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位自动旋转刀架设计说明书
数控车床4工位自动回转刀架结构设计.

目录目录----------------------------------------------------------------1第1节自动回转刀架总体设计--------------------------------------------------------------2 1.1概述-----------------------------------------------------------2 1.2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2 1.3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3第2节主动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5 2.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5 2.2轴承的选用------------------------------------------------------7第3节刀架体的设计-------------------------------------------------8 第4节控制系统的选择-----------------------------------------------8 4.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9 4.2刀架控制流程图--------------------------------------------------10 第5节结论---------------------------------------------------------12 参考文献------------------------------------------------------------14第3章刀架体的设计------------------------------------------------24第4章结论--------------------------------------------------------25致谢-----------------------------------------------------------------26参考文献-------------------------------------------------------------27附件清单-------------------------------------------------------------28摘要数控车床今后将向中高当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结构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结构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设计任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结构设计任务:设计一台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适用于C616或C6132经济型数空车床。
要求绘制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结构图。
推荐刀架所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90W,额定转速1480r/min,换刀时要求刀架转动的速度为40r/min,减速装置的传动比为i=37。
总体结构设计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普通的三项异步电动机因转速太快,不能直接驱动刀架进行换刀,必须经过适当的减速。
根据立式转位刀架的结构特点,采用蜗杆副减速时最佳选择。
蜗杆副传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且具有自锁功能,还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由于刀具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上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其锁紧与定位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本设计上刀体的锁进玉定位机构选用端面齿盘,将上刀体和下刀体的配合面加工成梯形端面齿。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旋转;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动作。
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要想使上、下刀体的两个端面齿脱离,就必须设计适合的机构使上刀体抬起。
本设计选用螺杆-螺母副,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涡轮带动蜗杆绕中心轴转动时,作为螺母的上刀体要么转动,要么上下移动。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所以螺杆的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
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与螺杆一起转动。
设计螺杆时要求选择适当的螺距,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使得上刀梯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
下图为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详细的装配图在一号图纸上。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机电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机电设计学号:姓名:谭海乐学历层次: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0-01-01摘要数控车床为了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完成多工序加工,缩短辅助时间,减少多次安装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必须带有自动回转刀架。
根据装刀数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分有四工位六工位和八工位等多种形式。
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根据机械定位方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又可分为端齿盘定位型和三齿盘定位型等。
其中断齿盘定位型换刀时刀架需抬起,换刀速度较慢且密封性较差,但其结构较简单。
三齿盘定位型又叫免抬型,其特点是换刀时刀架不抬起,因此换刀时速度快且密封性好,但其结构较复杂。
自动回转刀架在结构上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粗加工时的切削抗力。
为了保证转位具有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自动回转刀架还要选择可靠的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结构。
自动回转刀架自动换刀时由控制系统和驱动电路来实现。
关键词:自动回转刀架,蜗轮蜗杆副,机电系统AbstractCNC lathe work order to be able to complete a fixture in many processes processing aids to reduce time, reduce installation time and again caused by processing errors, we must turn with automatic tool. Instal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knives, automatic revolving turret at position four of six and eight-station work spaces and other forms. According to the柳州职业技术学院different installation methods, automatic rotary too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sitioning mea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chanical, automatic rotary tool set can be divided into client positioning tooth and three teeth, such as disk-based positioning. The interruption of tooth plate-type tool change position to be lifted when the tool carrier, tool change a slow and poor sealing, but its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Tridentate known disk-based location-free lift-type, characterized by ATC when the tool is not lifted, so when the toolchange is fast and good seal, but its more complicatestructure.Automatic rotary tool in the structure must have good strength and rigidity to bear the rough at the time of cutting resistance. In order to ensure a high transposition of the repeat positioning accuracy, automatic rotary tool holder of the position would also like to choose a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positioning program structure. Rotary Tool Automatic Tool Changer automatically by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rive circuit to achieve.Keywords: automatic rotary tool, vice worm,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综述 (1)1.1.1 科学意义和使用前景 (1)1.1. 2 设计思路 (3)第2章总体结构设计 (3)1.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 (3)1.2 上刀体锁紧和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3)1.3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4)第3章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4)第4章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6)1.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6)1.2 螺杆的设计计算 (10)第5章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11)1.1 硬件电路设计 (11)1.2 控制软件设计 (14)致谢 (17)参考文献 (18)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第一章第1节绪论1.1 综述1.1.1 科学意义和使用前景自动换刀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工位自动旋转刀架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系统设计摘要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本文对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的相关容进行研究,探索数控车床刀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使一台四工位的立式自动回转刀架数控化,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本文主要完成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设计。
机械部分为其组成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计算与选用,电气部分为编制刀架自动转位控制软件。
设计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换刀装置通过刀具快速自动定位,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同时其可靠性更稳定,结抅简单。
关键词自动回转刀架;换刀装置;机电系统;电气控制目录摘要................................................................................................................ 设计任务书 (4)一绪论 (6)1.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6)1.2 国外研究现状 (6)1.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6)二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6)三总体结构设计 (9)3.1 减速机构的设计 (9)3.2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9)3.3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9)四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11)4.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11)4.1.1 蜗杆的选型 (11)4.1.2 蜗杆的材料 (11)4.1.3 按涡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1)4.1.4 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2)4.2蜗杆轴的设计 (13)4.2.1 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13)4.2.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3)4.2.3 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13)4.3螺杆的设计及上盖圆盘旋转角度的计算 (14)4.3.1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14)4.3.2选取螺杆材料 (15)4.3.3螺杆的计算 (15)4.3.4螺杆自锁验算 (15)4.3.5 上盖圆盘旋转角度的计算 (15)五其他部件的说明 (16)六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18)6.1 收信电路 (19)6.2发信号电路 (19)6.3控制软件的设计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
四工位自动刀架实验

四工位自动刀架实验本实验台采用通用数控机床的四工位自动刀架,它需要三相380V电源。
实验分高压强电部分、低压控制部分、直流控制部分、信号控制部分。
强电部份由三相电源驱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向旋转,从而实现电动刀架的松开、转位、锁紧等动作;弱电部分主要由位置传感器-发讯盘构成,发讯盘采用霍尔传感器发讯。
一、刀架结构及拆装顺序拆装顺序:A、按顺序卸去04、06、07、05、12。
B、旋转电动机,使上刀体连续上升至脱离螺杆。
C、卸去上刀体01、离合器09及轴承。
D、拆蜗杆时,卸掉电机及连接座、端盖,用铜棒向端盖方向敲出蜗杆轴。
E、卸掉定轴15、反靠盘16、取出蜗轮14。
F、装配时所有零件必须清洗上油,传动部件应上润滑脂。
G、按拆卸反顺序装配。
H、调整磁钢与霍尔元件,使刀架处于要刀位置。
二、刀架控制原理:微机程序发出换刀信号,控制继电器动作,电机正转,通过蜗轮蜗杆及螺杆将上齿盘上升至一定高度时,由离合器带动定位销,定位销带动上刀体旋转到所需刀位,霍尔元件电路发出刀位信号,使电机反转,反靠销初定位,上齿盘下降,齿牙盘啮合,完成精定位动作并使刀架锁紧。
刀架动作顺序:换刀信号-电机正转-刀架到位-信号复合-电机反转-刀架定位夹紧-电机停转-换刀答信-完成。
注:在作任何模块的实验进行接线、插线、换线时,都要关闭电源进行,否则易造成人员触电伤害或元器件损坏。
三、实验预习:了解CNC4620车床系统使用及接口情况,了解电动刀架控制原理。
四、实验目的掌握数控系统电动刀架的原理和控制三相电机正反转应用以及电气原理布线调试。
五、实验器材⑴CNC4620数控系统⑵架控制模块板⑶CNC4620数控系统逻辑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板⑷四工位自动刀架⑸强电枪形连接线(50mm)2条;连接线(200mm)2条⑹信号连接线(50mm)8条说明:◆CNC4620系统刀架控制接口为XS5,实验台把它扩展到逻辑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板上。
◆四工位刀架的接口扩展到逻辑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板的XS5接口下方区。
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电气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电气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FANUC数控车床刀架的研究,有效的设计了刀架程序、电气原理,使该刀架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道工序。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

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本设计是基于数控机床的自动回转刀架仿真。
主要的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机构仿真,另一部分是电气控制。
机构仿真是先对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和对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电气控制就是把程序导入到PLC中来控制刀架电动机中的两个继电器,从而实现对刀架的正反转控制,而且电机的停转可以通过限位开关的开关信号来控制,实现自动换刀。
标签:自动回转刀架;刀架控制原理;刀架电气控制系统仿真1 数控机床刀架的介绍自动换刀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床的加工性能受刀具夹持原件的结构特性及它与機床主轴的连接方式的直接影响。
而机床的换刀效率受到刀库结构形式及刀具交换装置工作方式的影响,而整机的成本造价又受自动换刀系统本身及相关结构的复杂程度的直接影响。
2 数控刀架的工作原理及电气设计电气是机械的控制中心,也就是说电气原理的设计可以实现机械动作的复杂操作控制。
下面我们通过数控刀架的电气知识霍尔效应、刀架的接线原理图和具体的经济型刀架换刀过程等,对电气原理的运用做进一步的了解。
2.1 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换刀工作原理电机会在接到换刀键或者换刀的指令后正转,蜗杆、涡轮、轴、轴套由于花键的定位作用,同联轴器一同转动。
轴套外圆上有两处凸起,能够限位轴套,使轴套在套筒内孔中的螺旋槽内作滑动,因刀架与上端齿盘同套筒相连,此时会因套筒的滑动被举起,使上下齿盘分开,刀架抬起,当套筒继续转动时,刀架会被带动旋转90°(如不到刀位,刀架还可以继续转180°、270°、360°),而且此时控制装置能够收到由微动开关发出的检测信号,直到刀架转到指定位置,控制装置会根据微动开关提供的刀架已经到达指定位置的信号,使电动机反转,此时定位销会使刀架定位不再回转,刀架则向下移动,上下端齿盘重新压合。
当蜗杆继续转动,产生轴向位移,压缩弹簧,曲面压缩开关使电机停止旋转,从而完成一次转位。
自动回转刀架说明书最终版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摘要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
本设计主要是对立式四工位电动刀架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校核,并运用Auto CAD软件,做出了回转刀架装配图,对电动刀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关键词: 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结构设计 Auto CADCNC lathe automatic rotary turret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DesignAbstractThe CNC lathe machine frame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NC lathe, CNC turret began to rapid change,electro-hydraulic servo driver and combin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Electric turret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 of CNC la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the correct selection electric turret control, ca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time, eliminate human err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machining precision, etc. 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the vertical 4 electric turre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part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key parts. and using Auto CAD software , rotary cutter made assembly, to have more intuitive electric turret .Keywords:CNC lathe rotary cutter structure design Auto CAD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4)1.1国内发展情况 (4)1.2国外发展情况 (4)1.3结构组成与动作循环 (5)1.4技术性能和发展趋势 (5)1.5 数控车床背景意义 (7)1.6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概述 (7)1.7 研究的实际社会意义及应用效果 (8)第二章设计任务 (9)第三章总体结构设计 (9)3.1 减速传动机构设计 (9)3.2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9)3.3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9)第四章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11)第五章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14)5.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14)5.2 螺杆的设计计算 (19)5.3 轴承的选用 (20)第六章电器控制部分的设计 (21)6.1硬件电路设计 (21)6.1.1 收信电路 (21)6.1.2 发信电路 (22)6.1.3 单片机8031控制系统 (24)6.1.4 I/O接口芯片及其扩展电路设计 (27)6.1.5 8255并行I/O接口芯片 (33)6.2 控制软件设计 (36)第七章总结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一绪论1.1.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的刀架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品种、规格、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系统设计摘要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本文对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探索数控车床刀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使一台四工位的立式自动回转刀架数控化,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本文主要完成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设计。
机械部分为其组成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计算与选用,电气部分为编制刀架自动转位控制软件。
设计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换刀装置通过刀具快速自动定位,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同时其可靠性更稳定,结抅简单。
关键词自动回转刀架;换刀装置;机电系统;电气控制目录摘要.................................................................................................................................. 设计任务书.. (1)一绪论 (2)1.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二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2)三总体结构设计 (5)3.1 减速机构的设计 (5)3.2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5)3.3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5)四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7)4.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7)4.1.1 蜗杆的选型 (7)4.1.2 蜗杆的材料 (7)4.1.3 按涡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7)4.1.4 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8)4.2蜗杆轴的设计 (8)4.2.1 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8)4.2.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8)4.2.3 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9)4.3螺杆的设计及上盖圆盘旋转角度的计算 (10)4.3.1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10)4.3.2选取螺杆材料 (10)4.3.3螺杆的计算 (10)4.3.4螺杆自锁验算 (10)4.3.5 上盖圆盘旋转角度的计算 (11)五其他部件的说明 (11)六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13)6.1 收信电路 (14)6.2发信号电路 (14)6.3控制软件的设计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台四工位的卧式自动回转刀架,适用于C616或C6132经济型数控车床。
二.设计参数推荐刀架所用电机的额定功率为90W,额定转速为1440r/min, 换刀时要求刀架转动的速度为30r/min。
三.设计内容1.总体结构设计。
2.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3.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1)硬件电路设计。
2)控制软件设计。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任务1.模拟整体设计方案2.机械结构装配图一张(A0图)3.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完成一张A1图纸的硬件电路设计工作,设计控制系统的主要软件流程,对RAM和I/O接口芯片进行详细编程。
4.设计说明书要求清楚地叙述整个设计过程和详细的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计算与选型,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分析,软件设计的流程图以及相关程序等。
撰写的内容不少于7000字符,要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符合国标。
一绪论1.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数控技术自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加工的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能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数控机床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
而刀架是数控机床的主要附件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的精度和效率,所以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必然会提高其对刀架的要求,不言而喻,研究自动刀架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自动刀架系统应用了自动控制、微电子、精密测量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它的发展和运用,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为普通机床演变为数控机床创造了条件,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控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标志。
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以前的刀架,能装的刀具太少,定位精度不高,效率低,精度差,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精度更高、刀架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刀架。
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使用的自动换刀装置主要有转塔式自动换刀和刀库式自动换刀两种。
转塔式换刀一般为顺序换刀,其换刀时间短,结构简单、紧凑,但刚性较差,能容纳刀具较少;刀库式换刀一般刀库只有选刀动作而另需机械手进行换刀动作,其刀库容量大,但其成本高,结构相对复杂。
1.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依赖于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机床的数控化和产品快速的升级换代,依赖于制造业从刚性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方向转变这一社会需求,由于我国机床附件厂资金紧张,造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不大,使附件水平的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民族机床工业发展的瓶颈。
国产配套件在产品质量、性能、结构创新、品牌信誉、外观造型、精度稳定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1—上盖圆盘 2—圆柱销 3—弹簧 4—上刀体 5—圆柱销 6—反靠销 7—反靠圆盘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两销的情况如图a 所示,此时反靠销6落在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上刀体4的端面齿和下刀的端面齿处于啮合状态(上下端面齿在图图(a) 图(d)图(c) 图(b)a中未画出)。
需要换刀时,控制系统发出刀架的转位信号,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向旋转,通过蜗杆副带动螺杆正向转动,与螺杆配合的上刀体4逐渐抬起,上刀体4与下刀体之间的端面齿慢慢脱开;与此同时,上盖圆盘1也随着螺杆正向转动(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与螺杆联接),当转过约150度时,上盖圆盘1直槽的另一端转到圆柱销2的正上方,由于弹簧3的作用,圆柱销2落入直槽内,于是上盖圆盘1就通过圆柱销2使得上刀体4转动起来(此时端面齿已完全脱开),如图b所示。
上盖圆盘1、圆柱销2以及上刀体4在正转的过程中,反靠销6能够从反靠圆盘7中十字槽的左侧斜坡滑出,而不影响上刀体4寻找刀位时的正向转动,如图c所示。
上刀体4带动磁铁转到需要的刀位时,发信盘上对应的霍尔元件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系统收到后,立即控制刀架电动机反转,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2带动上刀体4开始反转,反靠销6马上就会落入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至此,完成粗定位,如图d所示。
此时反靠销6从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爬不上来,于是上刀体4停止转动,开始下降,而上盖圆盘1继续反转,其直槽的左侧斜坡将圆柱销2的头部压入上刀体4的销孔内,之后,上盖圆盘1的下表面开始与圆柱销2的头部滑动。
在些期间,上、下刀本的端面齿逐渐啮合,实现定位,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刀架电动机停转,整个换刀过和结束。
由于蜗杆副具有自锁功能,所以刀架可稳定的工作。
三总体结构设计3.1 减速机构的设计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选择三步异相电动机,额定功率为90W,额定转速为1440r/min,而刀架转速设定30r/min,由于转速较高不能直接驱动刀架,因此必须经过适当的减速。
采用蜗杆副减速,蜗杆副传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以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能自锁,可以减少整个装置的空间,比较精简。
3.2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上刀架锁紧与精定位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因为刀具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因此对它的选择很重要,在设计中选择端面将上刀体与下刀体的配合加工成梯形的端面齿。
采用梯形的端面齿,刀架处于锁紧时,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转动;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工作。
3.3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在上述过程中欲使上下刀体的两个端面齿脱离。
就必须设计分离机构,在此选择螺杆—螺母副,并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螺杆绕中心轴转动时,而将上刀体看做螺母,要么转动,要么上下移动。
两种情况,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
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和螺杆一同转动,在设计螺杆时要注意螺距的选择,而螺距的选择是否合理非常重要,选择适当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角度时,使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
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1—发信盘2—推力轴承3—螺杆螺母机构4—端面齿盘5—发靠圆盘6—三相异步电动机7—联轴器8—蜗杆副9—反靠销10—圆柱销11—上盖圆盘12—上刀体四 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4.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自动回转刀架的动力源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中蜗杆与电动机直联,刀架转位时蜗杆与上刀体直联。
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 1=90W ,额定转速n 1=1440r/min ,上刀体设计转速n 2=30r/min,则蜗杆副的传动比i=1440/30=48。
刀架从转位到锁紧时,需要蜗杆反向,工作载荷不均匀,起动时冲击较大,今要求蜗杆的使用寿命L h =10000h ,因此对蜗杆的型号材料的选择以及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相当重要。
4.1.1 蜗杆的选型本设计采用阿基米德型圆柱蜗杆,因为阿基米德蜗杆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具有加工简便的优点,目前在机械应用中最为广泛,因此选用阿基米德蜗杆(ZA 蜗杆)。
4.1.2 蜗杆的材料刀架中的蜗杆副传递的功率不大,但蜗杆转速较高,因此,蜗杆的材料选用45钢,其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0HRC 。
而蜗轮需要提高其表面耐磨性,而锡青铜的耐磨性最好,因此选用铸造锡青铜,采用金属模铸造。
4.1.3 按涡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刀架中的蜗杆副采用闭式传动,多因齿面脱离危险合或点蚀而失效。
因此,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按蜗轮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设计计算的公式为:[]322⎪⎪⎭⎫ ⎝⎛≥H E Z Z T K a A σρ a ——蜗杆副的传动中心距,单位为mm ;K A ——使用系数,K A =1.1~1.4,当冲击载荷,环境温度高,速度较高时,取大值. E Z ——材料综合弹性系数,钢与铸锡青铜配合时,Z E =150.Z ρ——接触系数,用d 1/a 表示,一般取0.3~0.5因为i=48,查表8-2得取z 1=1。
由z 1=1查表8-9得估计η=0.75,z 2=iz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