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安全方案 -顶管(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方案一、工程管理1.1 项目管理深基坑工程项目管理须做到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程管理,确保整个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

在承建深基坑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安全评估和管控措施,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1.2 施工组织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组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规划施工区域,明确责任分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和混乱现象。

1.3 安全制度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施工作业程序、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同时,要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1.4 质量管理深基坑工程的质量管理应侧重于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合格率和安全标准的严格把控,对工程材料、设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核,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二、安全教育培训2.1 安全教育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危险防范、应急处置等内容,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觉性。

2.2 岗前培训对刚刚进入深基坑工程工地的新员工,施工单位应进行专门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告知新员工有关施工现场的事故易发点、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使员工对工作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安全施工打下基础。

2.3 安全技能培训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施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技能等。

2.4 定期复习对于已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复习和考核,确保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培训效果,加强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深基坑安全技术施工方案

深基坑安全技术施工方案

支护结构安全技术措施
支护结构类型:包括挡土墙、 支撑、锚杆、土钉等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 件、地下水情况、周边环境 等因素进行设计
支护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设 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护
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护结构监测:对支护结构 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
处理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排水与降水安全技术措施
全状况
检查深基坑支 护结构的稳定
性和完整性
检查深基坑底 部的积水情况 和排水设施的
运行情况
检查深基坑周 检查深基坑周
边的安全防护 边的环境状况,
设施是否完好, 如噪音、粉尘
如护栏、盖板 等是否符合环

保要求
对检查中发现 的问题进行记 录和处理,确 保深基坑施工
后的安全。
深基坑施工 救援及时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基坑开挖前,应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土层情况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设置挡土墙、支撑等防护设施 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回填,避免长时间暴露 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施工后的安全检查
检查深基坑周 边建筑物、道 路等设施的安
原因分析: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评估
预防措施:加强地质勘探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案例二:某工程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导致工程延误和成本增 加
原因分析:防水措施不到位,未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防水措施,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和材料
经验教训总结
01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周 边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安全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智能化: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由项目总监或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目标、工作范围、工作计划、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等内容。

1.2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批:将编制的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如工程负责人、安全专家、技术负责人等。

1.3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深基坑安全施工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施工组织机构,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1.4施工现场布置:根据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

二、基坑开挖阶段2.1周边隐患排查:在施工前,对基坑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没有隐患存在。

2.2地下设施保护:对基坑周边的地下设施进行清理和保护,如水、电、气等管线的迁移或隔离,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

2.3周边建筑物安全评估: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受到施工影响的风险降到最低。

2.4基坑排水系统:根据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保持基坑内部的干燥。

2.5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根据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采取合理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6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确保施工安全。

三、基坑开挖完工阶段3.1基坑边坡处理:对基坑边坡进行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2土方回填和压实: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土方回填和压实,保证基坑内部的稳定和安全。

3.3基坑降水处理:对基坑内部的降水进行处理,确保基坑内部的干燥。

3.4基坑周边环境恢复:在基坑开挖完工后,对周边环境进行恢复,保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5施工现场清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理残留物、废弃物等,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四、安全管理4.1安全教育培训:对参与深基坑施工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2安全巡检: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案

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为预防施工现场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专项方案,以指导现场安全作业。

2、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达9.850m,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审查,方案通过专家审查后方可实施。

3、本专项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性文件,方案编制完成后须经公司主管部门负责人、总工程师及总监理公程师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3、《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5、《兰州铝厂高层住宅楼(A)塔楼、(B)塔楼工程施工图纸》;6、《兰州铝厂高层住宅楼(A)塔楼、(B)塔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9、《兰州铝厂高层住宅楼(A)塔楼、(B)塔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甘肃三建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三、工程概况1、工程建设地点及设计概况兰州铝厂高层住宅楼(A)塔楼、(B)塔楼位于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兰州铝厂福利一区。

(A)、(B)塔楼均为地上三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总高度96m,钢筋砼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38000m2。

(A)、(B)塔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地下一层为车库,工程为一类建筑,建筑使用年限50年。

2、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根据甘肃土木科学院2006年8月所做:兰州铝厂职工集资住宅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建筑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主要由黄土、砂、砾石及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组成,层底标高:-1.20~-2.90m。

深基坑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深基坑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深基坑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1
1.1;
2、开挖具体施工方案
2.1对一般地段基坑,即上1.1类型基坑开挖。

(1)
(2)
3
基坑开挖前,在顶面边坡以外的四周挖排水沟,并保持畅通,防止汇水灌入而引发坍塌事故;底部设置集水坑。

弃土远离基坑和已施工的墩台,避免偏压造成坑壁或结构失稳。

挖掘机或其它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作业时,距坑边的安全距离视基坑的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

一般不小于1m,堆放材料及机具不小于0.8m。

基坑开
挖完毕后在其基坑周围设置防护围栏及设置安全警示牌。

图2-1基坑开挖坑壁支护示意图。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深基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深基坑工程施工,基坑深度达到50米以上。

二、施工要求1. 施工方案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并接受安全培训。

3.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变更。

4.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

三、施工准备工作1. 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和障碍物。

2. 搭建稳固的施工脚手架和支撑体系,确保施工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3. 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警示标识、围栏、安全网等。

四、施工过程控制1. 基坑侧面加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基坑侧面进行加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和水位稳定。

2. 排水措施:根据地下水位和施工需要,采取合适的排水方式,保证基坑内的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承插替换:对于较大的基坑工程,需要定期对承插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4. 施工设备安全使用:施工期间必须确保各种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安全防护1. 施工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 严禁施工人员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危险区域,如不得在基坑内操作机械设备等。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六、应急预案1.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紧急疏散方案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停止施工操作并紧急疏散的紧急情况下,必须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组织工作。

七、安全巡视和监督1. 由专门的安全巡视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监督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项目的安全监督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八、总结与验收1. 施工结束后,进行安全总结和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相关文件和报告。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深基坑工程位于_____(具体地点),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临近_____(周边建筑物或道路等)。

基坑开挖深度为_____米,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工程建设的具体用途)。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一)工程地质通过地质勘察报告,本场地的地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等构成。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1、土层 1:_____(描述土层 1 的性质)2、土层 2:_____(描述土层 2 的性质)3、……(二)水文条件地下水位埋深约为_____米,主要含水层为_____,地下水类型为_____。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_____,排泄方式主要为_____。

三、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及难点(一)特点1、开挖深度较大,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要求高。

2、施工场地有限,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密集,施工难度大。

3、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存在软弱土层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二)难点1、如何确保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2、如何有效控制地下水,避免因地下水的影响导致基坑失稳。

3、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场地内,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交通组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安全管理目标(一)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减少一般性事故的发生,将事故发生率控制在_____以内。

(三)确保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

五、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二)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施工员:负责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落实。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为预防施工现场深基坑开挖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专项方案,以指导现场安全作业。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三、概述1、工程概述工程概况:**TJ-7标高速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249+190-255+700全长6.51公里大桥3座共计1370.3 6km。

隧道1座全长1143.5Km、涵洞12座621.75Km、天桥2座111m、双向六车道宽33.5m座;路基土石方开挖约80.96万m3、路基填方约109.35万m3。

2、工程地质、气候本标段主要为浅微切丘陵区、坡面基岩祼露、为砂泥岩互层、岩层倾斜、冲沟中为坡洪积粉质粘土、厚3~5m、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软基、岩石风化剥落。

项目区属亚热带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季热长、冬无严寒、少霜雪、雨量充、多云多雾,日照短、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4-17.4℃、7月份平均气温25.8℃、且蒸发量大、1月份平均气温5-6℃、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降雨平均集中于6-9。

水文概况:项目区无大河流流经、但沟渠、小塘、水库较多、地表水系较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砂砾石层孔隙水、红层砂泥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两大类、地下水贫乏、部份地下水对具有弜腐蚀性、地震烈度:区内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基本烈度5级。

四、施工工艺及方案(一)施工部署1、机械设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配置到位,并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符合施工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管理人员配置专职安全员10名,现场施工人员两名,专业技术人员10名。

3、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方便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作业,进行现场地下管物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地上、地下妨碍施工的线路进行拆除或改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批复表(万方[2018]批复03号)合同名称:大峪灌区引水提升三期工程监理合同编(飞龙[2018]技案009号)合同名称:大峪灌区引水提升改造三期工程一标段合同编号:DYGQYSGZTSSQ-1说明:本表一式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签收后,发包人1 份、设代机构1 份、监理机构1 份、承包人1 份。

大峪灌区引水提升改造三期工程施工一标项十五号路(K0+656.2~K0+755.8)五典坡路(K1+178.5~K1+258.4)顶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陕西飞龙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7 月22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5)三、施工指导方针 (6)四、施工总体顺序 (6)五、具体实施方案 (6)六、安全保证措施 (12)七、人、材料、机械投入计划 (16)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大峪灌区引水提升改造三期工程施工一标项。

2、建设地点:西安市曲江新区新建雁翔路。

3、工程内容:大峪灌区引水提升改造三期工程施工一标项工程包括管道安装(桩号K0+000~K1+805)1805m及附属构筑物施工及监控系统安装。

供水管道材质为DN600球墨铸铁管。

其中创意大道、十五号路、五典坡路和春林路,过路需增设DN1200钢筋砼Ⅲ级套管人工顶管施工,桩号分别为K0+199.6~K0+276.48、K0+674.2~K0+740.8、K1+196.5~K1+241.43、K1+750~K1+850.8。

工程计划分三段施工,上游段K0+000~K0+601.66,中游段K0+601.66~K1+200,下游段K1+200~K1+805.8。

工程对外交通条件便利,施工场地条件一般,需要铺设便道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4、工程地质情况据相邻工程地质勘探揭露,沿线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ml Q4),上更新统残积(elQ13)古土壤及中更新统风积(eolQ22)黄土组成。

其野外特征见表1--1,埋藏条件及层位组合关系见附录№2。

各层地基土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表4.1地下水勘察期间,钻孔深度内均未见地下水,管道施工可不考虑其影响。

4.2不良地质作用据近年来西安市地裂缝勘察的有关资料及本次工程地质调查,本场地无地裂缝通过。

除此之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沿线场地从现地面下1.0m起算,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Ⅲ级(严重)。

4.3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及基底摩擦系数据表1--1统计结果,结合西安地区经验及《JTG D63-2007》规范,确定顶管影响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基底摩擦系数范围值列于表1--2。

] (kPa)表1--2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施工前期调查发现,在桩号K0+674.2~K0+740.8段(规划雁翔路与规划十五号路十字口),K1+196.5~K1+241.43段(规划雁翔路与规划五典坡路十字口)。

而原设计方案为过路段套管,因有排水管线、电缆管廊分别与我方管线交叉,无法进行机械开挖,同时电缆管廊与我方管道安装高程有冲突。

经设计院现场勘查研究:该段施工方案变更如下:1、十五号路段管底高程调整如下:K0+656.2处设计管底高程不变,K0+674.2处设计管底高程507.00m,0+656.2~0+674.2采用直线连接,比降42.8%,K0+740.8处设计管底高程506.8m,K0+674.2~K0+740.8采用直线连接,比降0.3%;K0+755.8处设计管底高程不变,K0+740.8至K0+755.8采用直线连接,比降38.2%。

2、增设四座镇墩,角度22.5°。

位置为K0+656.2竖直向下,K0+674.2竖直向上,K0+740.8竖直向上,K0+755.8竖直向下。

3、K0+740.8增设排水泄水阀井及湿井各一座。

K0+645、K0+765增设排气阀井各1座。

4、五典坡路段管底高程调整如下:K1+178.5处设计管底高程不变,K1+196.5处设计管底高程504.1m,K1+178.5~K1+196.5采用直线连接,比降42.6%,K1+241.43处设计管底高程504.0m,K1+196.5~K1+241.43采用直线连接,比降0.222%;K1+258.43处设计管底高程不变,K1+241.43至K1+258.43采用直线连接,比降41.9%。

5、增设四座镇墩,角度22.5°。

位置为K1+178.5竖直向下,K1+196.5竖直向上,K1+241.43竖直向上,K1+258.43竖直向下。

6、K1+241.43增设排水泄水阀井及湿井各一座。

K1+167.5、K1+267增设排气阀井各1座。

7、K0+674.2~K0+740.8、K1+196.5~K1+241.43段采用人工顶管法施工,其余段采用开挖法施工。

二、编制依据1、《大峪灌区引水提升改造三期工程实施方案变更图册》;2、设计更改通知(大植供水03号)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范》JGJ165—2010;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11—2013;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3、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4、本工程现场障碍物调查情况及地质调查情况;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三、施工指导方针1、“以人为本”为主导,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环境、地质、水文、气象及本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保证安全、质量、工期的措施,合理的组织工程平行、主体、交叉、流水作业,确保工程实施安全进行。

四、施工总体顺序1、施工以管道安装为主线2、先施工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再进行顶管施工,工作井和接收井外斜坡段开挖、支护,最后进行球墨铸铁管安装。

五、具体实施方案(一)、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另述)(二)人工顶管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三通一平、测量定位、设备人员组织、技术交底)工作坑安全支护设备安装开洞入洞测量纠偏外弃土管道清理管缝处理竣工测量竣工2、顶管平面布置示意图本工程的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按照设计施工顶管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3、施工准备工作顶进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的具体的施工方案、设备安装以及劳动组织等。

3.1、地面沉降观测及控制保护措施3.1.1、工作坑监护措施(1)顶管工作坑由安全员监督工作坑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工作坑监护的主要项目①、顶管工作坑开挖过程是否存在超挖,是否按照方案进行。

②、工作坑边的沉降及位移,以及支护的位移。

(3)监测的频率一天一次,由施工员在《施工日志》中记录;在雨天中,增加检查次数。

(4)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负责人,由相关人员决定采取何种应急技术措施来消除隐患。

(5)工作坑周边5米范围内荷载不得大于10KPa。

3.2 运管、摆管管材、管件运至施工现场,沿工作坑安全区域开挖侧安全摆放,二次倒运至工作坑内后,顶管施工。

3.2.1 管道吊装方案(1)机械选择由于本工程顶管为DN1200钢筋砼Ⅲ级套管,每根长3m。

供水管为DN600球墨铸铁管,每根长6m。

有一定重量,结合管件下槽不可以碰伤,故采用机械吊装法。

DN1200钢筋砼Ⅲ级套管每根重约4T,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对吊车起重数据的平衡,采用25T汽车吊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2)吊装方法工作井完工后,经业主、设计、地勘、监理验收后,及时通知管道供应商将管道运至吊装位置,吊车沿工作井边平行并靠施工便道摆放,距井边大于2.5m处施吊,吊装作业严格听从指挥员指示。

3.3 测量放线按照《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进行施工,轴线测量用全站仪将轴线导入到工作坑内,在用激光测量进行洞内定向。

高程控制用水准仪,详见5.4.1。

3.4导轨导轨采用铁导轨,用重型铁轨铺设。

导轨净间距的计算公式:由于工作井底板浇注了混凝土,地基稳定,可在工作井的底板上安装导轨,安装要牢固可靠,以保证管子的顶进过程不会产生位移,导轨必须直顺。

严格控制导轨的高程和中心.两导轨内距计算公式:A=2 (D-h+e)*(h—e)A -- 两导轨上部内侧间距(mm)D -- 管外径,1440(mm)h -- 导轨高度,150(mm)e -- 一般为10~25mm,取20mm。

计算得:A= 824 mm,导轨间距设置为82cm。

导轨间距示意图。

4、施工工艺平面图及示意图顶管施工工艺平面示意图5、顶管施工顶进包括下管、接管、顶进、出土、顶进测量和纠偏等工艺。

5.1下管与稳管下管前对管材作全面的检查,对下管设备作安全检查。

用吊车将管节缓慢放在铁轨上,使管子安全贴卧在钢轨上。

5.2顶进顶管程序:安装顶铁,开动油泵,顶镐活塞伸出一个引程后,关油泵,顶镐停止运行,活塞收缩,在空隙处加上顶铁,再开油泵,如此循环。

5.3 挖土和出土管前挖出的土,用手推车清运到管外,运土小车到达工作坑内的出土区后,由卷扬机垂直运输到工作平台上,再运到工作棚外的堆土区。

5.4顶管测量及校正措施5.4.1测量在顶管过程中,每顶3米进行一次测量,以检查中线和高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将测量结果及时记录并绘制曲线图。

一个顶管段完成以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

5.4.2后背的顶力计算及长度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二)根据经验公式:P=n P0 其中:P——总顶力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1)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2)土质为砂质粘性土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 为2.0。

(3)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4吨,最长段以66米计每节管长3 米,共要顶进22节管,则P0=4*22=88吨。

则总的顶力为:P=n P0 =2.0*88=176 吨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 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228.8 吨,取总的顶力F=230吨,选用一个320T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

后靠背计算公式:L= P/L+l式中:L——后背长度MP——顶管需要的总顶力TB——后背受力宽度ML——附加安全长度M,取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