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合集下载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的学科,其中礼貌原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礼貌原则是指人们在语用交际过程中为表达尊敬、关心、友好等情感而采用的语言策略和行为规范。

在日常交际中,礼貌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有助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交流和谐。

本文旨在探讨礼貌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首先,礼貌原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不仅需要传达正确的信息,还需要表达一种良好的人品和情感,从而建立朋友关系或商业合作关系等。

礼貌原则可以体现出说话者的关心和尊重,使交往双方的情感得到更好的满足。

比如,在问候别人时,常用的礼貌用语“您好”、“请多指教”等,能够使对方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礼貌原则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

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礼貌谈吐不仅可以彰显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还可以使人看起来更加亲切、友好。

相反,没有礼貌的言行往往会让人感到冷漠或者无礼,从而降低了个人的形象和声望。

因此,在正式场合,强调礼貌原则不仅是一种常识,更是能够展示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

再者,礼貌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在婉拒别人的请求时,一些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我不想给你”,“你别来找我了”等,这些说法容易让人感到冒犯或无礼。

相反,礼貌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我真的很抱歉,我现在有点忙”、“我会尽量帮你,但不一定能完成”等,这些表述方式更加礼貌、委婉、温和,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礼貌原则需要因时因地而异。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常常是不同的。

在西方国家,对称原则、直接交际、个体主义等价值观较重要,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观性是被欣赏的。

反之,在中国,不对称原则、间接交际、集体主义等价值观较重要,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强调团体意识、尊重长辈等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取长补短,让交际过程更加顺畅和成功。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1.言而有信言而有信是语用学中的一项重要礼貌原则。

它意味着我们在交流中应保持诚信和可靠性。

言而有信要求我们遵守承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言辞,并尽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只有在言而有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维护和增进彼此的信任。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另一个重要的礼貌原则。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观点、意见和感受。

尊重他人意味着我们要听取对方的意见,不轻易批评或贬低他人的观点,并尽量避免使用冒犯性或侮辱性的语言。

尊重他人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还能增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3.温和而友好在语用学中,温和而友好是礼貌的表现之一、我们在交流中应该使用温和而友好的语言,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温和而友好的语言能够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并使交流更加融洽和有效。

与此同时,温和而友好的语言能够缓解紧张和冲突,促进合作与理解。

4.倾听和回应在交流中,倾听和回应是非常重要的礼貌原则。

倾听意味着我们应该给对方足够的注意力和关注,不打断对方的发言,不中途中断或转移话题。

回应则是指我们对对方的发言做出积极的反馈,表达理解、认同或回答问题。

倾听和回应能够表明我们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提高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5.避免偏见和歧视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还包括避免偏见和歧视。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摒弃对他人的有偏见或歧视,并尽量避免以国家、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为基础的歧视性言语。

避免偏见和歧视能够维护公平和尊严,促进平等和友好的交流环境。

6.真诚和坦率真诚和坦率是礼貌中的重要元素。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隐瞒或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

同时,我们也要对他人的真诚和坦率做出回应,不以欺骗或虚伪的方式回应对方。

真诚和坦率能够增进交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助于建立真实而深入的沟通关系。

7.尊重个人空间在交流中,尊重个人空间也是一项重要的礼貌原则。

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私人领域和边界,不过于侵犯或侵害对方的个人空间。

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应用摘要:礼貌原则是一套规约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礼貌原则也是语用能力的一种。

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该文章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礼貌原则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礼貌原则在汉语里有什么体现呢,可以从积极礼貌语言、消极礼貌语言和隐性礼貌语言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积极礼貌语言积极礼貌就是讲话人在表达难以避免的有损面子的话语时,采取补偿行动,对受话人的积极面子(即希望受到恭维和赞扬)加以保护。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批评、埋怨、取笑、反驳、挑战等都有可能损害受话人的积极面子,道歉、认错等则有可能损害说话人的积极面子。

这时候往往要采用积极礼貌语言手段对受话人的面子加以保护。

通常一下几种体现:1、赞扬:对受话人的某些方面例如服饰、物品、兴趣、爱好等表示特别赞赏,使之感到脸面光彩,从而乐于为你效劳。

例如向人借东西时这样说:“哟,你做的这个新发型真好看!……能把你的自行车借我一下吗?”这样就比较容易奏效。

2、体贴:对受话人的愿望、需要等表示特别的关心和体贴,使之感到十分亲切,从而愉快地接受邀请或建议。

例如邀请别人进餐时说:“哎,你不是挺喜欢吃酸菜鱼的吗?前面有一家川味馆,咱们去尝尝吧。

”3、暄叙:通过尽情叙谈的方法表示非常乐意与对方交谈,使之感到你将其视为亲密的朋友。

例如,对初次来访的客人说:“来来,你看我家,客厅乱成了什么样子!椅子没放好,沙发上全是书,小孩子的玩具到处乱丢,先到书房坐坐吧。

”这样很容易消除客人的拘束感。

4、昵称:用比较亲密的称呼来拉近距离,打动对方,使之满足自己的请求或按照自己的希望去做。

例如,向年长者问路,称对方为“同志”肯定不如称“老大爷”、“老大娘”的效果好。

不过要注意,对文化层次和地位较高的人这种方法不太适宜。

5、重复:对对方的话语或者话语中的核心词语进行重复,以表示赞成、同情、感慨等。

例如:甲:刚才进校门时摔了一跤,真倒霉!乙:刚才摔跤了?没伤着吧?这场雨真够呛!6、善意谎言:为使对方面子上过得去或不使对方为难撒一些善意的小谎,说一些言不由衷或违背事实的话。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中如何用语和表达来维护人际关系,使交流更加和谐和友好。

礼貌原则可以通过语言的使用方式、表达的态度、用词的选择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本文将从使用适当的称呼、关注他人的感受、敬重他人的观点、提供帮助和控制情绪等方面来思考礼貌原则在语用学中的重要性。

适当的称呼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

在交际过程中,使用适当的称呼可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在与长辈、上级、教师等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流时,可以使用“先生”、“女士”、职位的名称等,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而与亲友、同龄人等地位相当的人交流时,可以使用更加亲密的称呼,如“朋友”、“同事”等。

适当的称呼可以使交流双方感到被重视和尊重,进而建立更加友好和融洽的关系。

关注他人的感受是表现礼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使用委婉的语气和措辞,以避免给对方造成压力。

在表达意见和批评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冒犯对方的感情。

关注他人的感受可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从而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敬重他人的观点是体现礼貌的重要一环。

在交际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

即使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应该使用合适的语气和方式予以反驳,而不是嘲笑、贬低或忽视对方的观点。

尊重他人的观点可以使对方感到被重视和肯定,促进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和共识的形成。

提供帮助是在交际中表现礼貌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我们看到他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主动伸出援手,提供相应的帮助。

当一位老人需要过马路时,我们可以主动帮助他们搀扶过马路;当一位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我们可以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

提供帮助不仅能够使他人感到温暖和关心,还能够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控制情绪在交际中也是体现礼貌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负面情绪时,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对他人发泄情绪或产生积极的影响。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语言交流的方式、目的和影响。

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交际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尊重和友好。

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误解。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探讨其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运用。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为了尊重对方或者表达友好,采用的一种语言准则。

这种准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包括对于客气用语的运用、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感、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等。

礼貌原则是建立在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我们在交际中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注意平衡自己的表达和对方的感受。

在日常交际中,礼貌原则的运用非常重要。

一个人如果懂得在语言交际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那么他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如果一个人缺乏礼貌,只顾自己的表达,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么他很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

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语用学中,使用礼貌原则也需要有具体的技巧和策略。

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感,而是采用更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当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我们可以用“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认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直接说“你错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够尊重对方的意见,又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起到了礼貌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交际中注意使用客气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这些客气用语能够表达我们的礼貌和尊重,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在交际中使用粗鲁的语言或者伤人的话语,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尽量避免造成伤害。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准则和习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礼貌原则的运用。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则和规范的学科,而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礼貌原则的研究对于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不同的交际场景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决定是否使用礼貌语言。

在正式场合或者与长辈、上司等地位较高的人交流时,使用礼貌语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在非正式场合或者与朋友、同事等地位较为平等的人交流时,礼貌语言的使用可能就不那么严格。

研究礼貌原则对于理解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

礼貌原则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更加重视尊重他人、保持谦逊的态度,因此在语言使用中更倾向于使用礼貌语言。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因此在语言使用中可能并不那么注重礼貌。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交流。

礼貌原则的研究对于语言教育和语言培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礼貌语言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礼貌用语,并且帮助他们理解在不同交际场景下的语言使用规范。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交和工作场合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交际挑战。

在商务交际中,礼貌原则的运用也尤为重要。

在商务场合,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素养和高尚品质,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而如果在商务场合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者言行举止不够礼貌,很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商务合作和交流。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职场和公共场合中,礼貌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语用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遵循社交礼仪规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礼貌原则,并分析礼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礼貌原则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规范。

这些规范既包括言语方面的表现,也包括行为方面的表现。

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是指在交流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范,这些规范可以使交际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尽可能避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在口语交流时,人们常常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当我们向陌生人问路时,我们通常会使用礼貌语,如“请问,这里有没有…?”;而当我们和熟人交谈时,我们可能会采用更随便的方式,如“你知道…吗?”。

礼貌原则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面子”。

在人际交往中,面子是指自己或他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自尊心、尊严和荣誉感。

礼貌的表现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有助于维护社交关系的稳定和友好。

比如,当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不仅可以提供帮助,同时还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尊重和重视,这样才能维护对方的面子。

礼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十分丰富。

比如,在日常交往中,语言表达中的礼貌表现可以包括称呼、语气和措辞等方面。

当我们与长辈、上司、客户等重要人物交流时,我们需要使用尊敬的称呼,并且在措辞和语气上表现得恭敬、严谨。

另外,礼貌还可以表现在我们的行为和举止中,如遵守交通规则、让座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总之,礼貌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遵循礼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良好印象,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

不仅如此,礼貌还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在未来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礼貌原则的研究和掌握,做一个有礼貌、有素养、有情商的人。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

关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思考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关系而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

在语言交际中,礼貌原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方式和语言行为。

本文将围绕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展开探讨,探讨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规律,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礼貌原则主要研究人们在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尊重、友好、关心等情感,以及如何避免冲突、伤害对方的情感。

礼貌原则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规则,更是一种涵盖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复杂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交际中的社会道德和心理规则。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交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而礼貌原则则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语言选择、语用策略和语言行为。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关系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这种选择往往受到礼貌原则的影响。

在正式场合和与长辈交流时,人们通常会使用更加客套和正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显示尊重和礼貌;而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则更多地使用随意、亲昵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礼貌原则对语言交际的效果产生着直接影响。

在语言交际中,如果没有遵循礼貌原则,很容易导致交际的不顺利和失败。

因为礼貌原则涉及到人们的情感、尊重和关怀等方面,如果在交际中忽视了这些因素,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效果。

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需要考虑礼貌原则的影响,因为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遵循礼貌原则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达成沟通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礼貌原则还对语言交际的策略产生着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研讨,以旨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语用礼貌观。

本文共分四部分:(1)礼原则的由来;(2)礼貌原则的解析;(3)礼貌策略;(4)礼貌原则的应用。

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教学应用一.礼貌原则的由来(一)礼貌的界定。

在众多关于礼貌的各种文献中,围绕“礼貌”一词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Politeness as areal-world goa1)。

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敬重(Politeness as the deference)。

(3)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

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

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olliday,1978)。

(4)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level phenomenon)。

该观点认为,礼貌是一种表层语法编码,该观点主要是离开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去研究礼貌问题。

(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i—nominee)。

该观点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

总之.在语用学领域,人们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把礼貌看成敬重、语体,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把礼貌看成一种话语表层现象,就是脱离了语境去谈礼貌,这是一种超理想化的理论,因为语言形式是和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的。

(二))礼貌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在英语语用学习领域中,提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ev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ocational Implicate),即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用来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和四项有关质量、数量、相关、方式的次准则(Quantity,Relation,Manner)用以指导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会话。

不论他们遵循或是违背这项原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在合作原则中.Grieve指出谈话的双方必须怀着一个相同的愿望,且双方的话语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

然而,谈话的一方若未能遵守“合作原则”,并非为了说谎或是出于故意,有时他可能由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

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

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后来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讨论合作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Leech的话说,礼貌原则可以援助合作原则。

由此礼貌原则的提出又进一步推进了语用学的发展,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也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二礼貌原则的解析(一)礼貌原则的范畴。

同合作原则一样,礼貌原则也有自己的准则和次准则。

具体如下:(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让别人受益。

例如:1.Take me home.2.1 want you take me home3.Could you possibly take me home?以上的话语礼貌程度呈递减趋势,因为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例1中听话人受益最少,受损最多,因而很不礼貌,而例3中听话人有更多的行为选择自由因而更礼貌。

(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a)尽量少使自己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例如:4.I can lend you my car.5.You can lend me your car.例4的说话人比例5的说话人受益程度少,因此,例4比例5更有礼貌。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

例如:6.W hat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7.YOI1 could be more carefu1.从听话人角度看,例6的说话者做到了尽量赞扬别人,因而遵守了赞誉准则。

然而例7的说话人却违反了赞誉准则,因而不太礼貌。

(4)谦逊准则(Modesty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例如:8.Please accept山is small gift for your birthday.9.Please accept this large gift for your birthday.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以上例8做到了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因此遵守了谦逊准则。

然而例9中说话人却显得很不礼貌。

(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a)尽量较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例如:10.A:I have bought some apples here.B:Great,it’S my favorite.该例句中说话双方尽量保持观点一致,因而遵守了一致原则。

(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例如:11.A:My grandpa hurt his leg last month and still can not walk.B:I am sorry for that.在一定的交际情景中,例子中的说话人B表达了与对方共同的情感,让人听起来比较真切.因为说话人B遵守了同情原则。

以上准则就是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遵守的原则,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中都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然,以上礼貌准则并非交际中的绝对准则.在特定的情景中人们也会违反礼貌准则。

(二)礼貌原则的特征前面我们介绍了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原则的一些特征,总的来说礼貌原则主要有以下特征。

(1)级别性(gradation)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要遵守礼貌原则,但如何恪守这些原则,这就要讲究语言手段的语言特征,在谈话中人们要注意礼貌语言的级别,这个级别主要包括语言手段的礼貌级别和遵守礼貌原则时使用哪种礼貌级别。

(2)冲突性(conflicts)礼貌原则的冲突性是指礼貌原则中各准则和次准则在同一话语中可能发生冲突。

比如得体准则可能和慷慨准则冲突等。

(3)合适性(appropriateness)礼貌原则的合适性表现在应用礼貌原则时要根据语境要求。

确定礼貌级别,即根据言语交际中谈话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考虑谈话双方的受益和受损程度.确定相应的表达礼貌的语言手段三礼貌策略我们已经介绍了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交际中实行一些礼貌策略,从而使对话能够顺利进行。

(一)在言语交际中尽量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礼貌级别是一个连续体,在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最欠礼貌的,而最间接的表达方式是最礼貌的。

语言手段越间接,话语就显得越礼貌。

(二)运用模糊词语。

Brown和Levinson(1987)指出,言语交际的礼貌策略之一就是“当说话者要表达一些可能对听话者造成面子威胁或者无理的信息时经常会选用一些模糊语言”。

恰当的模糊表达能够起到委婉、含蓄、谦虚礼貌等交际效果。

(三)运用委婉语。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难免会遇到意见分歧等现象,这时.交际双方为避免说话粗鲁无理,可以使用一些措辞谦和的婉言.从而达到不逆耳地发表个人意见的效果。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

在表达拒绝、请求、批评等时,使,L}j委婉语会使对方感到你的友善。

(四)运用语用移情人称指示语。

语用移情是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

根据交际环境和对象说话是语用移情的主要特征。

人称指示语是交际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的相互称呼,其语用移情主要体现在说话人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编码,使利益中心偏向听话人。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人称指示语,尤其是当听话人的面子受到威胁时,会发挥移情作用,增加话语的礼貌程度。

四“礼貌原则”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礼貌原则”可以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我们经常会见到感叹句“What a marvelous dinner you cooked ”而不会说成“What a marvelous dinner cooked.”,因为前者遵循了赞誉准则,表示客人对主人厨艺的赞扬,而后者明显地违反谦逊准则;再如祈使句“Good luck.”可以翻译为“1 wish you good luck.”,“Bad luck.”却翻译为“I regret you bad luck.”,由于为了遵循得体准则,用“期望”表示对别人碰到好运的祝愿,用“遗憾”表示对他人遇到恶运的惋惜。

有时,“礼貌原则”还可以阐述“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情况。

“合作原则”只能说明人们说什么(what people say)~意味着什么(what people )之间的间接关系,却未能说明人们为什么会以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说话(why people ale so often indirect in the way they talk.)。

例如我们常说:“You should type this letter formed.”来代替“Type this letter.”,“Could you close the door?”来取代“Close the door ”缘于前者比后者更为问接,但前者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方式准则,这时我们只能解释说话人是为了避免违反“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才能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进行简要介绍,并尝试将礼貌原则与课堂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以期寻找一种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教学相长,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