - 440)÷(5 - 3) = 80(克)空瓶重:440 - 3×80 = 200(克)题目8: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 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 人,一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3 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答案:三个车间总人数:(100 + 97 + 93)÷2 = 145(人)一车间人数:145 - 97 = 48(人)二车间人数:145 - 93 = 52(人)三车间人数:145 - 100 = 45(人)题目9:4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2,这4 个数分别是多少?答案:中间两个数的和:82÷2 = 41中间两个数分别为:(41 - 1)÷2 = 20,20 + 1 = 21这4 个数分别是19、20、21、22题目10:在一条长2500 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 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杆多少根?答案:2500÷50 - 1 = 49(根)题目11: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5 米,在它的四周向外铺一条宽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8篇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 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为了节省 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X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
原有草量:21X8-12X8=72(份)
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
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
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
篇3: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 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2+1000)×500÷2-(l+999)×500÷2 =1002×250-1000X250 =(1002-1000)×250
=500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四)
【试题】计算9999×2222+3333X3334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X3,规律就出现了。 9999×2222+3333X3334 =3333×3×2222+3333X3334 =3333×6666+3333X3334 =3333×(6666+3334) =3333X10000 =33330000o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五) 【试题】56×3+56×27+56×96-56×57+56 【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意,提走公共乘 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 56X3+56X27+56X96-56×57+56 =56×(32+27+96-57+1) 二56X99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

【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1934年—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筑路队承担了修⼀条公路的任务。
原计划每天修720⽶,实际每天⽐原计划多修80⽶,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就能提前3天完成。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 想:根据计划每天修720⽶,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
根据每天多修80⽶可求已修的天数,进⽽求公路的全长。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 =960÷80 =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 =800×12+1200 =9600+1200 =10800(⽶)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
2、某鞋⼚⽣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12个纸箱和4个⽊箱。
如果3个纸箱加2个⽊箱装的鞋同样多。
每个纸箱和每个⽊箱各装鞋多少双? 想: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解:12个纸箱相当⽊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个⽊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箱可装鞋150双. 3、某⼯地运进⼀批沙⼦和⽔泥,运进沙⼦袋数是⽔泥的2倍。
每天⽤去30袋⽔泥,40袋沙⼦,⼏天以后,⽔泥全部⽤完,⽽沙⼦还剩120袋,这批沙⼦和⽔泥各多少袋? 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去30袋⽔泥,同时⽤去30×2袋沙⼦,才能同时⽤完。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的奇数项的2倍;⼜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它前⾯的偶数项多2。
所以应填:36,38。
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项⽐前⼀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项⽐前⼀项多4,所以应填:16。
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0,1,3,8,21,55,(),()。
答案:144,377。
5、A、B、C、D四⼈在⼀场⽐赛中得了前4名。
已知D的名次不是,但它⽐B、C都⾼,⽽C的名次也不⽐B⾼。
问:他们各是第⼏名? 答案:D名次不是,但⽐B、C⾼,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
C的名次不⽐B⾼,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丙三⼈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丙多5岁,⼄2倍⽐丙多19岁,问:甲、⼄、丙三⼈各多⼤? 如果每个⼈的年龄都扩⼤到2倍,那么三⼈年龄的和是94×2=188。
如果甲再减少5岁,⼄再减少19岁,那么三⼈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两倍。
所以这时甲、⼄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道思考题:速算与巧算1、9+99+999+9999+99999=?2、199999+19999+1999+199+193、(1+3+5+...+1989)-(2+4+6+ (1988)4、389+387+383+385+384+386+388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速算与巧算-答案1、解答: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9+99+99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5=111110-5=111105.2、解答: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199+1=200)199999+19999+1999+199+19=(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200000+20000+2000+200+20-5=222220-5=22225.3、4、解答: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389+387+383+385+384+386+388=390×7-1-3-7-5-6-4-=2730-28=2702.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389+387+383+385+384+386+388=380×7+9+7+3+5+4+6+8=2660+42=2702.5、解答: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4940×6+2+3-2-1+1+3)÷6=(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用了除法中的巧算方法)=4940×6÷6+6÷6=4940+1=4941.钢笔的价格6、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
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7、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
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妙算应用题8、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
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
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9、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钢笔的价格-答案解答:不能。
300是3的倍数,加上99之后还是3的倍数,除以2之后也还是3的倍数,所以出现的数永远是3的倍数,而100不是3的倍数,所以不能出现。
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
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解答:10×20-11×15=35(元),这正好是20-15=5支钢笔的进货价,所以每支钢笔的进货价为35÷5=7(元)。
妙算应用题-答案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
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
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解答:不能,因为每次黑板上出现的数都应该可以是若干个5与若干个7的和,而23不是,所以不能出现。
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解答:100-(100-77)-(100-66)=43(棵)和差倍10、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填竖式1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1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和差倍-答案填竖式-答案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5283×39=206037;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6003÷87=69。
突破口为□□×9=783,得除数为87。
应用题最后当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
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
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14、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
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长方形的数量15、下图中有多少个含@的长方形?16、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应用题-答案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
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
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答案:(27-3)÷(6-4)=12(人)12×2=24(个)梨24×3+3=75(个)苹果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
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答案:前两题都对的至少有25+28-40=13(人)三道题都对的有13+31-40=4(人)长方形的数量-答案下图中有多少个含@的长方形?30个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答案:右面的长方形:(5+4+3+2+1)×(7+6+5+4+3+2+1)=420下面的长方形:(4+3+2+1)×(8+7+6+5+4+3+2+1)=360重复的长方形:(4+3+2+1)×(7+6+5+4+3+2+1)=280图中的长方形:420+360-280=500还原问题17、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
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
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
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18、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几个鸡蛋。
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
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多少个鸡蛋?还原问题-答案解答:24+24÷2+4=24+12+4=40(吨)40×2×2×2×2=640(吨)【小结】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
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24+24÷2+4=24+12+4=40(吨)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40×2×2×2×2=640(吨)解答:[(0.5×2+0.5)×2+0.5]×2=(1.5×2+0.5)×2=3.5×2=7(个)【小结】有的同学一看每次都吃"一半又半个",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就不去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被"半个"这一假象所迷惑。
其实,只要采用倒推法,就很容易知道第三天吃了0.5×2=1(个),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算数问题19、54+99×99+4520、9999×2222+3333×333421、1999+999×99922、算数问题-答案解答:此题表面上看没有巧妙的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54+99×99+45=(54+45)+99×99=99+99×9=99×(1+99)=99×100=9900.解答: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9999×2222+3333×3334=3333×3×2222+3333×3334=3333×6666+3333×3334=3333×(6666+3334)=3333×10000=33330000.解答:解法1:1999+999×999=1000+999+999×999=1000+999×(1+999)=1000+999×1000=1000×(999+1)=1000×1000=1000000.解法2:1999+999×999=1999+999×(1000-1)=1999+999000-999=(1999-999)+999000=1000+999000=1000000.速算与巧算23.右图的30个方格中,最上面的一横行和最左面的一竖列的数已经填好,其余每个格子中的数等于同一横行最左边的数与同一竖列最上面的数之和(如方格中a=14+17=31).右图填满后,这30个数的总和是多少?24.有两个算式:请先不要计算出结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很快比较出哪个得数大,大多少?①98765×98769,②98766 × 98768,25.比较568×764和567×765哪个积大?、26.在下面四个算式中,最大的得数是多少?① 1992×1999+1999② 1993×1998+1998③ 1994×1997+1997④ 1995×1996+199627.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5,求其中最大和最小的数.28、45是从小到大五个整数之和,这些整数相邻两数之差是3,请你写出这五个数.29、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如下表那样排列.在这个数表里,把长的方面3个数,宽的方面2个数,一共6个数用长方形框围起来,这6个数的和为81,在数表的别的地方,如上面一样地框起来的6个数的和为429,问此时长方形框子里最大的数是多少?习题解答先按图意将方格填好,再仔细观察,找出格中数字的规律进行巧算.解法1:先算每一横行中的偶数之和:(12+14+16+18)×6=360.再算每一竖列中的奇数之和:(11+13+15+17+19)× 5=375 最后算30个数的总和=10+360+375=745.解法2:把每格的数算出填好.先算出10+11+12+13+14+15+16+17+18+19=145,再算其余格中的数.经观察可以列出下式:(23+37)+(25+35)× 2+(27+33)×3+(29+31)× 4= 60 ×(1+ 2+ 3+4)=600最后算总和:总和=145+600=745.① 98765 × 98769= 98765 ×(98768+ 1)= 98765 × 98768+98765.② 98766 × 98768=(98765+1)× 98768= 98765 × 98768+ 98768.所以②比①大3..同上题解法相同:568×764>567×765.根据“若保持和不变,则两个数的差越小,积越大”,则1996×1996=3984016是最大的得数.85÷5=17为中数,则五个数是:13、15、17、19、21最大的是21,最小的数是13.45÷5=9为中数,则这五个数是:3,6,9,12,15.观察已框出的六个数,10是上面一行的中间数,17是下面一行的中间数,10+17=27是上、下两行中间数之和.这个中间数之和可以用81÷3=27求得.利用框中六个数的这种特点,求方框中的最大数.429÷3=143(143+7)÷2=75 75+1=76 最大数是76.速算与巧算30.计算899998+89998+8998+898+8831.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32.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33.计算1—2+3—4+5—6+…+1991—1992+199334.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次类推.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35.求出从1~25的全体自然数之和.36、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37、.计算92+94+89+93+95+88+94+96+8738.计算(125×99+125)×1639计算3×999+3+99×8+8+2×9+2+940.计算999999×7805341、.两个10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数?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利用凑整法解.899998+89998+8998+898+88=(899998+2)+(89998+2)+(8998+2)+(898+2)(88+2)-10=900000+90000+9000+900+90-10=999980.利用凑整法解.799999+79999+7999+799+79=800000+80000+8000+800+80-5=888875.(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1988-1987)+(1986-1985)+…+(6-5)+(4-3)+(2-1)=994.1-2+3—4+5-6+…+1991-1992+1993=1+(3-2)+(5-4)+…+(1991-1990)+(1993-1992)= 1+1×996=997.1+2+3+4+5+6+7+8+9+10+11+12=13×6=78(下).1+2+3+…+24+25=(1+25)+(2+24)+(3+23)+…+(11+15)+(12+14)+13=26×12+13=325.7.解法1: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1000+ 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解法2:原式=(1000—998)+(999—997)+(104—102)+(103—101)=2 × 450=900.解法3:原式=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992)+…+(107—106—105+104)+(103—102—101+100)-100=1000—100=900.(125×99+125)×16=125×(99+1)×16= 125×100×8×2=125×8×100×2=200000.3×999+3+99×8+8+2×9+2+9= 3×(999+1)+8×(99+1)+2×(9+1)+9=3×1000+8×100+2×10+9=3829.999999×78053=(1000000—1)×78053=78053000000—78053=78052921947.1111111111×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这个积有10个数字是奇数.相遇问题142、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3.36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_____米.相遇问题243、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_____千米.相遇问题344、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甲前三分之一路程的行走速度是5千米/时,中间三分一路程的行走速度是4.5千米/时,最后三分一的路程的行走速度是4千米/时;乙前二分之一路程速度是5千米/时,后二分之-路程的行走速度是4千米/时.已知甲比乙早到30秒,A地到B地的路程是千米.算错数45、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