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短小芽孢杆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

短小芽孢杆菌培养基和生长条件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为了成功培养短小芽孢杆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
1.培养基选择:
短小芽孢杆菌可以利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培养,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适合一般的短小芽孢杆菌培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TGY培养基:含有大量的蛋白胨、蛋白胨酵解物和酵母浸出物,适用于高密度培养。
埃氏培养基:含有酵母提取物、蔗糖和纽博尔特氯化钠,适用于制备孢子。
亚洲细胞培养基:适用于短小芽孢杆菌的体外培养。
2.生长条件:
短小芽孢杆菌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条件进行培养和生长。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条件:
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7摄氏度,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pH值:最适宜的pH值为6.57.5,但短小芽孢杆菌可以在pH值为58之间生长。
氧气浓度:短小芽孢杆菌是一种嗜氧菌,需要较高的氧气浓度进行生长。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通气。
摇床速度:通常在培养液中需要适度的搅拌,以保持培养液的均匀性和氧气的供应。
摇床速度通常为200300转/分钟。
培养时间:短小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通常需要2448小时就可以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以上是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基选择和生长条件的一些简要说明,具体的培养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目的进行具体调整和优化。
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及保种

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及保种
一、实验目的:从海参池底泥中分离提纯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保种
二、实验材料:底泥样品,刺激芽抱生长培养基,芽抱菌分离培养基,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基,生理盐水等其他常见微生物实验常用器材
培养基配方:
1.刺激芽抱生长培养基:蛋白胨l0g,酵母膏3g,淀粉3g,MgS040.lg,KHZP04
1.5g,Na2HP042g,水1000mL,琼脂15g,pH7.8
2.芽抱菌分离培养基:蛋白胨3g,葡萄糖5g,酵母膏5g,KZHP044g,
3.08%MnS04 1mL,琼脂18g,水1000mL,pH自然(加热煮好后加3.08%MnS04)
3.琼脂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18g的琼脂,水1000mI,pH 7.2^-7.4
4.斜面培养基即琼脂培养基
三、实验步骤:
1、配制刺激芽孢杆菌生长的培养基、芽抱菌分离培养基、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对各种实验所需仪器进行灭菌
3、将底泥样品1g放入9ml生理盐水中,震荡,充分混匀分散样品,最后取上清液1ml涂布于刺激芽孢杆菌生长的培养基(液体)上,30℃培养24h
4、将培养好的菌悬液置于80℃水浴锅中加热10---20min,杀死不能形成芽抱的其它菌体,平板涂布法接种于芽抱菌分离培养基,30℃培养24--48h,挑取疑似菌落,30℃培养24h后观察并记录
5、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四、实验结果:
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特征:菌落为圆形,直径多在3-10mm之间,淡黄色,中间颜色较深,表面平整不光滑,无光泽,边缘不整齐
配制刺激芽孢杆菌生长的培养基:芽抱菌分离培养基:。
蛋白酶发酵培养基

碱性蛋白酶发酵菌种为芽孢杆菌(Bacillus),37℃,培养48 h,1发酵培养基l: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0.5%、Na2HPO4*12H2O 0.4% 、KH2PO4 0.03% 、CaCl2 0.1% 、pH中性、121℃灭菌25 min。
2发酵培养基Il:玉米粉2% 、豆饼粉3% 、麸皮3% 、Na2HPO4*12H2O 0.4% 、KH2PO4 0.03% 、ZnCl2 0.1% 、pH 8.0、121℃灭菌25 min。
发酵培养基(1000mL):黄豆饼粉50g,玉米粉50g,麸皮25g,KH2PO4 0.3g,Na2HPO4 0.4 g,Na2CO3 lg;自然pH,在36℃下通风培养,前期通风1:0.15,后期通风1:0.2,搅拌40 h左右。
低温碱性蛋白酶:黄海黄杆菌发酵培养基(1) 豆饼粉(水解液,加0.5%NaOH,121℃水解30min,冷却、过滤)4.5%、玉米浆(酶解液.购自华北制药厂)6%、Na2HPO4 0.4%、KH2PO4 0.03%、Na2CO,0.1%、MgSO4 0.02%、CaC12 0,2%、泡敌约0.5‰(视具体情况及时补加),pH 7,121℃灭菌30 min。
(2)豆饼粉(水解液.加0.5 NaOH,121℃水解30 min,冷却、过滤)4.5%、葡萄糖1%、Na2HPO40.4%、KH2PO40.03%、Na2CO3 0.1%、MgSO4 0.02%、CaC12 0.2%、泡敌约0.5‰(视具体情况及时补加),pH7。
121℃灭菌30min分批发酵动力学试验使用瑞士Bioengineering公司NLF22型自动控制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
发酵罐容积20 L .两层六平直叶搅拌,双挡板。
采用1.2.3节(1)培养基,装料系数0.65,接种量4%,培养温度18℃,以5mol/L NaOH 液调节pH7左右,通气量1:1、搅拌速度300~500r/min,控制溶氧在35%~45%之间。
胶质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的活化、分离纯化、优良菌株的保藏一、培养基的配方1.硅酸盐细菌培养基:酵母浸膏0.3克,蔗糖10.0克,硫酸铵0.5克,碳酸钙0.5克,七水硫酸镁0.5克,磷酸氢二钾1克,蒸馏水1000毫升,pH值7.0-7.2。
2.无机磷培养基:蒸馏水1000毫升,葡萄糖10.0克,硫酸铵0.5克,七水硫酸镁0.3克,氯化钠0.3克,氯化钾0.3克,硫酸亚铁0.036克,一水硫酸锰0.03克,磷酸三钙2.0克,琼脂15克,pH7.0-7.2。
3.钾细菌筛选培养基:蔗糖(10g),酵母膏(0.5g),Na2HPH4(2g),(NH4)2SO4(1g),MgSO4.7H2O(0.5g),CaCO3(1g),钾长石粉(1g),其中K2O质量分数为9.60%,琼脂(15g),去离子水(1L),调节初始pH值为7.0。
二、菌株活化、培育和挑选:将菌种提前从下层冰箱取出,然后接种到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中进行28℃恒温培养2天,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选取长势优良菌株,实施分离纯化,直到得到生长优良的纯菌落。
三、解磷、解钾能力的测定:将上述所挑选的优良菌种接种于无磷培养基恒温培养七天,采用溶磷圈法进行解磷能力测定。
用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D/CD)大小分析该菌种的解磷能力,比值越大,解磷性能就越好。
把解磷能力优良的胶质芽孢杆菌采用低温斜面保藏法保藏。
四、菌种扩大培养培养液用5个100ml三角瓶分装,高压灭菌或间歇灭菌后,挑选斜面菌种上的菌苔接种到培养液中,25到28℃下培养3天。
培养期间,每天要定时摇瓶3到5次,每次3分钟,以加速菌体繁殖。
然后接种到5个500ml的三角瓶扩大培养。
最后接种到2000ml的塑料壶中培养并保存。
钾细菌在这种以淀粉为能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时,它们的夹馍消失,且能大量生成芽孢。
因此培养液没有粘性,菌体是均匀的悬浮在培养液中的,这样的菌悬液很适合作固体菌剂接种的菌种。
芽孢杆菌的发酵方法

芽孢杆菌的发酵方法
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具有很高的产酶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发
酵工业中。
下面我们将介绍关于芽孢杆菌的发酵方法。
一、菌液筛选
首先,需要筛选出优良的芽孢杆菌菌株,进行菌株的培养和培育。
具
体的筛选方法通常包括挑选菌株的活性、产酶能力和耐酸碱性等特性。
二、基础培养基的配制
芽孢杆菌的发酵需要使用到基础培养基,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菌株
配制不同的培养基,以保证菌株能够充分生长和繁殖。
常用的基础培
养基包括磷酸氢二钾、酵母提取物和玉米粉等原料。
三、发酵条件的设定
在芽孢杆菌的发酵过程中,需要对于发酵条件进行调整和设定,以保
证菌株的繁殖和产酶能力都能够充分发挥。
具体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参数。
四、产酶的收获
在芽孢杆菌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收获方式获取产生的酶,以便后续的应用。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分离菌体、离心沉淀等方式收获酶,然后进行纯化和分离。
五、产酶的应用
最后,通过对产生的酶进行应用和利用,可以获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商品酶。
例如,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剂和皮革加工等领域,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总之,芽孢杆菌的发酵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需要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技巧,以保证发酵产物的纯度和品质。
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发酵技术和应用领域,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菌种的培养1.1材料1.1.1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1.1.2 培养基(1)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膏5g,NaCl10g,蒸馏水1000ml,pH为7,(可溶性淀粉20g)琼脂20g。
(2)筛选用培养基:含有2%可溶性淀粉的LB培养基。
(3)种子培养基:豆饼粉4%,玉米粉3%,Na2HPO40.8%,(NH4)2SO40.4%,NH4Cl0.15%,H2O。
(4)发酵培养基:豆饼粉5.6%,玉米粉7.2%,Na2HPO40.8%,(NH4)2SO40.4%,NH4Cl0.13%,CaCl20.13%,α—淀粉酶50g。
【2】1.1.3 主要试剂蔗糖、葡萄糖、淀粉、玉米淀粉、麦芽糖、酵母浸出物、胰蛋白胨、牛肉膏、尿素、氯化铵、硫酸锰、硫酸镁、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硫酸亚铁、氯化钠和氯化钙。
1.1.4 仪器设备控温摇床、高压蒸气灭菌锅、电子天平、pH测定仪、无菌操作台和紫外分光光度计。
1.2方法1.2.1 培养基的制备(1)称量按培养基配比依次准确地称取酵母膏、NaCl、蛋白胨放入烧杯中,并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注:酵母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酵母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3】。
(2)溶化可溶性淀粉溶液的配制方法:将所需克数的可溶性淀粉放入一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将糊状溶液均匀倒入少于培养基总体积的沸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待其溶化成透明状后继续在电炉上加热5分即制成可溶性淀粉溶液。
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已准备好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倒入烧杯中,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补水到所需的总体积。
在制备用三角瓶盛固体培养基时,一般也可先将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然后按2%的量将琼脂直接分别加入各三角瓶中,不必加热溶化,而是灭菌和加热溶化同步进行,节省时间【4】。
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Bacillus)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属,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芽孢杆菌培养基的配方,称为Luria-Bertani培养基(LB培养基):
1. 配方:
- 蛋白胨(tryptone):10 g/L
-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L
- 氯化钠(sodium chloride):10 g/L
- 琼脂(agar)(如果需要制备琼脂平板):15 g/L
2. pH调节:
- 使用NaOH或HCl调节pH至约7.0(可以根据需要微调pH值)
3. 制备方法:
- 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氯化钠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 如果需要制备琼脂平板,将琼脂加入上述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 如果需要琼脂平板,将培养基分装至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在室温下保存或在4摄氏度冷藏。
- 如果需要液体培养基,将培养基分装至培养瓶中,用适当的塞子或膜覆盖。
- 对于液体培养基,可通过高压灭菌或自动厌氧培养等
方法进行无菌处理。
LB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通用培养基,适用于很多细菌的培养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可能因研究需求和菌株特性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实验或应用中,建议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胶冻样芽孢杆菌工艺

胶冻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可以利用多种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量源生长,同时具有较强的产酶能力和抗生素产生能力,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我们将介绍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工艺。
一、菌种选用胶冻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因此可以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
在实验室中,也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向相关单位索取获得该菌株。
选择高质量的菌种对于后续的工艺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细菌生长的重要环境,不同的菌株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对于胶冻样芽孢杆菌来说,适宜的培养基配方是:(1)碳源:葡萄糖、淀粉、木质素等。
(2)氮源: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尿素等。
(3)矿物质:NaCl、KCl、MgSO4等。
(4)微量元素:FeSO4、MnSO4、ZnSO4等。
(5)pH值:7.0-7.5。
三、培养条件胶冻样芽孢杆菌适宜在30℃左右进行培养,最适温度为37℃。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通气性:胶冻样芽孢杆菌需要良好的通气环境,因此需要配备透气性好的培养瓶或者使用摇床培养。
(2)培养时间:胶冻样芽孢杆菌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
(3)培养条件:胶冻样芽孢杆菌喜欢微酸性条件,因此需要控制培养基的pH值在7.0-7.5之间。
四、发酵工艺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预培养和主发酵。
(1)预培养:将胶冻样芽孢杆菌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态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其达到一定的菌量。
预培养的温度为30℃,通气性良好。
(2)主发酵:将预培养好的胶冻样芽孢杆菌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主发酵。
主发酵的条件如下:①温度:37℃。
②pH值:7.0-7.5③通气性:良好通气。
④搅拌速度:150rpm。
⑤发酵时间:24-72小时。
五、产物收获在主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过滤等操作,得到目标产物。
收获的产物可以在后续的实验中用于酶学研究、抗生素开发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按理说,该实验的所有培养基都在这了,后红字更为清楚些。
摘自百度)
一、肉汤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膏15g ,NACL15g ,
蒸馏水1000ml ,琼脂18g 。
调节, 灭菌。
如果用液体做培养基,则去掉琼脂即可。
100 mL/组,其中20 mL液体培养基/250 mL △中(内装玻璃珠10颗);50 mL固体斜面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5mL/支,10支。
2、或是(J-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膏15g, 磷酸氢
二钾3g,葡萄糖2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调节—
30min灭菌。
)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试剂:3-10%过氧化氢
2、接种与培养:一般将测试菌种接种于肉汤琼脂斜面上,30度下
培养1-2天。
3、试验方法: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面加一滴3-10%的双氧水,
挑取1环1-2天的的菌苔,在双氧水溶液中涂抹,如有气泡出
现(O2),作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泡为阴性。
也可以将过氧
化氢液直接加入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三、需氧性测定
1、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葡萄糖
10g, ,NACL5g,HOCH2SO3Na1g,HSCH2COONa2g,琼脂15g,蒸馏水1L。
调节,分装试管,,30min灭菌,培养基不摆斜面。
2、接种与观察:用一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
(穿刺管底),一般与30 度培养3-7天观察结果。
若芽孢杆菌在琼脂柱表面生长为好氧菌,沿穿刺线生长则为厌氧菌。
四、酪素水解(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是否具有分解酪素的
特点)
1、培养基
(1)脱脂牛奶制备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去掉上层油脂,再经离心脱脂(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油脂,即为脱脂牛奶。
(2)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0ml的脱脂牛奶放入一只三角瓶中,另外称1.5g琼脂置于含有50ml蒸馏水的另外3只三角瓶中,然后将两液分开灭菌,,带冷至45-50摄氏度时,速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为牛奶平板。
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接种与观察
将测试菌种以三点法点接在牛奶平板上,一般于30度培养1,3,5,7和14天,如菌落周围和下面呈透明,表明酪素已被分解。
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3g/L 蛋白胨10g/L 酵母膏3g/L KH2PO41.5g/L K2HPO42g/L
MgSO4 0.1g/L PH —(富集用)
肉汤(NA)培养基(营养琼脂):
蛋白胨10g/L 牛肉膏3-5g/L NaCl5g/L —(保存计数或分离纯化用)
营养琼脂:麦芽汁培养基=1:1混合使用,菌落不易扩散,形态特征典型
蛋白胨10g/L 酵母膏5g/L 葡萄糖3.5g/L NaCl5g/L K2HPO4 0.5g/L
MgSO4 3g/L MnSO4 25mg/L PH —(分离纯化用)
产淀粉酶菌株筛选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3-5g/L 蛋白胨10g/L 牛肉膏3-5g/L NaCl 5g/L —(用于淀粉酶产生菌分离筛选)
产蛋白酶菌株筛选培养基
1.5.1酪素培养基:
★★2.1.5.葡萄糖1g/L,酵母膏1g/L,酪素4-5g/L,K2HPO4 1g/L,KH2PO4 0.5g/L,MgSO4 0.1g/L 蒸馏水1000ml,。
另:葡萄糖0.5g/L,酪素10g/L,NaCl 5g/L K2HPO4 0.5g/L,KH2PO4 0.5g/L,
琼脂20g/L
2.1.5.牛肉膏3g/L或酵母浸粉5g/L 酪素10g/L NaCl 4-5g/L —
先将酪素用少量2%氢氧化钠润湿,玻棒搅动,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在沸水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10-15min),补足1000mL蒸馏水,加入其他成分,调PH 分装灭菌。
2.1.5.酵母膏0.05g/L 酪素4g/L KH2PO4 0.36g/L Na2HPO4 1.1g/L MgSO4 0.5g/L NaCl 0.16g/L FeSO4 0.002g/L CaCl2 0.002g/L ZnCl2 0.014g/L
酪素母液制备:4g酪素溶解于的30-35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浴溶解20min,
溶解完毕后加入60-70℃热水定溶到培养基加20mL.
★★2.1.5.2脱脂奶培养基:
牛肉膏3g/L(酵母浸粉5g/L)蛋白胨10g/L NaCl5g/L 脱脂奶粉10-12g/L,(用于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将脱脂奶(粉)加水溶解制成10℅溶液,于115℃加热灭菌20-30min,与牛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9混合均匀倒平板。
2.1.6纤维素产生菌培养基:
CMC-Na2g/L蛋白胨10g/L 酵母膏5g/L NaCl5g/L
(用于纤维素产生菌的筛选)
2.1.7促芽胞形成培养基:
土壤浸出液1000mL 蛋白胨5g/L 牛肉膏6g/L —
蛋白胨1g/L 酵母膏0.7g/L 葡萄糖1g/L (NH4)2SO40.2g/L MgSO40.2g/L K2HPO4 1g/L —(分离纯化用)
产芽孢培养基:蛋白胨10g/L 牛肉膏3-5g/L NaCl5g/L .玉米粉0.5g/L 酵母膏0.1g/L —
2.1.8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
玉米粉30g/L 豆饼粉20g/L 麸皮10g/L 磷酸二氢钠4g 磷酸二氢钾0.3g/L 碳酸钠1.0g/L—八层纱布塞,牛皮纸扎好。
2.1.9产淀粉酶发酵培养基:
玉米粉40g/L 豆饼粉20g/L 蛋白胨5g/L 硫酸铵4g/L 磷酸二氢钠8g/L 磷酸二氢钾3g/L —八层纱布塞,牛皮纸扎好。
产酶培养基(蛋白淀粉酶):蛋白胨10g/L 酵母膏5g/L 葡萄糖1g/L 可溶性淀粉5g/L 磷酸二氢钾2g/L MgSO4 0.5g/L CaCl2 0.2g/L
分离纯化(或复壮)
2.2.1冻干管的活化及菌种复壮:
活化: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滴入安管中,轻荡使干菌体溶解成菌悬液,
做梯度稀释后取涂布或直接划线于肉汤(麦芽汁)培养基平皿,或转
接于斜面(活化)37℃24-36h。
复壮:挑取选择生长快,菌落大的菌落于无菌水试管中,振荡摇匀后置于
80℃水浴加热15-20min,梯度稀释后涂布于促芽胞形成培养基平皿或蘸取菌悬液直接划线,37℃24h。
反复二至三次,选取平皿上菌落大而且生长快的菌落转接于斜面37℃18-20h,4℃冰箱保存。
2.2.2商品微生物制剂中菌种选育
1g(1mL)商品制剂加入99mL无菌(生理盐)水/250mL三角瓶(带玻璃珠),置
于摇床振荡20-30min,80-85℃水浴加热15-20min,进行梯度稀释成10-3、10-4、10-5、10-6、10-7,根据活菌含量选取两至三个梯度进行混菌或涂布35℃-37℃24 h,挑取一环生长快,菌落大的不同典型菌落分别转接5mL无菌水试管中,混合器混合5-10min,做成菌悬液梯度稀释后混菌或涂布,或直接蘸取菌悬液直接划线,37℃18-20h。
结合镜检直到菌落大小基本一致,转接于斜面37℃18-20h,于4℃冰箱保存。
或将梯度菌液1mL加入平板,然后分别注入淀粉和酪素培养基中,30-37℃24-48h,挑取D/d大的(淀粉培养基加碘液,观察透明圈)转接于斜面备用或用划线法进行纯化。
并通过染色镜检观察,从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进行鉴别。
2.2.3自然筛选
2.2.
3.1富集培养:
取5g底泥或肠道内溶物0.5g,加入45(50)mL无菌水/250mL三角瓶(带玻珠)中,振荡15-20min,取5mL菌悬液或5mL水样加入45mL促芽培养基/250mL三角瓶中,75℃-80℃水浴15-20min,降至35℃-37℃150-200r/min振荡24h,染色镜检,连续两至三次培养备用。
或取1g底泥(土)置于20mL肉汤培养基/250mL 三角瓶,八层纱布封口,75℃-80℃水浴处理15-20min,然后150-200r/min振荡24h。
镜检形成芽孢情况,挑取具有芽孢的菌落进行划线纯化培养,获得单菌落。
2.2.
3.2分离纯化
取富集菌液置于75℃-80℃水浴15-20min,梯度稀释10-3、10-4、10-5、10-6、10-7,
选择三个合适的梯度混菌或涂布于营养琼脂麦芽汁培养基或直接涂布于酪素培养基上初筛,也可划线分离(划线法先将平板置于30℃(24-48 h)或37℃
(18-24h),无菌检查,表面冷凝水干燥)。
每个梯度二个平皿,将平板倒置,于35℃-37℃24-48h。
对长出的单菌落进行编号,选择生长快、菌落大,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的菌落转接于斜面备。
挑取少许菌苔涂片,做芽胞染色判断是否为芽孢杆菌。